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稳定土植生护坡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泥_第1页
DB36T-稳定土植生护坡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泥_第2页
DB36T-稳定土植生护坡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泥_第3页
DB36T-稳定土植生护坡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泥_第4页
DB36T-稳定土植生护坡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DB36/TXXXX—XXXX目次TOC\o"1-1"\h前言 II引言 III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4基本规定 55材料 66护坡设计 77护坡施工 118植物管护 129质量验收 12附录A(规范性)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4附录B(规范性)基材崩解率试验方法 17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稳定土植生护坡技术规范》第1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亿安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引言稳定土植生护坡利用植物、稳定土与岩体、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进行防护和加固,在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同时,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指导和规范稳定土植生护坡工程开展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引导稳定土植生护坡建设向标准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中发〔2019〕39号)、《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20〕75号)等政策文件和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本文件。《稳定土植生护坡技术规范》共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水泥稳定土——第2部分:CS纤维稳定土稳定土植生护坡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泥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材料、设计、施工、植物管护、质量验收等各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新建、改扩建及养护工程,也适用于铁路、市政、水利水电、港口与航道、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修复等领域的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工程。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5021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12496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GB/T1927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室GB/T38360-2019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NY525有机肥料NY/T2321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DB36/T796高速公路绿化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生境构筑habitatconstruction创造或改善生物栖息地的环境条件,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人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营造植生基材、播种、植物管护等。

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plantbasematerialforcementstabilizedsoil由土壤、水泥、生境基材改良剂、有机肥、有机物料、水等材料混合而成,喷附成型后具备稳定土强度,适宜于边坡防护和植物种植的基质材料。

防护层protectivelayer由固土结构和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构成,具备工程防护功能,可与边坡锚固支护系统组合受力的护坡结构层。

植生层vegetativelayer由必要的固土结构和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构成,提供植物种子发芽和早期发育条件的护坡结构层。

生境基材改良剂habitatmaterialmodifyingagent一种调节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酸碱度、增加益生菌含量、固持养分、增强抗冻性的细粒状物质。

有机物料organicmaterials一种以天然有机料为原料,经粉碎、筛分等工序处理后混合而成的颗粒状或纤维状物质。

植生棒vegetativerods内部填充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固定在坡面上,支撑挂网、增加固土效果的圆柱形袋子。

