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20《熔化和凝固》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B.98℃的水也可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2..南极洲有着一望无际的冰川,如下对于冰川描述,正确的是()A.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熔化成水,傍晚气温下降,水又凝固成冰川B.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不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成水C.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但冰的温度达不到熔点,故不能熔化D.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冰川的温度始终是0℃3.其中正确的是()A.90℃的碘不会升华B.零下10℃的酒精也能汽化C.零下20℃的水银是液态的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4.图2中,表示非晶体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是()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开始熔化C.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6min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6.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7.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特点的是()A.B.C.D.8.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罕见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B.沥青被烤化时温度保持不变C.沥青属于晶体D.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9.在自然界中,水这种物质在0℃时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把冰水混合物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B.冰可以凝固,因为冰的凝固点是0℃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结冰D.不能确定11.锡的熔点是232℃,那么232℃的锡()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12.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白糖在水中化了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从冰箱中拿出食物在化霜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13.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A.B.C.D.14.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A.B.C.D.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有固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C.蒸发、升华都有致冷作用D.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1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凝固和熔化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BC段吸热但温度不变B.在t=6min时,该物质为液态C.该物质在EF段的熔化过程中经历了4minD.该实验过程物质吸热持续了16min17.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18.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19.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在第3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不吸收热量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蜡烛20.如图为海波的熔化图象,有关这个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已经熔化完了B.BC段海波没有吸收热量,所以温度没有升高C.BC段海波在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熔化过程D.图象上AB段为固态,BC段为液态,CD段为气态二、填空题21.宁安高铁于2015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芜湖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的道岔转折器以及接触网上都安装有电热设备,下雪时电热器把热传给接触网上的雪,电热器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原理工作的,电热器产生的热使雪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车轮和轨道通过____(选填“摩擦做功”或“热传递”)“生热”,从而使轨道上的雪融化。22.为防止结冰,下雪后的路面经常洒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在锅中隔水蒸菜,打开锅盖时,看见锅中的水在沸腾,但浮在水面上的碗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23.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它的凝固点是℃,凝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min,这一过程是热过程.24.如图所示为某种固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t1到t2,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过程,物质的状态是.25.2012年11月下旬全国平均气温为近28年同期最低,我市许多地方出现了冻雨、冰挂.如图所示是屋檐上结起的冰挂.冰挂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冰挂的形成过程中要热量.冻雨是过冷水滴(温度低于0℃)落到温度0℃(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三、实验题26.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的信息有:信息一:海波的熔点为48℃;信息二:;信息三:.27.(8分)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像,(1)从A到D整个过程是的(选填“吸热”或“放热)(2)在BC段物质处于状态;(3)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的;(4)CD段物质处于状态。四、综合题28.在做《探究冰、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时,其中要求在下面两图中分别画出冰、蜡烛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画冰熔化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时,选择(甲/乙)图,冰、蜡烛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显著不同是.29.阅读题纳米陶瓷纳米陶瓷作为高新科技材料应用广泛.贴于“神舟八号”飞船外表面的“太空”纳米陶瓷,具有永久、稳定的防静电性能,且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等特点,采用氧化锆材料精制而成的纳米陶瓷刀,具有金属刀无法比拟的优点:刀刃锋利,能切割钢铁等物质,能削出如纸一样薄的肉片;硬度高,其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完全无磁性;不生锈变色,健康环保;可耐各种酸碱、有机物的腐蚀;为全致密材料,无孔隙、不沾污、易清洁.纳米陶瓷充分体现新世纪、新材料的绿色环保概念,是高新技术为现代人奉献的又一杰作.(1)“神舟八号”飞船与空气摩擦呈炽热状态时,飞船船舱不至于被烧毁的原因之一是飞船外表面的陶瓷具有_______高的特点.(2)纳米陶瓷刀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磁化.它的耐磨性好,是因为它的________高.(3)如图是纳米陶瓷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_______(填字母)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在皮肤上涂一些酒精,酒精蒸发时带走部分热量,会感到凉爽,A错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如果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98℃的水也可以沸腾.