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选择1.“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其中“切是用手诊脉或按压身体部位等”。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的()。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嗅觉2.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味蕾存在的部位是()。A.牙齿 B.鼻腔 C.舌头 D.食道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的是()。A.合理开采海洋资源 B.定期休渔C.清理海洋垃圾 D.海水淡化4.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包括()A.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B.适应后听力提高C.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5.在“测一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外部刺激的敏感度”的探究活动,我们先后用棉棒轻轻触碰其中一名组员的手指尖、手背和手肘,对比测试结果,我们发现三处皮肤的敏感度()。A.三处皮肤的敏感度相同 B.手背处皮肤的敏感度最高C.手指尖处皮肤敏感度最高 D.手肘处皮肤敏感度最高6.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进行开采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A.石油 B.天然气C.两者的混合物 D.无法判断7.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连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A.患感冒时,味觉不灵敏B.鼻塞症状造成嗅觉失灵C.味觉、嗅觉都受到影响D.感冒药的味道影响味蕾的敏感度8.在工业生产中,下列可用于制造塑料原料的是()。A.木材 B.天然气 C.石油 D.秸秆9.2017年,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试采获得成功,其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A.风能 B.地热能 C.核能 D.可燃冰10.有关动物行为和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雨后蚯蚓爬出土壤是因为缺少氧气B.动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C.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的一种不适应的表现二、判断(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11.给桃树、西瓜、凤仙花分类时,可以按照茎的不同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12.污水不可饮用,但可以用来浇树木和庄稼。13.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可抵御风沙、净化水质、缓解污染。14.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北极海冰每年更早地融化,会导致北极熊找食物困难。15.为了预防空气污染,可以开发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尾气排放。16.将标准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17.雾霾和雾没有本质的区别,对人类健康都有很大伤害。18.肺鱼平时用鳃呼吸,在缺水状态下可以用鳔当作肺呼吸。19.海洋中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人们可以随意开采和利用。()20.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三、填空21.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22.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23.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24.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25.、雾霾、等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26.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的资源。四、综合分析27.生活实践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小科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春游踏青,发现露营的一个角落里堆满了各种垃圾,主要有:①剩菜剩饭;②水果皮;③废电池;④过期的药品:⑤食品袋;⑥旧衣服:⑦易拉:⑧碎砖块。请你根据学到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帮助小科将上述垃圾分类投入垃圾箱中(填写编号)(2)科学处理垃圾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请将分类后的垃圾与其处理方式用线连起来。(3)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A.对垃圾进行焚烧B.减少生活中的垃圾数量C.对垃圾进行填埋28.小科同学的耳朵最近听的不是很清楚,昨天去人民医院看医生,医生给他出示了一张耳朵的结构器官图,请根据图片填写以下内容。(1)医生告诉小明,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会由①收集,通过外耳道传播,随后引起③振动,振动又通过②等传给耳蜗,随后由连接耳蜗的听神经传给脑,我们才会听到声音。(2)为预防耳病的发生,你能给小科同学提些建议吗?(至少写三条)29.科学探究上周,小科同学所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测,发现患有近视的学生数量增长,他根据此现象利用两个凸度不同的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材料模拟了眼睛近视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1)本次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睛中的部分,纸屏相当于眼睛中的部分。(2)实验操作:①将点燃的蜡烛、凸度较大的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使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调整距离,直至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A)②将蜡烛挪到距离凸透镜(选填“近”或“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模糊。③(如图B)换成凸度小的凸透镜再实验,在纸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3)实验现象:透镜凸度“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选填“变大”或“变小”)(4)实验结论:近视是由造成的。(5)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提出几点预防近视的措施。(至少写三点)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肤。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其中“切是用手诊脉或按压身体部位等”。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的触觉。2.【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肤。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味蕾存在的部位是舌头,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3.【答案】D【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合理开采海洋资源、清理海洋垃圾防止污染、定期休渔等;海水淡化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4.【答案】B【解析】【分析】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包括适应后听力提高,因为适应噪声后人的听力会降低。5.【答案】C【解析】【分析】通过用笔尖测试神经的敏感性的实验可知,触碰手背和手肘等能够感受到一个笔尖,而手指可以感受到两个笔尖。所以手指尖处皮肤敏感度最高。6.【答案】B【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石油和天然气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后,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一般需要建起采油井架,用钻头和油管进行开采。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进行开采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天然气。7.【答案】C【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器官并不是独立的,其中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人对食物味道的辨别不仅依靠味觉,也需要依靠嗅觉。所以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连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味觉、嗅觉都受到影响。8.【答案】C【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其中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的是煤,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石油。石油的用途包括炼制汽油、生产塑料、生产化妆品等。9.【答案】D【解析】【分析】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其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我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10.【答案】C【解析】【分析】A:雨后蚯蚓爬出土壤是因为缺少氧气,正确;

B:动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正确;

C: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的一种不适应的表现,错误;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也是一种适应的表现,冬眠使青蛙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11.【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根据植物茎的结构不同,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大类。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像柳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桃树属于木本植物,西瓜、凤仙花属于草本植物。12.【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绝大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废水经过处理就能无害的回归环境了。经过处理的水可以用来浇灌草坪的树木和庄稼,或作为工厂中的冷却水。污水人不能喝,也不能用来浇灌树木和庄稼,否则会影响庄稼的生长。13.【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能为京津冀地区抵御风沙、净化水质、缓解污染。从“一棵松”到今天的百万亩林海,从当年的黄沙遮天到今天的碧波万顷,塞罕坝人把高寒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实现了从沙进树退到树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14.【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有: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土地荒漠化等。由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北极海冰每年都更早地融化,导致北极熊获取食物困难,不得不长距离游泳或到岸上寻找食物。15.【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污染小,因此为了预防空气污染,可以开发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尾气排放。16.【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检测视力的方法:将标准对数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背向光源,避免光线直接射入眼睛;检测一只眼睛时,须将另一只眼睛完全遮住,不要压迫眼球。17.【答案】错误【解析】【分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对人类健康没有太大影响。而雾霾是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微细颗粒物含量升高造成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对人类健康有很大伤害。18.【答案】正确【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当河流中有水时肺鱼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有水时肺鱼用肺呼吸。19.【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我国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我国陆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人类面临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等。20.【答案】错误【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21.【答案】二歧分类【解析】【分析】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是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就是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22.【答案】感觉神经【解析】【分析】人体有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和皮肤(手),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23.【答案】自然资源【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4.【答案】能源;常规能源【解析】【分析】能储藏和提供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能源,如木材、煤、石油等。人们把煤炭、石油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质,清洁环保的能源属于清洁能源。25.【答案】噪声;污水【解析】【分析】生活环境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水源、声音、光线、土地、野生动植物等。噪声、雾霾、污水等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26.【答案】可再生【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27.【答案】(1)(2)(3)B【解析】【分析】(1)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剩菜剩饭、水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废电池、过期的药品属于有害垃圾;旧衣服、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食品袋、碎砖块属于其他垃圾。

(2)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不同种类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回收垃圾会回收利用;厨余垃圾用来堆肥;有害垃圾会专门回收集中处理;其他垃圾会填埋或焚烧。

(3)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但是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减少生活中的垃圾数量,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复使用。28.【答案】(1)耳郭;鼓膜;听小骨(2)平日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不随便掏耳朵、游泳时戴耳塞、不到有噪音的地方玩耍或学习、不对着同学的耳朵大声说话等。【解析】【分析】(1)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