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押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4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押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4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押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4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押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4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押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简答题1、孔子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概括自己的政治抱负:孟子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慈幼机构是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始于.【北宋】。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慈幼局,主要职能是收养弃儿,雇请乳媪鞠育;举子仓(予惠仓),由朱熹始创】。慈幼机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代】。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京师育婴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是清代唐鉴创办的 3、慈幼礼俗P31-32 【试儿】或称试啐、试周、抓周,始见于魏晋南北朝。通行做法: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浴装饰以后,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纸笔等器物,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物品,再加上食物和珍宝玩具,让小儿自己抓取。 【洗儿会】约起源于东魏,盛行于唐宋以后。在小儿出生三日或足月时举行,在盆中煎上拌有香料的热水,放进果、枣、彩钱、葱蒜等物,有围盆、添盆等环节。一般富贵人家才有财力举办。儿童的命名仪式】十分受重视,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古人一般在婴儿出生三月后才正式举行命名仪式。4、【胎教】指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P325、从齐家治国的目的出发,古人把在家庭中对子女的教育看作国之根本,儿童早期教育的目的是【正本慎始】。P356、《礼记·内则》对幼儿入学前分年教育的规划:教婴儿右手吃饭。孩子应答大人的招呼的要求是【男唯女俞】。【六岁】教数字和辨别南北方位的名称。【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岁】进行基本的礼仪训练。.【九岁】学习数出日期,学会有关天干地支等基本的排列年月日的方法。【十岁】离开家庭到学校去7、立志教育:立志是【孟子】首先提来的。立志不仅是有理想,有志向,更要具有为高尚的理想和志向奋斗到底的意志与决心。这种意志、决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精神动力,也是学习的动8、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以身示教:因材施教:重视环境陶冶的作用;爱与教相结合:重视趣味性;知子与均爱】。P37-389、最早记载蒙养教育情况的是【周代的《周易》】。《易传》提出蒙养教育的目的是【蒙以养正】,即端正其品德,这是我国古代关于蒙养教育思想的最早论述,是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蒙养10、王筠的蒙学教育著作有【《教童子法》《文字蒙求》】 《文字蒙求》】: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P4011、《幼训》】:清初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提出“爱养”原则。P40-4112、蒙养教育的内容与教材P41-43(1)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的启蒙教育:【学则谕广训》《小学韵语》《教子斋规》《弟子规》《小儿语》《养蒙金鉴》(2)初步的识字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文字蒙求》】(3)鼓励儿童读书进取、培养意志的启蒙教育:【《劝学》《发蒙记》《孝友堂家训》以及各类家训家范中相关的劝教内容】(4)启发儿童智慧的故事传说。渗透在蒙养教育的各种读物和民间传说之中。(5)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高厚蒙求》 《名物蒙求》《史学提要》《龙文鞭影》《兔园册府》】(6)结合歌舞进行陶冶性情的启蒙教育:【《神童诗》《千家(7)有关性理大义之类的启蒙教育:【《西铭讲义》《性理字义》,朱熹的《小学》】13、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纂的蒙学教材最早出现在西晋,是束皙的【《发蒙记》】。宋代蒙学读物中影响最大的 14、中国古代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韩非子·外储说左15、中国古代的游戏种类P44 【智力游戏:棋艺、拼图和其他涉及数学、几何等原理变化的形式。有七巧板、燕几图、包你迷、华容道生活游戏:包括文化生活、生产劳动、职业类型、买卖生意、家庭礼仪、生活方式、亲子关系、饮食起居等一系列模仿活动戏弄游戏:儿童的游戏逗乐或玩具;百戏、戏剧】16、朱熹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小学》《童蒙须知》】【朱熹】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注重胎教的教育家,他从“理气二元论”出发,论述胎教问题。P5117、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大同书》】,提出儿18、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对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幼儿期的学龄前教育设为【两年期的“幼稚园”教育】。关注女学问题,发表【《倡设女学堂启》《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行的近代学制,规定蒙养院20、官办的蒙养院以湖北的武昌蒙养院】最为著名,影响较大的还有.【京师第一蒙养院、湖南蒙养院、杭州女子学堂、江苏旅宁第一女学附设幼稚园】等。私立蒙养院影响较大的有(上海的务本女塾附设的幼稚园、天津严氏蒙养院】。.【武昌蒙养院、上海务本女塾、天津严氏蒙养院】采用日本的办学方式。P64-21、亚尔德西女士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宁波女塾】2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从做中学】等。【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儿童中心论主张_【从儿童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运用到教学方法上是【设计教学法】。P72-7323、【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前教育机构定名为【蒙养园制度。【壬戌学制】中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称_【幼稚园】在小学校下设幼稚园,确立幼稚园制度。