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无为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安徽省无为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安徽省无为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安徽省无为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安徽省无为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为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情调研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草”是古诗文常见的意象,诗人常常借“草”来表情达意。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诗人以饱含沉痛的笔墨再现了“杂草”丛生的破败景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_______,_______”,诗人以欢快的语调写出初春草芽沾雨之后的清新之景;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以“蓬草”自比,传达内心漂泊无定的感受。(2)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白描”的手法凸显景物的特征,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_______,_______”连用三个“与”字勾勒出一片冰雪世界;《十五从军征》中“_______,_______”以兔子、野鸡进出无碍展现了荒凉破败的家园景象。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①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pú,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梢只一拳……又是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帗儿、饶儿一齐响。②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有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xún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节选自《水浒传》,有改动)(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胸pú()迸流()眼眶()xún思()(2)小语同学画了三张《水浒传》的漫画(如下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张漫画是_______(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张漫画应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A.B.C.(3)金圣叹评《水浒》“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请结合选文分析鲁达的性格特点。3.九(1)班准备开展“逆境助我成长”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班级开展演讲比赛活动,请完善活动步骤第一步:征集演讲稿件第二步:_______第三步:_______第四步:颁发演讲奖项(2)班委会经过商量,决定于3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开展演讲比赛,以下是通知内容通知同学们:不经历一番风雨,怎能见彩虹?面对困难时,我们只有弘扬和传承先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才能超越自我,茁壮成长。为了激励同学们自强不息,班级准备在学校报告厅开展“逆境助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请同学们准时参加。2025年3月14日九(1)班班委会①通知的格式、内容上各有一处不妥,请你找出来。格式上:_______内容上:_______②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3)班委会经过精心策划,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唯独还缺少比赛评委。班级委托你邀请唐老师担任演讲比赛评委,时间定在3月20日上午9点,你会对唐老师怎么说?二、阅读(55分)[一](22分)姜田深处崔红玲①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雀盘旋在姜田上方,水墨画瞬时又多了几分灵动。站在姜田深处,听姜叶摩挲的声音。又感觉每棵姜苗都亮开了嗓子,喊来了风,喊来了鸟儿,喊来了勤劳的姜农……②10年前的这个时节,我也曾来过这个村庄,那时的姜田还是这儿一小块、那儿一小块,中间被玉米、蔬菜等田地分隔开,零散地分布着,远没如今接连成片后这般壮观。③每一块姜田里都有农民在劳作。附近,几位头戴草帽、身着汗衫的姜农,正手扶农机在姜田中穿行,所过之处,新土翻向两侧的姜苗根部,开成一道土沟。他们的汗衫上印着“生姜种植基地”的字样,走得再近些,发现还印着一行字:“撸起袖子加油干,土里刨出金疙瘩”。④趁着姜农们休息,我和他们聊了起来。一位瘦高姜农指着姜田笑呵呵地说:“人勤地不懒,只要伺候好它们,一亩地能刨出万把斤生姜哩。按低价一斤8元钱算,一亩也有8万多元,可不是能刨出‘金疙瘩’吗?”⑤一位壮实姜农也加入对话:“人家老吴就靠刨这‘金疙瘩’,盖起了小楼,开上了好车。你看他那喜滋滋的样子!”听了这话,瘦高姜农也亮起了壮实姜农的家底:“你老张也没差啊,这几年两个孩子都在城里买了房,还每年都搞全家游,又是下江南,又是上东北,听说今年准备去趟云南?”⑥说笑间,我得知瘦高姜农姓吴,壮实些的姓张。说起生姜,老张侃侃而谈:“俺们这儿祖祖辈辈都种姜,鼻尖凑近泥土都能闻到姜味儿。这一带古时候叫怀庆府,所以这儿的姜也叫怀姜。怀姜好啊,丝儿细、色儿黄、味辣鲜香、耐煮不烂,古时还作为贡品哩。”⑦正说着,老张的儿子从姜田深处走了过来。老吴向我介绍:“别看小张年轻,种姜可是一把好手,比我们这些种了大半辈子的都强!”我不由得多打量了小张两眼:小伙子三十出头,穿着一身运动服,戴着宽檐遮阳帽,五官精神,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精干、踏实。⑧“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和土坷垃打交道,南下北上地去打工,你咋没去?”我笑着问他。⑨“人各有志吧。我就想把家乡的怀姜种好、种出名堂!”小张挠挠头,有些腼腆地回答。⑩小张告诉我,他爷爷那辈,田里种的姜也就亩把,到他父亲那里发展到近4亩。那时种姜不成规模,管理全靠人工,加上姜价低,可以说力气没少使,也赚不了多少。他接手后,一咬牙,贷款承包了20亩地,添置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喷灌机、开沟机等,搞起现代化种植。如今,贷款早已还清,姜田也发展到了70多亩,来年还准备再扩上几十亩。这几年政策好,当地的产业配套也越来越完善。姜出土后直接就能被加工企业拉走,摇身变成怀姜糖膏、怀姜茶、怀姜酱等产品。村里的年轻人思想活泛,又是开淘宝店,又是搞直播带货,怀姜名气越来越大,姜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⑪小张感慨道,“如今,怀姜在我们这儿可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姜!”⑫老吴接住话茬:“咱们村集体也种姜,年底给村民们分红。村民们兜里有余钱,闲下来的时候,跳跳舞、旅旅游,过得那叫一个舒坦!”