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湖南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湖南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湖南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湖南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异戊烷的

A.沸点比正己烷高B.密度比水大

C.同分异构体比CsHio多D.碳碳键键长比苯的碳碳键长

2、科学家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制取氯气的新工艺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Fe2+

B.阳极反应式是2HCl・2e-=C12+2H+

C.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消耗标况下氧气5.6L

D.电解总反应可看作是4HC1(g)+O2(g)=2Ch(g)+2H2O(g)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测定等浓度的Na2c和Na2sCh溶液的

A前者pH比后者大非金属性:S>C

pH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茂

B试纸不变蓝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NH4+

试纸置于试管口

用生埸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

C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将淀粉溶液与少量稀硫酸混合加热,然

D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未发生水解

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A.AB.BC.CD.D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mol甲基(一3CD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IINA、9NA

B.pH=l的H2sO3溶液中,含有O.INA个H+

C.1mol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稍酸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3NA

D.1molCH3COOC2Hs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为NA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位于同一主族:W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

剂;Y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ZXR2能与水剧烈反应,观察到液面上有白雾生成,并有无色剌激性气味

的气体逸出,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X

B.含氧酸的酸性:Z<R

C.Y和R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向ZXRz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类比pH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pC=-lgC,pKa=-lgKa,常温下,某浓度H2A溶液在不同pH值下,测得

pC(H2A),pC(HA').pC(A2-)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pH的增大,pC增大的曲线是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

2

B.pH=3.50时,c(HA')>c(H2A)>c(A')

C.b点时c(HiA)-c(A2')/c2(HA")=10'43

D.pH=3.00~5・30时,c(H2A)+c(HA-)+c(A2-)先减小后增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生成乙醇属于消去反应

B.乙烷室温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C.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与溟乙烷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食用花生油、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am。1苯和苯甲酸混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消耗氧气7.5amol

C.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命名为2,2,4,4,5•五甲基・3,3・二乙基己烷

D.七叶内酯(,.「),和东苴若内酯(°)’都是某些中草药中的成分,它们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互为同系物

9、世界笫一条大面积确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碎化镉薄膜,光电转

化率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玻璃含有二氧化硅B.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C.神化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0、设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lmolHCIO中含H—CI键的数目为O.LVA

B.ILO.lmohL^NaAIOz溶液中含AiOf的数目为O.INA

C.含O.lmolAgBr的悬浊液中加入O.lmolKCI,充分反应后的水溶液中Br-的数目为O.INA

D.9.2g由甲苯与甘油(丙三醇)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的总数为0.8NA

11、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用钠丝施取少做某溶液迸行始色证明该溶液中存在

A火焰H黄色

反应Na•不kK

向蕉糖溶液中加入福瑞酸•水浴加前彼水解的产物没

B得到蓝色溶液

热后•加入新制乳钿化铜,加热右还原性

向一定体积的饱和ARI和AgGU溶液中出现黄色沉淀与

相同温度F:

C令溶液中加人过小的0.1mol/L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的

K.(A«CD>K.《ARD

的溶液质心远大于黄色沉淀

将川溶液加入溶泄.

溶液分所,卜2:液体显紫

1)充分反应后再加入CCL混合嶷圾化件Ji*>1.

红色

荡MW

A.AB.BC.CD.D

12、我国的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醇制取低碳烯炫”技术可获得聚乙烯原料

B.“嫦娥四号”使用的SiC—AI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C.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O2

D.“东方超环(人造太阳)”使用的笊、福与同互为同位素

13、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碳酸氢怵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

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利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相似

C.光导纤维和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氨溶液不能留存,久置后容易爆炸

B.白磷暴露在空气中易自燃,可保存在水中

C.易燃的有机溶剂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和热源

D.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15、温度TC时,在初始体积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甲(恒容)、乙(恒压)中分别加入0.2molA和O.lmolB,发生反

B.M为容器甲

C.容器乙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5%

D.M的平衡常数大于N

16、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NH/、/NH.OH.过.“N6

过程I丫:

田/

过程n

Anammox反应模型

A.ImolNR所含的质子总数为IONA

B.联氨(N2H4)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C.过程II属于氧化反应,过程IV属于还原反应

D.过程I中,参与反应的NHr与NH20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7、利用固体燃料电池技术处理HzS废气并发电的原理如图所示。根据不同固体电解质M因传导寓子的不同,分为