P77-7824、武清县煤厂村蒙养园属于(日本式幼稚园】。1920年由美国传教士黎曼顾开办的【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是宗教式25、普通式幼稚园:公立的如创办于1919年的【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幼稚园】。私立的如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19年的【厦门集美幼稚园】。P8026、【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于1943年,校长【陈鹤琴】。P82-8327、【北京香山慈幼院】:成立于1919年,前身是慈幼局,熊希龄任校长。【北平幼稚师范学校】于1930年在香山慈幼院开28、【中心制编制课程】:联系实际,利用某时期的节期,如中秋,或利用自然界可应时的东西,如红叶,还可利用社会性的事件,如国耻日,以这些为中心制定课程。每星期或两星期选择几项为中心,围绕这些中心进行多种作业。P86-8729、民国时期乡村和工厂区幼儿教育机构的创办人及学校名称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劳工幼儿团】:陶行知。 【大场农村托儿所】:陈鹤琴。 30、老解放区学前教育P93-99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1)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如陕甘宁边区有第一保育院、第二保育院、洛杉矶托儿所、延安机关托儿所;(2)单位所属托儿所。如党校三部托儿所;(3)变工托儿所、哺乳室。如晋绥机关托儿所;(4)游击式的托幼机构;(5)小学附设的幼稚班】O老解放区婴幼儿保健的主要经验:提出【保育为主,教育为辅】 必要的营养;严格生活管理制度;疾病的防治;身体锻炼】o老解放区保教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培训保教人员,提高素质;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待遇保证,先进表扬】31、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P101-104《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成为民国初年国家颁行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主张。把【批判传统的儿童教育、发展儿童个性】作为民国教育改造传统教育的起点。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将美育比作神经系统。对儿童实施美育教育,首先要引起他美的兴趣】。将美育o32、陶行知:儿童诗作品有【《手脑相长歌》】。提出【承认幼年生活教育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园之出发点。提出【爱满天下】的口号。P74/105-10733、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P109-1141930年香山慈幼院办幼稚师范学校,称【北平幼稚师范学校】,任校长。提出【以改革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和特点是【行为课程】。认为行为课程运用的教学方法是【设计教学法】O34、【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P114-1221920年,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成果反映在1925年出版的《儿童心理研究》和《家庭教育》中。抱定“要做事,不做官”的志向,实现他建立中国化幼稚教育的理想。儿童心理特点包括:【好动心;模仿心;儿童是易受暗示的;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经”);游戏心;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喜欢称赞】将学龄前细分为四段:【新生婴儿期-新生;乳儿时期-1至12个月左右;步几时期-12个月至3.5岁左右;幼儿时期-3.5至6岁左 【五指活动】:用来概括幼稚园的保教活动。它们是儿童的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五指活动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就像人手掌上五个手指一样。35、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P122-127 【张宗麟】是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教师的第一人。幼儿教育的一般目的:幼儿教育之第一义为【谋求儿童之健康】;养成几种儿童生活上必须之习惯;养成儿童欣赏之初基;养成儿童能自己发表之能力。提出幼稚教师的社会责任:【到农村去,到贫民区去办教育】36、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的第一个学制。规定在幼儿教育阶段,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叫【幼儿园】。幼儿园发展的重点首先是【工厂地区、企业部门】,其次是机关、学校及郊区农村。P13137、1952年先后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化发展提供纲领性的依据。P132-13238、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幼儿教育理论主要学习.【苏联】39、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学前教育P137-13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要【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学率达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学率达80%;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70%。1989年【《幼儿园管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指导21世纪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鲜明地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2012年颁布,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部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法规。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主;终身学习】。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的41、2006年,.【上海市】被确定为全国园本教研项目实验点。42、【综合教育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师范大学,以【赵寄石】教授为首,开展了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研究实验。改用主题形式组织教育内容,打破了各个学科的界限,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主题从儿童生活中选43、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常以【诵读经典和跟随大人参加各种宗教节日活动】来进行,学前教育除了以【家庭】为主要形式,还通过让幼儿【参加宗教节日活动进行宗教道德意识的教育】。古希伯来人的学前教育完全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P150-15144、古印度的学前教育是以_【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来开展的。