说着,伸手一指,“那儿就是我们村!种姜种出了好日子,村里的姑娘都不想往外头嫁!”⑬我抬头望去,姜田远处隐约可见的村庄,立于淡淡秋色中,漫出抚慰人心的浓浓烟火气。再将目光收至面前水墨画一般的姜田,姜农们还在田间忙活,年长者脸上镌刻着抚不平的沟壑,记录着过往农事的不易。而他们手中的现代化机械,正耕种着当下的丰饶和幸福……(选自《人民日报》)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补充交代了“我”曾来过这片姜田,通过今昔对比,写出“我”的惊讶与赞叹。B.第⑤段通过姜农之间的对话展现了生姜种植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第⑥段通过老张华丽的语言,传达出当地姜农们对自己所种植的生姜充满自豪之情。D.第⑬段的景物描写淡雅朦胧,充满着烟火气息,文章读来真切自然,富有生活情趣。5.文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土里刨出金疙瘩”,“金疙瘩”的含义是什么?6.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7.“小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人物形象。8.文章标题“姜田深处”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17分)材料一:①连夜奔赴火车站,一天游览多景点……近日,在年轻游客中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被称为“特种兵式旅游”。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仅有一天的清明节假期,62%的00后游客选择在夜间出发奔赴目的地,有三成的00后游客一天打卡超过4个景区。②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分析,三年来,人们已习惯在周末多次出游。如今,人们适应了这样的出游频次,年轻人又喜欢挑战极限,于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旅游产品“特种兵式旅游”就应运而生了。未来,旅游供应链需要了解年轻人的旅行需求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2023年04月14日)材料二:①布满岁月痕迹的“时空巴士”、人们曾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20世纪80年代的家居生活场景……10月1日,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上的“合肥城市记忆馆”正式对外开放。②除了大量的展品、文图资料,以及精心还原的老旧场景,场馆的最大特色便是“科里科气”。“你好,我是三国士兵庐小胖,欢迎光临合肥城市记忆馆。您可以点击屏幕上的热点问题进行咨询,或者直接向我提问。”记忆馆入口处,一个憨态可掬的虚拟人物“庐小胖”出现在一块电子屏上,随时解答游客疑问。③“合肥城市记忆馆的开放,是庐阳区在城市更新中实现‘二次生长’的又一生动案例。”庐阳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庐阳区大力推进城市更新,逍遥津公园、淮河路步行街等一批合肥文旅地标纷纷“升级”“刷新”,让老城焕发新活力。(摘编自《“城市记忆馆”用新技术留住旧时光》,《安徽日报》,2024年10月9日)材料三:张志安评价,东莞是全国中小城市文旅发展的缩影,在抖音生活服务的助力下,多主体参与文旅资源挖掘,助力中小城市增加曝光、优化服务,景区商家拓展、维系客群获得经营收入,使城市文旅从符号化的表浅传播走向对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助力。(摘编自《短视频流量变为经济增量,直播促进东莞文旅消费发展》,《羊城晚报》2024年11月4日)材料四:①服务“上心”,游客才能“舒心”。无论是因烧烤爆火的淄博、热情待客的“尔滨”,还是虚心改变的小西天景区,这些网友口中“接住了泼天富贵”的地方。这些爆火的“景点”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初心,用心服务好前来的每一位游客。景区应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能够感受到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②文旅行业,一头连着百姓需求,一头连着消费活力。据测算,“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未来,要想进一步释放文旅市场活力,文旅产品还需“上新”又“上心”,让每一位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摘编自《文旅产品“上新”服务更要“上心”》,《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4日)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00后年轻游客选择在夜间出发奔赴目的地,开启旅游打卡。B.淮河路上的合肥城市记忆馆,其最大的特色“科里科气”使旧城区实现了“二次生长”。C.根据抖音数据统计,“虎门大桥”“可园”两大景点在东莞的人文景观中最受大众欢迎。D.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出游人次及总花费的测算,表明了我国的文旅市场充满消费活力。10.结合材料一,解释加点词语“特种兵式旅游”的含义。11.下图是材料四第一段行文思路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12.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进一步释放文旅市场活力提出三点建议。[三](16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壹洒②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④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五)》)[注]①比:替,代替。②洒:同“洗”,洗刷耻辱。③耨(nuò):用除草工具耕作。④梃(tǐng):木制棍棒。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委而去之委:_______(2)亲戚畔之畔:_______(3)寡人耻之耻:_______(4)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_______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仁者无敌”王请勿疑!16.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相同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三、写作(55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也许你身处黑暗之中/快记不清当初的梦/低下头两手空空/怅然若失般心痛/世上每个花期不同/你也会和美好相逢/张开双臂迎接风/那时你一定更好更勇更从容这是歌曲《太阳下山有月亮》中的歌词,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材料,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要透漏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3)不少于600字。

