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棒岗位操作规程_第1页
煤棒岗位操作规程_第2页
煤棒岗位操作规程_第3页
煤棒岗位操作规程_第4页
煤棒岗位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ZH

xxxx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ZH.JS.1017-2010

煤棒工段

岗位操作规程

2010--发布2010--实施

XXXX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L-Z--1—

刖百

本标准由XXXX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编制。

本标准2010年月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能源工段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本标准修订单位:生产部、能源工段

本标准修订人:XXX

参与本标准审核单位:生产部、设备动力部、安环部

参与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审批人:

目录

第一章岗位任务-------------------------------------------------4

第二章工作原理-------------------------------------------------5

第三章工艺流程-------------------------------------------------6

第一节粉碎工艺简述----------------------------------------6

第二节制液工艺流程---------------------------------------6

第三节制棒工艺流程----------------------------------------6

第四章工艺指标------------------------------------------------7

第五章开停车方案---------------------------------------------8

第六章正常操作要点-------------------------------------------11

第一节工艺操作要点---------------------------------------n

第二节设备操作要点---------------------------------------n

第三节安全操作要点---------------------------------------13

第四节电仪控制要点---------------------------------------15

第六章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17

第一节生产特点-------------------------------------------17

第二节岗位重点危化品性质---------------------------------17

第三节环境因素-------------------------------------------18

第四节危险源辩识-----------------------------------------19

第五节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响应)-------------------------20

第八章设备一览表和重要设备参数-------------------------------22

第九章岗位检修规程-------------------------------------------23

第一节棒机-----------------------------------------------23

第二节粉碎机---------------------------------------------28

第十章岗位典型案例------------------------------------------33

第H-一章附录-------------------------------------------------35

第一节岗位知识--------------------------------------------35

第二节本岗位对应制度--------------------------------------35

第三节电仪操作知识----------------------------------------38

第十二章其他安全操作要点--------------------------------------39

第一章型煤制气岗位任务

1.原料粉碎岗位任务

原料粉煤在笼式粉碎机内经过碰击和切削,达到规定粒度,供配料岗位使用。

2.制配液岗位任务

配制合格的腐植酸钠溶液,按一定的比例,经放液阀均匀加入粉碎岗位送来的粉煤

中,通过卧式搅拌器,搅拌均匀,然后输送到近化库内涵化。

3.制棒岗位任务

将近化库内经过近化合格的粉煤输送至煤棒机进料口,通过棒机对物料控制,按工

艺指标,生产合格煤棒供造气岗位使用。

4.烘干炉岗位任务

棒机输入烘干炉内的湿棒,通过三废炉送的驰放气进行烘干后送造气使用。

5.造气岗位任务

以无烟块煤、小籽煤、煤棒为原料,采用固定床连续气化法,在高温条件下,交替

同空气和蒸汽进行气化反应,制得合格、充足的半水煤气供后工序使用。

6.循环水岗位任务

把洗气塔置换下来的热水,通过热水池循环沉降后,经热水泵提升至20米高的喷

雾塔上对流降温,将制备的合格的凉水提升至洗气塔、造气灰仓等设备降温置换之用。

第二章型煤制气的工作原理

1.粉碎机的工作原理

将铲车搅拌后的粉煤经过筛分后的籽煤、粉煤除铁后进入粉碎机鼠笼内,依靠两个

互为反方向高速旋转的鼠笼使其不断受到切削、碰撞、打击,将其粒度粉碎至3mm以下

后排出来,供后工序使用。

2.腐植酸钠溶液制备与工作原理

2.1腐殖酸钠的制备原理

褐煤中的腐植酸经碱液抽提后生成具有粘性作用的腐植酸钠溶液,再以一定比例与

粉碎岗位提供的粉煤一起加入搅拌器,经搅拌均匀后,送近化库进行近化。

提取过程的化学反应式是:

COOHCOONa

R+2NaOH—R+2H20

OHONa

2.2腐殖酸钠溶液的粘结原理

型煤之所以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在固结机理上,除了一般制团学中所论及的团块内

部的分子力、毛细力、磨擦力起作用之外,根据腐植酸的结构和理化特性推测,主要还

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胶结作用

腐植酸溶于水之后,是一种粘稠的胶体物质,在一定浓度之下,具有效高的粘性,

在外力作用下,使煤粉颗粒之间互相胶结而聚合。

(2)吸附作用

腐植酸结构类似疏松的海绵,比表面积很大,具很强的吸附能力,能使煤粉颗粒紧

密地吸附在一起。

(3)活性官能团的络合与螯合作用

腐植酸的分子结构中包含有一定数量的活性官能团(如一COOH、-0H等),这些官能

团与煤炭灰分中的金属离子(Fe"、Al3\Ca2\M『)和氧化物(Fe。、A1Q)等,表成稳定

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彼此间具有很强的结合力。

一般络合物或螯合物的示性式如下:

式中:R表示腐植酸分子核;

M表示金属离子。

(4)外力因素作用

添加了腐植酸粘结剂的粉煤混合物,制作煤棒时在螺旋挤压机内挤压成型,粉煤混

合物除受象对辑压球机的正压之外,还要承受扭曲力和剪切力。粉煤混合物在煤棒机内,

受螺旋叶片的旋转挤压,上下错动,破坏了粉煤粒子原来存在的弹性力,使之能产生较

大的塑性变形。向前推进至锥形挤出管内,被剪切成形而制成煤棒。这样,使制得的煤

棒有较好的冷、热强度。

3.棒机的工作原理

转动的叶轮从加料口夹入讴化煤,并将煤向前推进。在前进过程中,煤一方面逐渐

被压缩,颗粒紧密靠拢,另一方面又产生相当大的搅动和混合。此时,颗粒与颗粒之间,

颗粒与叶片和筒体之间会产生强烈的摩擦和剪切。在摩擦和剪切产生的热量作用下,煤

的温度上升,水份分布的更加均匀,煤的可塑性也大为增加,再通过模具锥形体的节制

作用,颗粒就被压缩得更加紧密,压入模具前端的平直部分,出料而成型,生产合格煤

棒,经放置冷却、干燥供造气制气使用。

4.烘干炉的工作原理

将制棒岗位输送来的成品煤棒按照固定的顺序依次存入烘干仓,用热风炉输送的热

风均匀烘干,保证成品煤棒水分达到5-8%供造气制气之用。

5.型煤气化的工作原理

5.1以空气为气化剂的化学平衡

以空气为气化剂时将发生下列反应:

C+()2=CO2+Q

2C+02=2C0+Q

2co+O2=2cO2+Q

CO2+C=2c0-Q

上述4个反应中,前3个为放热反应,在造气炉的实际操作温度范围内反应速度快,

而且较彻底,可视为不可逆反应。第4个为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是一个吸热和体积增

大的可逆反应。

5.2以蒸汽为气化剂的化学平衡

以蒸汽为气化剂时将发生下列反应:

C+H2O^CO+H2-Q

C+2H20^C02+2H2-Q

C02+C^2C0-Q

CO+H2O.CO2+.+Q

C+2H2^CH4+Q

上述5个反应中,前3个为吸热和体积增大的反应,提高温度和降低压力,可促使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生成;后2个为放热反应,提高温度和降低压力,可抑制一氧化碳变

换反应和甲烷的生成,压力的变化对一氧化碳变换反应没有影响。

6.循环凉水塔的工作原理

造气等岗位换热的循环水汇集热水池加药处理后,通过离心水泵高速运转的叶轮所

产生的离心力,连续不断地被吸入热水泵进水管及泵体内,加压送往冷水塔,采取雾化

喷咀,水通过雾化喷咀向上均匀淋撒散开,在凉水风机的作用下,自然下降的循环水雾

与抽吸进塔的空气逆流接触产生蒸发和对流换热

6.1液体的蒸发吸热

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液体分子从液面离去的过程。由于液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作无规则运动,它们的平均动能的大小是跟液体本身的温度相适应的。由于分子的无规

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具有足

够大动能的分子,如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引力所需的

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变成这种液体的汽,这就是蒸发现象。

飞出去的分子在和其他分子碰撞后,有可能再回到液面上或进入液体内部。如果飞

出的分子多于飞回的,液体就在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比平均动能大的分子飞出液面,

而留存液体内部的分子所具有的平均动能变小了。

所以在蒸发过程中,如外界不给液体补充能量,液体的温度就会下降。如果不想让

液体温度下降,就需要吸收周围空气或物体的热量。这就是蒸发吸热。

6.2气液的对流换热

流体或气体在流动进程中,在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上存在分子或质子的逃逸现象,

而只有能量较大的分子或质子才能克服分子之间向心力的束缚,而留存下来的分子所具

有的平均动能就会变小。同时,如果两种介质的热量存在差别,就会存在导热现象,通

过分子的碰撞,将能量传递给动能或势能较低的分子,而这一过程,也造成了较高能量

的介质降温。

第三章工艺流程

1.粉碎工艺简述

原料煤由给煤机经皮带通过振动筛筛分后,①25mm以下的煤粒,经笼式粉碎机粉碎

后,由刮板机输送到配液岗位。

2.粉碎工艺流程简图

给料机一一1#皮带一一振动筛一一2、3#皮带一一粉碎机、刮板机一一制液立搅一

一一、二卧——4#皮带——二搅——5、6#皮带——泯化库

3.制液工艺流程简述

将清水经计量后,加入反应釜内,通入蒸汽加碱搅拌,待温度升到95℃以上,缓慢

加入褐煤,再充分搅拌,并控制间隔反应速度,结束后,保证罐内温度>90℃反应三小

时后待用;将配制合格的腐植酸钠溶液,按照控制水份在13%-14%的比例,均匀加入粉

碎岗位送来的粉煤中,通过卧式搅拌器,搅拌均匀,然后输送到近化库内涵化。

4、制液工艺流程图

5.制棒工艺流程简述:

