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熔化和凝固》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晶体的是()A.玻璃B.冰C.沥青D.松香2.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A.将铁块加热至100℃B.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C.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D.冰雪熔化3.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A.蜡B.冰C.玻璃D.松香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A.铅笔芯、橡胶是导体B.铁、冰、玻璃是晶体C.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D.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5.下列情景中,哪一个过程属于物态变化()A.一块铁放在火炉中烧红了B.一根铁丝被折弯了C.食物腐败了D.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6.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表示晶体熔化现象的是()7.关于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B.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C.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D.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却不断上升。8.小明同学买了一块新鲜的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当他把冰冻豆腐拿出来化冻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其主要成因是()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成的D.豆腐里的水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成的9.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电灯通电发光C.冰块熔化D.湿衣服晾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0℃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基础粒子C.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D.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11.下列固体属于晶体的是()A.蜡B.固态酒精C.玻璃D.松香12.请你辨别下列哪种物质是晶体()A.石蜡B.冰C.玻璃D.沥青13.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仪器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在干燥的季节里,人们穿着化纤衣料的衣服时,衣服常会吸附在身上,是静电现象D.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14.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下表,在世界各地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种类酒精水水银乙醚熔点/℃-1170-39-114沸点/℃7810035735A.酒精温度计B.水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15.把分别盛有地沟油和花生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B.沸点C.凝固点D.硬度17.图是表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其中表示晶体凝固的是:()18.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不吸热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蜡烛19.下列事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20.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象是()二、填空题21.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常在水中加防冻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低温下不会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易沸腾。这说明防冻液比纯水的凝固点,防冻液比纯水的的沸点。22.我们利用金属钨作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___高,不易熔断;饺子在水中怎么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__高;23.白炽灯泡中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在南极考察时,测气温不用水银温度计,而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24.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份的___________;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____________过程,需吸收__________。25.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呈态。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解: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需要学生记住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属于识记内容.2.D【解析】解:A、将铁块加热至100℃.温度上升,但状态没变化.故A错误;B、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属于气球的形状发生变化,状态没变.故B错误;C、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冰的形状改变了,但状态没变.故C错误;D、冰雪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物态变化是的概念.3.B【解析】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选项中,属于晶体的有: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属于非晶体的有:玻璃、蜡、松香.故选B.【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能从众多的固体中挑选晶体和非晶体.4.C【解析】试题分析:铅笔芯是导体,橡胶是绝缘体,故A错误;铁、冰是晶体,玻璃是非晶体,故B错误;塑料、干木棒、陶瓷都是绝缘体,故C分类正确;食盐、水银都是晶体,蜡是非晶体,故D分类错误,故选C。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导体;绝缘体5.D【解析】试题分析:铁放在火炉中烧红是热传递现象,铁块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A错;铁丝被折弯只是形状的改变,状态不变,故B错;食物腐败属于化学变化,不是物态变化,故C错;小雪人“流汗了”是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物态变化,故D正确;应选D。考点:物态变化6.D【解析】试题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其中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中有一水平线段,而非晶体没有.A、温度逐渐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温度整体下降,且中间有一段时间放热但温度不变,属于晶体凝固,故不合题意.C、温度整体下降,且中间有一段时间放热但温度不变,属于晶体凝固,故不合题意.D、晶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晶体的熔化图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的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同一种物质的的凝固点和她的熔点相同。晶体有确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对照个选项,A、B、D正确,C错误,符合题意,选填C。考点:晶体、非晶体定义,晶体、非晶体熔化及凝固特点。8.D【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弄清豆腐产生“小孔”的原因,再根据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来进行判断。把豆腐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再拿出来,在此过程中,豆腐中的水先遇冷凝结成冰,然后遇热熔化成水,从而形成了冻豆腐的小孔,所以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考点:凝固9.A【解析】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故它是化学变化,而电类通电发光、冰块熔化和湿衣服晾干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它们都是物理变化。10.A【解析】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错。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不是原子核组成部分C错。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D错。物理学中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无论冰和水的多少,混合物的温度都一样。11.B【解析】试题分析:晶体是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的。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蜡、玻璃和松香是非晶体,固态酒精是晶体。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晶体和非晶体的知识。点评: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是区分他们的基础。12.B【解析】试题分析:石蜡、玻璃、沥青都没有一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而冰需要在0℃时熔化,是典型的晶体.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点评:晶体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13.D【解析】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运动引起的。14.A【解析】根据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来进行判断,已知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要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又因为我国各地区温差较大,所以选择温度计要凝固点低,沸点高,通过比较得知,酒精温度计符合要求。15.C【解析】依据题意:地沟油在7℃时,由液态变为固态,而根据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所以答案C凝固点符合题意.故选C.A.“孤掌难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17.C【解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有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通过图象中是否有不变的温度,首先可判断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之前温度逐渐上升还是逐渐下降判断是熔化还是凝固.A、温度逐渐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熔化图象.C、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象.D、温度逐渐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18.ACD【解析】如图,甲是晶体海波,乙是非晶体蜡烛.甲,在0~4min,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海波是固态;在4~8min,吸收热量,进行熔化,海波的熔点是48℃,海波固液共存;在8~12min吸收热量,液态是海波,温度升高.故选A、C、D.19.D【解析】试题分析:认真审题,题中要求是“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不利影响”A冰冻的食物温度低,防止滋生,有利于食品保鲜.这是利用而不是防止,不符合题意.B高热病人利用冰熔化吸收热量,使高热病人温度降低,防止引发其它疾病.这是利用不是防止,不符合题意.C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再次使用,此过程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的利用.不符合题意.D冬天将水箱中水放掉防止水结冰,体积膨胀,涨破水箱.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20.D【解析】试题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图象上的区别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个水平线段,该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则没有水平线段.海波是晶体,其熔化过程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A、图中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上升,但是温度在不断地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下降,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不变,说明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D、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D正确.故选D.考点:晶体的熔化图像21.低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而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在低温条件下不凝固,说明混合液的凝固点低于0℃,而长时间开车混合液不易沸腾,说明它的沸点高于100℃。考点:凝固点沸点22.熔点;沸点【解析】试题分析:白炽灯发光时灯丝的温度约是2000℃,很多金属在这个温度已经熔化成液态,但钨的熔点高,为3410℃,在2000℃还处于固态,所以我们用它来制作白炽灯的灯丝;饺子在油锅中变黄是由于油的沸点高。考点:熔点和沸点23.熔点高凝固点低【解析】试题分析:钨的熔点为3410℃,白炽灯发光时,灯丝温度约2000℃以上,低于钨的熔点,钨处于固态;南极内陆地区年平均温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会自动终止吗
- 2025对合同解除中抗辩权的理解
- 新三板股权转让协议
- 有限公司股东协议
- 2025年度店面租赁合同
- 电视片做片头片尾广告合同
- 2025企业并购合同范本
- 小额贷款借款合同
- 足疗店装潢承包协议书范本
- 预防交叉感染课件
- 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企业家精神的性别差异基于创业动机视角的研究
- 华为公司跨部门合作
- 2024年中国旅游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哭泣的咸海主题探究中亚
- “拥抱大自然”班会课件
- (完整word版)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 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 RoHS 申明格式-个人用
- 明线改暗线施工方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