植生孔vegetativehole用于种植灌木,增加根系生长空间,在混凝土护面或硬质岩面上实施的钻孔。

基材崩解率basematerialdisintegrationrate植生基材在水中振荡,产生的粒径小于20mm的散落物质量占原始基材质量的百分比。基本规定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适用于稳定边坡,边坡不稳定情况下应先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其稳定后再设置。根据坡面出露物质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规定的岩体基本质量分级方法,边坡分类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边坡分类边坡类型分类依据硬质岩边坡地表出露物质为Ⅰ、Ⅱ、Ⅲ级岩体软质岩边坡地表出露物质为Ⅳ、Ⅴ级岩体土石混合边坡地表出露物质由坚硬岩石碎块和砂土颗粒或砾质土组成土质边坡地表出露物质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等土壤基质人工硬化边坡已实施混凝土、浆砌片石防护的坡面护坡适用条件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适用条件边坡类型适用条件硬质岩边坡坡率不大于1:0.1软质岩边坡坡率不大于1:0.5土石混合边坡坡率不大于1:1土质边坡中、弱膨胀土、高液限土,坡率不大于1:1.25;砂质土,坡率不大于1:1.25;其它土质,坡率不大于1:1人工硬化边坡浆砌片石,坡率不大于1:0.75;混凝土,坡率不大于1:0.1材料原材料土壤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应使用已被污染的土壤。土壤经破碎、过筛处理后,其主要性能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土壤主要性能要求序号指标规定值测试方法1pH值4.0~8.5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的有关规定执行2粒径≤8.0mm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有关规定执行3含砂量≤55%水泥宜选用P.O42.5,主要性能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有关规定。生境基材改良剂主要性能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生境基材改良剂主要性能要求序号指标规定值测试方法1有效活菌数≥1.0×106cfu/g按《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NY/T2321的有关规定执行2pH值2.5~5.53含水率≤20%4亚甲基蓝吸附值≥0.13mg/g按《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GB/T12496.10的有关规定执行有机肥应符合《有机肥料》NY525有关规定。有机物料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选择江西地区供应便利的谷壳、米糠、木屑、竹屑等天然有机物料,经粉碎过筛后使用。不应使用受潮后不完全发酵的有机物料。经粉碎、过筛处理后,主要性能宜符合表5中的规定。有机物料主要性能要求序号指标规定值测试方法1粒径≤8.0mm筛分法2含水率≤20%烘干法3碳氮比(C/N)≤300按《有机肥料》NY525的有关规定执行所用水不应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有关规定。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防护层基材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表6中的规定。与边坡锚固支护系统组合应用时,防护层基材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45MPa。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单位:MPa)边坡类型强度值坡率<1:1.51:1.25≤坡率<1:0.751:0.75≤坡率<1:0.3坡率≥1:0.3人工硬化边坡≥0.32≥0.35≥0.40≥0.42硬质岩边坡≥0.32≥0.35≥0.40≥0.42软质岩边坡≥0.30≥0.32≥0.38土石混合边坡≥0.30≥0.32土质边坡≥0.30≥0.32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的弹性模量可参考表7中的建议值。弹性模量建议值无侧限抗压强度(MPa)0.3~0.350.35~0.40.4~0.450.45~0.50.5~0.550.55~0.6弹性模量(MPa)300~350350~400400~450450~500500~550550~600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的植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8中的规定。基材植生性能要求序号项目检测方法规定值1通气孔隙度环刀法≥25%2pH值电位法6.0~8.54速效氮碱解-扩散法≥60mg/kg5速效磷钼锑抗比色法≥20mg/kg6速效钾火焰光度法≥100mg/kg护坡设计一般规定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可单独应用,也可与边坡锚固支护系统组合应用。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由防护层和植生层组成。