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1页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2页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3页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4页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

北京市地方标准DB

编号:DBXX—2021

备案号: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Technicalcodeforconstructionofbuildingweakelectricity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21-x-x发布2021-X-X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以黑体字标志的第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是根据北京市质昼技术监督局文件?关于印发2021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工程方案的通知?

(京质监标发[2021]76号)的要求,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

准?(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标准?(GBXXXX)为依据,按照“验评别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

过程控制”的工程质量监控管理方针,遵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21]182号文),由主编单

位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北京市中电兴发科技,会同主要

参编单位,组织北京市智能建筑行业内资深专家组成标准编写组共同完成。

本标准共分1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那么,2、术语,?、根本规定,4、弱电综合管

网及布线工程,5、通信系统,6、信息网络系统,7、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8、建筑设条监控系统,

9平安技术防范系统,10、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1、公共播送及会议系统,12、信息集成管理

系统,13、弱电机房工程,14、防雷及接地工程,15、工程质量评估,附录A工程实施与质量控制记录为

标准性附录,附录B子分部工程调试、检测质量控制记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

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标准强制性条文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授权北京市建筑业联

合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负责本标准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为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积累生料,认真总结经验,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

资料寄送至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邮政编码:100013: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

街14号中林商务中心110室:,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要编制单位: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

本标准主要参编单位:

全国平安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北京建筑设计研窕院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

同方股份数字城市科技公司

北京联合智建科技

北京中加集成智能系统工程

北京欣卓越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华安北海消防立安工程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

北京科计通电子丁程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名单:略

目次

1总那么.....................................................................................4

2术语.......................................................................................5

3根本规定.....................................................................................8

3.1一般规定............................................................................8

3.2施工管理............................................................................8

3.3施工准备..........................................................................10

3.4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11

3.5系统(分部)工程检测.............................................................14

3.6系统(分部)工程竣工验收.........................................................15

3.7平安环保措施......................................................................16

3.8质量记录表式......................................................................17

4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18

4.1一般规定...........................................................................18

4.2施工准备...........................................................................18

4.3工程实施..........................................................................21

4.4系统调试与试运行..................................................................25

4.5系统检测与质星控制...............................................................27

4.6竣工验收.........................................................................28

5通信系统....................................................................................31

5.1一般规定...........................................................................31

5.2施工准备..........................................................................31

5.3工程实施..........................................................................32

5.4系统调试与试运行.................................................................34

5.5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37

5.6竣工验收.........................................................................40

6信息网络系统................................................................................41

6.1一般规定...........................................................................41

6.2施工准备..........................................................................41

6.3工程实施..........................................................................43

6.4系统调试与试运行..................................................................45

6.5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46

6.6竣工验收..........................................................................49

7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50

7.1一般规定...........................................................................50

7.2施工准备..........................................................................50

7.3工程实施..........................................................................51

7.4系统调试与试运行..................................................................64

7.5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65

7.6竣工验收.........................................................................70

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71

8.1一般规定...........................................................................71

8.2施工准备.........................................................................71

8.3施工要点..........................................................................71

8.4系统调试..........................................................................74

8.5系统检测.........................................................................79

8.6质量控制...........................................................................83

8.7竣工验收.........................................................................86

9平安技术防范系统...........................................................................87

9.1一般规定...........................................................................87

9.2设备安装准备.....................................................................87

9.3工程实施.........................................................................89

9.4系统调试与试运行.................................................................94

9.5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00

9.6竣工验收........................................................................102

10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04

10.1一般规定.......................................................................104

10.2施工准备.......................................................................104

10.3工程实施.......................................................................104

10.4系统调试与试运行...............................................................105

10.5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06

10.6竣工验收.......................................................................106

11公共播送及会议系统........................................................................108

11.1一般规定.......................................................................108

11.2施工准备........................................................................108

11.3工程实施........................................................................109

11.4系统调试与试运行................................................................115

11.5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26

11.6竣工验收........................................................................128

12信息集成管理系统..........................................................................170

12.1一般规定.......................................................................132

12.2施工准备.......................................................................132

12.3工程实施........................................................................133

12.4系统调试与试总行................................................................133

12.5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34

12.6竣工验收.......................................................................137

13弱电机房工程...............................................................................138

13.1一般规定.......................................................................138

13.2施工准备........................................................................138

13.3工程实施........................................................................138