无为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情调研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草”是古诗文常见的意象,诗人常常借“草”来表情达意。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诗人以饱含沉痛的笔墨再现了“杂草”丛生的破败景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_______,_______”,诗人以欢快的语调写出初春草芽沾雨之后的清新之景;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以“蓬草”自比,传达内心漂泊无定的感受。(2)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白描”的手法凸显景物的特征,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_______,_______”连用三个“与”字勾勒出一片冰雪世界;《十五从军征》中“_______,_______”以兔子、野鸡进出无碍展现了荒凉破败的家园景象。【答案】①.国破山河在②.城春草木深③.天街小雨润如酥④.草色遥看近却无⑤.征蓬出汉塞⑥.归雁入胡天⑦.天与云与山与水⑧.上下一白⑨.兔从狗窦入⑩.雉从梁上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街、酥、蓬、雁、窦、雉、梁”等字词容易写错。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①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pú,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梢只一拳……又是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帗儿、饶儿一齐响。②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有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xún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节选自《水浒传》,有改动)(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胸pú()迸流()眼眶()xún思()(2)小语同学画了三张《水浒传》的漫画(如下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张漫画是_______(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张漫画应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A.B.C.(3)金圣叹评《水浒》“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请结合选文分析鲁达的性格特点。【答案】(1)①.脯②.bèng③.kuàng④.寻思(2)①.B②.B③.A④.C(3)鲁达性格特点:①行侠仗义,从他拳打郑屠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可看出。②粗中有细,他打死郑屠后,假意说郑屠诈死,借机脱身,避免惹上官司。【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胸脯(xiōngpú):指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迸流(bèngliú):急速地流出;涌出。眼眶(yǎnkuàng):眼睛周围的边缘。寻思(xúnsi):思索;考虑【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由选文第①段“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第②段“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有了入的气,动弹不得……”等内容可知,这一情节出自《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文描述了鲁达因郑屠欺负金氏父女,怒而出手教训。鲁达以买肉为名,故意戏耍、激怒郑屠,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镇关西,为民除害。鲁达见郑屠已死,随后意识到自己可能因此吃官司,便假意指责郑屠诈死,随后离开现场。图B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画面。图A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的画面。鲁智深因为打死了恶霸镇关西,逃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叫智深。后因酒后闹事,又被送到东京大相国寺管菜园。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游手好闲的泼皮,平日里常来偷菜,听说新来个和尚,商量着要闹他一番,给鲁智深来个下马威。鲁智深只三拳两脚就把为首的两个踢进了粪坑,其他的吓得纷纷求饶。第二天,这伙人拿着酒菜来向鲁智深赔礼。吃到半酣,只听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喳喳叫个不停,吵得人心烦。泼皮们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树去拆掉老鸦窝。鲁智深酒兴正浓,脱掉外衣,双手抱树,腰一挺,竟将碗口粗的杨柳树连根拔起,惊得众泼皮目瞪口呆,纷纷跪拜为师。这一情节体现了鲁达不拘小节、勇猛无畏的性格特点。图C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得罪高俅之后,被发配沧州。高俅派人在路上暗杀林冲,鲁智深得知此事后,决定暗中保护林冲。当林冲被押送至野猪林时,押送的公差董超、薛霸准备在此杀害林冲。鲁智深早已埋伏在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挥舞禅杖救下林冲。他不仅打退了公差,还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而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后为高太尉所不容,不能在大相国寺继续修行,便去了二龙山落草。据此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张漫画应排序为:B、A、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由选文第①段“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可以看出,鲁达因郑屠欺压金氏父女而愤然出手,三拳将郑屠打死,体现了他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性格特点;由选文第②段“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可以看出,鲁达在打死郑屠后,假意指责郑屠诈死,借机脱身,避免惹上官司,体现了他粗中有细、善于应变的特点。3.九(1)班准备开展“逆境助我成长”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班级开展演讲比赛活动,请完善活动步骤。第一步:征集演讲稿件第二步:_______第三步:_______第四步:颁发演讲奖项(2)班委会经过商量,决定于3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开展演讲比赛,以下是通知内容通知同学们:不经历一番风雨,怎能见彩虹?面对困难时,我们只有弘扬和传承先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才能超越自我,茁壮成长。为了激励同学们自强不息,班级准备在学校报告厅开展“逆境助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请同学们准时参加。