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综合检测卷-第21-22章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综合检测卷-第21-22章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综合检测卷-第21-22章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综合检测卷-第21-22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综合检测卷(范围:第21-22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假如你能穿越到46亿年前的地球上,你将无法生存,最可能的原因是原始大气中没有()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甲烷2.科学家在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认为原始生命最可能诞生于()A.原始海洋B.原始高原C.原始大气D.冷却的火山口3.右图是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改进操作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煮沸肉汤的主要目的是排出瓶内氧气B.鹅颈瓶的妙处是阻挡空气中细菌进入C.实验结果是甲组的肉汤比乙组的先腐败D.实验结论是肉汤中的细菌是自然发生的甲组乙组4.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化学演化学说,这些成果为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A.从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B.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C.有机大分子相互作用组成原始生命D.原始生命演化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都是定向的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最有力的证据C.哺乳类和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D.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6.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乙地层(三叶虫、涡虫、贝壳);丙地层(马、象牙、犀牛)。这些地层的形成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的顺序应该是()A.甲、丙、乙B.乙、甲、丙C.丙、甲、乙D.乙、丙、甲7.“超级细菌”MRSA对26种抗生素毫无反应。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甲氧西林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变异B.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C.甲氧西林对MRSA进行了定向选择D.生物的进化离不开遗传变异8.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次调查结果都说明,黑色蛾是有利变异B.再次调查结果差异表明,森林环境逐渐趋好C.环境不变,长期下去白色蛾可能会消失D.蛾的体色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9.目前发现的最早能两足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和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分别属于?()A.南方古猿和智人B.智人和能人C.能人和直立人D.南方古猿和直立人[主题一]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馆中收藏了众多人类学领域的标本。请完成10-12题。10.走进博物馆,看到现代人的第一个阶段是地猿群,导游讲解到地猿是由一类古猿进化而来的。这类古猿是()A.长臂猿B.大猩猩C.金丝猴D.森林古猿11.讲解员强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虽然相似,但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人类区别于现代类人猿的本质特征是()A.直立行走B.能制造和使用工具C.大脑发达D.产生了语言12.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阶段,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能人阶段②南方古猿③直立人④智人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13.小西在游玩时,将看到的银杏、樟树、桂花树分为一类,将葫芦藓、肾蕨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A.有无叶B.有无根C.是否产生种子D.有无茎14.如图是某同学归纳的狼在部分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从小到大的分类等级依次是:种、属、科B.分类等级“科”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多C.图中三种动物之间,狼与狐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D.狼群间会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15.生物分类等级可以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下列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B.生物分类等级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D.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目、种、纲、科、属16.春季的新野一初中,一株株怒放的红山樱,满树烂漫,如云似霞。红山樱的学名为1下列各种樱花与其最相似的是()Prunusjamasakura,A.大岛樱PrunusyedoensisB.大岛樱CerasusspeciosaC.钟山樱桃CerasuscampanulanaD.大叶早樱Cerasussubhirtella[主题二]阳台山森林公园内山泉溪流众多,小华采集少量溪水和水绵带回学校观察。阅读材料完成17-19题:17.小华使用水绵代替棉花纤维,将溪水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水绵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B.视野中的衣藻是单细胞生物C.水绵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D.水中微小生物较多,不可直接饮用18.小华对草履虫和水绵开展了深入的观察研究。下列观察记录科学的是()A.草履虫通过胞肛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和废物B.草履虫会对食盐刺激产生逃避反应C.水绵属于藻类,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D.水绵通过导管和筛管运输营养物质19.小华根据观察到的草履虫制作了模型(如图),根据评价量表的指标,你认为此模型的等级为()草履虫模型评价量表指标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结构错误数量(个)0123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20.近年来,极地频现“红色的雪”,它是一种叫做雪衣藻的单细胞生物,在阳光照射下,会吸收更多热量融化周围的雪。下列关于雪衣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真正的根,但有茎、叶的分化C.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雪衣藻融雪对极地环境的保护不利21.小丽暑假在爷爷家住了一段时间,她很喜欢吃爷爷家的葡萄、玉米、紫菜和板栗,她想将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她不可能得到哪种植物的种子?()A.紫菜B.玉米C.板栗D.葡萄22.“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科研人员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该模式中养殖区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如右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藻类几乎全身都可以直接从环境中吸收水表层海水中二氧B.