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高二历史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高二历史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高二历史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高二历史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高二历史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目录知识精讲知识梳理、细节点拨、重点强调及即学即练2目标梳理课程标准、知识重难点101目标梳理课程标准、知识重难点目标梳理【课程标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知识重难点】知识重点: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知识难点: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因和历史意义。2.知道《世界遗产公约》的基本内容,理解《世界遗产公约》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3.了解各国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认识各国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4.通过学习,了解家乡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责任与义务。02知识精讲知识梳理、细节点拨、重点强调及即学即练1.历史上的文物保护与研究:在古代世界,对文物的收藏,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欧洲各国皇室、贵族和教会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盛行,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2.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3.中国近现代对文物古迹的保护(1)在中国,中央政府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始于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知识点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化普查。(4)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致力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以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继承【重点突破】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1.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基本素材,继往开来,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4.良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在扩大对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微点拨】文化遗产的价值1.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2.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见证;3.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4.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5.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7.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即学即练1.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的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修复,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对古迹造成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

)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B.加强科学研究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D.强化保护意识2.对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核心是强调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B.反对任何的“修复”,以保持其原貌C.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D.完整性是对真实性的强化3.《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是(

)A.完整性 B.艺术性 C.真实性 D.悠久性BBC1.制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2.目的: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3.遗产类型(1)《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2)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4.中国与世界遗产保护(1)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2)2004年8月,中国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3)2006年审议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知识点二:世界遗产公约完整性”。(4)2011年,中国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指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历史的真实见证;2.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3.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较大的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微点拨】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点拨】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1.历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这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2.世界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3.学术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即学即练1.《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强调它具有突出的(

)A.普遍价值 B.文化价值 C.艺术价值 D.独特价值2.“缔约国均承认……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上述规定出自(

)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B.《世界遗产公约》C.《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D.《世界遗产名录》3.《世界遗产公约》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各国签订的重要文件。下列属于《公约》内容的有①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

)②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③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④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BA1.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1)古代文明的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遗迹主要包括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2)近代文化遗产:佛罗伦萨就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这里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2.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3.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8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0个。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这既表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意味着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任重道远。知识点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即学即练1.雅典卫城坐东朝西,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而明清故宫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则都集中在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上,严整规矩。这种差别集中体现了(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所处历史时代的差异C.政治文化地理的差异

D.建筑设计理念的差异2.1905年,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评论大津巴布韦遗址时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麦克维尔的观点(

)A.肯定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属非洲古文化 B.指出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具有“罗曼史”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