2025年3月14日九(1)班班委会①通知的格式、内容上各有一处不妥,请你找出来。格式上:_______内容上:_______②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3)班委会经过精心策划,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唯独还缺少比赛评委。班级委托你邀请唐老师担任演讲比赛的评委,时间定在3月20日上午9点,你会对唐老师怎么说?【答案】(1)①.组织初赛选拔②.开展决赛比拼(2)①.格式上:落款处应先写“九(1)班班委会”,再另起一行写日期。内容上:未明确演讲比赛的具体时间。②.弘扬和传承③.传承和弘扬(3)唐老师,您好!我们班将于3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开展“逆境助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想邀请您担任评委。您经验丰富,对演讲有独到的见解,我们非常希望您能来指导我们的比赛。期待您的光临!【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演讲比赛,征集演讲稿件后,应筛选演讲稿件,组织初赛。各小组推选参加演讲比赛的选手、选拔主持人和评委、制定比赛规则与流程等工作。现场比赛时,应先确定各位参加比赛的选手的位次,然后各位选手按顺序进行比赛,由评委根据评分规则打分,最后根据各位选手的得分确定最终的名次,最后进行颁奖即可。据此,中间两项活动可设计为:组织演讲初赛,开展演讲决赛。【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通知书写规范及语病辨析。其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本通知内容上应写明上团课的具体地点。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1)格式错误,右下角落款处署名和日期应该调换位置,即先写署名,再写日期。(2)内容疏漏,通知内容缺少具体的活动时间,即开展“逆境助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的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说明,应该在通知中补充“3月20日上午9点”。(3)语序不当,应将“弘扬”和“传承”互换位置,因为按照逻辑关系,应该先“传承”后“弘扬”。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我们只有传承和弘扬先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才能超越自我,茁壮成长”。【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对话。首先,要清楚目的是邀请唐老师担任“逆境助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的评委。这是整个对话的核心。题目中已经给出了具体的时间(3月20日上午9点)、地点(学校报告厅)。在邀请时,要使用尊重和礼貌的语言,表达对唐老师的敬意和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在介绍了活动的相关信息后,直接发出邀请,并询问唐老师是否有时间参加。同时,要表现出对唐老师回应的期待和尊重。示例:唐老师,您好!我是九(1)班的学生代表。我们班级正在筹备一场以“逆境助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旨在通过分享同学们在逆境中的成长故事,激励大家勇敢面对困难因此诚挚地邀请您担任本次演讲比赛的评委。比赛定于3月20日上午9点举行,地点在学校报告厅。请问您是否有时间参加呢?二、阅读(55分)[一](22分)姜田深处崔红玲①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雀盘旋在姜田上方,水墨画瞬时又多了几分灵动。站在姜田深处,听姜叶摩挲的声音。又感觉每棵姜苗都亮开了嗓子,喊来了风,喊来了鸟儿,喊来了勤劳的姜农……②10年前的这个时节,我也曾来过这个村庄,那时的姜田还是这儿一小块、那儿一小块,中间被玉米、蔬菜等田地分隔开,零散地分布着,远没如今接连成片后这般壮观。③每一块姜田里都有农民在劳作。附近,几位头戴草帽、身着汗衫的姜农,正手扶农机在姜田中穿行,所过之处,新土翻向两侧的姜苗根部,开成一道土沟。他们的汗衫上印着“生姜种植基地”的字样,走得再近些,发现还印着一行字:“撸起袖子加油干,土里刨出金疙瘩”。④趁着姜农们休息,我和他们聊了起来。一位瘦高姜农指着姜田笑呵呵地说:“人勤地不懒,只要伺候好它们,一亩地能刨出万把斤生姜哩。按低价一斤8元钱算,一亩也有8万多元,可不是能刨出‘金疙瘩’吗?”⑤一位壮实姜农也加入对话:“人家老吴就靠刨这‘金疙瘩’,盖起了小楼,开上了好车。你看他那喜滋滋的样子!”听了这话,瘦高姜农也亮起了壮实姜农的家底:“你老张也没差啊,这几年两个孩子都在城里买了房,还每年都搞全家游,又是下江南,又是上东北,听说今年准备去趟云南?”⑥说笑间,我得知瘦高姜农姓吴,壮实些的姓张。说起生姜,老张侃侃而谈:“俺们这儿祖祖辈辈都种姜,鼻尖凑近泥土都能闻到姜味儿。这一带古时候叫怀庆府,所以这儿的姜也叫怀姜。怀姜好啊,丝儿细、色儿黄、味辣鲜香、耐煮不烂,古时还作为贡品哩。”⑦正说着,老张的儿子从姜田深处走了过来。老吴向我介绍:“别看小张年轻,种姜可是一把好手,比我们这些种了大半辈子的都强!”我不由得多打量了小张两眼:小伙子三十出头,穿着一身运动服,戴着宽檐遮阳帽,五官精神,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精干、踏实。⑧“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和土坷垃打交道,南下北上地去打工,你咋没去?”我笑着问他。⑨“人各有志吧。我就想把家乡的怀姜种好、种出名堂!”小张挠挠头,有些腼腆地回答。⑩小张告诉我,他爷爷那辈,田里种的姜也就亩把,到他父亲那里发展到近4亩。那时种姜不成规模,管理全靠人工,加上姜价低,可以说力气没少使,也赚不了多少。他接手后,一咬牙,贷款承包了20亩地,添置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喷灌机、开沟机等,搞起现代化种植。如今,贷款早已还清,姜田也发展到了70多亩,来年还准备再扩上几十亩。这几年政策好,当地的产业配套也越来越完善。姜出土后直接就能被加工企业拉走,摇身变成怀姜糖膏、怀姜茶、怀姜酱等产品。村里的年轻人思想活泛,又是开淘宝店,又是搞直播带货,怀姜名气越来越大,姜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⑪小张感慨道,“如今,怀姜在我们这儿可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姜!”⑫老吴接住话茬:“咱们村集体也种姜,年底给村民们分红。村民们兜里有余钱,闲下来的时候,跳跳舞、旅旅游,过得那叫一个舒坦!”说着,伸手一指,“那儿就是我们村!种姜种出了好日子,村里的姑娘都不想往外头嫁!”⑬我抬头望去,姜田远处隐约可见的村庄,立于淡淡秋色中,漫出抚慰人心的浓浓烟火气。再将目光收至面前水墨画一般的姜田,姜农们还在田间忙活,年长者脸上镌刻着抚不平的沟壑,记录着过往农事的不易。而他们手中的现代化机械,正耕种着当下的丰饶和幸福……(选自《人民日报》)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补充交代了“我”曾来过这片姜田,通过今昔对比,写出“我”的惊讶与赞叹。B.第⑤段通过姜农之间的对话展现了生姜种植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第⑥段通过老张华丽的语言,传达出当地姜农们对自己所种植的生姜充满自豪之情。D.第⑬段的景物描写淡雅朦胧,充满着烟火气息,文章读来真切自然,富有生活情趣。5.文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土里刨出金疙瘩”,“金疙瘩”的含义是什么?6.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7.