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四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四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四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四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探究世界本质

第1页

考点1.世界物质性

考点2.物质概念及属性考点3.运动和物质关系

运动与静止关系

考点4.规律概念及特征、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第2页(三)学习提醒1.本课是哲学详细知识起点,是高考重点部分。对于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考点要求学生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性,而且把握物质概念。2.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这一考点,备考要侧重于分析事例,说明世界是运动,并从俗语、谚语、诗词等方面分析其关系。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考点在高考中考查频率比较高。复习备考中要注意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实例,比如科技成就、经济政策、环境治理、重大工程等。第3页考点一、世界物质性

(1)自然界物质性自然界中事物是按照本身所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都有自己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久发展产物。在从猿到人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其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原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物质要素,集中表达了人类社会物质性。(3)人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第4页学习小贴士第5页注意:全方面了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客观。第6页考点二、物质概念及属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意识,并能为人意识所反应客观实在。

(1)要明确“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征。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共同唯一特征,不依赖于人意识,存在于人意识之外。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哲学上物质概念和详细物质形态是现有区分又有联络。哲学上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也是现有区分又有联络。(3)把握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多样性是指世界上存在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物质详细形态和现象。但世界本质只有一个,是物质而不是精神,这就是世界统一性。第7页1

发表于1859年《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有争议,但他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光芒,不停被科学发展所证实,比如()①生物是自然长久发展产物,不是神意志产物②生物进化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根本内因③人类起源是生物进化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②说法错误,故不选。④中“劳动在从古猿向人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揭示观点,而不是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故不选。答案A第8页2“嫦娥二号”携带高性能照像机拍摄到了月球表面虹湾地域高清楚图片。在此地域,分布有不一样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撞击坑。从唯物论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人类能够改变规律,认识月球 B.月球与地球含有相同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性答案D解析对月球深入认识深入证实了马克思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性。任何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反应,A项不正确。B项不属于“唯物论”观点,不能选择;C项中“各种唯物主义”说法错误。第9页考点三、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1.运动(1)含义: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改变和过程。(2)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2.物质和运动关系(1)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改变之中,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物质。(2)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运动,物质是运动载体(负担者)。脱离物质运动是根本不存在。(3)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第10页3.运动和静止关系(绝对)运动(相对)静止区分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改变和过程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性质运动是绝正确、永恒和无条件静止是相正确、暂时和有条件联系静止是一个不显著运动,是运动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只认可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只认可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则造成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第11页学习小贴士区分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1)辩证法:主张用联络、发展、全方面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利用孤立、静止、片面观点看问题方法。(3)相对主义:只认可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观点。第12页1、(·江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涵哲理是()A.运动是无条件、绝正确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C.运动是物质唯一特征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世界运动绝对性了解。孔子话强调了运动绝对性,A当选。材料没有包括发展,B不选。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物质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C错误。题干没有包括物质和运动关系,D与题意不符。答案A第13页2

关于运动有几个看法:甲说“太阳天天都是新”;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次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这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辩证法、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等观点把握。甲观点坚持了辩证法发展观,乙观点是只看到绝对运动相对主义,丙观点是形而上学静止观点。第14页考点四、规律

1.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本质、必定、稳定联络。2.特点(1)客观性:不以人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违反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处罚。(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思维,在其运动改变和发展过程中,都遵照其固有规律。3.方法论要求:必须遵照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反规律。第15页4.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1)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认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2)人能够在规律基础上,依据认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规律客观性和人能动性是统一第16页正确认识错误倾向启发规律客观性规律是客观,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规律客观性是发挥人能动性前提和基础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在学习中,凡是出现“人能够改变规律”“人能够创造规律”“人能够毁灭规律”“人能够无视规律”“人能够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等都是错误人能动性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人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认为人能够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说法都是错误第17页1(·浙江)历史学家能够统计和重述已经发生事情,也能够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事,改变一定不会太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和联络客观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了解。事物发展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人们能够依据规律对未来作出预测,①应选;过去发生事情,未来未必也会发生,②错误;事物是普遍联络,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络,③正确;④中“一定”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本题选C。答案C第18页2、沙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教授依据部分地域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地域,能够采取“人退”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目标。这种治理荒漠化新思绪表达哲学道理是()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发挥表达了对客观规律尊重③人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处理矛盾④人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影响原因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荒漠化现象是人类不遵照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造成不良后果,要处理好荒漠化问题,处理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矛盾,依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发挥。第19页课时知识建构第20页当堂巩固一、选择题1.从神舟号飞船屡次成功发射,到“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凝聚了无数航天工作者心血。这些航天成就是无数中国航天人智慧和辛勤工作结晶。这说明()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B.人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规律制约C.人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促进客观事物发展D.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解析】