【古印度】的学前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的,婆罗门教的教育是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婆罗门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与之相应的儿童教育是以种姓不同而不同。P151-45、古希腊的学前教育P152-154古希腊学前教育:主要指斯巴达学前教育和雅典学前教育。显著特点【家庭化、自主化、多样化】。家庭成为孩子们最早进行学习的学校;母亲是最早施教的教师;德、智、体、美是儿童学习的多方面内容。整个古希腊的幼儿教育呈现【自发、宽松】的状态。 【斯巴达幼儿教育】:实行【军事化】管理,开展严格的军事体育教育。(认为任何儿童都是国家的财富】。健壮的初生儿由父母抚养至7岁,从小逐渐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并为7岁后进入正规的国家教育场接受训练奠定基础。 【雅典幼儿教育】:国家不严格控制,一般都是在家庭里由父母对7岁前的子女进行养护和教育。7岁以后男孩由男教仆陪同入学,同时进入“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和音乐课程。女孩在家庭里接受家庭教育。学习纺织、缝纫、刺绣、烹饪、读写诗词书籍、演奏各种乐器等。15446、古罗马的学前教育P154-155共和时期:前期“农夫加军人”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农夫、军人】。后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帝国时期:贵族家庭着力造就【未来权贵接班人】;劳动者家庭47、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P156-157【《理想国》】是教育思想的传世佳作。他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思想家。强调教育应从幼年开始。首先提出【优生优育】问题,主张任何人都得过集体公提出儿童【心灵与体质】和谐发展的观点。48、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P157-158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胎教】的第一人。《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集中论述了他的教育观和学前学前教育阶段分3个时段:【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教育;5~7岁的儿童教育】【品德习惯培养说】:从5岁到7岁阶段,应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为教育孩子的主要任务。对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提出【天性;习惯(最为重要);理智】三个要素。习惯成自然在西方渊源学前教育思想:【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顺其自然说、幼教年龄分期说、品德习惯培养说】等。49、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P158-159【《雄辩术原理》L专门论述了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1)认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是伴随着婴儿的出生就开始的。(2)十分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儿童喜爱的活动方式。(3)对父母及年长之辈身教重于言教问题上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警告。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4)关于体罚儿童问题:竭力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对幼儿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身体必须健康,说话清楚正确;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儿童;要善于观察儿童和了解儿童,因材施教;要正确运用批评和表扬。50、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P162-164 【性恶论】:基督教会鼓吹由于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人人必须历尽苦难生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才能净化 【预成论】:当主妇受孕时,一个极小的、完全成形的人就被植于精子或卵子中,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的小型成年人降生世上,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故在社会上,儿童被看成【小大人】。按照预成论的观点,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51、西欧中世纪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P164-165 【宫廷儿童早期教育】:专为王室儿童实施的宫廷教育。参加宫廷早期学习的只是皇室中的子弟和极少数机要大臣的子弟。教育方法多采用【问答法】。【骑士早期教育】:指家庭教育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学前教育时期,出生至7岁。这一阶段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的,父母即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共同特点:【神学性和等级性】。52、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P166-169反对【原罪说】提出儿童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新人。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杰出代表有【维吉乌斯、伊拉斯谟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之大成。维吉乌斯1450年【《儿童教育论》】论述了人道化和个性化的学前教育思想。伊拉斯谟斯1529年写成【《幼儿教育论》】。他认为应该通过 【游戏和故事】来让儿童学习。认为影响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有三个因素:【自然;训练;练习】。最主要的是【训练】。提出 【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直观教具来改进教学。夸美纽斯教育著作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理论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53、欧文的幼儿学校P174-176 【新兰纳克幼儿学校】:罗伯特·欧文1816年创办,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非常重视幼儿的【智育和道德教育,还开展舞蹈、音乐和军事训练活动】O在教育方法方面,要求幼儿教师要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孩子。欧文的幼儿学校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为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开了先河。