护坡设计内容包括防护层设计、植生层设计和基材配合比设计。边坡应具备完善的截排水系统,如既有边坡没有截排水设施或截排水设施不完善,应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规定进行截排水设计。在既有边坡支护结构上增加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时,应对原有支护结构按《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2018进行检测评定。当既有支护结构评定为中度损坏或重度损坏时,应对既有支护结构进行修复设计或加固设计。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与边坡锚固支护系统组合应用时,防护层与边坡锚固支护结构应联结牢固,有效传递荷载。防护层设计防护层设计应包括固土结构设计、与边坡锚固支护系统联结设计、防护层厚度设计。应按表9中的规定选择固土结构类型,并符合下列规定:固土结构类型固土结构类型适用范围活络金属网土石混合边坡、软质岩边坡活络金属网+植生棒硬质岩边坡、混凝土硬化边坡活络金属网+土工格室浆砌片石硬化边坡活络铁丝网的料丝直径不应小于2.0mm;坡率小于1:1的边坡,网孔尺寸不应大于75mm×75mm;坡率大于等于1:1的边坡,网孔尺寸不应大于60mm×60mm。植生棒宜采用无纺土工布制作,直径不应小于60mm,最大拉伸力不应小于15.0kN/m;应沿坡面横向布设,间距应为100cm~200cm,坡率大于1:0.75的边坡,间距不应大于150cm。土工格室宜采用聚丙烯材质,高度不应小于10cm,网孔尺不应大于400mm×400mm,性能应符合《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室》GB/T19274相关规定。固土结构应采用锚固件固定在坡面上,并符合下列规定:锚固件应由抗滑锚筋和限位锚钉组成。抗滑锚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制作,直径不应小于16mm,锚筋间距不宜大于表10的建议值;固土结构为活络铁丝网、活络铁丝网+植生棒时,锚固长度不宜小于表10的建议值;固土结构为活络铁丝网+土工格室时,锚固长度宜采用表10建议值增加20cm。限位锚钉应采用热轧光圆钢筋制作,直径不应小于6mm,锚固长度不宜小于1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抗滑锚筋参数建议值(单位:mm)边坡类型坡率1:1.251:11:0.751:0.51:0.31:0.1人工硬化边坡锚固长度250300350400450500600间距4000240015001200100010001000硬质岩边坡锚固长度250300350400450500600间距4000240015001200100010001000软质岩边坡锚固长度350400450500550间距40002400150010001000土石混合边坡锚固长度400450500间距400020001500土质边坡锚固长度550600650间距400020001500与边坡锚固支护系统联结设计包括普通锚杆联结设计、预应力锚杆(索)联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防护层内应增加钢筋网,钢筋网应设置在活络铁丝网下方,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孔径不应小于20×20cm,不应大于30×30cm,钢筋网宜焊接成型。普通锚杆与钢筋网片搭接位置应设置加强钢筋,加强钢筋直径不应小于锚杆直径,长度不应小于1500mm,纵横向应至少设置1根。预应力锚杆(索)端头应设置承压板,承压板底部尺寸不应小于1500mm×1500mm,宜采用高强度金属、玻璃钢、碳纤维等材料制作,承压板底部宜采用格栅板。钢筋网片与承压板联接位置应设置加强钢筋,加强钢筋直径不应小于20mm,长度不应小于2000mm,纵横向应至少设置2根。护坡单独应用时,防护层厚度设计值宜根据表11确定,且不应小于固土结构设计的土工格室高度;与边坡锚固支护系统组合应用时,不应小于100mm。防护层厚度设计建议值边坡类型边坡坡率年均降雨量A(mm)A≤400400<A≤800800<A≤1200A>1200土质边坡≤1:1.75808070601:1.75~1:190908070土石混合边坡≤1:1.75909080701:1.75~1:11001009080软质岩边坡≤1:1.75909080701:1.75~1:110010090801:1~1:0.590908080硬质岩边坡≤1:1.7510010090801:1.75~1:1110110100901:1~1:0.510010090901:0.5~1:0.190908080人工硬化边坡≤1:1.75110110100901:1.75~1:11201201101001:1~1:0.51101101001001:0.5~1:0.11001009090植生层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植生层厚度设计、固土结构设计、植物配置设计。防护层基材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小于0.45MPa时,植生层设计厚度不应小于20mm,防护层基材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大于等于0.45MPa时,植生层设计厚度不应小于40mm。防护层采用土工格室作为固土结构时,植生层应设置固土结构,且植生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设计层厚大于等于30mm的植生层应设置固土结构。植生层固土结构应采用活络铁丝网,丝径不应小于1.4mm,网孔尺寸应符合6.2.2条规定;活络铁丝网宜采用不小于3×60mm的钢钉固定在防护层表面,钢钉间距不宜大于600mm。