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系统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系统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系统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系统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系统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系统方案TOC\o"1-2"\h\u21158第1章项目概述与目标 3157171.1项目背景 3118151.2项目目标 3219731.3项目范围 42588第2章工程进度管理理论 4245132.1进度管理基本概念 4271592.1.1工程进度 4166942.1.2进度管理 5209032.1.3进度控制 5139122.2进度管理方法 5327482.2.1甘特图法 5202652.2.2关键路径法(CPM) 5257852.2.3程序评估与审查技术(PERT) 5175682.3进度管理工具 59792.3.1MicrosoftProject 5101032.3.2PrimaveraP6 5243282.3.3BIM技术 6159512.3.4项目协同办公系统 61595第3章协同办公系统理论 6220503.1协同办公基本概念 693693.2协同办公系统架构 679653.3协同办公系统关键功能 623689第4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7167164.1项目组织结构 741254.2项目角色与职责 7286194.3项目沟通与协作 825101第5章工程进度计划 8139095.1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8234255.1.1编制原则 9236525.1.2编制流程 9177175.2关键路径法 9210605.2.1基本概念 9304015.2.2计算方法 9327075.3网络图与横道图 10135695.3.1网络图 10187925.3.2横道图 1016637第6章信息化系统设计 1021336.1系统需求分析 106956.1.1功能需求 10210556.1.2功能需求 11224786.1.3可扩展性需求 1166886.2系统功能设计 1130326.2.1工程进度管理模块 11142306.2.2协同办公模块 11288906.2.3文档管理模块 1146126.2.4资源管理模块 11826.2.5质量管理模块 12220026.2.6成本管理模块 12290946.3系统架构设计 1236496.3.1总体架构 12227756.3.2模块划分 1220956.3.3系统部署 1214764第7章协同办公系统实施 12246347.1系统开发与实施 1246547.1.1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12182797.1.2系统开发 12211667.1.3系统部署 13193217.2系统集成与测试 13324897.2.1系统集成 135337.2.2系统测试 13315617.3系统培训与推广 13138107.3.1培训计划制定 13183917.3.2培训实施 13282827.3.3推广应用 13163337.3.4售后服务与支持 1311660第8章工程进度监控与调整 13273548.1进度监控方法 13236168.1.1关键路径法 1354528.1.2里程碑监控法 14263338.1.3挣值分析法 14201558.2进度预警与报警 14187828.2.1预警机制 14109938.2.2报警机制 1464538.3进度调整策略 14161578.3.1重新规划工程进度 14159318.3.2优化资源分配 15260038.3.3加强沟通协调 15235198.3.4风险应对措施 1525775第9章项目风险管理 15135909.1风险识别与评估 15147309.1.1风险识别 15267879.1.2风险评估 1534949.2风险应对措施 1542619.2.1人员风险应对措施 16222109.2.2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16265119.2.3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16231479.2.4政策风险应对措施 16261089.2.5市场风险应对措施 16233109.3风险监控与沟通 16102329.3.1风险监控 1688489.3.2风险沟通 167601第10章项目总结与改进 173244610.1项目绩效评估 172732310.1.1工程进度管理效率评估 17973710.1.2成本控制评估 171235010.1.3协同办公能力评估 172853110.2项目经验总结 17864810.2.1项目策划与需求分析 172421710.2.2技术选型与系统设计 1742210.2.3项目实施与培训 171976210.2.4项目管理与沟通 181865810.3项目持续改进措施 18141810.3.1优化系统功能 18828410.3.2完善项目管理流程 183218410.3.3加强团队建设 181526410.3.4深化协同办公应用 18860910.3.5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8第1章项目概述与目标1.1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其管理复杂度和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为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降低成本,实现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迫切需求。工程进度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具有的作用。同时协同办公系统在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开发一套适用于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的系统方案,成为本项目的研究重点。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构建一套完善的工程进度管理体系,实现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进度监控、预警和分析,提高工程进度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2)设计一套协同办公系统,实现项目团队成员间的信息共享、沟通协作和任务管理,提升团队协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3)结合建筑行业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4)通过系统应用,提高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1.3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以下方面:(1)工程进度管理:涵盖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全生命周期的进度管理,包括进度计划制定、进度监控、预警和分析等功能。(2)协同办公: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文档管理、任务分配与跟踪、沟通协作、通知公告等功能模块,以满足项目团队成员在日常工作中的需求。(3)系统开发与实施:包括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培训及售后服务等。(4)行业适应性研究:针对建筑行业特点,对系统进行定制化改进,保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5)项目实施与推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行业标准,为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第2章工程进度管理理论2.1进度管理基本概念工程进度管理是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到竣工各阶段的进度控制。其核心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在规定的时间、质量和成本范围内顺利完成。本节将对工程进度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阐述。2.1.1工程进度工程进度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所需时间的预测和实际完成情况。合理的工程进度安排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工程质量。2.1.2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有效规划、监控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进度计划编制、进度监控、进度调整和进度分析。