54、19世纪后半期,【英国】是最早推广福禄培尔幼儿园55、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学前教育P179-180为了解决【5岁以下】幼儿的保教问题,幼儿保教机构——保育学校应运而生。【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办人。1918年【《费舍教育法》】:以当时的文教大臣费舍的名字命名的初等教育法。目的是在英国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行政系统和初步确立一个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各种职业教育在内的学制。要求将小学分为5~7岁(幼儿部)和7~11岁两个阶段,正式承认保育学校是国民学校制度的一部分,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委托给地方教育行政部门。1933年【《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简称《哈多报告》)】是推动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文献。56、英国,1972年12月,萨切尔发表.【《教育白皮书》】提出10年内实现学前教育全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58、最早将福禄培尔幼儿园引进法国的是【玛伦霍尔兹·别劳男59、弗利托娜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主要集中于【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重视幼儿的知识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O采取游戏式的教学,规定上课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P188-60、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开办“儿童活动学校”】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福禄培尔】创办的幼儿园是世界61、1920《儿童福利法》确定了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基本精神:学前教育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环】。P19162、18世纪后半期,俄国创办儿童慈善教育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别茨考伊】。别茨考伊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的【新型的人】。1866年发行了俄国最早的学6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学前教育的制度建设成就的主要特色是建立【托儿所-幼儿园】制度。1959年《关于改革学前教育制度的决定》宣布在全苏建立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的统一学前教育机构,并将其正式命名为【托儿所-幼儿园】,苏联1962年【《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综合64、美国最早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舒尔茨】于1855年创办的一所专门为德国移民的子女开办的【德语幼儿一所英语幼儿园。1873年威廉·哈里斯在圣路易市建立【美国第65、191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自发地以集体经营的66、【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1876年】依据田中不二磨的建议,日本政府创办的日本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先驱,也是明治维新后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一个重要基地。只为少数特权阶级的子女服务。P20467、(1890年赤泽钟美夫妇于新泻市】创立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托儿所(新泻托儿所),是私立机构,专门为贫民的子女而开设。P20568、1899【《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是日本政府指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令,奠定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P20569、卢梭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表现出他的新颖社会政70、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P224-227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幼儿之家】是她为正常儿童设立的第一所“蒙台梭利学校”。教育观:【强调儿童个性自由,认为儿童的发展要顺其自o儿童观:(认为儿童的各种潜能和需要都是先天的、固有的;强调环境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关于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反对对儿童进行纪律约束】幼儿教育的内容:【感官训练:初步文化知识培养;日常生活练重视幼儿的【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 【敏感期】:幼儿时期正处在各种感觉器官发展的关键时期,称为敏感期,2-4岁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敏感期,2-6岁是良好行为规范的敏感期,整个0-6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71、克鲁普斯卡娅把社会幼儿教育事业与妇女解放和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紧密联系,在【《女工》《市立学校大纲》《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中集中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为了使苏联的幼儿教育事业科学有序地发展,1938年拟定【《幼儿园教养员工作72、皮亚杰的学前教育理论P231-234 【皮亚杰】把科学研究对象落在自己三个孩子身上,写出三本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著作:《儿童的智慧起源》《儿童对现实的构造》《儿童符号的形成》。把竹竿跨上当马骑,把小板凳排行当作火车开的现象属于.【前运孩子能自己拿着整瓶的牛奶瓶逐渐抬高瓶底而把奶喝完属于.【感觉运动阶段】73、加德纳的学前教育理论P234-236多元智能理论:首创者【加德纳】O 【智能基本内涵/智能结构/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智能”定义。所谓智能,就是人类在解决疑难问题或创造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智能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多元智能结构方式存在。八种智能的基本结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二、名词解释题声音委婉。在孩子能说话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应答大人的招呼,这是古代礼仪的基本要求。P352、三百千: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的《千字文》、宋代问世的《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3、《三字经》:南宋学者王应麟编写,是一部博物知识教育的启蒙读物。