泅化合格的原料煤经由7、8、9#"皮带到达棒机,经煤棒机挤压成型后,由10"、

11、12、13#"皮带依次烘干炉仓内,再由14、15、16、17#皮带送入南、北造气。

6、制棒工艺流程简图:

江化库一一7、8、9#皮带一一单轴卧搅、煤棒机一一10、11#皮带一一12、13#皮带

----烘干炉——14、15、16、17#皮带-----造气

第四章工艺指标

1.粉碎制液工艺指标

鼠笼式粉碎机电流<90A

小籽煤粒度①<25mm。

蒸汽压力NO.5MPa

釜内反应运温度90-95℃;

水位、褐煤、片(液)碱用量视原煤水份、褐煤质量、溶液干、稀程度而定;

2.制棒工艺指标

近化库煤水份在13%-14%o

棒机电流:300A-380A之间;

机械强度:煤棒拿到离地1米高自由落地不易断碎。

第五章开停车方案

1.正常开车步骤

•联系相关维修工,检查各设备是否正常;

•检查电磁铁是否清理干净,并开起;

・检查粉碎机笼内,各皮带机是否有杂物或积煤,确保设备空负荷,安全开车;

•按从后向前开的原则,从配料岗位开始,依次是配料埋刮机、粉碎机、粉碎进料

皮带、振动筛、振动筛进料皮带,注意观察,各设备振动等运行状况及电流表读数。

•配合有关人员详细检查各设备、电气、供水、供汽等,必须达到正常完好;

•通知制液工制液至合格;

•通知粉碎岗位供料,并均匀地加入溶液达到工艺技术指标要求后,送近化库;

•按从近化库输送皮带到搅拌器的顺序开设备运转至正常;

•每入一个讴化库加满后换入另一近化库;

•按照时间分区近化。

2.正常停车步骤

•按从前向后停的原则,与开车设备启用反向操作。

•停车后对碎机、电磁铁、振动筛及各皮带机做清理工作

•先停加液、搅拌,然后依次停到近化库输送皮带;

•清理各设备卫生。

3.特殊情况开停车步骤

3.1大修开停车步骤

•大修停车必须将制液缸内溶液用尽,并清洗内壁,不能用完应放完;

・开停车,按正常开停车步骤操作。

3.2异常停车步骤

•短时停车不停蒸汽和搅拌,长时停车应按大修停车步骤停车;

・开停车按正常开停车步骤操作;

第六章正常操作要点

1.工艺操作要点

•加强与铲车司机联系,确保1"地坑供煤量;

•根据粉碎机电流表读数的变化,及时调整进煤量;

•注意配料岗位的运行情况,严格控制粉煤量;

•相关设备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做好记录。

•须按工艺指标先加水、加片(液)碱、加蒸汽、升温于95℃左右,再加入一定比

例的褐煤,每斗间隔10分钟左右,加完后经过45分钟左右恒温反应,检查溶液配制合

格后,供配液加入用,全过程应不停蒸汽和搅拌装置直到溶液用完,出现搅拌不均匀应

查明原因,倒罐或找维修工、电工处理;

•量液或检查液时,先停蒸汽,再停搅拌器,随后进行作业;

・定时清理制液罐中残渣,检查搅拌叶片桶内壁的腐蚀情况。

2.设备操作要点

2.1电动葫芦操作规范

・电动葫芦在使用前应作详细检查:作业地点上无障碍物;电葫运行轨道上无异物;