质子传导型和氧离子传导型,工作温度分别为500℃和850C左右,传导质子时的产物硫表示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气体X

气体Y

A.气体X是H2s废气,气体Y是空气

+

B.M传导质子时,负极a反应为:xH2s—2xe=Sx+2xH

C.M传导氧离子时,存在产生SO2污染物的问题

D.氧离子迁移方向是从a电极向b电极

18、常温下,pH=3的HA溶液XmL与pH=ll的KOH溶液V2mL混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W=V2.则反应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B.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i—定小于V2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环一定大于V2

D.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一定存在c(H+)+c(OH-)=2xlO-7mol・Lr

1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向1.Omol•匚1的NaHCCh溶液中滴加2

A溶液呈黄色NaHCCh溶液溶液呈碱性

滴甲基橙

向氨水和Mg(OH)2的悬浊液中滴加少

得到红褐色悬浊液

BKsp[Fe(OH)3]<KSp[Mg(OH)2]

量FeCh溶液

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将

CKMnO4溶液褪色石蜡油蒸汽中含有烯垃

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AB.BD.D

20、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HNO3:S2O3+2H=SO2f+Sj+H2O

3+2-

B.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2c03溶液:2Al+3CO3=Al2(CO3)31

C.“侯德榜制碱法”首先需制备碳酸氢钠:NaCl(饱和)+NH3+COz+H2O=NaHCO3l+NH4cl

D.C11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溶液:CU2++HS-=CUS|+H+

21、下列离子方程式符合题意且正确的是

+3+

A.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e2O5+6H=2Fe+3H2O

3+

B.在明讽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溶液:A1+4OH=A1O;+2H2O

+

C.在盐酸中滴加少量Na2co;溶液:CO^+2H=CO2T+H2O

D.用FeS除去废水中的Cu2+:S2-+Cu2+=CuS>t

22、如图所示,常温时将一滴管液体Y一次性全部挤到充满02的锥形瓶内(装置气密性良好),若锥形瓶内气体的最大

物质的量是amoL久置后其气体的物贵的量是bmol,不存在a>b关系的是()

XY

A过量C、Fe碎屑稀HCI

B过量Na2c03粉末稀H2s04凡

过量P、碎屑

CFAl浓H2SO4

D过量Cu、CuO粉末浓HNO3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r

23、(14分)已知:R-CH=CH-O-RH07H-R-CH2CHO+ROH(危基烯基酸)

煌基烯基酸A的分子式为Ci2Hl60。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Ag(NH))2OH

HiOAT

一回4H(H3CHQHCH2CH2OH)

完成下列填空:

43、写出A的结构简式o

44、写出C-*D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o

①能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光照时与氯气反应所得的一氯取代产物不能发生消除反应;

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46、设计一条由E合成对甲基苯乙块(氏C—C=CH)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BrNaOH溶液

H:C=CH2CH;CH:Br--------/CH3C!i2OH

24、(12分)有A、B、C、D、E、F六种溶液,它们是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钠、碳酸钠、稀硝酸、氯化钢溶液中的

某一种。各取少量,将其两两混合现象如图所示。其中“I”表示难溶物,“t”表示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

空格表示未做实验,试推断其中F是:

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钢溶液

C.硫酸镁溶液D.碳酸氢钠溶液

25、(12分)亚硝酰氯(C1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其沸点为・5.5C,易水解。已知:AgNOz微溶于水,能溶

于硝酸,AgNO2+HNO3=AgNO3+HNOz,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Cb和NO制备CINO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1)制备Ch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字母代号)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

o(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根据需要填,可以不填满,

也可补充)。

(3)实验室可用下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其反应原理为:C12+2NO=2CINO

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X装置的优点为o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然后再打开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然

后进行其他操作,当Z中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4)已知:C1NO与H2O反应生成HNO2和HCL

①设计实验证明HNO2是弱酸:o(仅提供的试剂:1mol・L」盐酸、1

mobfHNOz溶液、NaNOz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②通过以下实验测定C1NO样品的纯度.取Z中所得液体mg溶干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样品

溶于锥形瓶中,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nw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亚硝酰氯(C1NO)的质量分数为o(已知:AgzCMh为砖红色固体;KSp(AgCI)=

1012

1.56X1O,Ksp(Ag2CrO4)=lxl0-)

