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道路工程裸露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DB36T-道路工程裸露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DB36T-道路工程裸露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DB36T-道路工程裸露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DB36T-道路工程裸露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本地方标准项目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八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赣市监标〔2024〕19号)的要求开展编制工作,计划编号为DB36-2024-8-15。归口单位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起草单位起草单位有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艺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昌大学和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根据标准编制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进行了任务分工和工作部署。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李锦锋男高级工程师江西省艺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主持规范起草朱烈豪男高级工程师江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负责规范起草姚池男教授南昌大学负责规范起草余小晴男高级工程师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规范起草吴林军男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规范起草赵华女副教授南昌大学规范编写王吉庆男工程师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编写肖刚男高级工程师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编写张小波男副教授南昌大学规范编写王磊男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编写钟有来男工程师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试验论证段君义男讲师南昌大学实验研究粟雨男讲师南昌大学实验研究马永力男讲师南昌大学实验研究曹林辉男高级工程师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协助编写许峥男工程师江西省艺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协助编写余晓勤男助理工程师江西省艺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资料整理李仁杰男高级工程师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资料整理陈卫兵男高级工程师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资料整理江浩男高级工程师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资料整理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面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新要求,针对道路工程裸露边坡存在水土流失严重,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危害交通安全,开展裸露坡面的植被恢复、固土护坡、水土保持,对保持生态平衡,建设美绿高速、平安高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南昌大学2022年首次提出了“共轭土”技术,充分利用生物基土结构营造剂改变土壤材料的亲水—疏水性质,并通过耦联、架桥和机械团聚等作用将其转化成多级多孔团粒体的一种人造土技术,这种土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生产力,并通过修改土体性质以适应不同的恶劣生态修复场景。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有效解决目前研究重点大多是坡体加固材料的研究及护坡植物的选取上,即当下边坡生态修复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为外部因素,少有从坡体本身属性出发,真正通过对坡体土壤性质进行改良从而实现达到边坡的生态修复等难题。道路工程建设产生的边坡一般地表裸露,地质不稳定,立地条件差,生态系统难以自然恢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路域生态环境。红砂岩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区域。红砂岩风化形成的土壤细粘,不保水,通透性差,且含不溶状态的钾、磷、钙较丰富,植物难以吸收。另外红砂岩吸热性强,夏季地表高温可达76℃,昼夜温差可达46.8℃,日间高温急增,夜间散热快,土温变幅大,一般植物难以越夏,要在这些未经风化的土壤母质和母岩上实现快速绿化,并且实现红砂岩区域的道路工程边坡具备较高观赏价值的绿化美化效果,是存在较大困难的。此外,新开挖出的红砂岩边坡往往强度较高,但经过日晒雨淋后,节理很快发育,不久便有碎块剥落,强度迅速衰减,也给道路工程建设带来困难。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做好红砂岩地段边坡的生态修复防护是营造绿色生态廊道工程带的重大挑战。目前国内外对道路工程路堑边坡及岩石边坡的植被生态修复研究都取得了很多建设性的成果,但专门针对红砂岩边坡生态修复的应用技术研究和探索性应用相对较少。我国尚无针对道路工程红砂岩裸露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通过研发红砂岩微结构营造剂,提出红砂岩制备共轭土的各项参数及微调控技术,形成红砂岩边坡裸露面生态修复技术和工艺,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标准,为推动特殊工程裸露面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化的实施,大幅度提升我省工程边坡裸露面的生态修复技术水平。三、主要起草过程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艺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昌大学和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起草小组调研了国内外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实际工程中成功案例,首先撰写了标准大纲,在此基础上经多轮次修改完善形成了标准初稿草案。2023年11月-2024年3月:《道路工程裸露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编制组以会议形式进行标准编制启动会暨第一次标准编制会,讨论标准草案并制定工作计划,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艺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和南昌大学等单位共计12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对道路工程边坡的防护形式、生态修复技术和防护效果进行了技术交流和讨论。编制会明确了标准的编制思路和编制原则,确定了标准的框架结构和主要技术内容,并依此编制标准草案。2024年4月-6月,标准编制组举行第二次标准编制会,就标准主要内容进行研讨,并针对标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材料、施工和养护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制组认真依据意见,形成了标准初稿。标准初稿通过省交通运输厅审核后,并提交至省标准技术评审中心。2024年7月,组织召开江西省道路工程领域设计、施工和科研方面专家会议,针对标准的作用定位、主要内容和创新性等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形成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向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公示。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规范性引用文件有《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17639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JTG/TD3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CJJ/T292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等。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编制原则,给出了道路工程红砂岩裸露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技术的相关要求。本标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协调,适用范围强,可规范指导道路工程红砂岩裸露边坡生态修复的应用,提高公路路面建养水平,打造绿色生态路,助力建设“交通强省”。主要条款的说明本标准主要条款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材料、施工、养护和验收等。“范围”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场景;“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对本标准应用必不可少的相关标准规范等文件;“术语和定义”定义了本标准所涉及的若干术语,特别是明确了营造剂和共轭土的定义;“材料”对基材类型、植物选配和土工材料做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施工”对施工前准备工作、边坡清理、锚杆固定与铁丝网铺设、配置共轭土、喷播、覆盖养生、乔木栽植、场地清理和安全环保进行了规定。“养护”规定养护时间、缺陷维护、灌溉、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的要求。“验收”规定了中间验收、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要求。“附录”是对标准内容的适当规范性及资料性补充。六、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制定不存在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相冲突的情况,本标准的指标类型与现行标准无抵触、适应性好。目前国内外对道路工程路堑边坡及岩石边坡的植被生态修复研究都取得了很多建设性的成果,但专门针对红砂岩边坡生态修复的应用技术研究和探索性应用相对较少。我国尚无针对道路工程红砂岩裸露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通过研发红砂岩微结构营造剂,提出红砂岩制备共轭土的各项参数及微调控技术,形成红砂岩边坡裸露面生态修复技术和工艺,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标准,为推动特殊工程裸露面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