按钮必须灵敏可靠;吊钩装置必须完好,钩口闭锁装置要正常;钢丝无起毛现象,更不

允许有断股现象;上限限位器必须完好,灵敏可靠;导绳器动作正常,钢丝绳在卷筒上

正确缠绕;无被顶撞或撞击的痕迹,电机运行无异常响声。

・电动葫芦严禁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起吊,严禁吊埋置物及斜拉斜吊。

•如发生钢丝绳乱绕的情况,应联系维修工将钢丝绳重新装埋正常后方可运行。

・电动葫芦操作时应防止电动葫芦相互碰撞,操作手柄应轻拿轻放,不要用力向下

扯或者直接丢下。

•加煤时严禁将电动葫芦按钮频繁点动,以防电动葫芦接触器损坏,或引燃煤气造

成火灾爆炸事故。

・电动葫芦操作时不得多向同时操作,防联锁失灵而发生相间短路烧坏接触器。

•禁止把限位器当作行程开关使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得使用限位器来达到停止上

吊煤斗的目的。

•非本岗位人员未得到设备管理人员及当班班长同意严禁操作电动葫芦,本岗位人

员未经培训合格严禁上岗操作,严禁一人同时操作两台电动葫芦。

•操作时严禁用异物卡住电动葫芦按钮来操作,如电动葫芦按钮出现失灵,应及时

关闭操作手柄上的控制电源开关,如故障仍然存在,应迅速关闭该电动葫芦的总电源开

关,同时联系电工进行处理。

•严禁用吊斗载人,亦不允许用电动葫芦吊钩直接吊人。

•在使用中发现制动器失灵,重物急速下坠时,应立即按“上升”按钮,使重物上

升一段距离,再迅速按“下降”按钮使重物按正常速度下降,然后卸载,请维修人员进

行调整修理。

•禁止用两台电动葫芦同时起吊同一重物。

・电动葫芦失灵时,严禁用另一台电动葫芦通过撞击方式将其移动。

•使用电动葫芦时,必须时刻注意所吊重物的运行状态以防止碰撞或钩挂。

2.2煤棒机操作要点

•电机本体,控制箱应干净无杂物。周围无水、汽、高温等有可能影响电器安全运

行的危险源;

•启动前应清理机头防电机堵转启动;

•棒机在启动时应严密注意电机电流;

•大棒机正常启动瞬间电流表满偏,约两秒钟后电流会自动下降至60A—70A,正常

运行时电流W380A。如遇电流满偏或>150A长时间不下,此时应按停止按钮,停运该机

并联系维修工和电工检查;

•电机运行过程中如有异响,或电机散热片温度过高也应及时联系电工进行检查;

•运行过程中跳闸后,操作工不得再次启动电机,应联系维修工和电工作仔细的检

查;

•棒机如有煤籽堵塞需清理机头时,不得以连续启动电动机的方式来达到清理机头

的目的,电机堵转时严禁再次启动,同一台电机启动时间间隔不低于5分钟;

•严禁电动机几台同时启动或堵转连续启动,以免造成大电流冲击变压器,使变压

器跳闸,各棒机电机启动间隔时间不低于3分钟;

•必须定期对电机本体进行煤灰清理,保持清洁,便于电机散热,清理时必须先停

电后进行,同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电缆。

3.安全操作要点

3.1安全操作要点

•严格按指标控制各设备温升及传动电机电流;

•开停车及时和铲车及后工序取得联系。

3.2粉碎机常见故障判断分析与处理

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处理

1煤湿、堵塞网孔1换干煤

振动筛堵塞

2出料小籽煤堵2清理

筛分粒度部分超20mm检查筛网坏更换筛网

1进料量太大1控制煤量

2机内堵塞2清理

粉碎机电流超标3两笼子摩擦3调整

4进料水份>7%4适当配入干煤

5粉碎机笼打棍损坏5更换

1粉碎笼磨损超过1/31更换粉碎笼

出料粒度超标

2进料过猛2控制进料

3电机停运3检查并更换

4粒度过大4调整煤种

5原料煤水份超高5配入干煤

1皮带预紧力过小1调节预紧螺栓

2负荷过重2清理并控制

皮带打滑跑偏

3皮带左右预紧力不一样3调节改供料口,调整至中部

4进料不在皮带中部

各搅拌器必须保证空负荷,盘车灵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注意搅拌器及皮带改向处滚筒内无积煤及杂物,防止盲目开车,损坏设备并造成

事故;

•所辖配电柜和电器启动装置严禁用湿布等擦洗,谨防触电伤人;

•搅拌器上应经常保持护栏完好,各皮带运行过程中,严防机械伤害。

3.3制放液常见故障判断分析与处理

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处理

1旋液阀、管堵塞1清理

加液不畅2褐煤反应不彻底2增加碱量,反应时间,温度

3配比不当,液体过浓3按规定配比制液,必要时加水,加碱

1溶液配制不合格1加褐煤或碱

搅拌后煤粘性差2加液过少2增加液量

3原煤过湿3调溶液浓度,调粉煤水份

1皮带预紧力过小1调节预紧螺栓

2负荷过重2清理并控制

皮带打滑跑偏

3皮带左右预紧力不一样3调节平衡

4进料不在皮带中部4改供料口,调整至中部

卧搅输料速度慢1叶片磨损大1更换

2叶片粘煤过多2清理

制液桶搅拌电机加料量过大,溶液过稠1调节

负荷过大残渣多2清理

开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棒机和搅拌器开车前一定要盘车数圈,检查

是否带负荷启动;

