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1节第4章免疫系统人体如同一架精密而完美的机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生命之美。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数以万计、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病原体,然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却操纵着其中的各种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保卫着生命健康。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国人的正常生活,白衣天使们奋斗在抗“疫”最前沿。对于没有特效药的新冠肺炎(NCP),最终要靠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病魔。相信疫情结束后,人们会更加关注健康,更加需要健康领域的专业从业者,给大家以科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强化免疫系统。今天我们开始认识免疫系统的模样(免疫组成)、免疫系统的能耐(免疫原理)
、免疫系统的错误(过敏反应等)。新课导入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的大本营和训练基地在哪里?作战的战场在哪里?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如何认识病原体?何谓抗原?哪些是抗原呈递细胞?相关信息免疫细胞如何区分自己的细胞和“异物”?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志,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免疫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签。病毒、细菌和其他的致病因子在它们的表面也带有表明它们特殊身份的分子标志(抗原决定簇)。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针对其分子标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异物,此外人体自身衰老的、死亡的、癌变的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抗原呈递细胞: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称为抗体抗体和淋巴因子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结构模式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相关信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相关信息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细胞B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在骨髓中成熟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免疫系统的功能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数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第二道防线)免疫系统的功能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具备防御、稳定自身、免疫监视三大功能。身体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它就会通过各种疾病发出预警信号。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具备防御、稳定自身、免疫监视三大功能。身体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它就会通过各种疾病发出预警信号。(1)免疫防御免疫防御或称免疫预防,是指机体抵抗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异物的功能。若此功能发生异常可引起疾病,如反应过高可出现超敏反应,反应过低则可导致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2)免疫自稳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变性或衰老的细胞,维持生理平衡的功能。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内部的自控调节机制,通过清除体内出现的变性、损伤、衰老和死亡细胞等,维持机体在生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若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3)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防止发生肿瘤的功能。若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判断以下情况对应的免疫功能:①机体排除新型冠状病毒________②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是因为_________低下③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来维持内环境稳态________④________过强,会引起组织损伤⑤________过弱,会发生持续的病毒感染⑥________过强,会引起自身免疫病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相关习题①防御功能——抵御外来微生物
免疫系统能抵抗各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而当其能力下降时,各种来自外界的病毒、细菌便有了可乘之机,大肆入侵人体,导致感冒、流感及各种传染性疾病易发。
预警信号:频繁感冒、腹泻,是免疫系统防御功能下降的表现。虽然人体对不同病原体会产生相应抗体,以抵御再次感染,但抗体具有专一性和时限性,一旦免疫力低下,较短时期内就无法产生更多的抗体抵御其他病菌的感染。
②自身稳定——调节各系统内部关系
免疫系统除抵御病原体入侵外,还能协调内部各细胞、器官间的关系。倘若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就会引起内部“纷争”,导致身体出现一些异常症状。
预警信号:空调病(疲倦、皮肤干燥、咽喉痛、肠胃不适等);过敏(花粉、尘埃、动物皮毛、药物、食物等过敏原刺激);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均能促进胸腺细胞分化);神经系统紊乱(如心悸、失眠多梦等);都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有关。免疫功能异常信号
③细胞监视——抵抗突变细胞
免疫系统的监视,类似于电脑“防火墙”,随时对身体各个细胞进行监视。一旦出现突变细胞,如癌细胞,会立刻将其消灭。当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时,杀死突变细胞的能力也随之下降,突变细胞得以繁殖扩散,最终形成严重疾患。
预警信号:出现亚健康状态,如易感冒发烧、咽喉痛、淋巴结肿大、注意力不集中、全身无力、体内荷尔蒙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等,这些症状都是免疫力下降的种种表现。长期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身体免疫系统就会无力抵抗一些强势的突变细胞,这也是罹患各种癌症的年轻人人数逐年上升的一大原因。免疫功能异常信号课堂小结课堂小练1.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只能有免疫细胞合成分泌B.溶菌酶对多种病原体有非特异性防御作用C.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溶酶体酶菌属于火免疫活性物质D.一种抗体可以与多种抗原结合B2.人体感染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粘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D2.人体感染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粘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D课堂小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如何区分自己的细胞和“异物”?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志,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免疫细胞都认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沧州交通学院《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5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5月调研测试卷(三调)化学试题含解析
-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 写幕墙施工方案
- 湖南省2025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 培训班万圣节活动
-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 陕西省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中药)历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外研社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名词词义辨析
- 2024年10月份粉尘环境作业认知功能监测与爆燃事故预警指标库
- 《碳排放管理师》(高级)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4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道德与法治】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 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正式版)
- 盐城市射阳县兴桥镇社区工作者考试题目及答案2024
-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 齐鲁针灸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内蒙古聚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招聘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概念英语第2册课文(完整版)
- 高数函数的极值与最大最小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