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_第1页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_第2页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_第3页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_第4页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一、积累与运用1.(6分)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金秋是苏州美景和美食汇聚的季节。天平山巅红叶舞,枫林秋色醉人心。12月底漫步天平山,香樟娉婷;徜徉在苏州园林里,你可以感受到静谧的气氛,让你忘却尘世的喧露;金鸡湖景区和城市无界交融,与园林水乡交相辉映,湖上游艇缓缓游yì,荡起层层涟漪在灯光下五彩斑斓;古人云:米贱茅柴酒美,霜清螃蟹螫肥。大闸蟹可谓是苏州的一张名片,扬名海外。一壶黄酒,两只肥蟹……秋游苏州,你会真正享受到天堂的美。(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鲜yán②游yì③气氛④涟漪(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应改为应改为2.(8分)在书籍推荐区,你们参与试读,抽取互动纸条并讨论交流。汪曾祺认为“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色彩特别浓烈”——《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闻一多先生篆刻的“”字为什么缺口向东,你知道吗?——《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小中:“白底子上画画”让我联想到《诗经》中“(1),白露为霜”一句。你:这样的画面色彩明丽。我也想到了几句,“(2),千树万树梨花开”“最爱湖东行不足,(3)”(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钱塘湖春行》中选句填入)。小中:你说得对。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色彩凝重,用《雁门太守行》举例再好不过(4),甲光向日金鳞开”。你:老师闻一多慧眼识珠,学生汪曾祺见识非凡。这正如《马说》中所说的“(5),(6)”。小中:这一对师生真了不得!小中:我找到闻一多先生“国”字留缺口的答案了,考考你。“国”原作“或”,由表示人口的“口”、表示疆土的“一”和表示军队的“戈”组成,后面才加上了表示范围的“口”(wéi),指都城等区域。你:“国”有国防之意,比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不过“国”在古诗文里大多还是表示国都或国家,如“(7)”。小中:是的,所以在当时闻一多先生篆刻“国”字缺口向东是有深意的。你知道原因了吗?你:(8)。3.(2分)下列选项与漫画《发现新世界的人刚开始都是走错了路》蕴含的寓意一致的是()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阅读4.(4分)小麒复习名著时发现很多与“水”相关的人和事,请你参与完成下面表格。书名文段与水的关联相关人物及内容理解《朝花夕拾》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故人溺水,意外身亡。①文段中的“他”指,②看似平淡的句子透出作者对“他”之情。《海底两万里》就这样一连好几次,他浮出水面后,又重新潜入水中水中采珠,险象环生。在采珠人遭鲨鱼袭击时,③主动相助。《水浒传》那人(张顺)把A______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水中激战,打成兄弟。④文段中的“A”是。5.(6分)名著阅读。(1)学校拟举办纪念“12•9抗日救亡运动”的朗诵比赛,请你从下面三首诗歌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首参赛,并简述理由。A.《大堰河——我的保姆》B.《光的赞歌》C.《他起来了》我选择(填序号):理由:(2)艾青的《礁石》一诗创作于1954年,请联系时代背景,说一说“礁石”象征着什么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6.(20分)【甲】武侯庙杜甫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乙】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丙】伏①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②,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节选自诸葛亮《自表后主》,有删改)【注释】①伏:下对上(多用于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想法时用的敬辞。②寰宇:指国家全境。(1)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②躬耕于南阳③犹闻辞后主④悉仰于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汉室之隆何陋之有B.可计日而待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受任于败军之际能谤讥于市朝D.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其境过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②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4)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请在丙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5)联系三篇诗文,谈谈诸葛亮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6)乙、丙两文与甲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7.(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为推动能源低碳化和绿色发展,当前,能源转型变革正在全球兴起,向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过渡。我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有删改)[材料二][材料三]2023上海国际车展库容庞大,1000多家国内外汽车厂商务展,累计有1500辆整车集体亮相。本次车展中,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各领风骚。从出口数据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抢占市场。2022年,同比增长55%,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2万辆,占汽车由口总量的33%。中国汽车企业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新赛道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为什么中国新能源车有如此足的发展底气?