“小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人物形象。8.文章标题“姜田深处”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4.C5.“金疙瘩”既指生姜,因为怀姜产量高、价格好,能给姜农带来可观的收入;也指姜农通过种植生姜过上的富足生活,如盖小楼、买车、孩子在城里买房、全家旅游等。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姜田比作碧绿的湖面和起伏的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姜田在微风拂过时的动态美和色彩美,表达了作者对姜田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7.①有志向,热爱家乡,小张想把家乡的怀姜种好、种出名堂,放弃外出打工选择留乡种姜。②敢于拼搏,有创新精神,他贷款承包土地,添置现代化设备,搞现代化种植,使姜田规模不断扩大。③勤劳能干,是种姜能手,在他的努力下,姜田发展良好,收入提高。8.①“姜田深处”指的是姜田的深处,是姜农劳作的地方,体现了姜农们在田间辛勤耕耘的场景。②“姜田深处”象征着姜农们的希望,这里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种植生姜,他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③“姜田深处”蕴含着乡村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怀姜产业从零散到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成果。【解析】【导语】这篇《姜田深处》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了姜田的美丽景象和姜农们的辛勤劳作与幸福生活。文章以“我”的视角,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姜田的规模化发展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应用,反映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显著改善。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小张”这一年轻姜农,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和家乡情怀。文章语言优美,修辞手法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诗意描绘,又有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整体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读来令人感到温暖与振奋。【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C.有误,第⑥段中老张的语言并未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朴实无华,通过简单的叙述传达出姜农们的自豪之情,选项中将老张的语言描述为“华丽”是不准确的;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文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土里刨出金疙瘩”这句话中的“金疙瘩”具有双重含义。首先,“金疙瘩”直接指的是生姜。这一点在文章的第④段和第⑥段中有所体现。第④段中,瘦高姜农提到“一亩地能刨出万把斤生姜哩。按低价一斤8元钱算,一亩也有8万多元,可不是能刨出‘金疙瘩’吗?”这里直接点明了生姜因其高产量和好价格,被视为能够带来财富的“金疙瘩”。第⑥段中,老张进一步介绍了怀姜的品质和历史,强调了其作为贡品的地位,这进一步凸显了怀姜的珍贵和价值,从而也强化了“金疙瘩”作为生姜的指代意义。其次,“金疙瘩”还指姜农通过种植生姜所过上的富足生活。这一点在文章的第⑤段、第⑩段和第⑫段中得到了体现。第⑤段中,姜农们通过种植生姜,实现了盖小楼、买车等生活水平的提升。第⑩段中,小张通过贷款承包土地、搞现代化种植,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扩大了姜田规模,实现了收入的显著增长。第⑫段中,老吴提到村集体种姜给村民们分红,村民们有了余钱后可以跳舞、旅游,过得舒坦,甚至村里的姑娘都不想往外嫁,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姜农们通过种植生姜所享受到的富足和幸福。综上所述,“金疙瘩”既指生姜这种高产量、好价格的农作物,也指姜农们通过种植生姜所实现的富足和幸福的生活状态。【6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来看,句子“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首先,作者将姜田比作碧绿的湖面。这一比喻抓住了姜田在初秋时节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特征,将微风拂过姜田时产生的摇曳感与湖面波浪起伏的景象相联系,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姜田在微风中的动态美。同时,“碧绿”一词也强调了姜田色彩的鲜艳与生动。其次,作者又进一步将姜田比作起伏的水墨画。这一比喻不仅延续了前文中对姜田动态美的描绘,还通过“水墨画”这一意象,赋予了姜田以更加深远和富有文化内涵的美感。水墨画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作者将姜田比作水墨画,无疑是在赞美姜田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喜爱。综合以上分析,该句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姜田比作碧绿的湖面和起伏的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姜田在微风拂过时的动态美和色彩美。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还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姜田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小张”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其人物形象鲜明且富有代表性。结合全文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他的人物形象:①有志向,热爱家乡。结合第⑧段中“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和土坷垃打交道,南下北上地去打工,你咋没去?”,⑨段中“人各有志吧。我就想把家乡的怀姜种好、种出名堂!”可知,当被问及为何没有选择外出打工时,小张回答道:“人各有志吧。我就想把家乡的怀姜种好、种出名堂!”这句话直接体现了小张的志向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他放弃了许多年轻人所追求的外出打工的机会,而是选择留在家乡,致力于将家乡的怀姜种植得更好、更有名气,这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为之奋斗的决心。②敢于拼搏,有创新精神。结合第⑩段中“⑩小张告诉我,他爷爷那辈,田里种的姜也就亩把,到他父亲那里发展到近4亩。那时种姜不成规模,管理全靠人工,加上姜价低,可以说力气没少使,也赚不了多少。他接手后,一咬牙,贷款承包了20亩地,添置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喷灌机、开沟机等,搞起现代化种植。