13.4系统调试与试运行................................................................142

13.5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143

13.6竣工验收........................................................................143

14防雷及接地工程.............................................................................145

14.1一般规定.......................................................................145

14.2施工准备........................................................................145

14.3工程实施与调试..................................................................145

14.4工程检测与质量控制.............................................................147

14.5竣工验收........................................................................147

15工程质量评估...............................................................................148

15.1一般规定.......................................................................149

15.2评估根本条件....................................................................149

15.3评估方法........................................................................150

15.4评估结论........................................................................152

附录A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158

附录B子分部工程调试、险测质量控制记录...................................................178

本标准用词说明................................................................................249

引用标准名录..................................................................................250

条文说明......................................................................................252

1总那么

1.0.1为适应北京市建筑弱电工程信息化建设开展的需要,加强和标准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

程质量验收,切实保障整体二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建筑弱电工程实施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不理低了本标

准的规定。

1.0.4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除应执行本标准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北京市现行的有关

标准标准的规定。

2术语

Buildingweakelectricityengineering

建筑弱电T程是以建筑为依托,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地设置诸如:通信、信息网络、卫星接

收及有线电视、建筑设备监控、平安技术防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公共播送及会议等弱电子系统,

并基于弱电机房、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和信息集成管理根底设施平台,向人们提供•个具有平安、高效、

舒适、便利、环保、节能特点,并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标准且质量合格的智能建筑弱目系统工程。

2.0.2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Engineeringofweakelectricitysyntheticnetworkand

cabling

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是建筑弱电工程的根底设施平台,它是直接关系到各子系统建设和功能正常

发挥的根底通道,主要由区域综合外网、室内综合管网和综合布线以及防雷及接地等工程组成。主要用于

信息网络、通信、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平安技术防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公共播送及会议、信

息集成管理等各弱电系统(子系统)综合组网工程。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

到整个建筑弱电工程各弱电系统(子系统)的平安、稳定正常运行。

2.0.3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system

通信系统既是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文、图像传输的根底设施,乂是综合应用有线及无线通信先进

技术及接入网络设备,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快捷、有效、平安及可靠的通信效劳系统。建筑物中的通信系

统应具有良好的平安保密功能。通过通信接入网设备,可实现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网、综合业务

数字网、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用以保障通信信息无阻塞传递并实现通信网络资源

共享。

2.0.4信息网络系统Infcrmationnetworksystem

信息网络系统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平安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相应设备

而构成的信息网络平台。业界借助于这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递与网络平安管理,并

在此根底上开展各种信息应月业务。

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Satellitereceivingandcabletelevisionsystem

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是综合应用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

而构成的先进、可靠、平安和可拓展的影视接收与音视频图像传递系统。

统BuildingEquipmentsurveillancecontrolsystem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和图形处理技术对建筑

物(或建筑群)所属的各类设备(包括暖通空调、冷热源、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等)的运行、平

安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等实行集中监视、控制与管理I以下简称监控)而构成的综合监控系统,用

以保障设备平安运行、节能、减少运行费用和有效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2.0.7平安技术防范系统Securitytechniqueguardingsystem

平安技术防范系统是根据建筑平安技术防范管理和区域平安技术防范体系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

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安防监控技术和各种现代平安防范技术而构成的用于维护社会公共平安、预

防刑事犯罪及灾害事故为目的.具有入侵报警(含周界、住户报警)、视频安防监控、访客对讲、出入口

控制(门禁)、电子巡更、防爆平安检查、停车场(座)管理、应急指挥等功能的平安技术防范体系。

平安技术防范系统对于亘要布防点位进行实时监控,警情事件•旦发生,系统应即刻快速予以捕捉警

情事件目标,并为执勤人员分析和处理警情事件提供真实可靠的凭证。

2.0.8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Automaticfirecontrolalarmandfirelinkagesystem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是综合应用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和自动灭火等先进技术

和相应设备而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用以实现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

公共播送及会议系统Publicbroadcastandconferencesystems

公共播送及会议系统包括:公共播送系统和会议系统。

1公共播送系统publicaddresssystem

公共播送系统是为公共播送覆盖区效劳,并由所有公共播送设备、设施及公共播送覆盖区的声学环境

所构建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公共播送系统包括紧急播送、业务播送、背景播送。

紧急播送

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发布的播送,包括与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的火灾应急播送。

业务播送

公共播送系统向其效劳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局部听众认知的日常播送,包括发布的通知、新闻、