26、(10分)有学生将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及NO、NO?性质实验进行改进、整合,装置如图(洗耳球:一种橡胶为材

质的工具仪器)。

实验步骤如下:

(一)组装仪器:按照如图装置连接好仪器,关闭所有止水夹;

(二)加入药品:在装置A中的烧杯中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铜丝,在装置C的U型管中加入4.0mol/L的

硝酸,排除U型管左端管内空气;

(三)发生反应:将铜丝向下移动,在硝酸与铜丝接触时可以看到螺旋状铜丝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气泡,此时打开止水夹

①,U型管左端有无色气体产生,硝酸左边液面下降与铜丝脱离接触,反应停止;进行适当的操作,使装置C中产生

的气体进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气体变为红棕色;

(四)尾气处理;气体进入烧杯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五)实验再重复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检验其气密性操作应该在—O

a.步骤(一)(二)之间b.步骤(二)(三)之间

(2)装置A的烧杯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一。

⑶加入稀硝酸,排除U型管左端管内空气的操作是0

(4)步骤(三)中“进行适当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一(填写序号),并用洗耳球在U型管右端导管口挤压空气进入。

(5)在尾气处理阶段,使B中广口瓶内气体进入烧杯中的操作是—o尾气中主要含有和空气,与NaOH溶液反

应只生成一种盐,则离子方程式为_o

⑹某同学发现,本实验结束后硝酸还有很多剩余,请你改进实验,使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反应结束后硝酸的剩余量

尽可能较少,你的改进是____o

27、(12分)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淡化钠反应来制备漠乙烷,其反应原理为H2s。4(浓)+NaBrNaHSO4+HBrT,

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如(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

CH3CH2OH4-HBraCH3CH2Br+H2O.

AD

乙醇溪乙烷澳

无色无色深红棕色

状态

液体液体液体

密度0.791.443.1

沸点rc78.538.459

(1)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一,B中进水口为一口(填"a”或"b”)。

(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

(3)氢溟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给A加热的目的是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和溟蒸气,防止一。

(5)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一。

(6)将C中的馅出液转入锥形井瓶中,连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2sOJ~2m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使溶液分层后用

分液漏斗分去硫酸层;将经硫酸处理后的溪乙烷转入蒸锦烧瓶,水浴加热蒸储,收集到35〜40c的储分约10.0g。

①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

②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溟乙烷的产率是一(精确到0」%)。

28、(14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对象之一“分子

开关”即与大环主体分子苯芳烧、硫或氮杂环杯芳燃等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对叔丁基杯[4]芳燃(如图I所示)可用于IHB族元素对应离子的萃取,如La3+、Sc2+o写出基态二价铳离子(Sc?+)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个。

(2)对叔丁基杯[4]芳煌由4个羟基构成杯底,其中羟基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力为o

(3)不同大小的苯芳煌能识别某些离子,如:N3\SCN一等。一定条件下,SCN-与MnO2反应可得到(SCN)2,试写出

(SCN)z的结构式o

(4)Ng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N-H键角为106.7。。如图产离子的部分结构以及H-N-H键角的测量

值。解释配合物中H-N-H键角变为109.5。的原因:o

(5)橙红色的八黑基二钻[Co2(CO)8]的熔点为52C,可溶于乙醇、乙酸、苯等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一晶体,八段

基二钻在液氨中被金属钠还原成四瓶基钻酸钠[NaCo(CO)4],四竣基钻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o

(6)已知C60分子结构和C60晶胞示意图(如图H、图ID所示):

图nC6O分子结构图HIGo晶胞示意图

则一个C60分子中含有。键的个数为,C60晶体密度的计算式为一gcm\(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29、(10分)A、B、C、D、E、F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的原子核内无中子,B的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于数的2倍,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与F位置相邻,F

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完成下列填空题:

(1)B在元素期表中的位置为,1个C原子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的电子。

(2)D、E、F三种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其半径由1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写出D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o

(4)常温下,ImolA的单质在C的单质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化合物,并放出28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5)非金属性的强弱:EF(填••强于”、“弱于”、“无法比较”),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6)Na2§O3可用作漂白织物时的去鼠剂。Na2sCh溶液及收Cb后,溶液的酸性增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题分析】

A.烷烧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异戊烷有5个碳原子,正己烷有6个碳原子,异戊烷的沸点比正己烷低,故