进度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推进,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2.1.3进度控制进度控制是进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通过对工程项目进度的实时监控,发觉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使工程项目进度恢复正常的过程。2.2进度管理方法为提高工程进度管理的有效性,建筑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进度管理方法。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进度管理方法。2.2.1甘特图法甘特图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进度管理工具,通过条形图的形式展示工程项目各阶段、各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便于项目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项目进度。2.2.2关键路径法(CPM)关键路径法是一种基于网络图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网络图中各路径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和关键任务,从而为项目进度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2.2.3程序评估与审查技术(PERT)程序评估与审查技术是一种概率性分析方法,考虑了任务完成时间的概率分布,通过计算任务的平均完成时间、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项目进度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为项目进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2.3进度管理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进度管理工具应用于建筑行业。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进度管理工具。2.3.1MicrosoftProjectMicrosoftProject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项目管理软件,支持甘特图、网络图等多种视图,能够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进度计划编制、监控和控制。2.3.2PrimaveraP6PrimaveraP6是Oracle公司的一款项目管理软件,适用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其具有强大的进度计划、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功能,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2.3.3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方法。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协同管理,提高项目整体效率。2.3.4项目协同办公系统项目协同办公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集成项目管理、协同办公、通讯等功能,实现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和高效沟通。有助于提高工程进度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第3章协同办公系统理论3.1协同办公基本概念协同办公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协作沟通、流程协调及任务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协同办公旨在提高组织内部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沟通成本,促进团队协作。3.2协同办公系统架构协同办公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协同办公系统中的各类数据,包括用户信息、文档资料、业务数据等。(2)服务层:提供协同办公系统所需的各种服务,如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消息推送、数据交换等。(3)应用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协同办公的各项应用功能,如文档管理、项目管理、日程安排、通信交流等。(4)展现层:为用户呈现协同办公系统的界面,包括Web端、移动端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5)安全与维护层:保证协同办公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包括系统备份、恢复、监控、故障处理等。3.3协同办公系统关键功能协同办公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关键功能:(1)文档管理:支持在线创建、编辑、审批、存储和共享文档,实现文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2)项目管理:提供项目计划、任务分配、进度跟踪、资源协调等功能,助力项目高效推进。(3)通信交流:集成即时通讯、邮件、电话等多种沟通方式,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实时沟通。(4)日程管理:协助用户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实现个人和团队的日程共享。(5)流程管理:支持自定义业务流程,实现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6)权限管理:细粒度设置用户权限,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7)数据统计与分析:对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8)移动办公:支持移动端访问,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处理工作的需求。(9)系统集成: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组织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第4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1项目组织结构为保证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的有效性及协同办公系统的顺利运行,项目的组织结构设计。本项目将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结合功能性和项目性管理特点,形成以下组织架构:(1)项目管理部:负责整体项目的策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工作,下设项目经理、项目助理等岗位。(2)工程技术部: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进度管理等工作,包括各专业工程师、施工员等岗位。(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部:负责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及管理工作。(4)财务部: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使用、结算及管理工作。(5)人力资源部:负责项目团队的招聘、培训、考核及激励工作。4.2项目角色与职责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明确各项目角色及其职责。以下为本项目主要角色及其职责:(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策划、组织、协调、控制工作,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目标承担责任。(2)项目助理:协助项目经理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负责项目文件、资料的管理及沟通协调工作。(3)专业工程师:负责项目专业技术指导、质量监督、进度管理等工作,对所负责专业领域的成果承担责任。(4)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把关等工作,保证施工顺利进行。(5)采购员:负责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及管理工作,保证项目进度不受影响。(6)财务人员: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使用、结算及管理工作,保证项目资金合理使用。(7)人力资源专员:负责项目团队的招聘、培训、考核及激励工作,保障项目团队稳定高效。