说明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减低,B错误;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甚至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水银先凝固了,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C正确;从冰箱中刚取出的易拉罐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D错误.考点:蒸发及其现象;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2.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南极的温度很低,温度一直处于冰的熔点以下,所以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但冰的温度达不到熔点,故不能熔化,故应选C。考点:晶体的熔化条件3.BC【解析】试题分析:固态的碘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升华,A、碘的熔点是113.5℃,在90℃时处于固态,能够升华.此选项错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B、酒精的熔点(凝固点)是-114℃,所以-10℃的酒精处于液态,能够汽化.此选项正确;C、水银的凝固点(熔点)是-38.8℃,所以-20℃的水银是液态的.此选项正确;D、铜的熔点是1083℃,铝的熔点是660℃,用铝做熔化铜的器皿,铜还没有达到熔点,器皿(铝)就熔化、漏了.此选项错误.故选BC.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4.B【解析】试题分析: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一直是下降的,故应选B。考点:凝固图像5.BCD【解析】解:A、从图象上看,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由图可知,在第6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12min﹣6min=6min,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C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6.D【解析】解: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A错误;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C、冰棍“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错误.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要吸收人体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首先要确定物质原来所处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突破这种类型的题目.7.B【解析】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D、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若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则为熔化图象;若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则为凝固图象.若温度有一段时间不变,则为晶体,若温度不断变化,则为非晶体.8.A【解析】解:A、沥青被烤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沥青被烤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故B错误;C、沥青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非晶体,故C错误;D、沥青熔化过程中吸热,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认识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9.D【解析】解:水在0℃时,如果不能放热,就会保持在0℃的水状态,即为液态.如果继续放热,就会开始凝固,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即冰水混合物.因为蒸发是温度低于沸点时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所以可能为气态,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冰的熔点是0℃,对0℃以下的冰进行加热时,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冰的温度升到到0℃时(0℃的冰),如果能继续加热,冰就会一点点开始熔化(0℃的冰水混合物),等到冰全部熔化后(0℃的水),如果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才会从0℃开始上升.10.C【解析】解:0℃的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周围温度也是为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会熔化;0℃的水要凝固需要放出热量,但周围温度也是为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水不会凝固.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11.D【解析】解:锡是晶体,晶体的温度到达熔点或凝固点时,刚开始熔化或凝固时,处于固态或液态;中间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最后完全熔化或凝固,是液态或固态.因此三种状态都有可能.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熔化或凝固的特点,要会辨别.对于晶体来讲,在熔点(凝固点)时,物质有三种存在的可能①固态、②固液共存状态、③液态.12.C【解析】解:A、白糖在水中化了,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B、土地干涸,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C、霜是固态小冰晶,化霜过程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D、湖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3.B【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熔化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0℃,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解:A、根据图象可知,A中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符合题意;C、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温度在升高,说明物体在吸热,且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故D部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14.D【解析】试题分析: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水的沸腾是温度先不断升高,达到沸点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解:A、图中物质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熔化的规律: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图中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凝固的规律:虽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C、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图象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D、图中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不再变化了,这与水的沸腾规律相符,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各种不同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都涉及到了,解题时要抓住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及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特点、规律判断出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走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15.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2)降低温度是使所有气体液化的一种方法.