A错误;

B.常温下异戊烷是液态,液态烷足的密度比水小,故B错误;

C.五个碳的烷烧只有3种同分异构体,它们分别是正戊烷(5个碳都在主链上),异戊烷(4个碳在主链上,有一个甲基

在支链),新戊烷(4个甲基连在同一个碳上);CHio有9种同分异构体,直链状的有2种:C=C・CCCC-C=C-C-Co支

链是甲基的有3种:C=C・C・C(第5个跟在第2,3位),C・C=C・C(第5个碳在第2位)。环状的有4种:五元环,四元

环外有一个甲基,三元环外有2个甲基或一个乙基,故C错误;

D.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的核间平均距离叫做键长,键长越短,表示原子结合得越牢,化学键越强,苯的碳碳键强度介

于双键和三键直接,故长度大于碳碳三键小于碳碳双键,异戊烷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单键,则异戊烷的碳碳键键长比苯

的碳碳键长,故D正确;

正确答案是D。

2、A

【解题分析】

HC1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和H+,Fe"在阴极得电子,还原成Fe?+,Fe2\H\(h反应生成Fe'+和

2+

H2O,FC>F/+在阴极循环。

【题目详解】

A.由分析可知,Fe?+在阴极循环,无需补充,A错误;

B.HC1在阳极失电子得到C1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CI-2e=Ch+2H+,B正确;

C.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02〜40,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消耗0.25nwl氧气,标况下体积为5.6L,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物为HCl(g)和OXg),生成物为HzO(g)和Cb(g),故电解总反应可看作是4HCHg)+O2(g)=2C12(g)+

2H2O(g),D正确。

答案选A。

3、B

【解题分析】

A.测定等浓度的Na2c03和NazSCh溶液的pH,可比较碳酸氢根离子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酸性;

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

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1的外面;

D.淀粉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

【题目详解】

A.测定等浓度的NazCCh和Na2sCh溶液的pH,可比较HC(h•与HSO3•的酸性,不能比较S、C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强弱,A错误;

B.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试纸不变蓝,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NHJ,B正确;

C.加热AL表面的A1被氧化产生ALO.3,AI2O3是离子化合物,熔点高,包裹在A1的外面,使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

落下来,C错误;

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应该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检验,未将催化剂硫酸中和,操作不合理,因

此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o

4、A

【解题分析】

,4

A.一个NC中的中子数为g,一个D中的中子数为1,则1个甲基(一MCD3)所含的中子数为11,一个C中的电子数为

6,一个D中的电子数为1,贝打个甲基(一MCD3)所含的电子数为9;则Imol甲基(一气口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

别为HNA、9NA,故A正确;

B.pH=l的H2s03溶液中,c(H+)为O.lmol/L,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根据公式n=cV计算出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也无法计算氢离子的数目,故B错误;

C.铁和稀硫酸反应变为+2价,和足量稀硝酸反应变为+3价,故1mol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

数依次为2mol、3mol,故C错误;

D.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故1molCM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小于NA,故D

错误。答案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计算。解题时注意C选项中铁和稀硫酸反应变为+2价,和足量稀硝酸反应变为

+3价,故失电子数不同;D选项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彻底,故I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不会完全水解。

5、D

【解题分析】

W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确定W为N,W、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离子半

径最小的,确定Y为Al;ZXR2能与水剧烈反应,观察到液面上有白蓼生成,证明有HQ生成,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逸出,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确定ZXR2为SOCL,因此X为O、Z为S、R为

C1;即:W为N、X为O、Y为Al、Z为S、R为C1。

【题目详解】

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VX,故A错误;

B.未说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比较,故B错误;

C・Y和R形成的化合物AlCh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SOCl2+H2O=SO2+2HCI,AgNO3+HCl=AgCI:+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

答案:D

【题目点拨】

把握物质的性质、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液氨为常用的制冷剂,SOCIz

的推断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较大。

6、C

【解题分析】

+

H2A存在电离平衡:H2A^H+HA\HARH++A2-,pH增加促进电离*衡正向移动,所以由图可知:下方曲线是H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左侧曲线是H2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右侧曲线是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由

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A.由分析可知,随着pH的增大,pC增大的曲线是H2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故A错误;

B.pH=3.50时,左侧曲线是112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右侧曲线是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此时pC(H2A)