信息、语声文件、寻呼、报时等。

背景播送

公共播送系统向其效劳区播送的、旨在渲染环境气氛的播送,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包

括环境模拟声)等。

2会议系统conferencesystem

指为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议而设置的由具备讨论、表决、身份识别、收听、记录、音视频录放等功能

或局部功能的设备或装置组成的系统。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Informationintegrationmanagementsystem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是在具有不同功能的弱电子系统(子分部)工程建设根底上,综合应用数字化、网

络化、集成化等先进技术,以信息集成为主,兼容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而构建成的中央级

信息管理平台,用以满足对各弱电系统(子系统)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便于对各弱

电系统(子系统)设备的自处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正确信息与资

源共享的信息效劳,使建筑弱电工程建设到达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并向人们提供平安、

高效、舒适、便利、节能、环保、和谐的建筑环境。

Engineeringofweakelectricity

equipmentroom

弱电机房工程为在建工程各弱电系统(了系统)的主要设备、装置等提供安装条件和构建对系统集中

监控、管理操作工作环境,而实施的专业化综合工程。

根据功能需求和安装设备不同,弱电机房工程一般包括: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网络、程控总机、

安防及消防监控中心、播送电视、电视接收前端等设备机房及总配线间、弱电间、设备配线机房等工程。

Engineeringoflightningprotectionandearthing

防雷及接地工程是时建筑弱电工程各弱电系统(子系统)进行直击雷防护、联合接地等电位连接、

电磁屏蔽和雷电过电压保护等综合防雷设施的安装工程。

综合防雷设施包括外部防雷设施和内部防雷设施。

外部防雷设施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是主要用于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1

内部防雷措施主要由等电位连接系统、接地系统、辟蔽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

小或防止雷电流产生的地磁危害。

工程质量评估Engineeringqualityappraisal

工程质量评估是对在建的建筑弱电工程所进行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根底上,本照平安、高效、舒适、

节能,环保的建设原那么,币标准的诸如根木条件.方法及优质工程等须评定等工程质量的综合评估,用

以实施对整体工程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估。

3根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应包括:施工管理、施工准备、工程实施与质量控制、系统调试与试运行、系

统检测和竣工验收。

建筑弱电系统(分部)工程应包括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通信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卫星接收及有

线电视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平安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公共播送及会议系

统、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弱电机房工程、防雷及接地工程等子系统(子分部)工程。

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与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D314、?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标准?GBXXXX、?智

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3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标准?GB/T50375和?建设工程工程管理标准?GB/T50326等的要求编制,并与其配套使用。

本章规定为通用规定,适合亍•本标准第4〜15章各弱电系统(子系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3.1.5通信系统、平安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除应执行本标准标准外,还应按相关国家现行标准标准和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其它系统的

检测应根据工程工程的需要,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北京市质量监督总站认

可的专业检测机构组织实施。

3.2施工管理

建筑弱电工程应具备以下条件方可实施:

1工程工程应经国家或北京市“招标投标”程序全过程运作,而且施工单位已取得工程工程“中标

通知”函件。

2设计施工图或深化设计施工图已经会审或专家审告:以确认。

3安装施工单位或系统集成商按有关规定应具有工程实施相应的等级资质。

4安装施工单位的安装与调试上岗人员按有关规定应具有相应的资格或专项资格。

5安装与调试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按有关规定应具有检验合格证,并保证使用时应在有效限

期内。

6开工报告应已完成,并已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工作。

7施工现场已具备工程的施工条件。

8

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筑弱电工程的各子系统(子分部)工程之间及与其它专业之间假设有交叉作业,在施工时,各

专业质检应相互协调配合,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2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全过程应接受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监理。

施T技术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工程部应建立适应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2施工工艺更动时,施工技术交底必须在作业前进行。

3技术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交底人或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保存。

4当设计施工图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时,经相关各方协商确认,按要求填写设计变更审核表,并经

签认之前方可实施。

工程调试与验收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根据本工程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编制工程调试验收大纲,并经审核确认后组织实施。调试验收

大纲应包括调试及验收程序、测试工程、方法、测试用的仪表仪器和相关的技术标准等。

2各子系统的联试、联调与验收应在调试大纲中统一考虑,并予以明确界定到位。

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竣工验收管理应包括以F内容: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检行;

系统检测合格;

运行管理队伍组建完成,管理制度健全:

运行管理人员应完成培训并具备独立上岗能力;