植物配置设计内容包括植物群落设定和播种量设计。植物群落设定应符合表12的规定。植物群落设定边坡类型设定要求人工硬化边坡应构建草本植物为主,灌木为辅的低矮型草灌群落硬质岩边坡应构建草、灌结合的低矮型草灌群落软质岩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应构建灌、草为主,乔木为辅的简单型立体群落土质边坡应构建乔、灌、草立体组合的复杂型立体群落种子播种量宜根据表13确定。播种量设计边坡类型每平方米播种量(单位:g)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灌木乔木硬质岩边坡2.0~4.01.0~2.020.0~30.0软质岩边坡2.0~3.01.0~2.020.0~30.05.0~10.0土石混合边坡1.5~2.01.0~2.020.0~30.05.0~10.0土质边坡1.5~2.01.0~2.015.0~20.010.0~15.0人工硬化边坡2.0~4.01.0~2.020.0~30.0草本植物宜选择狗牙根、高羊茅、白三叶、糖蜜草等草坪种,藤本植物宜选择葛藤、大翼豆、扁豆、牵牛花等物种,灌木宜选择马棘、多花木兰、望江南、黄花槐、胡枝子、决明等物种,乔木宜选择金合欢、台湾相思、刺槐、盐肤木等物种。基材配合比设计防护层和植生层应分别进行基材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应采用试配法,试配后应检测基材性能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配合比参数,应多次试配直至所有性能检测合格,最终确定设计配合比。以每立方米土壤用量为基准,植生层水泥用量应符合表14中的规定.植生层水泥用量坡率范围坡率<1:1.51:1.25≤坡率<1:0.751:0.75≤坡率<1:0.3坡率≥1:0.3每立方米土壤水泥用量40kg45kg50kg60kg以每立方米土壤用量为基准,防护层水泥用量应符合表15中的规定。防护层水泥用量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每立方米土壤水泥用量0.3MPa~0.35MPa60kg~70kg0.35MPa~0.38MPa65kg~80kg0.38MPa~0.4MPa75kg~90kg0.4MPa~0.42MPa80kg~95kg0.42MPa~0.45MPa85kg~100kg≥0.45MPa90kg~120kg以每立方米土壤用量为基准,生境基材改良剂、有机肥、有机物料的用量应符合表16的规定。生境基材改良剂、有机肥、有机物料用量(单位:kg)材料名称材料用量备注生境基材改良剂MMMcKc—有机肥MMKi—有机物料MMρomKc护坡施工一般规定护坡施工前,应完成边坡的加固、支护、截排水系统的施工。坡面预处理施工前应清除浮土、松石、浮根等松散物,拍实坡面。硬质岩边坡和混凝土边坡应按设计要求开凿植生孔,植生孔内应填充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施工前对边坡坡面进行浸润处理,在基材喷附前保持表面湿润。结构件安装钢筋、活络铁丝网、锚固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活络铁丝网距离坡面宜为防护层喷附厚度的2/3,平整坡面上应安装保护层垫块控制挂网离地间隙。挂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cm。坡率大于1:0.75的坡面,应在搭接处增加竖向钢筋,两侧挂网与竖向钢筋绑扎牢固,钢筋与锚钉绑扎牢固。植生棒内应密实填充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应采用锚固件固定并与挂网绑扎牢固。锚固件应安装稳固,人工硬化边坡、硬质岩边坡上的锚固孔应注浆密实;锚固件出露坡面长度与防护层厚度一致,且与坡面呈上锐角。土工格室应以格室组为单位展开定位,单组格室应充分张拉到位固定再依次铺设,组间搭接强度应大于焊缝及片材抗拉强度。边坡锚固支护系统与钢筋网、加强钢筋应联结牢固。基材喷附正式喷附前,应进行试拌试喷。基材喷附应采用混凝土干喷设备,应在基材拌制后6h内喷附完毕。植生层喷附时,应提前浸润防护层,并保持湿润。防护层和植生层喷附间隔时间,旱季不应超过30d,雨季不应超过15d。喷附应均匀,防止漏喷,应重点关注坡面的凹凸及死角部位。风速大于10.8m/s或降雨时不宜喷附施工;最低气温低于0℃时,不应喷附施工。护坡养护基材喷附后,月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秸秆、草帘、地膜等保温材料。植生层喷附后24h内应覆盖无纺布、遮阳网等进行养护;植生层保湿期不少于60d,护坡厚度范围内含水率保持在15%~30%,宜布置喷淋系统实现坡面保湿。保湿养护期间,如气温低于5℃,应停止浇水,待气温上升稳定后,再恢复浇水保湿。护坡秃斑或脱落时,应及时修补;局部缺陷面积较小时,宜人工补种或移栽;局部缺陷面积较大时,应清除浮渣后进行二次喷附。植物管护基本要求植物管护包括苗期管理和生境维护两个阶段,苗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60d,生境维护时间不应少于1a。生境维护阶段结束后,边坡上应形成物种丰富度较高、生态位合理、并有较强固土护坡效果的植物群落。已通车公路上实施植物管护,应遵循《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要求。苗期养护应每7d巡检边坡一次,发现幼苗瘦弱、生长缓慢时,应查明原因,适当补肥,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种子喷播或苗木移植的30d内应经常灌溉补水,不应出现缺水致使幼苗回缩或枯死现象。植被盖度大于70%时,应拆除坡面覆盖物,增加日照,加快植物生长发育。生境维护应每90d边坡巡检一次,巡检内容应包括基材硬度、坡面冲蚀、植物演替、乔灌木形态、病虫害侵害等。