•注意设备周围无硬物,防止其进入煤棒机引起设备事故;

•巡回检查时,严防皮带和各机械设备伤人;

•所辖配电柜及电器仪表严禁用湿布擦洗,谨防触电伤人;

・严禁用水冲洗电机,防止短路;

•经常检查搅拌器及各棒机皮带、联轴器护罩是否完好,谨防机械伤人;

•严禁用手直接从棒机出口接料,谨防烫伤。

3.4制棒常见故障判断分析与处理

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处理

1轴承坏1更换

棒机振动大2坚固螺栓松动2紧固或更换

3有异物3清除

1溶液加入不合格1调整换批次

2棒机叶片磨损2更换

煤棒成型差

3近化煤水份不合格3调节库煤

4棒机给料少或低电流带水4加大进料或停止带水

1料多1调整进料量

搅拌阻力大2轴承坏2更换

3异物3清理

1皮带预紧力过小1调节预紧螺栓

皮带机打滑或2负荷过重2清理并控制进料量

跑偏3皮带左右预紧力不一样3调节平衡

4进料不在皮带中部4改供料口,调整至中部

3.5电仪操作要点

3.5.1温度测量

3.5.1.1概述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

接测量。温度测量仪表按测温方式可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非接触式测温仪表分为辐

射式与红外线;接触式分为膨胀式(双金属温度计等)、压力式、热电偶与热电阻。造

气岗位使用的温度仪表主要是热电偶。

3.5.1.2热电偶

3.5.1.3测温原理

将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

接点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电流,这

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工作的。

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由电极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所决定。热电势的大小与组成

热电偶的材料及两端温度有关,与热电偶丝的粗细和长短无关。

热电偶的测量温度较高,量程较大,适宜在振动大的场合使用。

3.5.1.4种类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与非标两大类,我国标准热电偶分为7种,其分度号分别为

S(伯错10—伯)、B(伯铭90—伯错6)、E(银铭一康铜)、K(银铭一镶硅)、R(伯

错13—伯)、J(铁一康铜)、T(铜一康铜)。我厂使用K分度热电偶居多。

第七章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第一节生产特点

•机械易磨损,设备易腐蚀。传动设备多,易致人伤害。

•工作环境差,“粉尘”有污染。道路较狭窄,人员很集中。

•系统高温源多,容易灼烫人。存有危化品,使用不当烧伤人。

第二节能源岗位重要危险化学品性质

1.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1.1理化特性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不透明的固体,质脆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

易潮解,且吸收C0?,它对许多物质都有强烈的腐蚀剂。分子式:NaOH,熔点:318.4°C,

沸点:1390°C,相对密度(水=1)为2.12。本品不燃烧,易溶于乙醇,甘油,不溶于丙

酮。其产品可分为固体烧碱(固碱),液体烧碱(液碱)及片状烧碱(片碱)。本品的

溶液为无色,本岗位所用液碱纯度32%,密度1.35(相对水)。

1.2对人体的危害

本品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食入、吸入。本品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1.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

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服本品者用水漱口,可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1.4防护措施

生产和使用中要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冲洗水。

眼睛防护:操作时配戴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L5消防措施

本品不燃,具有强腐蚀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

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1.6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

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1.7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内。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

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

输。

第三节环境因素

1.噪音

识别:系统停车泄压、设备管道漏气发出的尖叫声、设备运转磨擦,设备检修过程

中的敲击声。

影响:影响人体健康,听力受损。

控制措施:

•管理: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保证生产平稳,严防安全阀起跳,减少停车次数,严

格按降压速率进行泄压。

・技术:让运转设备的运转部件达到最佳的配合,减少振动,风机安装消音器。

•处理:降低泄压速率,安装隔音门,减小噪音。

2.粉尘

识别:造气炉炉渣、烟囱放空带出物、除尘器带出物、原料粉碎。

影响:影响人体健康。

控制措施:

•管理:严格按规定下灰加水,执行工艺指标,保证生产平稳,严防安全阀起跳,

减少停车次数,严格按降压速率进行泄压。

•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采用湿式作业、密闭尘源、

通风除尘等措施,采用新型除尘装置。

3

•处理:空气中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不超过10mg/mo

第四节危害因素

序工序/

危害因素危害影响控制措施

号现场

设备方面:

安全方面:1、按应急预案处

正常生产:设备本体、管道、阀体、连接附件

损害人体健康。理;

1制液破裂,致碱液外泄,造成灼伤、腐蚀。

环保方面:2、按操作要点控

检修作业:

污染水体。制。

置换不合格,造成灼伤、腐蚀。

工艺方面:安全方面:损害人体1、按应急预案处

操作不当,致碱液外泄。健康。理;