笔者认为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二,智能化为新能源汽车成能。未来汽车产业将会向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化、车网协同化、共享化和轻量化发展。为了抢占先机,自动驾驶技术更是备受市场关注。如果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上半场”,那么智能网联将是决胜“下半场”的关键。目前,4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如果将“聪明的车”搭配“智慧的路”,科研创新领域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确保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稳定。从整车来看,去年累计销售186.35万辆;从动力电池方面来看,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不过,在汽车芯片方面,一辆汽车大约需使用1000多颗芯片,而图内汽车芯片的自给串却是个位数。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公司的汽车芯片展台明显增多,释放出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强链补链的信号。在新能源时代,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摘自“新华网”证券日报2023﹣04﹣23)[材料四]燃油车VS新能源车使用成本燃油车使用成本高①加油约8元/升,每次加油支出:400元(假设油箱为50升一次)②三油、三滤、发动机保养,每次约500元;每年保养支出:1000元(保养周期为5000公里)③车船税、购置税……购税约支出:9850元新能源车使用成本低①充电约0.5元/度,每次充电支出:7元(假设为170km续航,仅需14度电)②三电保养每次约120元;每年保养支出:120元③新能源车免购置税,购税支出:0元使用体验①上牌难部分城市指标紧缺,一个本地牌照通常很难觅得②操控难传统燃油车更具操控感,对于新手来说并不友好③配置传统加装智能系统并不普及,且昂贵①绿牌不限号在市区行驶完全不会限行,也没有上牌困难的问题②上手快新能源车操作对新手友好,尤其部分迷你车型③智能驾驶完善配备自动泊车、智能驾驶等功能,对新手极其友好按需购买①搭油车无棋续航更适合长途远行和远距离出行②补给方便城市加油站设施完善③市场成熟悉可选择车型较多,技术成熟①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实际续航会比标准续航更短(车上用电设备同时需要消耗电量)②需要充电桩对用户的居住环境有一定需求③可选择性较少市场还未饱和,可选择车型少预算需要根据需求调整(1)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B.未来汽车产业将会向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化等方向发展,未来中国将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C.从出口数据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抢占市场,2022年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D.在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更应在“智”“电”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发力,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2)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新能源购车指南目录,请你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补充相应条目。新舵源汽车购车指南目录一、(根据[材料一]速行填写):二、新能源市场现状三、(根据[材料四]进行填写):四、新能獬车型分类五、客户信息河青表(3)[材料二]两张图表,你觉得放入《新能源汽车购车指南》中哪个部分合适?简述理由。(4)小文妈妈想买一辆新能源汽车,请你根据她填写的《客户信息调查表》帮助她分析,她是否适合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客户信息调查表姓名:小文妈妈性别:女年龄:43驾龄:1年内家庭住址:金华市金东区联系电话是否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向:是√否□您是否了解新能源汽车:比较了解□听说过√不了解□您购买汽车的预算:5万以下□5万﹣10万√10万﹣20万□20万以上□您购买汽车最关注的四个方面:价格√品牌□续航□质保√使用成本√智能性√操控性□售后服务□您家里是否有燃油车:是否□√您家小区能否安装充电桩:是√否□8.(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棵被描写的树东西①它就站在那儿,站在谷里屯风声呼呼的坳口,年龄两百多岁,要两人张开手臂才能合抱,高一百多米,离村的人最后离开它。②小时候我到邻村读小学,每天都从它身边经过。由于那时的心思主要用在如何才能吃饱穿暖,所以我甚至我们,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枫树,只是体积大一点而已。平时我没在意它,才会想如果用它来做柴火,一家人至少可以烧上一年吧。当然,就会躲到它的下面避免衣服被淋湿。冬天,它的黄叶落满一地,心头忽然有了看电影的感觉,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③第一次长久地注视它,是父母到公社去交公粮迟迟不归。一大早,他们就挑着粮食走出村庄,我便担心起来,担心他们遇到麻烦回不来。太阳离落下去的地方越来越近,盼望他们快点从枫树下闪出来。可是直看到太阳落山,直看到枫树的枝干糊成一片④第二次长久地注视它,是我高考之后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那年夏天,我在县城参加完高考后,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如雨的日子里,心里总是隐隐腾起一丢丢希望。那时姐夫在大队做文书,只要在大队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就会提前飞奔而来。于是,第一次知道“把坳口望矮”是什么滋味,第一次晓得一个人跟一棵树可以望出伟大的友谊。我记住了它的粗枝,我才接到姐夫带回来的录取通知书。那份迟来的通知书,仿佛是为了腾出时间,了解它。⑤那年九月,我离开村庄到更远的地方上学。走过大枫树时我像被谁拽了一下,忽然回头,它的两根主枝丫像巨人的手臂那样张开,树冠撑得更大,仿佛那边是柔美,这边是刚健。透过它的枝丫可以看见村庄零零星星的房屋,那就是:“走着走着,他感到前方的吸力渐渐变弱,忍不住一回头。全村人都在朝他挥手,他们的手像风里翻飞的树叶。而他的家孤独地站在村头,仿佛快要被吹哭了。”也是从我回望的那一刻起,它在我心目中不再是一棵普通的只能用于做柴火的树⑥21岁那年,我到布柳河畔的平腊村做基层工作。站在浪花翻滚的河岸,我抬头朝家的方向望去。天哪!只一眼,浓荫如盖,仿佛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乡愁瞬间涌来我背上书包朝着它的方向拔腿就走,一会儿淹没于草坡一会儿穿行于树林,上沟下坎,一刻也不停歇。虽然多次迷路,但只要找个空地一抬头,准能看到它。只要一看到它,便又能回到正确的路上。我扑哧扑哧地走着,一刻也不想停歇,又饥又渴的我终于回到家里。不巧,父母下地干活去了。