4.3项目沟通与协作项目沟通与协作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沟通与协作:(1)建立项目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项目会议,包括项目启动会、进度汇报会、问题协调会等,保证信息畅通。(2)利用协同办公系统:通过搭建协同办公平台,实现项目文件、资料、进度、问题等信息的共享与实时更新,提高项目协同效率。(3)建立项目问题反馈及解决机制: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快速解决,保证项目进度不受影响。(4)加强跨部门协作:通过定期组织跨部门沟通活动,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项目进展。(5)建立激励机制:对项目团队成员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设立相应的奖励措施,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第5章工程进度计划5.1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是建筑行业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按期完成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阐述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流程及要点。5.1.1编制原则(1)符合合同要求:工程进度计划应保证工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2)合理分配资源: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3)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在进度计划中预留一定的风险时间,降低工程进度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风险。5.1.2编制流程(1)收集工程资料:包括工程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合同工期等。(2)划分工程阶段:根据工程特点,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阶段,以便于管理和控制。(3)确定工程量:对各个阶段的工程量进行详细计算,为进度计划提供依据。(4)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5)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利用专业软件,如Project、P6等,绘制工程进度网络图。(6)审批与调整:将编制完成的工程进度计划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5.2关键路径法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Method,简称CPM)是工程进度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确定工程项目的关键路径和关键工序。5.2.1基本概念(1)关键路径:在工程进度网络图中,从开始节点到结束节点,总持续时间最长的路径。(2)关键工序:位于关键路径上的工序,其完成时间对整个工程进度具有重要影响。5.2.2计算方法(1)绘制工程进度网络图:明确各个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2)计算各个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StartTime,简称EST)和最早完成时间(EarliestFinishTime,简称EFT)。(3)计算各个工序的最迟开始时间(LatestStartTime,简称LST)和最迟完成时间(LatestFinishTime,简称LFT)。(4)计算各个工序的总时差(TotalFloatTime,简称TFT):TFT=LSTEST或LFTEFT。(5)确定关键路径:总时差为零的工序组成关键路径。5.3网络图与横道图5.3.1网络图网络图是表示工程进度计划的一种图形化方法,能直观地展示各个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1)节点表示法:用圆圈表示工序,箭头表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2)箭线表示法:用箭线表示工序,节点表示工序的开始和结束。5.3.2横道图横道图(GanttChart)是另一种表示工程进度计划的图形化方法,以时间为横轴,以工序为纵轴,直观地展示工程进度。(1)绘制方法:在时间轴上,用条形图表示各个工序的开始、完成时间和持续时间。(2)优点:容易理解,便于沟通和汇报。(3)局限性:无法直接反映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适用于规模较小、工序简单的工程项目。第6章信息化系统设计6.1系统需求分析6.1.1功能需求(1)工程进度管理:实现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执行、监控及调整,保证工程按期完成。(2)协同办公:实现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协作,提高工作效率。(3)文档管理:对项目文档进行统一存储、分类、权限控制,保证文档安全。(4)资源管理:对项目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降低成本。(5)质量管理:对项目质量进行监控,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要求。(6)成本管理:对项目成本进行实时监控,控制项目预算。6.1.2功能需求(1)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保证数据安全。(2)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提高用户体验。(3)系统应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满足项目团队协作需求。6.1.3可扩展性需求(1)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功能扩展。(2)系统应支持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共享。6.2系统功能设计6.2.1工程进度管理模块(1)进度计划:支持甘特图、网络图等多种进度表示方法,方便项目管理者制定和调整进度计划。(2)进度监控: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对滞后任务进行预警。(3)进度汇报:支持项目团队成员定期汇报工作进度,便于项目管理者掌握整体进度。6.2.2协同办公模块(1)通讯录:提供项目团队成员的联系方式,方便沟通。(2)即时通讯:支持项目团队成员在线沟通,提高协作效率。(3)邮件管理:与常用邮箱服务提供商对接,实现邮件收发、管理。(4)会议管理:支持在线召开会议,记录会议内容,分配任务。6.2.3文档管理模块(1)文档: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实现文档统一管理。(2)权限控制:对不同角色的用户分配不同权限,保证文档安全。(3)文档版本控制:记录文档历史版本,方便追溯。6.2.4资源管理模块(1)资源计划:制定项目所需资源计划,合理分配资源。(2)资源调配:根据项目进度和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3)资源监控: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6.2.5质量管理模块(1)质量计划: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标准。(2)质量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检查,记录检查结果。(3)质量整改: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跟踪整改效果。6.2.6成本管理模块(1)成本预算:制定项目成本预算,控制项目成本。(2)成本核算:实时统计项目成本,分析成本构成。(3)成本分析: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提出成本优化措施。6.3系统架构设计6.3.1总体架构本系统采用B/S架构,前端使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技术开发,后端采用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数据库采用MySQL、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6.3.2模块划分系统按照功能需求划分为工程进度管理、协同办公、文档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六个模块,各模块相互协作,共同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6.3.3系统部署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通过互联网实现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办公,便于项目管理者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和各项指标。