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溶液与溶解度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1页
专题03溶液与溶解度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2页
专题03溶液与溶解度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3页
专题03溶液与溶解度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4页
专题03溶液与溶解度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溶液与溶解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第一部分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溶解)2.性质:(1)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2)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溶质一.溶液:知识清单3.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3)溶剂和溶质的判断:①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形成的溶液,一般以液体作为溶剂②两种液体混合之后,一般以质量大的做溶剂;③混合的物质中有水,一般以水为溶剂;④一般将溶液命名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当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为水。一.溶液:知识清单4.溶液的质量与体积:(1)M溶液=M溶质+M溶剂(2)V溶液≠V溶剂+V溶质5.溶液的理解:(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溶液(2)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3)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但溶液一定是透明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也不一定是溶液(4)溶液可以含多种溶质,不局限于一种6.常见的溶液及成分:一.溶液:知识清单1.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2.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3.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它们的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4.常见的悬浊液:面糊、泥水、石灰乳、血液5.常见的乳浊液:牛奶,水乳混合物二.悬浊液、乳浊液知识清单1.溶解的定义:一种物质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2.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3.物质溶解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4.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注意控制变量)①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②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③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温度不同溶解能力不同。三.物质的溶解知识清单5.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①溶质种类②溶剂种类

③温度:a.绝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硝酸铵b.少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如氯化钠(食盐)极少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熟石灰)6.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①溶质种类

②溶剂种类③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④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5.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三.物质的溶解知识清单(1)定义: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2)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①一定温度;②一定量的溶剂;③某种溶质。(3)判断方法:①观察法:若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则该溶质的饱和溶液;②实验法:若底部无剩余,加入该溶质,溶解或溶解一部分,不饱和;不再溶解,饱和。(4)转化: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知识清单(1)蒸发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蒸发为了浓缩溶液,减少溶剂,溶质析出(剩余少量液体时关火,利用余温蒸干)(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溶质析出

五.晶体的形成知识清单1.沉淀法:加入明矾或活性炭作凝聚剂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2.过滤:(1)定义:利用装置把体积不同的物质分离(中学的过滤即为分离不溶的固体和液体)(2)需要的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3)过滤器的制作:将圆形滤纸两次对折,成为1/4圆形,,然后一边一层另外一边三层从中间拉开成锥形。放入漏斗,使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残留气泡。(4)过滤的操作要求: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指:滤纸低于漏斗口、液体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指: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末端轻靠在有三层滤纸一侧、上面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中下部。六.常见的分离方法知识清单3.蒸馏:(1)定义: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先汽化,再液化之后液体分离(2)装置:(3)注意:冷凝水从下向上流,温度计在支管口六.常见的分离方法知识清单1.实验目的: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固体2.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铁架台、滤纸、天平等3.实验步骤:(1)溶解:称取适量粗盐置于烧杯,加入蒸馏水,搅拌至固体不再溶解(2)过滤:将溶解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3)蒸发:滤液置于蒸发皿中,边加热边搅拌蒸发结晶(剩余少量液体停止加热)。

七.粗盐提纯知识清单

八.自来水的净化知识清单(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2)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溶质质量。(3)符号是S,单位是g。(4)物质的溶解性: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我们将物质的溶解性分为以下四种:

九.物质的溶解度知识清单1.溶解度曲线:记录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用图像表示变化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3)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4)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的情况;(5)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6)曲线上每个点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十.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知识清单1.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总溶液质量的比值,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2)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多少,符号P。(3)有关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l00%=

×l00%

十一.溶液的配制知识清单2.溶液的配制:十一.溶液的配制知识清单3.误差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①天平使用不正确,使药品称量质量偏小。②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使水量取多了。③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④固体药品中含有杂质等。(2)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右,导致药品称量偏多。②砝码已生锈,导致药品称量偏多。③量取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使水量取少了。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十一.溶液的配制知识清单1.溶液的稀释:使用高浓度溶液配制低浓度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P浓×M浓=P稀×M稀2.溶液质量:(1)溶液密度与体积乘积(2)溶质质量除以溶质质量分数3.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P=