如今,贷款早已还清,姜田也发展到了70多亩,来年还准备再扩上几十亩。这几年政策好,当地的产业配套也越来越完善。姜出土后直接就能被加工企业拉走,摇身变成怀姜糖膏、怀姜茶、怀姜酱等产品。村里的年轻人思想活泛,又是开淘宝店,又是搞直播带货,怀姜名气越来越大,姜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可知,详细描述了小张的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他敢于贷款承包土地,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他还积极引进现代化设备,如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喷灌机、开沟机等,进行现代化种植。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还使得姜田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随之提高。小张的这些做法充分展现了他的敢于拼搏和有创新精神。③勤劳能干,是种姜能手。从全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张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他不仅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种植策略。在他的努力下,姜田发展良好,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一点在文章的多处描述中都有体现,如小张被老吴介绍为“种姜可是一把好手,比我们这些种了大半辈子的都强!”以及小张自己提到的贷款承包土地、添置现代化设备等举措所带来的积极成果。综上所述,“小张”是一个有志向、热爱家乡、敢于拼搏、有创新精神且勤劳能干的种姜能手。他的人物形象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为读者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8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含义。文章围绕“姜田深处”展开,讲述了怀姜种植给姜农们带来的生活变化和乡村发展。通过描绘姜农们在姜田深处的辛勤耕耘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引入,展现了怀姜产业从零散到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姜农们通过种植怀姜实现了收入的增加,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盖起了小楼、买了汽车,甚至让孩子在城里买了房。同时,姜田深处的变化也反映了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成果。文章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赞美了姜农们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章标题“姜田深处”意蕴丰富,结合全文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①“姜田深处”指的是姜田的深处,是姜农劳作的地方。在文章的描述中,姜田深处是姜农们辛勤耕耘的场景所在地。例如,在描述姜农们劳作时,文章提到他们“挥汗如雨地刨姜”“小心翼翼地将姜块捡起”“将姜块装进袋子,再一担担挑到地头装车”,这些生动的场景都发生在姜田深处。这里不仅是姜农们挥洒汗水、付出辛勤劳动的地方,也是他们收获希望、实现梦想的起点。②“姜田深处”象征着姜农们的希望。姜田深处对于姜农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劳作的地方,更是一个承载着他们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的所在。通过种植生姜,姜农们实现了收入的增加,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例如,文章第⑤中提到姜农们纷纷盖起了小楼,买了汽车,甚至有的家庭还让孩子在城里买了房,⑫段中提到村里人有了余钱,可以跳舞、可以旅游,过得舒坦。这些变化都源于姜田深处的辛勤耕耘,是姜农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现实中的体现。③“姜田深处”蕴含着乡村的发展变化。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姜田深处”还蕴含着乡村的发展变化。文章提到,怀姜产业从过去的零散种植到现在的规模化、现代化种植,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种植技术的进步上,更体现在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成果上。姜田深处的变化是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怀姜产业从弱小到强大、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乡村振兴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和美好前景。综上所述,“姜田深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和深刻内涵的文化符号。它代表着姜农们的辛勤耕耘和美好向往,也蕴含着乡村的发展和变化。[二](17分)材料一:①连夜奔赴火车站,一天游览多景点……近日,在年轻游客中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被称为“特种兵式旅游”。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仅有一天的清明节假期,62%的00后游客选择在夜间出发奔赴目的地,有三成的00后游客一天打卡超过4个景区。②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分析,三年来,人们已习惯在周末多次出游。如今,人们适应了这样的出游频次,年轻人又喜欢挑战极限,于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旅游产品“特种兵式旅游”就应运而生了。未来,旅游供应链需要了解年轻人的旅行需求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2023年04月14日)材料二:①布满岁月痕迹的“时空巴士”、人们曾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20世纪80年代的家居生活场景……10月1日,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上的“合肥城市记忆馆”正式对外开放。②除了大量的展品、文图资料,以及精心还原的老旧场景,场馆的最大特色便是“科里科气”。“你好,我是三国士兵庐小胖,欢迎光临合肥城市记忆馆。您可以点击屏幕上的热点问题进行咨询,或者直接向我提问。”记忆馆入口处,一个憨态可掬的虚拟人物“庐小胖”出现在一块电子屏上,随时解答游客疑问。③“合肥城市记忆馆的开放,是庐阳区在城市更新中实现‘二次生长’的又一生动案例。”庐阳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庐阳区大力推进城市更新,逍遥津公园、淮河路步行街等一批合肥文旅地标纷纷“升级”“刷新”,让老城焕发新活力。(摘编自《“城市记忆馆”用新技术留住旧时光》,《安徽日报》,2024年10月9日)材料三:张志安评价,东莞是全国中小城市文旅发展的缩影,在抖音生活服务的助力下,多主体参与文旅资源挖掘,助力中小城市增加曝光、优化服务,景区商家拓展、维系客群获得经营收入,使城市文旅从符号化的表浅传播走向对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助力。