全书采用三言韵语的方式,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典4、《千字文》:拓取王羲之遗书不同的一千个字,编为四言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5、《百家姓》:宋代作品,典型的蒙学识字教材。集古今姓氏为四言韵语,内容虽无文理,但字母押韵,便于诵读,且篇幅简6、颜之推、《颜氏家训》: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著作甚多,现仅存《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影响十分广泛的家庭教育名著。P49-517、《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年1月颁布,是第一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是学前教育制度建立的标志。规定蒙养家教合一的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确定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3岁至7岁的儿童,每日不得超过4小时。保育的内容条目划分为游戏、歌谣、谈8、武昌蒙养院:1904年张之洞依据《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把原湖北幼稚园改称为武昌蒙养院。主要改造了两个方面:废除幼稚园原设的女学,延聘日本女教习执教;制定《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使蒙养院的章程更加规范合理。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P64-659、天津严氏蒙养院:由学部侍郎官员严修在天津创建。1902年,严修在家中开设严氏女塾,后又创办严氏女子小学,并设蒙10、英华女塾:美国女传教士金振声于1889年在苏州慕家花园创办的英华女塾是一个将女学、幼稚师范、幼稚园合为一体的综合性学前教育机构。P6911、儿童公育思潮:五四运动前后,以蔡元培、恽代英为主要代表,在批判旧家庭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儿童公育的主张,形成一股思潮。蔡元培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特点论述儿童公育的必要性;恽代英从唯物史观上进一步阐述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儿童公育虽然难以实现,但却有重要意义。它包含很多儿童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促进人们思考和探索学前教育向更加科学化、大众化方向发展。P74-7512、集美幼稚师范学校: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于1927年,是集美九校之一。学校分预科和本科,各修业2年,有幼稚园3所,13、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由陈鹤琴创立于1940年10月,1943年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办学宗旨:培养幼稚园的师资与造就幼稚教育人才;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方面的研究;开展陈鹤琴创立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P8214、南京鼓楼幼稚园:1923年春由陈鹤琴创办。课程试验是南15、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由陶行知创办并亲自书写门匾:谁说非学校,就算非学校;彼且为婴儿,与之为婴儿。学校草订生活纲要,在农村的环境里,寻找可以利用的自然物作为办园的材料。在教学和管理上要适应农村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应乡间孩子的特点,注意读法教学。在幼儿师资训练上进行了艺友制的试验。P89-9016、艺友制:陶行知提出来的用以培养幼教师资的一种方法。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用朋友之道,在幼教实际工作中培训幼教师资。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做合一。17、《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年正式公布,由陈鹤琴等人主持这个课程标准反映了中国学前教育向中国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其颁布说明当时的幼稚园课程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P9218、(幼稚园)行为课程:张雪门的理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P11219、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张雪门提出师范生应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在时间上,师范生的实习要安排在三年全部学习过程中,共20、幼儿园的双重任务:1952年3月《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21、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共8章43条,规定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的教养工作。具体明确了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教育原则、对象与体制,规定幼儿园的培养目标。22、1952年《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包括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点,是幼儿园实施全面体育教学、语言教学、认识环境教学、图画手工教学、音乐教学、计算教学六个领域教学23、《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年5月和2011年8月,国务院分别发布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均从儿童健康、教育、福利、保护、社会环境等方面规定未来十年促进儿童发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和措施,并且后十年较前十年更有提高。P13724、《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深入阐述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理论,提出一切都有赖于开端的基本思办。1816年,他将各种教育形式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新兰纳克性格陶冶馆,又称性格形成学院,而幼儿学校就是其中一个部门。明确主张幼儿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为形成儿26、奥柏林的编织学校:1776年由奥柏林创设,人们一般都把奥柏林的编织学校看做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规范建设的萌芽。这是一个在农忙季节收留3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学童为对象的保育场所,一周开放两次。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宗教赞美歌、格言和童话故事、植物采集与观察、绘画、地理以及儿童游戏等。