第7章协同办公系统实施7.1系统开发与实施7.1.1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在系统开发阶段,首先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以保证系统功能符合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的实际需求。需求分析包括收集用户需求、分析业务流程、确定功能模块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制定系统架构、数据结构、界面设计等方案。7.1.2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文档,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工具进行系统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遵循软件工程规范,保证系统质量。7.1.3系统部署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部署实施。部署过程中,保证系统与现有硬件、软件环境的兼容性,并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实际运行需求。7.2系统集成与测试7.2.1系统集成将协同办公系统与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集成过程中,保证系统间的接口规范、数据传输安全可靠。7.2.2系统测试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稳定可靠、满足预期需求。7.3系统培训与推广7.3.1培训计划制定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7.3.2培训实施组织专业培训师进行系统操作培训,保证用户熟练掌握协同办公系统的使用方法。7.3.3推广应用在培训完成后,对系统进行推广应用。通过实际应用,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用户体验。7.3.4售后服务与支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故障排查、系统升级等服务,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关注用户需求变化,持续改进系统功能。第8章工程进度监控与调整8.1进度监控方法8.1.1关键路径法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Method,CPM)是一种常用的工程进度监控方法。通过识别工程项目中各个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计算每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StartTime,EST)、最早完成时间(EarliestFinishTime,EFT)、最迟开始时间(LatestStartTime,LST)和最迟完成时间(LatestFinishTime,LFT),确定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路径。在监控过程中,实时更新各项活动的进度,对关键路径上的活动进行重点关注。8.1.2里程碑监控法里程碑监控法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节点,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监控。里程碑节点应包括工程项目的主要阶段、重要活动及关键成果。在监控过程中,以里程碑节点为依据,评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及时调整工程计划。8.1.3挣值分析法挣值分析法(EarnedValueAnalysis,EVA)是一种综合考虑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工程项目监控方法。通过计算已完工程预算(BudgetedCostofWorkPerformed,BCWP)、计划工程预算(BudgetedCostofWorkScheduled,BCWS)和实际工程成本(ActualCostofWorkPerformed,ACWP),分析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偏差,为项目调整提供依据。8.2进度预警与报警8.2.1预警机制建立工程项目进度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进度偏差的活动进行预测和预警。预警机制包括:设定预警阈值、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制定预警处理流程等。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偏差超过预警阈值时,启动预警处理流程,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8.2.2报警机制报警机制是指在工程项目进度监控过程中,对已发生的进度偏差进行报警。报警机制包括:设定报警条件、报警方式、报警处理流程等。当进度偏差达到报警条件时,及时发出报警,启动报警处理流程,保证工程项目进度可控。8.3进度调整策略8.3.1重新规划工程进度根据进度监控结果,对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进行重新规划。在调整过程中,充分考虑关键路径、资源分配、风险管理等因素,保证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合理、可行。8.3.2优化资源分配针对进度偏差,分析资源需求,优化资源分配。通过调整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资源等,提高工程项目进度,降低进度风险。8.3.3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保证信息畅通、协同工作。针对进度问题,及时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方案,保证工程进度顺利进行。8.3.4风险应对措施针对可能导致进度偏差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提前储备关键资源、调整施工工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等,降低风险对工程进度的影响。第9章项目风险管理9.1风险识别与评估本节主要对建筑行业工程进度管理与协同办公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旨在为项目团队提供清晰的风险防范方向。9.1.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人员风险:如人员离职、能力不足等;(2)技术风险:如系统故障、数据丢失等;(3)管理风险:如进度延误、沟通不畅等;(4)政策风险:如政策变动、法律法规变化等;(5)市场风险:如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等。9.1.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概率: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影响:分析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3)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优先级。9.2风险应对措施针对识别和评估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9.2.1人员风险应对措施(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招聘、培训、激励制度;(2)建立关键岗位的备岗制度,降低人员离职对项目的影响;(3)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9.2.2技术风险应对措施(1)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降低系统故障概率;(2)建立数据备份机制,保证数据安全;(3)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提高系统稳定性。9.2.3管理风险应对措施(1)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期完成;(2)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提高项目协同效率;(3)加强对项目过程的监控,保证项目质量。9.2.4政策风险应对措施(1)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项目策略;(2)与部门保持良好沟通,保证项目合规性;(3)加强政策研究,充分利用政策优势。9.2.5市场风险应对措施(1)加强市场调研,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