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课程标准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2.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价值引领
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指出了新道路,但革命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苏联模式是在放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后,在党内外复杂的斗争环境中逐步探索出的一种模式。其形成初期适应了经济落后、结构简单和以增强国防能力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状况,特别是在战争年代显示了动员性强和困难承受能力强的优点。但是,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化,面对科技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化,改革任务尖锐地、迫切地摆在了战后苏联历届领导人的面前。
——俞邃《十月革命业绩与苏联模式教训》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时空构架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条件(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4)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5)思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美)莫斯《俄国史》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一、列宁主义的形成2.确立与内容2.1形成(1)形成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2)形成时间:1903年(3)大会意义: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列宁主义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2.2内容(1)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对俄国的认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在“多国同时胜利论”基础上创立“一国胜利论”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一、列宁主义的形成3.意义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马克思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
——列宁(1)历史地位: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思想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二、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3月(俄历2月)1917年4月1917年7月1917年11月(俄历10月)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反抗。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十月革命爆发,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革命取得胜利。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革命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真题演练
(2017·江苏高考·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有着巨大的国际意义。它在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开拓了一个社会主义基地,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处和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不同制度的国家共处和斗争,也提供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互吸取经验,促进各自的繁荣。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提供了一个榜样,可以不通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1)当时: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地位+意义+理论)(2)历史: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打击+鼓励+并存)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二、十月革命的胜利胜利之因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②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加速了革命的发展。(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使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俄国革命)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集中力量于前线,后方薄弱。④资产阶级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遭到人民反抗。(“和平、面包和土地”)2.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及时通过调整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革命性质打击对象革命力量结果两者联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参加,并起到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918年夏,苏维埃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在反革命势力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
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致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周尚文《苏联兴亡史》◎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图(1918-1922)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又是如何因对的?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内战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制度,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常的征收。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已陷于瘫痪状态,这主要是由于1914年至1921年间接连不断的战争。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最大的灾难是1920年和1921年的全国性旱灾,他造成了俄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苏联是如何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的?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何区别?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联合进攻,形势危急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符合俄国当时的国情时间1918-19211921-1927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内战的胜利解决国内危机,过渡到社会主义措施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评价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共和国加盟时间共和国加盟时间俄罗斯联邦1922.12.30阿塞拜疆1936.12.05乌克兰1922.12.30亚美尼亚1936.12.05白俄罗斯1922.12.30哈萨克1936.12.05爱沙尼亚1940.08.06乌兹别克1924.10.27拉脱维亚1940.08.05土库曼1924.10.27立陶宛1940.08.03吉尔吉斯1936.12.05摩尔达维亚1940.08.02塔吉克1929.10.16格鲁吉亚1936.12.051924年1月,列宁逝世。在斯大林(1879—1953)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农业化”。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备称为“苏联模式”。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何以在短时间内就取得如此大的经济成就?如何看待苏联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实现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总结表明,苏联在工业发展速度方面超过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总产值看,苏联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7年,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长1.2倍,农业总产值增长0.5倍,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苏联已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积极评价: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消极评价: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不可否认,斯大林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凭借这一成就,苏联模式在当时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做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陈怡《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时空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真题演练(2021·全国甲卷高考·34)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2021·广东高考·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知识体系构建重难点突破时空与阶段特征课标解读与考向分析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苏联模式的经验和教训(1)经验苏联模式的创立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7334:2025 EN Earth-moving machinery - Vocabulary and taxonomy for automation and autonomy
- 【正版授权】 ISO 16123:2025 EN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Marine cranes - Slewing bearings
- 【正版授权】 IEC 61000-4-41:2024 EN-F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41: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Broadband radiated immunity tests
- 【正版授权】 IEC 61035-1:1990 EN-D Specification for conduit fitting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884-2-2:2006 EN-D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Part 2-2: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socket-outlets for appliances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66:2025 EXV-RL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66: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water-bed heaters
- 【正版授权】 CISPR 14-1:2005 FR-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Requirements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electric tools and similar apparatus - Part 1: Emission
- 以客户运营为中心
- 2025年化妆品营销策划方案经典
- 2025年乡村幼儿园工作方案
- 消防更换设备方案范本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单词表
- 项目部二级安全教育内容
- 统编(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 七年级地理欧洲西部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指南
- MT_T 142-1986 煤矿井下空气采样方法_(高清版)
- 【民办幼儿园发展规划】幼儿园发展规划
- 设备更新改造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