目的是使儿童形成一定的纪律性、理解宗教教义和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儿童勤劳的品质和劳动技术。学校的性质是一种慈善机构。奥柏林编织学校是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开端。P181-18227、(法国)母育学校:最早是在1840年由当时的教育部长卡尔诺提出来的。《费里教育法》中第一次正式使用母育学校的名称。1881年8月颁布的政府文件中对其作出定义: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设施,那里的男女儿童将共同接受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定进入母育学校的儿童为2-6岁。P18528、巴乌利美保育所:由巴乌利美侯爵夫人于1802年设立,是一个救济贫民,帮助参与劳动的母亲抚育孩子的场所。它是季节性的托儿所,招收对象是1-4岁半的农村孩子。其重点是放在保护孩子们的健康上,教育只是处于附带和从属地位。它是德国历史上最早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P187-18829、(1989年)《学前教育构想》: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苏联在1984年《幼儿园教育和教学标准大纲》的基础上,于1989年制定《学前教育构想》。该构想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由于苏联1991年解体,构想未能完全拟定出来或付诸实施。P19630、希尔积木:美国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中希尔设计发明的一组大型积木玩具。幼儿可利用这些积木建房屋,开商店、办邮局,做各种游戏。希尔积木被各地幼儿园广泛采用。P20031、美国日托所运动:日托所又名日托中心。美国政府于1933年10月批准建立日托所,专为失业人员和劳工子女免费服务,提供免费照顾和学前教育的机会。日托所供应丰富的食物以保证孩子的营养,实施与各年龄组相适应的课程,配备受过短期培训的幼儿教师,保证孩子受到一定的教育,受到社会普遍欢迎,于是,建立和开展这种日托所形成一项新兴运动。P20132、(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前教育界、家长乃至联邦政府当局日益重视幼儿智力开发,强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幼儿智力开发的热潮在全国兴起并且得以持续。蒙台梭利运动的再度兴起和皮亚杰理论的学前教育实验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还有拉瓦特里的儿童早年课程方案、威斯康星大学皮亚杰学前教育实验方案。P20233、《学制令》:1872年颁布,标志着明治维新后教育改革的开始。规定近代日本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其中对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开设幼稚学校,招收6岁以下的男女儿童,实施入小学之前的教育。这是日本有关学前教育机构方面的最早规定。P20434、《幼稚园令》:1926年文部省制定日本第一部《幼稚园令》。该法令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幼儿园在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规定幼儿园是为父母都从事生产劳动、无暇进行家庭教育的阶层的幼儿而设的保育机构;规定幼儿园以保育幼儿身体健康、培养善良性格、辅助家庭教育为目的;放宽入园年龄的限制。P20635、自然人:卢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自然人是体态匀称、身心发达、理智聪敏、品德善良、活泼可爱、天性发展的新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培养自然人是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做人。P21236、自然后果法:卢梭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反对体罚,提出“自然后果法”,他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对于儿童做错了事犯了过失,成人不应该立即加以责备或惩罚,而是要用儿童由于过错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让其品尝,自食其果得到教训,以便使他们从中得到教育和认知并自觉地加以纠正。P214三、简答题+论述题1、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P33-35(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包括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3)注意环境的影响。包括居处简静、行坐端严、避寒暑、劳逸以节。2、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P36-37(1)道德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部分。包括:伦理纲常教育;立志教育;俭朴、正直、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2)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3、古代蒙养教育的任务P39(1)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2)保养性真:主要是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依据提出的教育目的论,是相信儿童生来就有向善的本能,有不学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蒙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全这种生来就有的善性,使其不被外部的物欲所污染。(3)打好文字基础,掌握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学、道德、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生产生存的基本技能。4、王充教化成性的观点P47-48(1)注意到儿童的先天素质,把重点放在教化成性。强调教化和防范在形成儿童善性中的作用是王充论小儿禀性思想的主流。(2)注意到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对儿童的影响。提出儿童要多接近有德行的人,耳濡目染之中便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提出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将对其长大后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1)儿童的认识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是造就人才的最基本的条件。(2)强调手脑并用,认识到手脑并用的重要性。(3)活动越广泛,认识就越全面越深入。6、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P49-50(1)注重家庭教育。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家庭教育重要性。把良好的家风看作是一个家族的传家之道,是对儿童成长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重要因素。(2)提倡及早施教。对幼儿的教育越早越好,要行胎教。对子女要一视同仁,反对偏爱。(4)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与善人居、慎交游是他的重要教育7、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P51-53浅入深的启发教育原则。