×100%十二.溶液的基础计算第二部分

巩固练习巩固提升1.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答案】C2.瓜沥有一家霸王茶姬奶茶店,有一款奶茶叫“伯牙绝弦”令人念念不忘。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伯牙绝弦”所使用的鲜牛乳透白醇厚,是一种溶液B.小虎最喜欢喝全糖的甜度,非常好喝,此时的奶茶已经达到饱和了C.相对于微糖甜度的奶茶,全糖甜度的奶茶浓度更大D.奶茶用勺子搅拌一下,可以增加糖的溶解度【答案】C3.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溶解时,需要用到玻璃棒,目的是引流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答案】D巩固提升3.如图是我们学过的蒸馏装置,关于蒸馏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方法能获得纯净水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B→A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内壁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答案】C4.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的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答案】D5.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 B.牛奶 C.液氧 D.食盐水【答案】D巩固提升6.某兴趣活动小组同学在家进行了自制明矾晶体的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过程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加溶质可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四步实验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C.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四步实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答案】D7.板蓝根颗粒有清热败火的功效。下列能作为冲剂溶解后是饱和溶液依据的是()A.溶液颜色很深 B.溶液味道很苦C.溶解得很快 D.底部固体有剩余【答案】D8.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白酒、牛奶、石灰水 B.泥浆水、酒精、汽水C.泥浆水、麻油和水的混合物、矿泉水 D.食盐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答案】C巩固提升9.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C.给丙溶液升高温度,固体一定会溶解D.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答案】D10.甲物质20℃和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0克和40克。20℃时,将20克甲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并将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图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B.①到②的过程中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①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为③ D.②烧杯内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答案】D巩固提升11.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3)的作用是(

)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答案】C13.为拓展能量来源,我国推广种植一种“生物柴油”树——麻疯树,其果实内含有果仁油。果仁油常用有机溶剂通过浸取法提取,主要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粉碎果仁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 B.加热溶解时温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变大C.过滤利用了果仁油与滤渣的溶解性不同 D.蒸发过程中果仁油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答案】D14.四川泡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四川泡菜制作简单,易于储存,食用方便。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⑤称量的砝码生锈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巩固提升14.小江同学做物质溶解性实验时的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B.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答案】C15.如图,小杨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了个孔,并向里加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和少量食盐晶体。一段时间后,小明将孔内的物质全部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大量食盐,判断其是否是饱和溶液B.倒出的物质中一定有食盐晶体C.将倒出的食盐水升温(不考虑溶剂蒸发),使其变为饱和食盐水D.倒出的物质中可能没有食盐晶体【答案】D16.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果粒橙C.可乐D.豆浆【答案】C巩固提升17.秀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去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该实验研究的因素是()A.溶剂的质量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温度 D.溶质的种类【答案】B18.课本P21页活动中,将高锰酸钾加入水和将碘加入酒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加入水中形成棕黄色高锰酸钾溶液,说明高锰酸钾可以溶于水B.碘可以溶于酒精但不能溶于水,说明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C.溶质除了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如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制成碳酸饮料D.酒精在溶解碘时作为溶剂,酒精直接溶于水中时则为溶质【答案】A19.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无色透明B.②为水C.③可通过增加溶剂实现转化D.④通过降低溶液温度一定能实现转化【答案】C巩固提升20.室温时,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①②操作,操作结束后,对最终甲、乙两烧杯中的溶液分析正确的是()A.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B.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乙溶液C.甲溶液一定饱和,乙溶液可能饱和 D.甲溶液可能饱和,乙溶液一定饱和【答案】B21.某同学在进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时,配制了某温度时硫酸铜热饱和溶液。下列能判断硫酸铜溶液已经饱和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 B.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C.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 D.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答案】D22.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蔗糖替代品,如图所示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B.木糖醇溶液从30℃升温到5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木糖醇溶液从50℃降温到30℃,一定没有晶体析出D.30℃时,75克木糖醇可以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答案】B巩固提升23.20℃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其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