(摘编自《短视频流量变为经济增量,直播促进东莞文旅消费发展》,《羊城晚报》2024年11月4日)材料四:①服务“上心”,游客才能“舒心”。无论是因烧烤爆火的淄博、热情待客的“尔滨”,还是虚心改变的小西天景区,这些网友口中“接住了泼天富贵”的地方。这些爆火的“景点”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初心,用心服务好前来的每一位游客。景区应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能够感受到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②文旅行业,一头连着百姓需求,一头连着消费活力。据测算,“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未来,要想进一步释放文旅市场活力,文旅产品还需“上新”又“上心”,让每一位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摘编自《文旅产品“上新”服务更要“上心”》,《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4日)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00后年轻游客选择在夜间出发奔赴目的地,开启旅游打卡。B.淮河路上的合肥城市记忆馆,其最大的特色“科里科气”使旧城区实现了“二次生长”。C.根据抖音数据统计,“虎门大桥”“可园”两大景点在东莞的人文景观中最受大众欢迎。D.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出游人次及总花费的测算,表明了我国的文旅市场充满消费活力。10.结合材料一,解释加点词语“特种兵式旅游”的含义。11.下图是材料四第一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12.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进一步释放文旅市场的活力提出三点建议。【答案】9.B10.“特种兵式旅游”是一种在年轻游客中兴起旅游方式,特点是利用较短的时间,如一天时间,在夜间出发奔赴目的地,一天打卡超过4个景区,满足年轻人喜欢挑战极限和适应高频次出游的需求。11.①举例论证②景区应根据用户反馈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文关怀12.①旅游供应链了解年轻人旅行需求变化,提供相应旅游产品和服务,如开发“特种兵式旅游”产品。②挖掘城市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地标,如合肥打造城市记忆馆。③利用短视频等平台助力文旅发展,增加城市曝光,拓展经营收入,如东莞借助抖音发展文旅。④景区秉持以人为本初心,根据用户反馈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人文关怀。(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导语】材料一介绍了“特种兵式旅游”这一新兴旅游方式,主要特点是时间紧凑、行程密集,反映了年轻人对高效、极限体验的追求。文章通过数据展示了00后游客的旅游习惯,并指出旅游供应链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整体上,材料一揭示了年轻一代旅游需求的变化及其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材料二聚焦于合肥城市记忆馆的开放,强调了其通过科技手段(如虚拟人物“庐小胖”)和复古场景的还原,成功实现了城市记忆的保存与传播。文章还提到庐阳区通过城市更新,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展示了文化与科技结合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三以东莞为例,探讨了短视频平台如何助力中小城市文旅发展。通过抖音等平台的推广,中小城市的文旅资源得以挖掘和曝光,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文章强调了新媒体在文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城市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材料四强调了文旅行业服务的重要性,指出景区应通过优化服务和完善基础设施来提升游客体验。文章列举了多个成功案例,说明用心服务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同时,文章还通过数据展示了文旅市场的消费活力,并呼吁文旅产品不断创新,以满足游客需求。【9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析。B.有误,由材料二第③段“合肥城市记忆馆的开放,是庐阳区在城市更新中实现‘二次生长’的又一生动案例”可知,旧城区的“二次生长”是通过城市更新实现的,而非直接由记忆馆的特色导致。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由材料一第①段“连夜奔赴火车站,一天游览多景点……近日,在年轻游客中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被称为‘特种兵式旅游’……62%的00后游客选择在夜间出发奔赴目的地,有三成的00后游客一天打卡超过4个景区”可知,“特种兵式旅游”是一种在年轻游客中新兴起的旅游方式,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密集游览多个景点,通常在夜间出发,白天打卡多个景点。结合材料一第②段“人们适应了这样的出游频次,年轻人又喜欢挑战极限”可知,这种旅游方式满足了年轻人对挑战极限和高频次出游的需求。据此可以概括出:“特种兵式旅游”是一种在年轻游客中新兴起的,能够满足年轻人对挑战极限和高频次出游需求的一种新兴起的旅游方式,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密集游览多个景点,通常在夜间出发,白天打卡多个景点。【11题详解】本题考查建议与启示。材料四第①段开头“服务‘上心’”,游客才能‘舒心’”对应了:提出观点:服务“上心”,游客才能“舒心”;①由材料四第①段“无论是因烧烤爆火的淄博、热情待客的‘尔滨’”,还是虚心改变的小西天景区,这些网友口中‘接住了泼天富贵’的地方”可知,举例说明了淄博、“尔滨”、小西天景区这些景点成功的原因分别是因烧烤爆火、热情待客、虚心改变。举例说明成功景点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服务‘上心’,游客才能‘舒心’”的观点。据此可以概括出思路:举例进行论证;“这些爆火的‘景点’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初心,用心服务好前来的每一位游客”对应了:分析原因:秉持以人为本的初心;②由材料四第①段“景区应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能够感受到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可知,这句话指出景区应根据用户反馈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感受人文关怀。据此可以概括出思路: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文关怀等更好服务游客的建议。