环保方面:污染大气、2、按操作要点控

水体。制。

设备方面:

电动安全方面:1、学习操作规程;

轨道长年失修,紧固件腐蚀严重。

2葫芦对人体造成伤害。2、按规程执行操

管理方面:

行车环保方面:无。作。

操作失误。

高处作业:

违章作业导致高处坠落;

动火作业:

违章作业导致火灾爆炸;1、严格按票证管理

安全方面:

检修入罐作业:程序执行;

3对人体造成伤害。

施工违章作业导致中毒窒息;2、制止违章,搞好

环保方面:无。

检修作业:个人防护。

违章作业导致机械伤害,烫、灼伤;

电氧焊作业:

产生噪音听力受损,电弧伤害眼睛。

第五节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响应)

液碱泄漏的应急处理

一、目的:

通过假定的事故,结合以往该类事故的处理过程,培训作业人员熟悉事故的处理过

程,从而在遇到时能够准确判断,正确、快速的处理,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人身伤害和

经济损失。

二、现象

液碱泵出口阀不便开启或关不严漏碱。

三、处理步骤:

1、制液岗位主操发现碱泵出口阀漏碱立即关严液碱罐的出口阀与用碱计量槽的进口阀,

停液碱泵并挂牌。责任人:制液主操

2、制液岗位副操对已泄漏的液碱进行回收或用水冲洗稀释,并阻止非相关人员进入污

染区,防止泄漏的液碱造成人员灼伤及浪费。责任人:制液岗位副操

3、及时向班长、技术员等相关人员汇报。责任人:制液主操

4、同时联系维修工进行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与汇报。责任人:制液岗位主操

与当班班长

四、液碱泄漏的应急处置关键:

1、岗位操作工遇事要冷静,准确的判断管道里液碱流向及相关阀门作用。

2、对已泄漏液碱的处理方法要得当并且要及时。

3、防止非相关人员进入泄漏区。

第八章重要设备简图及参数

设备一览表

1输送带B650mm、B800mm15条

2输送带B500mm3条

3振动筛ZZ512301台

4电磁铁MC03-7DL3台

5鼠笼式粉碎机LF-872台

6粉碎机配电机Y250M-4-55KW4台

7刮板机MG322台

第九章岗位检修规程

棒机

1.1结构简述

煤棒挤压机由电动机、减速器、机身、走料筒、底座等部件组成。

1.2设备性能

设备使用的环境温度为-30(—45。*粉煤粒度小于3mm,粉煤水含量大于12%,小

于14%0

完好标准

•零部件

-电动机、减速器、螺旋体、轴承组件、机身、走煤筒底座等零部件齐全,质量符

合技术要求。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齐全,连接紧固,符合要求。

-各安全装置、调节装置、操纵机构齐全完整,灵敏可靠。

-机壳和机座安装合格,牢固可靠。

•运行性能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过滤”。

-运行平稳,无杂音。轴窜量和振动量符合要求。

-生产能力达到MBJ45A型为4T/ho

-每班对叶轮间隙调整一次,使叶轮与机头间隙在3-5mmo

-操作时电流控制在300-380A之间,超电流时应及时加水。

•技术资料

-有设备档案。

-设备易损件有图样。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设备及环境

-减速器不漏油。

一密封点无泄漏。

1.3棒机的检修要点

设备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保证设备完好交接。

-按“五定”、“三过滤”的要求做好各润滑部位的检查,棒机加3,钙基脂,变速

箱加220#齿轮油;

-每次开车前检查各安全装置、联锁装置、调节装置、操纵机构是否正常,盘车检

查各运转部件是否异常,判断走料筒是否有杂物。操作中不允许有铁器和金属进入机内,

必要时处理。

-运行后严格实行巡回检查制,用闻、听、看、摸、查等方法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

况。

-操作人员随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内容

-每两个月开盖检查两端轴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每天检查一次棒机套管的磨损情况,煤棒截面大于①20mm的应及时处理。