22

>pC(A')>pC(HA),即c(HA)>c(A")>c(H2A),故B错误;

c(H,A).c(A2)c(H,A).c(A2)c(H)K,

2x=

C.b点时,c(HA)=C(A'),——77~~4—=——~~4—-l-^Tr->交点a处c(HA-)=c(HA),故

2c-(HA)c-(HA)c(H+)小2

c(H,A卜c(H*)c(A21c(H)

Kai=——7——(H+)=1x100,HAM2+H+,交点c处c(HAO=c(A2'),故Kaz=/、=c(H+)

c(HA)c(HAJ

53

=|X1O-,故C(H2A)・C(A2-)/C2(HA-)=1O@8/1O53=IO-4.5,故C正确;

2

D.D.pH=3.00〜5.30时,结合物料守恒c(H2A)+c(HA)+C(A)始终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题目点拨】

认真分析纵坐标的意义,明确图象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离平衡及其影响,试题测重考查学生的分

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7、C

【解题分析】

A.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是加成反应,故A不选;

B.乙烷不能和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烷运能和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故B不选;

C.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均为C2H4O2,两者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选;

D,乙酸中的粉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溪乙烷没有不饱和键,也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8、D

【解题分析】

A.食用花生油是油脂,、鸡蛋清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正确;

1?.11«01莘或苯甲酸燃烧都消耗7.511101氧气,所以amol混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消耗氧气7.5amoL故正确;

C.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命名时,从左侧开始编号,所以名称为2,2,4,4,5•五甲基・3,3•二乙基

己烷,故正确;

D.七叶内酯("o.「)官能团为酚羟基和酯基,东食署内酯

(弋)的官能团为酚羟基和酯基和醒

键,不属于同系物,故错误。

故选D。

【题目点拨】

掌握同系物的定义,即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所谓结构相似,指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9、B

【解题分析】

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正确;

B.该发电玻璃光电转化率高,但不能将光能完全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硝化镉属于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

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提高了光电转化率,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D正确。

故选Bo

10、D

【解题分析】

A.次氯酸的结构为并不存在H・C1键,A项错误;

B.A1O,会发生水解,所以溶液中A1O;的数目小于(MNA,B项错误;

C.AgBr的悬浊液中加入KCI后,最终溶液中Ag+、Br-仍存在如下平衡关系:AgBr⑸;~>Ag+(aq)+B「(aq),

所以Br•的数目必然小于O.INA,C项错误;

D.甲苯的分子式为C7H8,甘油的分子式为C3H8。3,两种物质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相同,且两种物质分子的摩

尔质量均为92g/mol,所以9.2g混合物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一定为08YA,D项正确;

答案选D。

11、C

【解题分析】

A.进行熔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A错误;

B.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若要证明水解产生的物质,首先要加入NaOH中和催化剂硫酸,

使溶液显碱性,然后再用Cu(OH)2进行检验,B错误;

C.在AgCl和Agl饱和溶液中加入过量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且白色沉淀的质量远大于黄色沉淀,

说明溶液中c(C「)较大,c(T)较小,物质的溶解度AgCl>AgL由于二者的化合物构型相同,因此可证明物质的溶度积

常数KspiAgCl)>Ksp(AgI),C正确;

D.根据实验现象,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L,由于溶液中含有两种氧化性的物质HNO3、Fc3+,二者都可能将「氧化为b,

因此不能证明氧化性F/+X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12、C

【解题分析】

A.“甲醇制取低碳烯点”技术可生产乙烯,乙烯是制备聚乙烯的原料,故A正确;

B.SiC-Al材料是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故B正确;

C.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单质Si,故C错误;

D.同、笊、僦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所以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选C。

13、A

【解题分析】

A.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都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能够作胃酸的中和剂,故A正确;

B.活性炭为糖浆脱色是利用它的吸附性,臭氧漂白纸浆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故B错误;

C.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聚酯纤维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汽油属于烧类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有N元素,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是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4、D

【解题分析】

A.银氨溶液不稳定,则银氨溶液不能留存,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容易爆炸,故A正确;

B.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保存在水中,故B正确;

C.易燃的有机溶剂离明火和热源太近容易燃烧,故应远离明火、热源和强氧化剂,故C正确;

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是易燃物,钠燃烧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的