(3)蒸发和升华都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4)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A、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该选项说法错误;B、使气体液化方法有降低温度,所以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该选项说法正确;C、蒸发和升华都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所以蒸发与升华都有致冷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D、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液体沸腾时对它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时,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这要求熟练掌握物质的状态变化规律,特别是知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16.C【解析】试题分析:(1)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凝固过程.(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解: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在BC段,该物质不断放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从1min开始凝固,到5min结束,故在t=6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故B错误.C、该物质从11min开始熔化,到15min熔化结束,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故C正确.D、该实验过程物质吸热持续了8min,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17.C【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所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所以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所以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18.C【解析】试题分析: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态的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是: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解: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只要有冰,杯中就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即0℃;只是阳光下的冰熔化得快些;故C正确;ABD错误.【点评】抓住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即可解答.19.B【解析】试题分析:海波是晶体,蜡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晶体全部熔化之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变软,熔化.解:A、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由图可知,甲是晶体海波,则甲在第4min才开始熔化,故甲在第3min时是固态;故A正确;B、甲是晶体海波,在ab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晶体甲对应的熔化温度为48℃,故甲的熔点是48℃,故C正确;D、由图可知,甲是晶体海波,乙是非晶体蜡烛;故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掌握各阶段的状态.20.C【解析】试题分析:海波固态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海波熔化,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熔点.当海波全部熔化,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解:A、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海波的熔点,熔点是48℃,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液可能是正在熔化,故A错误.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BC段海波在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熔化过程,故C正确;D、海波在AB段是固态;在BC段是固液共存;在CD段是液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够通过图象判断晶体或非晶体,同时对熔化图象上每段过程的状态、吸热情况和温度变化情况都要理解掌握.21.热效应熔化摩擦做功【解析】试题分析: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各种效应,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雪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的现象叫熔化;轨道上的雪融化是由于车轮和轨道通过摩擦做功产生了热量。考点:电流的效应;改变内能的方式22.降低;碗中的水虽然达到沸点,但不能从锅中继续吸热.【解析】解:(1)冬天下雪后,常在路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使水不易再结冰;(2)因为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碗内的水也达到沸点.碗内的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但由于锅中的水和碗内的水温度相同,不再发生热传递.所以碗内的水不会沸腾.故答案为:降低;碗中的水虽然达到沸点,但不能从锅中继续吸热.【点评】本题考查了降低水的凝固点的方法,以及水沸腾的条件等,属热学的中档题.23.80;5;放.【解析】解:由图象可知,物体从5到10分钟,温度保持80℃不变,处于凝固过程.所以可知该晶体的凝固点为80℃,经历了10﹣5=5min,在凝固过程中仍要不断放热.故答案为:80;5;放.【点评】此题主要是分析晶体的凝固图象,考查了凝固点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对凝固过程的了解,知道凝固过程是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完.晶体的凝固过程是放热过程.24.熔化;固液共存.【解析】解:读图可知,这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整体呈升高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在图中t1到t2这段时间内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达到熔点,正在熔化,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故答案为:熔化;固液共存.【点评】在阅读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时,先确定是熔化还是凝固,再根据是否有一定的熔点来判断晶体和非晶体,最后根据具体的温度点或时间点来得出更加准确的信息.25.凝固;放出;低于【解析】试题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凝固放热;(2)晶体凝固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不断放热.解:(1)水滴从屋檐留下来的过程中遇冷变成了冰挂,这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2)冻雨是过冷水滴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就会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层,也是凝固现象.故答案为:凝固;放出;低于.【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凝固现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26.(1)海波初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 游戏原创性评价与创意激发考核试卷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经典好题单元练(三十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学生版)
- 2025绿色能源供应合同
- 2025设备租赁合同 标准版模板
- 社团工作计划总结
- 资金流动管理的提升方案计划
- 节能环保专家的新年个人工作计划
- 注重反馈与调整的计划
- 服务营销学(第3版) 试卷B
- 2025年03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5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深入贯彻学习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 冲压工理论知识试题(附答案)
- 全媒体运营中的用户画像构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601-700题)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VDA6.3-2023版审核检查表
- 历代皇帝年号表
- 超星尔雅学习通《时间管理》章节测试含答案
- 二至六年级24点试题与部分答案
- 2016年江苏开放大学-实践性考核作业-建设工程施工管理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