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药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农民农药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农民农药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农民农药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农民农药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农药知识培训课件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有限公司

汇报人:XX目录农药基础知识01农药安全使用02农药施用技术03农药残留与控制04病虫害识别与防治05农药法规与政策06农药基础知识章节副标题PARTONE农药的定义和分类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农业害虫、杂草、病害等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农药的定义农药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按化学性质分类农药根据其作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等。按作用对象分类农药按来源可分为化学合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按来源分类01020304农药的作用原理农药通过接触害虫体表,破坏其生理机能,如有机磷农药对害虫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触杀作用01害虫摄食含有农药的食物后,农药在害虫体内产生毒性,导致其死亡,例如某些杀虫剂。胃毒作用02某些农药在常温下能挥发成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害虫体内,产生毒害作用,如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熏蒸作用03农药被植物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害虫取食植物组织时中毒,例如内吸性杀菌剂。内吸作用04农药的使用原则01根据病虫害种类和作物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农药,避免盲目使用,确保效果和安全。合理选择农药02选择最佳施药时间,如早晨或傍晚,以减少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科学施药时间03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确保农药的有效性和作物的安全。严格遵守剂量农药安全使用章节副标题PARTTWO安全防护措施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使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和口罩,以减少皮肤和呼吸道接触农药。正确存储和处理农药农药应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用完后应妥善处理空瓶和剩余农药,避免污染环境。避免在风大或高温时段施药在风大或高温时段施药会增加农药飘散和蒸发,增加吸入风险,应选择风小和温度适宜的时间施药。农药中毒急救方法识别中毒症状观察中毒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头晕等典型症状,及时识别中毒迹象。立即脱离接触口服中毒处理若为口服中毒,立即催吐并尽快送医,切勿自行给予解毒剂。迅速将中毒者带离农药污染区域,避免进一步吸收毒物。清洗污染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中毒者皮肤或眼睛,减少农药残留。废弃农药的处理农民应将废弃农药集中存放,避免随意丢弃,确保环境安全。01根据农药的性质和成分,进行分类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02废弃农药需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车辆进行运输,防止泄漏和污染。03采用焚烧、填埋或化学处理等方法,安全销毁废弃农药,防止二次污染。04废弃农药的收集废弃农药的分类废弃农药的运输废弃农药的处理方法农药施用技术章节副标题PARTTHREE施药器械的使用选择合适的喷雾器,调整压力和喷嘴,确保农药均匀覆盖作物,避免药液浪费。喷雾器的正确使用01定期清洗喷雾器,更换磨损部件,以保证施药效果和器械寿命。喷雾器的维护保养02使用喷雾器时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面具,防止农药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施药时的安全防护03施药方法和技巧掌握正确的施药剂量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农药特性,选择最佳施药时间,如早晨或傍晚,以提高药效。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推荐剂量施药,避免过量或不足,确保农药使用安全有效。采用适当的施药方式根据作物类型和病虫害特点,选择喷雾、撒粉、涂抹等合适的施药方式,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施药时间与环境条件根据作物生长周期选择施药时机,如苗期、花期或成熟期,以提高药效和减少作物损伤。作物生长阶段施药时应考虑风速和风向,避免风大时施药,以防药液飘移污染非靶标区域。适宜的气候条件选择早晨或傍晚施药,避免高温时段,以减少药剂挥发和作物吸收不良。最佳施药时间农药残留与控制章节副标题PARTFOUR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增加患癌风险,如滴滴涕(DDT)残留与乳腺癌的关联。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农药残留超标会导致农产品无法通过国际标准检测,影响出口贸易,如欧盟对某些农药残留的严格限制。影响农产品出口农药残留进入环境后,会破坏土壤微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控制农药残留的措施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过量施用导致残留。合理使用农药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残留风险。生物防治技术通过轮作和间作不同作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留。轮作与间作施用农药后,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上市前农药残留量低于安全标准。农药安全间隔期残留检测方法介绍利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和检测农药残留,适用于挥发性农药的精确分析。气相色谱法结合色谱技术,通过测量分子质量来鉴定和定量农药残留,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质谱检测法通过高压输液系统将样品带入色谱柱,用于分析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的农药残留。液相色谱法利用抗体特异性结合农药,通过酶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检测农药残留,操作简便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章节副标题PARTFIVE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小麦锈病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影响产量。识别小麦锈病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其幼虫会钻入水稻茎秆内部,导致稻株枯萎,影响稻米品质。识别水稻螟虫棉花蚜虫以吸食棉花叶片和嫩茎汁液为生,造成叶片卷曲、生长受阻,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识别棉花蚜虫防治策略和方法利用黄板诱捕、性信息素诱杀等物理手段,减少害虫数量,保护作物免受侵害。物理防治方法01引入天敌如瓢虫、蜘蛛等捕食性昆虫,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Bt)来控制害虫。生物防治技术02合理使用农药,注意轮换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减少环境污染。化学防治注意事项03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作物生长周期,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计划。综合防治策略04防治效果评估在喷洒农药后设定观察期,记录病虫害的变化情况,评估农药的即时效果。农药使用后观察期通过实验室检测,测定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确保食品安全符合标准。残留量检测定期检查作物的生长状况,包括叶片、果实等,以评估农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作物生长情况跟踪长期跟踪同一地块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估农药的持续防治效果和可能的抗药性问题。长期效果评估农药法规与政策章节副标题PARTSIX农药管理相关法规加强农药管理,保障农产品及人畜安全。《农药管理条例》1997年发布,经2001年、2017年及2022年多次修订。修订历史农药使用政策导向鼓励使用低毒农药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