-每天对加油点进行一次疏通加油,并对排灰口进行清理。

-根据出棒情况检查更换叶轮走棒筒。

•可能发生的故障及消除方法

-棒机转而不出煤棒,检查电气控制线路,是否电机反转,在更改线路后,切记正

常开车前必须取下棒机头。

-棒机机头损坏,叶轮装错或不正确,机身端螺距ZMJ30型为165mln。

-螺距ZMJ30型为165mm,叶轮应调整与挤煤头之间间隙为5mm左右,以靠近机头为

好,但不能同机头摩擦。

-检查粉煤含水量是否达到12%左右,在每次停机前要求含水量在15%〜20%左右,

以弥补停机过程中走料筒内煤粉被烘干部分的水份,以便再次启动时负荷较轻。

-粉煤中不允许有螺栓、螺母等金属物,以避打坏料筒主轴或打坏减速箱。

-粉煤送入进料斗时要求的均匀,若不均匀而发生料斗口被堵时,要及时用木棒将

粉煤捅下。

-操作过程中,若发现电流表超过现场电流表上所规定最大值时,则可能是由于粉

煤含水量低于12%,那么要求及时补充水份(打开补充水阀门)。

-更换被磨损叶轮时,应将新安装的叶轮放在靠近机身一端,而磨损较小的叶轮放

在靠挤机头的一端。

-叶轮在六方轴上(从机头联接处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电机不允许反向旋转。

若因粉煤含水量较低使整个机头被堵而闷车,则应停机,卸下机头,将靠近走料筒出口

处的干煤钎出,然后将筒体内所有的干煤清除出走料筒,并钎出机头孔中所有干煤,才

能装叶轮使用。

-走料筒内筋条磨损2/3后,则需更换前走料筒体。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检修周期

根据煤棒机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小修、中修、大修。

•检修内容

小修

-检查所有紧固螺栓。

-检查更换叶轮I、叶轮n。

-各加油点加油,必要时修理更换。

-检查修理密封件。

-检查更换前走料筒。

中修

-包括小修的全部内容。

-检查清理减速箱,更换易损件。

-检查修理更换轴承。

-检查修理进料口和机头。

-检查所有叶轮,视情况修理更换。

-校正联轴器,更换易损件。

-检查更换三角带。

大修

-包括中修的全部内容。

-两端轴承位、轴孔、轴检查及校验、修理、更换。

-减速器、机壳、齿轮检查修理更换。

检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减速器

按HGJ-01-00-32-90《化工厂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进行。

•煤棒机

-三叶轮的内六角应与叶轮的螺旋道相符。

-三叶轮铸件不允许有砂眼,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

-棒机轴内六角的凸周缘应有较好的轮角和适量的间隙(1〜2mm)。

•联轴器、皮带轮

-键槽磨损可比原设计放大一个公差级别,或在原键槽180。处开键槽一次。

-两皮带轮的端面应在同一直线,偏差不能大于2mm。

-联轴器的径向、轴向误差应保证在0.3mm以内。

•滚动轴承

-轴承发生严重锈蚀或变形、破裂,严重磨损等现象时必须更换。

-轴在拆装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装配时可采用热浴法装配。

-推力轴承应有一定的游隙。

•机身

-机身磨损严重,已不能正常生产或不能坚持到下一个检修周期的应更换。

-走料筒内筋条磨损2/3则需补焊筋条或更换前走料筒体。

-检查修理出进料口并更换。

-更换走料筒时应达到规定的尺寸要求。

-机身、走料筒、机头紧固螺栓装配完成,应用手盘动减速器、皮带轮、手感盘动

灵活,无叶片刮机身、叶片擦棒机等现象。

试车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现场、设备须打扫、擦洗干净。

-检查所有的操作、安全等装置,符合要求。

-对照检修项目,逐项检查,符合要求。

-按润滑管理规定加润滑油。

-用手盘动减速机高速轴,无异常现象发生。

•试车

-必须先空负荷试车,合格后进行带负荷试车。

-运行平衡,叶轮不得碰机壳,无异常响声。

-密封良好,无漏料现象。

验收

设备检修完毕,经试车,达到下列要求,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正式交付生产。

•检修质量符合规程要求。

•带负荷运转4小时,无异常现象,生产能力达到或预定能力。

•验收技术资料应齐全:

-完整、准确的检修记录,主要包括:检修时间、组织机构、检修项目、更换零部

件情况、设备改进情况、材料变更、材料消耗。

-检修中经修改的零、部件图或说明。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违章开停和违章操作。

-螺旋体发生卡塞现象时,应停车处理。

-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转动部分的螺栓和附件。

-新机第一次使用7〜15天后须更换新润滑油。

-严禁在闷死机头后强行开机。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检修前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出手续(包括切断电源清理物料、挂警告牌、动

火证等)。

-设备检修对需要吊装时,必须先检查吊装工具的完好性。

-检修时必须做好信号传递工作。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手续。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做好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试车应按试车方案进行,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试车前先调试电机螺旋方向。