应定期对边坡植物进行人工调控,并符合下列要求:草本植物应实施一次以上乂割,乂割季节安排为春季,乂割对象为生长茂盛的冷季型草本植株和越冬后枯叶厚重的暖季型草本植株,乂割后应保留植株高度或匍匐茎长度10~15cm。应定期进行修剪或砍伐路侧范围内生长过快、影响行车视线的乔灌木,以及密度过高的灌木、类灌木高大草本。护坡完工后的次年春季,宜通过人工补植方式增加芒、芦、茅、蕨类等植物,加快乡土物种的演替进程。恶劣气候或病虫害侵害导致的植被退化、死亡率较高时,坡面仍完整的情况下,应及时补植灌木或乡土类草本植物。发现病虫害侵害时,应及时采用切断枝条、整株砍伐、隔离带砍伐、喷洒药剂等措施进行防治。如遇气候持续干旱,坡面植被出现大面积凋萎时,应对重点路段进行人工补水,重点路段包括服务区边坡、互通匝道边坡、隧道口边坡等。质量验收应按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要求进行质量验收。护坡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各种原材料和构件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草本植物种子质量不应低于《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6141和《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6142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木本植物种子质量不应低于《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基材配合比和植生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验收实测项目应满足表17规定。水泥稳定土植生护坡质量验收实测项目序号实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检验方法1锚固件数量不小于设计值量测,每坡面抽查20%2▲基材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按附录A执行3▲基材崩解率防护层≤15按附录B执行植生层≤30%4▲护坡厚度防护层与设计值偏差小于±10mm量测,每1000m2抽查10处植生层与设计值偏差小于±5mm5▲植被覆盖度≥95%无人机航拍测量,逐个坡面检查6灌木密度灌草型≥100单侧每km设置5个样方(长20m,与坡面同高),每个坡面不少于3个样方乔灌草型≥507乔木密度灌草型—单侧每km设置5个样方(长20m,与坡面同高),每个坡面不少于3个样方乔灌草型≥10质量验收外观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防护层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干缩裂缝。植生层的干缩裂缝应逐渐恢复至细微状态。坡面应平整、均匀,无明显沟蚀、脱落、剥离现象。植物整体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明显的病虫害。路侧坡面上不得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偏冠植物。无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植物。

(规范性)

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采用混凝土干喷工艺成型的水泥稳定土植生基材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仪器设备试模:直径×高=150mm×150mm。电动脱模器。恒温养护室:温度25℃±2℃,相对湿度小于50%。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测量精度±1%,加载速率可以有效控制在1mm/min。球形支座。试件制备和养护采用干喷方法制备试件,试模平放,喷枪垂直地面,距离试模顶部80cm,喷射料灌满试模并高出试模顶部2cm~5cm,然后用刮刀刮平试模顶部。试模静置2h~6h后,放到脱模器上将试件顶出。试件在标准养护室内养生7d。每组试件的数目要求为9个。试验步骤根据试验材料的类型和一般的工程经验,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压力机,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测力量程的20%且小于测力量程的80%。球形支座和上下顶板涂上机油,使球形支座能够灵活转动。将养护到期的试件从养护室取出。将试件放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并在升降台上先放一扁球座,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加载速率为1mm/min。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P(N)。计算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按式C.1计算。 Rc=PA (A.seqfulu_equation_1337201193781371881)式中:RC—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MPa);P—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N);A—试件的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