竣工验收文件资料完整;

系统检测工程的抽险和复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木标准质量控制标准要求。

2竣工验收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

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以卜耍求:

1应确定质量目标。

2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程序。

3工程质量验收应按“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的程序进行。

施工平安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建立平安管理机构。

2应建立平安生产制度和平安操作规程。

3应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对平安生产的要求。

4作业前应对班组进行平安生产交底。

施工合同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遵守?合同法?规定的各项合同履行原那么,依据合同中各项规定认真如约履行。

2合同变更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

3.3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必须以经审批的设计文件和施工图为依据,如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施工图与现场

不符,施工前必须按需进行深化设计并形成深化设计施工图。

2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会审批准。

3

产品质量检查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本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质量检有应包括建筑弱电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硬件设备、材料、软件产品

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

2产品功能、性能等工程的检测应按相应的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进行:供需双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

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3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定各项功能正常。

4对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产品,可要求进行工厂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5硬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杳重点应包括平安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工程,可靠性检测可参考生

产厂家出具的可靠性检测报合。

机具、仪器与人力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安装工具齐备、完好,电开工具应进行绝缘检查。

2绝缘测量、电阻测量的仪器和测量工具应经过标定。

3施工人员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

施工环境应符合以卜要求:

1

2

3施工现场应具备满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用水、用电条件。

4施工用电须有平安保护装置,接地可靠,符合平安用甩、接地标准。

5建筑物防雷与接地施工应完毕。

6施工现场应整洁,并符合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要求。

3.4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3.4.1建筑弱电系统(分部)和子系统(子分部)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应具体参照本标选相关章

节执行.

工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应包括:与前期各专业工序交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设计文件质量审查与

验收、进场设备和材料的验收、软件产品的验收、系统接口的验收、隐蔽工程等施工过程检杳验收、工程

施工安装检查验收、系统自检和试运行以及竣工验收等。

3.4.3工程实施前应进行工序交接,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

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专业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

工程实施前应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杳制度,施工技术措施和进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套并填写本标

准附录A表A3.4-lo

工程实施前设计文件质量审查与验收必须符合以卜要求:

1设计文件必须满足国家、北京地方及有关专业技术领域对相关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规定。

2设计文件应能有效地指导工程实施全过程,并应完整齐套。

3二次深化设计施工图必须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会审会签或组织行业专

家审查予以确认前方可实施。

二次深化设计施工图的设计内容与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深化设计施工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说明书;

2)图例;

3)用户点表:

4)系统图、控制原理图、系统接线图;

5)设备清单;

6J主要材料清单;

7)弱电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

8)室内综合管网平面图;

9)弱电机房供配电系统原理图:

10)弱电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图:

11)设备安装图:

12)区域综合外网图。

2设计说明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用户需求分析:

3)设计依据;

4)设计指导思想;

51设计原那么:

6)建设总体框架方案:

7)系统建设规模及建设水平与目标;

8)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9)系统主要设备、线材配置方案:

10)弱电综合管网建设方案;

11)施工考前须知。

3系统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描述系统工作各个组成局部及其用户布点数量:

2)描述系统工作各个组成局部之间的控制、传递和反响等各类关系;

3)描述系统的主要设备选型、数量及功能:

4)其它必要的描述。

4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的平面位置:

2)机房弱电间和竖井平面布置详图、电源及接地做法:

3)与系统中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线缆的型号、规格、敷设方式、走向;

4)其它必要的描述。

5系统接线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端子的编号和说明;

2)接线与端子编号的对应关系;

3J其它必要的描述。

6设备安装图至少应包括以卜.内容:

1)安装材料的说明;

2)安装步骤的说明;

3)安装工艺图和说明;

4)其它必要的安装图、选用标准图集及说明。

7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平面图(含室内综合管网、区域综合外网和综合布线)至少应包括以下内

1)设计说明和图例;

2)统筹设计综合管网的线槽、管路的走向与敷设标高和局部剖面图并表示出其空间位置:

3)引入、引出主干管网预留管孔剖面图:

4)标识管线型号、规格;

51标注敷设方法:

6)其它必要的描述。

8设计变更文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变更原因:

2)变更详细设计和说明;

3)变更偏差表,用以说明变更后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4)其它必要的设计变更说明。

1产品质量验收包括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

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未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或未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按规定