藻类没有根、茎和叶的分化,不进行光合作用C.该养殖模式可以显著降低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D.“藻——贝”共生养殖模式能助力实现“碳中和”23.右图是野外发现的一株植物的叶,该植物最有可能属于()A.苔藓植物B.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题22图题23图2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徒彼南山,言采其蕨”。根据上述诗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松”是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B.“春水绿如染”描写藻类在水中繁殖的现象C.“青苔”有根、茎、叶和输导组织D.“蕨”指的是蕨类植物,能产生孢子25.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古老裸子植物。如图是银杏枝条,下列有关银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根、茎、叶的分化B.体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C.图中①是叶,②是果实D.受精过程不依赖水环境26.下列动物中,与其主要特征描述不符合的是()A.涡虫———身体两侧对称B.蛔虫——靠刚毛运动C.水螅——有口无肛门D.蚯蚓——身体分节27.如题图,圆圈重合部分则表示三种动物的共同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表示用肺呼吸B.P表示水中产卵C.F表示恒温D.Q表示卵生28.为探究动物的呼吸方式,把体重相同、身体状况相似的甲鱼和鲫鱼,分别放入相同的装满水的甲乙容器内,顶部有可以统计它们头部触碰次数的计数器(如下图)。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鱼和鲫鱼均属于鱼类B.这是对照实验,自变量是动物C.可统计比较两种动物的游泳速度甲乙D.预计甲乙电子触屏计数差别不大29.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①娃娃鱼②鲍鱼③海马④章鱼⑤比目鱼⑥鳙鱼⑦带鱼⑧鲸鱼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⑦C.③⑥⑦⑧D.②④⑦⑧30.2024年10月,中国科学家宣布,在西藏发现了两种罕见的飞松鼠(如图),该动物全身被毛,胎生,幼仔靠母乳哺育。由于四肢之间长有肉质皮膜,能在树木间滑翔,故名“飞松鼠”。下列有关飞松鼠的叙述错误的是()A.飞松鼠能飞行,属于鸟类B.飞松鼠通过哺育幼崽提高其后代的成活率C.牙齿出现分化可提高其摄食和消化能力D.用肺呼吸,生活在陆地上,且体温恒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31.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实验装置,据图分析回答。(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________设计的,属于_________(填“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该实验装置中A内模拟了_________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的差异是不含_________(3)实验中,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_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_________。(4)加热产生沸水是为了获得_________;A装置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产物和水蒸气一起冷凝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_________过程。(5)经过一周后,对B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检测到其中含有_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6)该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_________形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32.孔雀鱼凭借它鲜明的颜色和多产的繁殖特性,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类。请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在湍急的瀑布上游和下游都有孔雀鱼分布。汛期来临时,河流会溢出堤岸,形成穿过森林的临时水流通道,孔雀鱼可以从下游通过临时通道到达瀑布上游。瀑布的上游和下游环境差异很大:下游环境中有多种天敌,其中最贪婪的一种是矛丽鱼;上游环境中的天敌只有鳉鱼,且鳉鱼的捕食量很少(如图一)。科学家发现瀑布上游和下游的孔雀鱼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差异:如某一水域的孔雀鱼色彩单调、斑点较少;而另一水域的孔雀鱼色彩艳丽、斑点丰富(如图二)。对此科学家推测其原因是在危险的环境中具有保护色的孔雀鱼更易生存。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科学家进行了“水池”实验:将2000条孔雀鱼饲养在相同的若干个鱼池里,部分池子分别投放图1图2天敌矛丽鱼和鳉鱼,部分池子不投放天敌。经历了大约10代孔雀鱼,观察到不同池子中孔雀鱼出现.了差异。投放鳉鱼的鱼池中,孔雀鱼多有鲜艳的颜色和丰富的花纹、斑点,投放矛丽鱼的鱼池中,孔雀鱼色彩暗淡、斑点少,与池子底部的颜色类似。除了颜色和斑点的差异,科学家还发现,在瀑布上游水域中的孔雀鱼成熟较晚,成年鱼体型较大;而下游水域中,成年鱼体型较小且在更年轻时进行繁殖。(1)请推测,在瀑布下游的孔雀鱼多为图二中的_________(填“A”或“B”)类型。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解释:孔雀鱼后代中存在A、B两种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由于下游的天敌更多且凶猛,具有_________特征的孔雀鱼存活并留下后代的机会更多。经过多代以后,该类型的孔雀鱼被逐渐积累保存。因此孔雀鱼的进化是_________的结果。(2)瀑布下游水域中的孔雀鱼,成年鱼体型较小且在更年轻时进行繁殖,请提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有一种假说认为:由于能够洄游到上游的鱼类本身就存在开拓新水域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引起瀑布上、下游水域中孔雀鱼形态、颜色的不同。请判断:科学家进行的“水池”实验(填“支持”或“不支持”)_________此假说。结合资料推测,孔雀鱼与其洄游到上游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根据上述资料可知,孔雀鱼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_________。33.某种昆虫大多是绿色的,偶尔发现灰色个体,这种绿色是一种保护色。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做了模拟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在铺有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再放一只母鸡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记录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记录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④重复步骤③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昆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开始数目幸存者数目开始数目幸存者数目开始数目幸存者数目绿色昆虫20627133920灰色昆虫205154122(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①中,地毯的颜色应该是_________色,这与昆虫生活环境的颜色一致。“放入同种类的且大小相似的昆虫”原因是对照实验需遵循_________原则。放入的昆虫是绿色、灰色各20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