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课件_第1页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_第2页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_第3页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_第4页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高考2物质的量浓度【复习目标】1.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2.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考情分析】近几年高考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量的考查保持了相当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复习过程中应切实加以强化,特别注意计算过程。预计以后的高考仍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结合滴定实验,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考点过关】考点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上述仪器中的托盘天平、钥匙改为量筒。仪器注意事项或作用容量瓶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和刻度线,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1000mL等;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量筒不作反应器;不能将浓溶液直接在量筒中稀释;量取的液体倒出后不必洗涤托盘天平使用前调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左物右码,先大后小;读数至小数点后1位玻璃棒在溶液配制中的作用是搅拌、引流;搅拌勿碰烧杯内壁,引流注意玻璃棒下端应在刻度线以下2.配制步骤:步骤注意事项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溶解将称量或量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转移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准备好的容量瓶里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瓶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3.误差分析根据c(B)=n(B)/V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n(B)和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可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mVc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不变不变无影响用滤纸称氢氧化钠减小不变偏小溶解或转移溶液时,使溶液漏洒减小不变偏小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减小不变偏小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定容不变减小偏大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不变增大偏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不变减小偏大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不变增大偏小其他用天平称量溶质时,若砝码生锈或沾有其他物质时,会多称量溶质(偏大)药品中含有杂质,会少称量溶质(偏小)溶解时烧杯内有蒸馏水,未干燥(无影响)定容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偏小),应重新配制【考点演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配制100mL0.1mol·L-1Na2CO3溶液②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25%,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③从1L0.1mol·L-1H2SO4溶液中取出100mL,则取出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④100mL0.5mol·L-1MgCl2溶液跟100mL0.5mol·L-1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⑤配制Na2SO4溶液时,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会使结果偏高⑥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⑦准确称取25.0g胆矾,溶于水,所得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配制100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⑧配制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⑨制成0.5L10mo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L(标准状况)解析: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物质,①错误;4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②错误;H2SO4溶液的浓度与体积无关,仍然是0.1mol·L-1,③正确;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给的溶液的体积无关,只与其相应的化学组成有关,④错误;对浓度无影响,⑤错误;由于FeCl3易水解生成Fe(OH)3和HCl,故配制时常将其溶于浓盐酸中,以防止其发生水解,⑥正确;n(CuSO4·5H2O)=n(CuSO4)=c(CuSO4)×V[CuSO4(aq)]=0.1mol·L-1×1L=0.1mol,m(CuSO4·5H2O)=n(CuSO4·5H2O)×m(CuSO4·5H2O)=0.1mol×250g·mol-1=25.0g,⑦正确;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不能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⑧错误;0.5L×10mol·L-1=5mol,5mol×22.4mol·L-1=112L,⑨正确。答案:③⑥⑦⑨考点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在量方面的含义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即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根据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求出已知物和未知物的物质的量(有时可用质量、体积等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的化学式下面)把已知和待求的量[用m(B)、n(B)、V(B)或设未知数x、y等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化学式的下面将有关的量列出比例式,求出待求的量

根据方程式计算注意的问题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所以不纯物质或不完全转化物质的质量只有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按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一般说来,在一个题目里如果都用统一的单位,不会出现错误,但如果题内所给的两个量不一致,这时只要做到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守恒进行有关计算2.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关系式法某些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是若干个变化的综合,若按常规解法,从发展的起源开始,沿着化学变化的轨迹推理演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步求解,显然是一种有着繁杂的计算量的解法。但若抓住变化的起源和结果,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找出两者的相关量关系,省略复杂的中间计算过程,即可使推理演算简洁而迅速,这种方法叫做关系式法

极值法极值法也称为极端假设法,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极值法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极值法解题有三个基本思路: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平均值法平均值法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考题的平均值需要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断。实际上它是极值法的延伸。若XA>XB

,则XA>>XB,代表平均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比例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此法也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变形。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考点演练】(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地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的值

(列出计算过程)。(2)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Mr=250)含量。取ag试样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mol·L-1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CuY2-+2H+,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yH2O2·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1.7700g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A。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25g。③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00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5.00ml。H2O2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MnO4―+5H2O2+6H+=4Mn2++8H2O+5O2↑,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解析:(1)由题意可得下列关系式:FeClx—xCl——xOH——xHCl,则n(Cl)=n(Cl—)=n(OH—)=n(HCl)=0.0250L×0.40mol·L-1=0.01mol,m(Fe)=0.54g–0.10mol×35.5g·mol-1=0.19g,n(Fe)=0.19g/56g·mol-1=0.0034mol。n(Fe)∶n(Cl)=0.0034∶0.010≈1∶3,即x=3。(2)由题意可得下列关系式:CuSO4·5H2O—Cu2+—H2Y2-,则ag试样中n(CuSO4·5H2O)=n(H2Y2-)=cmol·L-1

×0.001×bL×5,所以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

。(3)由②可得n(Na2SO4)=n(BaSO4)=0.5825g÷233g/mol=2.50×10-3mol,则m(Na2SO4)=142g·mol-1×2.50×10-3mol=0.355g;由2MnO4―+5H2O2+6H+=4Mn2++8H2O+5O2↑得n(H2O2)=5/2n(KMnO4)=5/2·(0.0200mol·L-1×25.00mL)/1000mL·L-1=1.25×10-3mol,则m(H2O2)=34g·mol-1×1.25×10-3mol=0.0425g,由质量守恒得n(H2O)=[(1.7700g×25.00mL/100mL)-0.355g-0.0425g]/18g·mol-1=2.5×10-3mol,由此得x:y:z=n(Na2SO4):n(H2O2):n(H2O)=2:1:2,即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2SO4·H2O2·2H2O。答案:(1)3(2)

(3)2Na2SO4·H2O2·2H2O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主要仪器:(1)托盘天平: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读数精确到0.1g。若配制0.2mol·L-1NaCl溶液500mL,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5.9g,称量时,不慎将物品和砝码颠倒放置,实际称量的NaCl的质量为4.1g。(2)容量瓶: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操作方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上瓶塞、倒立,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水,然后将容量瓶正立过来,旋转玻璃塞180°、倒立,再观察是否漏水。(3)量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