8、朱熹小人之学的观点P53朱熹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把教育分成二等,即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在内容上,按“量力所至,约其课程”的原则,对各等教育做了具体规定:小人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进而“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使之学到“做人的样9、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P53-57(1)“明人伦”的儿童教育目的;(2)循序渐进的教育主张;(3)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4)注重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5)主张陶冶教育;(6)提倡广泛的教育内容。10、王守仁的明人伦P54的儒家道德伦理。教育的任务要教儿童懂得人伦之学,儿童也是完全可以掌握人伦之学的。除了明人伦,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称为学问了,离开了明人伦去谈什么学问就是异端邪说。11、《大同书》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P60(1)保育员的选择。保育员称女保,皆由静细慈和而有耐性的女子自愿承担。(2)育婴院的内外环境。都要以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12、清末蒙养院制度建构的特点P66(1)初步体现学龄前教育由家庭向社会化的转变,尽管步伐迈得不大,体制也不够完善,但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向近代化演进的必然性。(2)仍然以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为宗旨,其维护封建礼教的意图贯彻始终,严重制约学制改革的成就。(3)清朝统治阶层对于妇女的歧视,以及剥夺妇女教育权利的种种举措,导致清末蒙养院制度从一开始就残缺不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蒙养院师资的严重缺乏以及优质蒙养院的极度稀少。(4)脱离中国实际,照搬日本学制和严重依赖外国教习。13、清末教会学校幼稚园教育的特点P69(1)发展的过程可以癸卯学制的颁行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发展缓慢,规模小,与中国教育现实也基本没有直接的联系。后期发展速度较快,并且与中国教育现实的联系加强,以解决中国幼稚园缺少师资为主要任务。(2)办学的程度较低,招收的主要是贫困人家的子弟,有些具有慈善的性质。癸卯学制颁行后,一些中心城市的教会女学、幼稚园招生的层次提高,但需要交纳昂贵的费用,大多数学校仍然水平较低。(3)教学内容方面,早期的女学、幼稚园多属于慈善性质,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粗浅的宗教常识和生活技能。以后逐步扩展,一些水平较高的女学、幼稚师范,已经能够开设英语、生理卫生、心理和幼稚园教授法等课程。幼稚园以游戏为主,并能够参照国外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指导幼稚园的办学实践。14、民国时期三种幼稚园的办园模式及特点P78-80(1)日本式幼稚园。兴起于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的两个学制(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主要借鉴于日本。很像小学校,也可叫做小学式幼稚园。形式呆板,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但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征。(2)宗教式幼稚园。欧美国家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由教会掌管,所以也称教会式幼稚园。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实行洋化教(3)普通式幼稚园。为中国人自己所办,没有宗教色彩,采用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五四运动以后多受欧美影响。民国中后期,普通式幼稚园逐渐增多。15、老解放区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经验P97-98(1)培养良好习惯,训练基本技能。(2)发展智力,确定课程。(3)劳动教育及劳动习惯的培养。(4)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的探索。16、老解放区对保教人员的培训内容P98-99(1)思想教育,主要是使他们了解工作的意义,使他们认识这项工作不是下贱的。(2)文化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是老解放区保教队伍建设的一项严重任务,甚至还有扫盲工作也包括在内。(3)专业技术教育,包括儿童心理、儿童管理、儿童卫生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17、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P105-109(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杜威教育理论的吸收改造)(1)生活即教育。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改造。①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②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③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2)社会即学校。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改造。认为要把受教育者放到真正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3)教学做合一。对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改造。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教学做三(二)普及幼儿教育提出幼稚教育普及的步骤:(1)改变漠视小孩教育的态度,认识幼儿教育的意义。(2)开辟幼稚园之新大陆(普及幼稚教育的方向):工厂与农村。(3)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采用艺友制开展师范教育。(1)认识儿童的创造力。钻进儿童队伍里,成为当中的一员。(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3)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措施: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发扬民主(教育机会均等;宽容和了解;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18、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P120-122(1)活教育: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20世纪40年代末趋于完善成熟。活教育就是不是死的教育,就是要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形成的原因:对欧美新教育理论的吸收;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与继承;多年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积累。