程序必须通过产品检测符合相关标准前方可使用O

2产品外观检查应保证外观完好,产品无损伤、无暇疵、辅件齐全、品种、数量、产地符合要求。

3设备、材料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如果是进口产品,那么需提

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以及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

4检查线缆、配线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产地等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查验

线缆、配线设备外表有无变形、缺陷、脱漆、破损、裂痕、撞击痕迹等,并如实填写进场检验记录,封存

相关线缆、器件样品。

5依据规定程序获得批准使用的新材料和新产品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提供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

证明文档。

6产品标志查验应保证产品上标明生产厂家名称或代号、型号、生产年份等,并应具有产品许可证

或强制产品认证标志。

7未经进场验收合格的设备、材料严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经进场验收的设备和材料必须按产品

的技术要求妥善保管。

1商业化的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软件、信息平安软件和网管软件等应进

行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的检查。

2由系统承包商编制的用户应用软件、用户组态软件及接口软件等应用软件,除进行功能测试和系

统测试之外,还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容量、可靠性、平安性、可恢复性、兼容性、自诊断等多项功能测试,

并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

3所有自编软件均应提供完整的文件,包括诸如:软件资料、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使用

和维护说明书等。

3.4.9

1系统承包商应提交接口标准,接口标准应在合同签订时由合同签定机构位.责审定.

2系统承包商应根据接口标准制定接口测试方案,接口测试方案经检测机构批准后实施;系统接口

测试必须保证接口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实现接口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功能,不发生兼容性和通信瓶颈问题,

并保证系统接口的制造和安装质量。

3设备自带控制系统的接口,其开放程度应能满足二次开发和系统集成的需要。

3.4.10隐蔽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必须做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严禁实施隐

蔽作业。

2

3.4.11施工过程和施工安装的检查与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1

2采用现场观察、核对施工图、抽查测试等方法,对工程设备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观感质量验收。

验收应根据GB50300第和

3.4.12

系统试运行连续投运时间•个月后,可进行子系统(子

3.5系统(分部)工程检测

3.5.1系统(分部)工程检测时应具备的条件:

1系统(分部)工程安装调试完成,并已进行连续投试运行一个月以上。

2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

3.5.2建设单位必须组织检测单位有关人员依据合同技术文件和设计文档以及本标准规定的检测工程、

检测标准、检测数量与检测方法,制定系统检测方案并经系统工程建设单位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予以实

施。

3.5.4

3.5.5系统(分部)工程检测评估

1检测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2主捽T程有一项不合格,那么系统(分部)丁程检测为不合格:一般丁程两项或两项以上不合格.

那么系统(分部)工程检测为不合格。

3系统(分部)工程检测不合格应限期整改,然后重新检测,直至检测合格,重新检测时抽检数量

应加倍:系统(分部)工程检测合格,但存在不合格项,应充不合格项进行整改,直到整改合格,并应在

竣工验收时提交整改结果报旨。

3.6系统(分部)工程竣工验收

3.6.1系统(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分部)工程检测工程的抽检和复核应符合设计要求。

2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检查应合格。

3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验收应合格。

4系统(分部)工程所包括的子系统(子分部)工程调试、联调和验收应合格。

5系统(分部)工程试运行满三个月其运行质量应合格并客户满意。

6工程涉及到本标准强制性条文全部执行到位。

7运行管理队伍组建完成,管理制度健全。运行管理人员已完成培训,并具有独立上岗能力。

8竣工验收技术文件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合同技术文件及开工报告;

2)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技术交底、工序交接记录;

3J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及明细表;

4)系统接口、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预检、批检记录;

6〕安装质量及观感验收记录:

7)系统工程调试、试运行记录;

8)强制措施条文、系统工程检测报告及记录:

9)竣工图及竣工验收报告;

10)监理文件;

11)系统的技术操作和维护手册;

12)重大施工事故报告及处理。

9竣工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完整、数据准确、互相对应。

竣工验收发现不合格的系统或子系统时,建设单位必须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直到重新验收合格。整改

后仍不合格的系统丁程严禁通过验收和交付使用.