我拨开自家的窗闩,填满肚子后,留下一张字条和五块钱,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想只是因为在山下多看了它一眼⑦后来我开始写作,当需要一个村庄的名称时,我脱口而出“一棵枫”,它被我写进了小说和散文。⑧“到了秋天,树叶从树上飘落,像人的手掌拍向大地,它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地方,要等到第二年春天,它拉近了老乡间的情感距离:“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村头那棵大枫树。刘建平说我就在你们村的山下。平时我们一抬头,有次我路过时正好落雨,就躲到树下⑨就这样,它变成了一棵被我经常描写的树,变成了一棵实用的、更具审美价值和精神力量的树。是的(标志),那一定就是它。因为在这里只有想象的历史,却没有印证的实物,却没有文字的记载。唯一大一点的物件或者说久一点的实体就是它。它像挺立在村口的摄像头,既见证了村庄的历史(1)文章叙述了我四次看枫树的情景,请根据文意补全下面图片中的内容。①②③(2)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A文中第②段最后一句“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这里的“浪漫”如何理解?请简要回答。B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作者为什么认为枫树能够成为家乡的logo(标志)?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你的理解。(4)同样是写树的文章,其写法各有异同。请你结合阅读本文的体会,以及学习《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等课文的经验三、作文9.(60分)作文。在回忆创作岁月时,余华曾经说川端康成是他的第一个老师。可是记者们认为他的小说和川端康成的风格太不一样了。针对记者的疑惑,余华打了一个比方。他说:“树木在成长的岁月中是需要阳光的照耀,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成长的时候,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任务一:余华的说法你认同吗?请你以“成长的方式”为话题,自选观点,写一篇演讲稿任务二:余华的比喻引发了你成长岁月里的哪些记忆或联想、想象?请你写下来与同学分享。要求:①请从以上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②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在文中透露个人信息。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小题)题号3答案A一、积累与运用1.(6分)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金秋是苏州美景和美食汇聚的季节。天平山巅红叶舞,枫林秋色醉人心。12月底漫步天平山,香樟娉婷;徜徉在苏州园林里,你可以感受到静谧的气氛,让你忘却尘世的喧露;金鸡湖景区和城市无界交融,与园林水乡交相辉映,湖上游艇缓缓游yì,荡起层层涟漪在灯光下五彩斑斓;古人云:米贱茅柴酒美,霜清螃蟹螫肥。大闸蟹可谓是苏州的一张名片,扬名海外。一壶黄酒,两只肥蟹……秋游苏州,你会真正享受到天堂的美。(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鲜yán妍②游yì弋③气氛fēn④涟漪yī(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露应改为嚣益应改为溢【解答】答案:(1)①妍②弋③fēn④yī(2)露嚣溢2.(8分)在书籍推荐区,你们参与试读,抽取互动纸条并讨论交流。汪曾祺认为“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色彩特别浓烈”——《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闻一多先生篆刻的“”字为什么缺口向东,你知道吗?——《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小中:“白底子上画画”让我联想到《诗经》中“(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你:这样的画面色彩明丽。我也想到了几句,“(2)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爱湖东行不足,(3)绿杨阴里白沙堤”(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钱塘湖春行》中选句填入)。小中:你说得对。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色彩凝重,用《雁门太守行》举例再好不过(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你:老师闻一多慧眼识珠,学生汪曾祺见识非凡。这正如《马说》中所说的“(5)世有伯乐,(6)然后有千里马”。小中:这一对师生真了不得!小中:我找到闻一多先生“国”字留缺口的答案了,考考你。“国”原作“或”,由表示人口的“口”、表示疆土的“一”和表示军队的“戈”组成,后面才加上了表示范围的“口”(wéi),指都城等区域。你:“国”有国防之意,比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不过“国”在古诗文里大多还是表示国都或国家,如“(7)尚思为国戍轮台”。小中:是的,所以在当时闻一多先生篆刻“国”字缺口向东是有深意的。你知道原因了吗?你:(8)缺口向东,交代当时中国东部受到日本入侵,呼吁中国人要英勇无畏地抵抗侵略者,守卫国土。【解答】答案:(1)蒹葭苍苍(2)忽如一夜春风来(3)绿杨阴里白沙堤(4)黑云压城城欲摧(注意“摧”的书写)(5)世有伯乐(6)然后有千里马(7)尚思为国戍轮台/国破山河在/商女不知亡国恨(8)缺口向东,交代当时中国东部受到日本入侵,守卫国土3.(2分)下列选项与漫画《发现新世界的人刚开始都是走错了路》蕴含的寓意一致的是()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答】漫画《发现新世界的人刚开始都是走错了路》,说明正确与错误。①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峦重岩叠嶂,正担心无路可走;“投之亡地然后存;这两项与漫画中“刚开始走错路,都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②不符合题意。④:本项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在沧海中勇往直前,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阅读4.(4分)小麒复习名著时发现很多与“水”相关的人和事,请你参与完成下面表格。书名文段与水的关联相关人物及内容理解《朝花夕拾》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故人溺水,意外身亡。①文段中的“他”指范爱农,②看似平淡的句子透出作者对“他”溺水而亡的震惊、悲痛、惋惜之情。《海底两万里》就这样一连好几次,他浮出水面后,又重新潜入水中水中采珠,险象环生。在采珠人遭鲨鱼袭击时,③尼摩船长主动相助。《水浒传》那人(张顺)把A______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水中激战,打成兄弟。④文段中的“A”是李逵。【解答】①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情节。