燃烧,所以钠着火燃烧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沙子灭火,故D错误。

故选Do

15、D

【解题分析】

若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x>3,随着反应的进行,甲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过程中反应速率比

恒压时大,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较少,对应于图像M,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与图像相符;若

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即xV3,随着反应的进行,甲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平衡过程中反应速率比恒

压时小,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较长,对应于图像N,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与图像不符;若该

反应x=3,则两容器得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与图像不符,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因此x可能为4,故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M为容器甲,N为容器乙,故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N为容器乙,容器乙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根据方程式2A(g)+B(g)=TxC(g),加入0.2moL\

和O.lmolB时,反应的B为A的物质的量的一半,A和B的转化率相等,也是25%,故C正确;

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达到平衡时,M、N对应的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本题的难点是排除x<3的情况。

16、C

【解题分析】

A选项,ImolNH/所含的质子总数为UNA,故A错误;

H—N—N—H

B选项,联氨(||)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B错误;

HH

C选项,过程II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过程IV中N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选项,过程I中,参与反应的NH4+到N2H4化合价升高1个,NEkOH至UN2H4化合价降低1个,它们物质的量之比

为1:1,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题目点拨】

利用化合价升降进行配平来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17、D

【解题分析】

A.根据电流分析,电极a为负极,传导质子时的产物硫表示为冬,说明是气体H2s废气变为Sx,化合价升高,在负

极反应,因此气体X为H2s废气,气体Y是空气,故A正确;

+

B.M传导质子时,产物硫表示为因此负极a反应为:xH2S-2xe=Sx+2xH,故B正确;

C.M传导氧离子时,H2s和-可能反应生成SO2,因此存在产生SO2污染物的问题,故C正确;

D.根据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规律,氧离子迁移方向是从b电极向a电极,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题目点拨】

原电池中离子移动方向根据“同性相吸”原则,电解池中离子移动方向根据“异性相吸”原则。

18、D

【解题分析】

A.若W=V2,如果酸是强酸,二者混合溶液呈中性,pH=7,如果酸是弱酸,酸浓度大于碱,混合溶液呈酸性,pH<

7,故A错误;

B.如果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酸是强酸,则Vi一定大于V2,如果酸是弱酸,W可能大于V2,可能等于V2,故B

错误;

C.如果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酸是强酸,则U一定大于V2,如果酸是弱酸,VI可能大于Vz,可能等于V"故C

错误;

D.若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H+)=c(OH)=10-7mol*L,,所以c(H+)+c(OH)=2xl07mol«L1,故D正

确;

故选D。

19、D

【解题分析】

A.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若溶液的pHN4.4,溶液都显黄色,因此不能证明NaHCCh溶液溶液呈碱性,A错误;

B.由于其中含有氨水,向其中加入FeCb溶液,FeCh与溶液中的氨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Fe(OH)3沉淀,不能证明

溶度积常数:Fe(OH)3<Mg(OH)2,B错误;

C石蜡油主要成分是各种烷足、环烷烧,它们与酸性KMnO」溶液不能反应,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将

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蒸汽分解后的产物中含有烯烧,C错误;

D.蔗糖的化学式为Ci2H22。”向其中滴加浓硫酸,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O两种元素以2:1的组成脱去留下碳,浓硫

酸表现脱水性,此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浓硫酸与脱水生成的C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Ch、S(h、H2O,

这些气体从固体中逸出,使固体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同时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

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o

20、C

【解题分析】

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HN(h,不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A错误;

B.向A12(SO4)3溶液中滴加Na2c03溶液发生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B错误;

C.“侯德榜制碱法”首先需制备碳酸氢钠: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1+NH4。,故C正确;

2+

D.CuSOz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溶液生成CuS沉淀和硫化氢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4-2HS=CuSl+H2St,

故D错误。

21、C

【解题分析】

A.磁性氧化铁为FqO4,故A错误;

B.在明矶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A/3++2SOj-+28。2++40〃=28&SOJ+A/Of+2H4,B错误;

C.在盐酸中滴加少量Na2c0,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MCOZT+H2。,C正确;

D.FcS为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拆,正确的方程式为C/+(aq)+FcS(s)k^CuS(s)+Fc2+,D错误;

故答案选Co

22、C

【解题分析】

A.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久置后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故不选A;

B.Na2c()3粉末与稀H2s。4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久置后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