航天成就取得,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结果,故选D。A、C错误,B在材料中没有表达。【答案】D第21页2.伟大航天精神成就了我国伟大航天事业,这说明()A.意识对物质有时起决定作用B.意识反作用和物质决定作用是同等主要C.正确意识对人们实践活动有推进作用D.精神存在是成就事业决定原因【解析】

题目考查意识能动作用。ABD说法错误。【答案】C第22页3.“天宫一号”与宇宙中星体一样,要不停地运动。没有运动,“天宫一号”也就不存在了。这反应哲理是()A.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B.运动是物质唯一特征C.物质是运动主体D.运动是宇宙中一切事物改变和过程【解析】

材料说明了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故选A。物质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故B错误;CD不符合题意。【答案】A第23页

4.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工化自然物不再含有客观性C.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详细形态D.人们已经全方面把握自然规律答案C解析人类不能创造自然物,不过能够依据客观规律,改变自然物详细形态。故A、B错误;D项错在“已经全方面”。第24页5.伴随人类改造自然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输疾病威胁到人类健康。这提醒我们()A.人类改造自然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客观规律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失去了客观性D.改造自然必定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答案B解析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违反自然规律,受到自然地处罚,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输疾病威胁到人类健康。所以,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选B。其余三项说法错误。第25页6.集中表达人类社会物质性是()①自然界物质性②人类社会产生是物质世界长久发展产物③生产方式客观性④地理环境、人口原因、生产方式客观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①是自然界物质性,排除。第26页7.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不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各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制度并不是由人随意要求,而是由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决定。这说明()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标志C.生产关系是客观、物质D.生产关系是一个经济关系答案C解析土地全部制属于生产关系,“土地制度并不是由人随意要求,而是由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决定”说明了生产关系客观物质性。第27页8.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A.事物运动是永恒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D.静止事物是不存在答案B解析诗句描写诗人在顺水东下船上看到满天浮云相对自己和船并没有运动,但实际上是云与人、船都在向东移动。表示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A没有完整表示材料意思,C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第28页9、今年5月以来,一波接着一波罕见暴雨侵袭南中国,江西、福建、湖南等10省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累计受灾人口超出2亿人。6.材料告诉我们()A.人与自然是难以友好相处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C.自然界存在与发展是有其本身客观规律D.人类是自然界长久发展产物答案C解析考查规律客观性。洪灾发生是自然界本身规律发生作用表现。第29页10.灾害发生往往不是人力所能预测和控制,但经过人努力,将灾害消弭在最小状态却是可能。这就需要我们鼓足勇气、坚定信心,在抗洪救灾过程中,一定要未雨绸缪、有所作为。这表明()A.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B.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能够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C.规律是事物固有、本质联络D.事物改变发展是有规律答案A解析考查怎样对待规律。材料说是在抗洪救灾过程中,一定要未雨绸缪、有所作为,故选A。B项中“改造”规律错误,C说法错误,D与材料无关。第30页11.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进县城,并截断河流形成堰塞湖,三分之二县城受威胁,造成重大损失。泥石流暴发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亲密关系。这告诉我们()A.必须认清物质是运动负担者B.人类活动影响规律存在C.必须遵照规律,按规律办事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规律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人类违反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受到自然地处罚,表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人们必须遵照规律,按规律办事。故选C。第31页12.“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这一诗句表达了()A.运动是永恒、绝正确和有条件B.运动是物质唯一特征C.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特殊状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关系,考查学生了解和利用知识能力。运动是永恒、绝正确、无条件,故A项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征,故B项错误。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C项正确。静止是运动特殊状态,故D项错误。第32页13.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当前72小时气象预报能够和25年前36小时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因为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气象预报依然是一门不准确科学。伴随气象预报科学技术发展,人们未来能够作出更准确和更长久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能够被认识②大气运动偶然性逐步向有规律必定性转化③科学技术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能力不停提升④科学技术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规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