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2\*ROMANII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计75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距今约五千年前,中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阶段,即进入文明时代.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不包括A。文字的成熟B。皇帝制度的确立C。金属工具的使用D。礼制的初步形成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KS5UKS5U]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4.下列西周主要诸侯国中,不属于同姓王族封国的是A。周公长子伯禽封国鲁B.武王弟康叔封国卫C.成王弟叔虞封国晋D.功臣姜尚封国齐5.在西周分封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关于西周等级的排列,正确的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士—诸侯—卿大夫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6.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称谓妻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妾一C.大哥(25岁)妾二D.二哥(22岁)7。周武王创立分封制后,明确诸侯王要对天子承担一系列政治义务,下列哪一项不是诸侯向周天子承担的义务:A.镇守疆土 B.随从作战 C.举荐官员 D.朝觐述职8.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KS5UKS5U]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9.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A.权力高度集中B.浓厚的部族色彩
C.皇帝非常勤政D.严格的等级制度10.毛泽东曾做诗盛赞秦始皇: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诗中百代都行的“秦政"是指A.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C.嫡长子继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1。秦朝时,主要负责郡一级地方监察职责的官员是A.御史大夫B。监御史C。刺史D。提点刑狱司12.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负有治理地方的职责B。突出了君主的统治地位C。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D.形成了“家天下”观念13.《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得严助、朱买臣等“并在左右"“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义理之文,大臣数诎"。由此看来,汉武帝时A.增设外朝牵制中朝的权力B。中央机构较秦代有所调整C.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D.大臣廷议呈现出常态化趋势14.董仲舒说“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或“貲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为解决上述用人方面的局限,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B。颁布“推恩令”C.设刺史监察D.建“内外朝”制度15.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管理地方行政B。监督郡县长官C.征收地方赋税D.掌管地方军事16.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此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推行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度D.推恩令17.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官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C.唐朝开始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
D.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18.与右图相对应的官员录用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变化过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20.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21.唐太宗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执论。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这说明唐太宗设立中书、门下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皇权专制B。削弱丞相的权力C.减少决策失误D.提高行政效率22.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官员队伍冗杂B。中央集权的强化C。君主专制的加强D。国家尚未统一23.北宋为分散宰相的权力,将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分离。其中掌管财政权的是A.同平章事B.参知政事C.枢密使D.三司使24.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A.江浙行省B.中书省C.宣政院D.理藩院25.《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符合“大新制作”的是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26.《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27.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A.废除丞相制度B.实行八股取士C.组建特务机构D.设立内阁制度28.《清史稿·职官志一》:“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
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正到咸丰
B.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中央政治机构C.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D.由官品较低官员组成,专门“参画军要”29.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30.自汉代以来,中国古代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采取羁縻制度,即利用少数民族的旧贵族对其进行间接统治,安抚笼络少数民族。下列政策或措施中与之截然相反的是A.册封制度B.改土归流C.土司制度D.和亲政策31.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边疆地区的管理,重视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为此设立的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A.御史台B.宣政院C.司礼监D.理藩院32.近代外交家薛福成曾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列强获得这两项特权是依据A.《南京条约》附件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34.清朝光绪年间,日本强迫清政府开放杭州为商埠,后又进一步攫取在杭州设立专有租界的特权。下列各项,与上述史实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35.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6.下图是签订《南京条约》时的场景图,这一事件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A.外国医院、教堂和工厂在华北地区拔地而起B.外国使馆在北京大量出现,外国使节进驻北京C.日本商人为能在中国全境通商而举杯祝贺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37.史学家陈旭麓说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8.《马关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反映出列强侵略意图变化的需要A.赔款日本军费B.允许在中国通商口岸开矿设厂C.开辟内河新航线D。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39.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发动战争扩大市场B.扩大资本输出C.侵占中国更多领土D.瓜分中国40.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因为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KS5UKS5UKS5U]C.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D。帝国主义对中国间接的殖民统治秩序最终形成42。《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主要反映了义和团A.滥杀无辜百姓B.具有革命性C.极端排外情结D.维护传统社会43.“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材料中的“此项运动”A.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B.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C.充分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D.始终未能得到清政府的认可44.清朝人丘逢甲在近代中国一次战争后写下这样的诗篇: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5.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一项条款: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6.下列形势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47.“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8.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百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49.1899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这一政策A.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B。反映出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完全消除D.造成义和团运动的兴起50.1870年代,左宗棠击败阿古柏,基本收复新疆。1881年又通过外交手段签订条约收回了伊犁地区。这一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中俄《改订条约》D。中俄《瑷珲条约》[KS5UKS5U]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班级学校——--—————--—-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班级学校——--—————--—-——-————-————-—————————————-———-——-—--—-——————-———-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历史试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5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三分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如何评价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4分)(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52.(13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诸侯王表第二》材料三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3-SCI论文引言写作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近代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四校联考2025年高三4月(四区)联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反腐倡廉建设-周建新
- 陕西省澄城县2025年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数学试题5月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实验小学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高新一中学2025年中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清水混凝土施工指导手册
- [龙湖地产]薪酬体系报告(全部图表说明)
- 主动脉夹层护理查房-PPT课件
- 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地沟油
- 零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各星级酒店功能区面积配置
- 工作票“三种人”培训通用课件
- 110kV SF6 封闭式组合电器(GIS)检修规程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网生产业务外包管理办法(试行)
- 测试部门日常工作规范
- 毕业论文(设计)俄罗斯方块游戏的设计和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