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1.《尚书》记载,尧以仁政治理国家,以道德教化百姓,在此基础上“协和万邦”;禹通过治理洪水赢得民心,开创了“九州同牧”的社会景象。这反映了()A.以民为本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 B.大一统思想具有悠久历史传统C.儒家仁政思想已经渐入人心 D.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2.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据如表内容可知,两者都()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A.关注“人伦物理” B.倡导心外无物 C.主张“格物致知” D.强调社会责任3.《孟子》:“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这体现了()A.孟子提倡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B.注重变化发展,因时制宜C.主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D.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4..元朝后期统治黑暗腐败,人民反抗斗争不断,其中摩尼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教派迅速发展,最后酿成红巾军起义。起义军公开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谶语为口号进行反元斗争。这折射出了()A.当时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蒙古贵族统治的腐朽黑暗C.各宗教开始大量传入中国 D.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属性5.耕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以前的耕读者成分简单,主要是隐逸之士和学生,且数量有限;宋代耕读理念形成并发展为广大的士人行为,扩展为普通的农家行为。这一变化()A.说明儒学正统地位日益巩固 B.提升了宋代官员的政治素养C.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化产生 D.有助于增强阶层的流动性6.下面是某位同学所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示意图。其中,符合阶段④历史特征叙述的是()A.新儒学具有民主启蒙的意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B.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根本上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C.以王夫之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思想,开向西方学习先河D.批判理学和抨击君主专制的新儒学未能成为社会主流7.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西式教育的开端。但当时很少有世家大族愿意将自己的子弟送来就读,学生中的相当部分人是年龄偏大的庸才,且大多数学生是冲着津贴来的。这现象说明()A.中体西用的思想不合时宜 B.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步履维艰C.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D.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激烈8.《高丽史》中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958年)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材料表明()A.科举制度促进了朝鲜社会发展 B.科举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 D.中华文明对朝鲜影响较大9.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A.种姓制度B.甲骨文C.《汉谟拉比法典》D.楔形文字10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于阿拉伯及东方国家11、希罗多德认为“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苏格拉底则认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他们对雅典民主制的不同认识反映了()A.大众政治与精英政治的矛盾 B.公民权利和地位的发展程度C.民主与自由矛盾 D.民主制在斗争中不断进步12、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这说明()A.民主政治造就辉煌灿烂的希腊文化 B.古希腊文明领先于世界其他的文明C.文化发展促进人文主义的对外传播 D.城邦制度促进了公民创造力的发挥13.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14.《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前326年,彼特留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这些法律条文()A.巩固了罗马帝国的有效统治 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促使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调整了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15.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着古希腊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16.从公元前2千纪初,由于种种原因,印欧人开始了史诗般的大迁徙。之所以被称为“史诗般”是因为()A.采用了马拉战车的先进工具 B.促成了贵霜帝国的形成发展C.促成了许多文化区域的形成 D.推动了世界早期农业的出现17.甘蔗的种植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在中世纪蔗糖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造成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与医疗设施的完善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贸易便捷C.工业革命提高民众消费水平 D.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18.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这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A.亚非拉美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19.史学界认为:奴隶贸易严重地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奴隶贸易()A.阻滞了非洲地区的社会转型 B.打破了多元文明格局的平衡C.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20.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题记的瓷器。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B.“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C.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D.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21.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直接推动了阿拉伯炼丹术的兴起,阿拉伯炼丹术又影响了欧洲炼丹术,而现代化学便是在欧洲中古时期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A.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都通过阿拉伯人西传 B.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C.同一科技成果在中西方的发展进程趋同 D.中国古代科技外传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主22.《明史·食货志》中记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当时亦有“用陕西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之说。明朝廷对走私茶叶定性为“通番”,明太祖朱元璋还规定“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极刑。”这反映出唐宋至明朝的茶马贸易()A.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典范 B.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C.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时代 D.有利于中原王朝的边疆稳定23.有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影视公司拍摄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一时风靡全球,以致“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一现象()A.是全球贸易网络形成的结果 B.得益于美国资本对外扩张C.说明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 D.反映了区域经济壁垒消除24.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据此解读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25.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外部极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促进了基督教文明的传播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26.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蒙古西征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 B.蒙古西征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C.蒙古西征引发了民族迁徙 D.蒙古西征引发了宗教改革27.在谈到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制度的影响中,有一点是必须要谈的,这就是《拿破仑法典》明确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充分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了一切法国人均享有民事权利。由此可知该法典()A.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原则 B.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C.催生了西欧各国的民主制度 D.有利于被占领地区民族觉醒28.在英语里,“民族”与“国家”是同一个词(nation),为了避免唤起不同民族(指移民的本源民族)的人关于“国家”的联想,美国很少使用nation这个词来指称不同民族的人,而更多地使用“种族”(race)和“族群(族裔)”(ethnic)的概念。比如在人口普查时并不问及“民族”,也不要求选择民族血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A.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 B.回避民族问题,缓和民族矛盾C.模糊民族概念,消磨民族意志 D.宣扬种族思想,实行种族歧视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图是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让我们进行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世纪末期的中原商人,从都城出发,走陆路贩运货物到欧洲。请将你一路的见闻和感想按表2提示记录下来。项目主要内容起止地点(政权的都城)选择的贸易路线(写出线路名称和至少3个经过的地点、地区)经过主要的国家政权(至少3个)贩卖的主要商品和可能带回的物品感想30.“哥伦布交换”是指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或迁移。(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城市情况描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民族”大熔炉据说,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殖民者卡布拉尔一行登上里约热内卢,考察了9天,留下2名死囚便离开,这两名死囚与当地印第安人结合,形成了最早的混血种人。至今,据巴西官方调查显示,国内人种占比情况大致为白人47.3%、混血43.1%、黑人7.6%、亚洲人2.1%,剩下的是幸存下来的印第安人。海地的圣多明各——被灭绝的原住民在圣多明各,欧洲人到来之前约有印第安人上百万,到1548年只剩下不到500人。据估计,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的100到150年间,80%-95%的美洲印第安人死于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传染病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社会文化和凝聚力。很多幸存下来的印第安人开始认为,他们的守护神抛弃了自己,转而寻求欧洲人的保护并信奉了基督教。福州——甘薯养活了更多中国人口1593年,闽商陈振龙将已经从美洲传到吕宋岛的甘薯带回福州引种,被称赞为“嘉植传南亩,垂闽第一功”。甘薯的单产特别高,适应性很强,又“不与五谷争地”,于是得到迅速传播。1765年朝鲜从中国引进甘薯时即有诗云:“万历番茹始入闽,如今天下少饥人。”比甘薯晚些时候,马铃薯也循着海上丝绸之路登陆中国。此时的甘薯在新的外来户面前俨然已成本土之物。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体现的“哥伦布交换”进行合理的解读。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答案1——5BDBDD6——10DCACB11——15AABDD16——20CDDAB21——25BDACDBAA29.项目主要内容起止地点(政权的都城)洛阳罗马城选择的贸易路线(写出线路名称和至少3个经过的地点、地区)(沙漠)丝绸之路(中、南线);河西走廊——西域——中亚(咸海、里海)——西亚——欧洲西南丝绸之路: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怒江、澜沧江——东南亚(缅甸)——南亚(天竺)——中亚——西亚——欧洲经过主要的国家政权(至少3个)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贩卖的主要商品和可能带回的物品输出:丝绸;输入:汗血马、苜蓿、葡萄、西瓜、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服饰、香料、珠宝、金银器等感想因为丝绸之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