3.6.3竣工验收评估

1凡经过随工检查利阶段验收合格,并取得签证的,竣工验收时一般不再进行检杳与验收。

2竣工验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认各阶段测试检查结果;

2)验收组认为必要工程的复检;

3)设备的清点核实;

4)对系统工程进行评定和签收。

3竣工验收评估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

4系统(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为建筑弱电工程竣工险收合格。

3.7平安环保措施

平安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应进行平安交底。

2施工现场用电须按照临时用电标准要求,合理布线,做好接零接地。

3搬运设备、器材应保证人身及器材平安。

4采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缆,不应用肉眼直接观测。

5登高作业,脚手架和梯子应平安可靠,梯子应有防滑措施,严禁两人同梯作业。

6风力大于四级或雷陶大气,严禁进行高空或尸外安装作业。

7进入施工现场,应配带平安帽。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平安带或采取必要的平安措施,

8施工现场应注意防火,并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9在安装、清洁有源设备前.,必须先将设备断电,不得用液体、潮湿的布料清洗或擦拭节电设备。

10设备必须放置稳固,并防止水或湿气进入有源硬件设备。

11确认工作电压同有源设备额定电压一致。

12硬件设备工作时不行翻开外壳。

13在更换插接板时宜使用防静电手套。

14应防止践踏和拉拽习源线。

环保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现场垃圾和废料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或回收,严禁随意抛撒。

2现场施工机具噪声应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声。

3应采取措施控制施丁过程中的粉尘污染.

3.8质量记录表式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质量记袤表式见附录A。

子分部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表式见附录Bo

4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

4.1一般规定

本章规定适用于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的工程实施、调试、检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

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范目应包括:区域综合外网、室内综合管网和综合布线工程。区域综合外网工程

由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人(手)孔、引入与引出配管、室外交接箱等组成;室内综合管网由弱电间、

线槽、配管、配线箱、接线食、智能配线箱、管网支架等组成: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包括用于建筑弱电系统

及综合布线的主干线缆、水立线缆、用户配线、各类配线模块、机柜等。

本章规定依据现行国家标准与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503U-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

标准?GB50312-20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162021、?建筑电气工程实施质量验收标准。GB50303、?

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06的要求编制,并与其配套使用。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中应进行自检测试、工程竣工前应完成各弱电系统(子系统)监测工作。

弱电综合管网及布线工程的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

标准及有关技术标准、标准的规定。

技术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前,应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并形成施工图。

2工程施工必须以经审批的设计文件和施工图为依据。

3二次深化设计施工图必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会审会签。

4

5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会审批准。

6

7施工人员应提高宏观节约意识;节约用料,降低消耗,。应对施工工具进行维护、检修、保养及

更新置换。

8施工单位应制定环保措施,现场垃圾和废料须确定堆放地点。

9

4.2施工准备

区域综合外网工程施工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2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3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应满足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使用前

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进场检验。

4施工工具齐备、完好。

5室外管道应按通信管道丁程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室内综合管网工程施工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前应依据施工图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将弱电各系统的线槽、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合理安

排。完成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弱电等专业的接口确认。

2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3根据支架、吊架所承荷载,确定支架、吊架的规格,在线槽订货时应向厂家作技术交底,支架、

吊架和线槽宜由厂家统一加二并供货,应做防腐处理。

4线槽内外外表光滑无毛刺,无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保护层完整,无锈蚀、脱落等现象。

5配套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要求如下:

1)各种型材与管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线管壁厚均匀,外表涂覆或镀层

应均匀、平整、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外形不得变形、断裂、损坏。

2)塑料管槽必须采用阻燃管槽,外壁应具有阻燃标记。

6施工工具齐备、完好。

7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预留孔洞、预埋件,路由畅通。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建筑环境条件进行检杳,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杳内

容如下:

1)各场地土建工程已竣工。房屋环境清洁,地面平整:

2)门的高度和宽度;

3)房屋预埋线槽、喑管、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及尺寸;

4)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卜的净高、地板块开挖的孔洞大小与位置、防静电措施及支撑

架接地:

5)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提供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的数量和位置;

6)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设置的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尺寸,安装位置、接地电阻值:

7)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位置、面积、高度、通风、防火及环境温、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8)施工现场防雷与接地施工完毕,具备平安保护装置,满足止常施工用电条件。

2应对建筑物进线间及入口设施进行检查,检杳内容如下:

1)引入管道安装的位置与管孔的使用分配及与其他设施如电气、水、煤气、下水道等的位置间距

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引入管道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3)管线入口部位的排水及防止气、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3施工前器材检验

1.1丁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屈量应在施丁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

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产品检测报告、安装维护说明书等中文文本。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

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进口设备和材料应具有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2)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3)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二:

缆线外包装和外护套需完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