-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

3、粉碎机

3、1结构简述

LF87笼式粉碎机是由机架、机壳、内园轮组、外圆轮组、电机、三角皮带等主要部

件组成。

工作时由电机带动外圆轮组按顺向旋转,小圆轮组逆向旋转,物料通过料斗进入内

圆轮框内,由框内棒锤对物料产生反方向冲击破碎,从而达到物料粉细的效果。

3、2设备性能

小圆轮电机

大圆轮直径870mm55kw

功率

小圆轮直径730mm进料最大功率<14mm

大轮转速1000r.p.m进料水份10%

小轮转速850r.p.m出料粒度<3mm

大圆轮电机55kw最大生产能力20t/h

功率

完好标准

•零部件

-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整齐、符合要求。

-两圆轮完整,无明显变形、松动现象。

•运行性能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o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预定能力。

・技术资料

-设备档案、检修齐全。

-易损配件有图样。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设备及环境

-粉碎机清洁,无油垢。

-基础、底座完整,表面及周围环境整洁。

3、3笼式粉碎机的检修要点

设备维护

•日常维护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每小时应检查一次运行状况,电流、温度指示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保持设备及环境卫生,定期清扫表面附着物。

-长期停用再次开启前应对所有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并经试运转后方可投入运行。

-运行中发现异常声响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定期检查内容

-根据运行情况加注二硫化钳。

-发现内外轮磨损最大处超过60%应及时更换内外圆轮。

-换内外圆轮时对机体、轴承等清洗检查一次。

-发现出料粒度25mm以上应及时检查并更换内外园轮。

-每小时检查粉碎机进料皮带上的电磁铁使用情况,并每班对电磁铁上的附着物进

行清理。

­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现象原因处理方法

1、机座钢度不够,地脚螺栓和轴承座螺栓松1、1、紧固螺栓

2、内外圆轮组不平衡2、消除不平衡,找平衡

机体振3、轴承磨损组不平衡3、更换轴承

动4、主轴变形4、校直或更换

5、轴与圆轮紧固件松5、紧固相应螺栓

6、配重飞轮不平衡或松动6、找平衡,调整配合间隙

7、杂物进入机体7、停机清除杂物

料进量调整进料量

电流跑

进料超大调整进料粒度

出料皮带坏修理皮带

圆轮磨进料斗料板太短调整进料板的距离

损偏向

粉碎粒圆轮棍磨损严重更换圆轮

度大进料粒度大调整进料筛

•紧急停车

-粉碎机发生剧烈振动。

-粉碎机出现异常声响。

检修周期及内容。

根据粉碎机的实际运行情况而定。

•检修内容

小修

-检查紧固各联接螺栓。

-检查圆轮上钢棒的磨损情况。

-疏通各轴承油路。

-检查更换三角带。

-检查修理进料斗,检查修复密封点。

-清理疏通粉碎机进出料口。

中修

-包括小修的全部内容。

-更换圆轮。

-检查更换轴承。

-校正电机和机体皮带轮的传动平面。

-检查校正两圆轮的间隙。

大修

-包括中修的全部内容。

-检查校验转动轴。

-检查更换连接圆轮轴装置。

-检查更换轴承座。

-检查修理更换外壳。

•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拆除机壳盖和支架螺栓。

-用手拉葫芦和行车将长轴、飞轮和圆轮吊出。

-装配滚动轴承时不能用锤直接锤击,应采用热浴法装配。

-拆出轴承飞轮应采用专用工具。

-键槽与轴中心线偏差应不大于0.05mm,如损坏可在轴180。处重开键槽。

-轴的粗糙度应为1.6um,如有损伤,可用电镀喷镀涂镀修复。

-圆轮与轴的垂直度应保证在0.05mm。

-平衡试验可采用静平衡试验法在机座上调节,必要时可在平衡机上调节。

-圆轮的圆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试车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检修项目全部完成,检修记录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检查机座,电机的地脚螺栓的紧固情况。

-检查皮带轮与三角带的接触松紧情况。

-检查安全装置、电机接地情况。

-确定两电机的转向情况。

-手动盘车,注意有无异响或阻涩现象,转动灵活。

•试车

-经确认具备试车条件,可进行试车。

-瞬时启动无异常现象,可启动空负荷运行1小时。

一如滚动轴承温升到6CTC内方可带负荷运行。

验收

经负荷运行,确认设备运转正常,检修质量符合要求方可办理验收交接手续,交付

生产。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机。

-设备运行时禁止擦试运转部位。

-联轴器或传动皮带应有良好的防护装置。

-电机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

-进料的温度控制在6(rc以下。

-粉碎机在运转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给料并停车检修。切勿开机调

整维修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检修前应按规定办理检修任务书。

-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外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

-吊装电机、圆轮、壳体时,首先要检查各吊装设备完好性,吊装时严禁人员在吊

物下往来、停留。

-需要生产现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证,经许可后方可动火。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试车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试车应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应持有岗位的“安全作业证”。

-试车中注意粉碎机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处理、消除后重新

试车。

第十章岗位典型案例

1.事故名称

关于皮带电机烧毁导致生产减量的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