【12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由材料一第②段“未来,旅游供应链需要了解年轻人的旅行需求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可知,旅游供应链应深入了解年轻人的旅行需求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年轻人对高效、极限挑战的需求;由材料二第③段“合肥城市记忆馆的开放,是庐阳区在城市更新中实现‘二次生长’的又一生动案例”可知,挖掘城市文旅资源,打造如合肥城市记忆馆等特色文旅地标,能够通过城市更新实现文旅资源的二次生长,吸引更多游客;由材料三“在抖音生活服务的助力下,多主体参与文旅资源挖掘,助力中小城市增加曝光、优化服务,景区商家拓展、维系客群获得经营收入”可知,利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助力文旅发展,增加城市曝光,拓展经营收入;由材料四第①段“这些爆火的‘景点’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初心,用心服务好前来的每一位游客”“景区应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能够感受到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可知,景区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初心,用心服务好每一位游客,根据用户反馈优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人文关怀,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三](16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壹洒②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④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五)》)[注]①比:替,代替。②洒:同“洗”,洗刷耻辱。③耨(nuò):用除草工具耕作。④梃(tǐng):木制棍棒。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委而去之委:_______(2)亲戚畔之畔:_______(3)寡人耻之耻:_______(4)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_______14.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仁者无敌。”王请勿疑!16.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相同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3.①.放弃②.同“叛”,背叛③.以……为耻④.称王14.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15.(1)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怀疑!16.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甲文将“得道者”与“失道者”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乙文将梁惠王与施行仁政的君主进行对比,指出君主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解析】【导语】这两篇文章均出自儒家经典,体现了孟子的政治哲学和治国理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比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强调了“人和”在治国中的核心地位,并指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仁政与民心的紧密联系。《孟子·梁惠王上(五)》则通过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进一步阐述了仁政的具体实践,如省刑罚、薄税敛等,强调“仁者无敌”,表明仁政不仅能赢得民心,还能增强国力。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论证,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强化了仁政的重要性,展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13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守城者弃城而逃走。委:放弃。(2)句意为: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3)句意:我为这些事感到羞耻。耻:以……为耻。(4)句意为:(只要)有土地方圆一百里就可以称王。王:称王。【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抗衡呢?“彼陷溺其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中“彼”是主语,“陷溺”是谓语,“其民”是宾语。这个句子表达了“他们(指其他国家)使他们的百姓陷入困境”的意思。“王往而征之”是另一个完整的句子,其中“王”是主语,“往而征之”是谓语,表示“您(指梁惠王)前去征讨他们”。“夫谁与王敌”是一个疑问句,其中“夫”是语气词,用于加强语气,“谁与王敌”是疑问部分,表示“谁能与您为敌呢”。正确划分为: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1)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2)仁者:施行仁政的人。勿疑:不要怀疑。【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通过对比“得道者”与“失道者”的不同结果,来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文章首先描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关系,并通过具体战例说明,即使拥有“天时”和“地利”,如果缺乏“人和”,也会导致失败。接着,文章明确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将“得道者”与“失道者”在支持力量上的多寡进行对比。通过这一对比,文章鲜明地突出了“人和”(即得道)对于战争胜负、国家兴衰的决定性作用。得道者因为顺应民意、深得民心,所以能够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帮助;而失道者则因为违背民意、失去民心,所以孤立无援,最终走向失败。乙文通过对比梁惠王与施行仁政的君主,来指出君主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文章开头,梁惠王向孟子诉说了自己国家的困境和耻辱,表达了对强大和无敌的渴望。孟子则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的具体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君主形象——即施行仁政的君主。接着,孟子通过描述施行仁政的君主如何对待百姓、如何治理国家,与梁惠王当前的治国方式进行了隐性的对比。通过这一对比,孟子强调了施行仁政对于君主和国家的重要性。他指出,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使国家强大和无敌。而梁惠王之所以面临困境和耻辱,正是因为他没有施行仁政,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和信任。综上所述,两篇文章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各自的核心观点和主张。甲文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乙文则指出了施行仁政对于君主和国家的必要性。【点睛】参考译文:甲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