(3)主要包括三大纲领,即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19、张宗麟对民国时期幼稚园教育弊端的批判及对现实的启示/提出的主张P124-125(1)全盘西化的倾向。主张:停办外国教会在华办的幼稚师范及幼稚园,由中国人自己办理。(2)幼稚教育为富人服务。主张:中国的幼稚园教育服务的对象,应转移方向,为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服务。(3)束缚儿童的条条绳索。主张:要教养孩子有抵抗的能力:要教养孩子会动手做事;要养成孩子学会发展自己天才的能力;要教养孩子善于不停留地进步。20、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P168-172(一)儿童的本质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是任何事物不能与之比拟的宝物。儿童是无价之宝。(二)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1)要求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或法则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2)要求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倾向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3)要求教育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4)要求教育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差异。(三)学前教育的内容(1)健康教育。重视幼儿的体育。(2)智育和德育。强调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进行德育。(3)教育方法。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认识外部世界,建议运用故事和寓言来发展幼儿智力。游戏不仅有益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发展肢体活动能力和智力的灵活性。在发展幼儿语言方面,编写《语言初阶》《世界图解》等教科书,要求把语言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这是他的直观性教学原则在学前教育中的直接运用。认为父母或成人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在学前教育中更显重要。(4)入学前的准备工作。父母必须认真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鼓励他入学。21、维尔德斯平的开发教育方法P177(1)开发教育方法:维尔德斯平反对传统的灌输知识的做法,反对“鹦鹉学舌”的教育方法,主张幼儿学校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儿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活动知识的能力。由此提出的教育方法。(2)具体包括:激发好奇心;通过感觉教学;从已知到未知;让孩子们独立思考;把教学和娱乐结合起来。(3)为了使其得到实施,他设计了游戏场、阶梯教室、旋转秋千、教学柱、置换架等教具,还研究编写了“发展课本”作为教22、《哈多报告》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P180(1)良好的家庭是5岁以下儿童的最佳环境,但同时认为保育学校对城市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建议将保育学校定义为“国民教育制度中理想的附属机构”。(2)指出5岁并不是区分儿童重要发展阶段的界限,建议成立以7岁以下幼儿为对象的独立的幼儿学校。(3)幼儿学校的教师也应遵循保育学校的原理,即注重对6岁以下儿童开展户外体育、游戏等自然性活动和进行会话、唱歌、舞蹈、手工、图画等表现能力的训练。对于6岁以上的幼儿进行读、写、算的正规教育。23、《巴特勒法案》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P180(1)2-5岁的儿童设保育学校(这一年龄不属于义务教育之内);(2)为5-7岁儿童设幼儿学校;(3)有的地方如果设立5-11岁的初等学24、福禄培尔幼儿园运动(的教育内容)P190(1)福禄培尔为幼儿园儿童编制多种游戏活动,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运用他所设计的玩具——“恩物”进行的游戏,以此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并训练手的活动技能。(2)为幼儿园儿童安排多种作业活动,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学。作业内容包括:叠纸、折纸、图画、拼图、串珠、积木等,另外还有一些如初步的自我服务、照料植物的劳动作业。(3)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通过唱歌、讲故事、朗诵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25、美国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P200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学前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运动。杜威的理论为美国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提供了理论依尔。布莱恩是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先驱。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强调研究儿童,注重学前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开展多方面的实验活动,在实践中突破幼儿园闭关自守的局面,使幼儿园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同小学教育紧密结合的新型机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是具有美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改革的开始。26、美国的开端计划P201-202开端计划属政府行为,是美国政府为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1965年,约翰逊总统提出“向贫穷开战”的口号,提出解决贫困线以下儿童的教育问题。1965年秋,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根据1964年国会制定的《经济机会法》,提划目标有五个方面:学前儿童看病治牙,开展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服务,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必要的准备,加强对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与使用,开展社会服务与家庭教育。27、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学前教育振兴计划P208制定从1964年开始的《学前教育七年计划》,目标是使1万人以上的市、镇、村幼儿入园率达到60%以上。1972年制定了《振兴学前教育十年计划》,目标是实现4-5岁儿童全部入幼儿园或保育所。1991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战后第三次学前教育振兴计划。目标是确保今后十年3-5岁幼儿有充分入园机会。重点放在进一步推动3岁幼儿的保育上。28、卢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