②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不久,说他已经掉在水里,可以判断出:作者对范爱农溺亡的震惊。③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在采珠人遇到鲨鱼袭击时。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情节。答案:①范爱农②溺水而亡的震惊、悲痛③尼摩船长④李逵5.(6分)名著阅读。(1)学校拟举办纪念“12•9抗日救亡运动”的朗诵比赛,请你从下面三首诗歌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首参赛,并简述理由。A.《大堰河——我的保姆》B.《光的赞歌》C.《他起来了》我选择(填序号):C理由:纪念12•9运动,主题自然要选择与抗日有关的诗歌,而这三首诗只有C选项是抗日主题,其余两首都不是,《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光的赞歌》通过对光的描绘和赞美,深情地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2)艾青的《礁石》一诗创作于1954年,请联系时代背景,说一说“礁石”象征着什么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这三首诗,都选自《艾青诗选》。《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全诗分为四部分,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光的赞歌》是艾青写于1978年的一首诗。“光”,而对于“光”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制造黑暗,并对那些为“光”而战斗的人们进行了热情的赞颂。《他起来了》是艾青于1937年全面抗战暴发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所蕴含的历史内容和艺术审美力量是博大的。在民族危难的时刻。“12.9”运动又称为“12.7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反对华北自治,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纪念12.9运动,而这三首诗只有C的主题是抗日。(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礁石》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依旧微小地面对海洋。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既可以是一个人。此诗没有直抒胸臆式的呼号,采用的是旁观者的叙述视角。第一问:根据“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可知,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向暴力屈服的精神。第二问:“一个浪,一个浪,一个“无休止”,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无休无止地扑过来”,时间之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礁石该怎么办呢,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斗争:“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勇敢,面对困难,把敌人踩在“脚下”,寥寥数语便把礁石坚强。透过礁石形象我们不难发现。礁石在与浪的搏斗中,“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礁石虽然伤痕累累,含着微笑,对胜利仍充满信心。因此,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艾青的自我形象、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勇于抗争,他们应是时代和社会的中流砥柱。答案:(1)C理由:纪念12•8运动,而这三首诗只有C选项是抗日主题,《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深情地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2)礁石象征着乐观、永不服输的精神、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中华民族不畏强暴。6.(20分)【甲】武侯庙杜甫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乙】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丙】伏①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②,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节选自诸葛亮《自表后主》,有删改)【注释】①伏:下对上(多用于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想法时用的敬辞。②寰宇:指国家全境。(1)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②躬耕于南阳亲自。③犹闻辞后主辞别。④悉仰于官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则汉室之隆何陋之有B.可计日而待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受任于败军之际能谤讥于市朝D.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其境过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②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4)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请在丙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5)联系三篇诗文,谈谈诸葛亮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6)乙、丙两文与甲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①句意:没有不感到痛心、遗憾桓帝。痛恨:痛心。②句意:在南阳亲身耕种。躬:亲自。③句意: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辞别后主的声音。辞:辞别。④句意:都靠官府供给。悉:都。(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不同,结构助词,不译;B.不同,连词,不译/连词,却;C.相同,均为介词;D.不同,介词,拿,表原因。故选:C。(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意顺即可。①重点词语:由是,因此,感奋激发;许、答应,奔走效劳,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②重点词语:余帛,多余的钱,剩余的财物;负。句意为:我死的时候,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亲贤臣,远小人”的意思是亲近贤臣。丙文中的“提拔隐逸以进贤良,来扩大增加贤良的人才,使得风俗敦厚,这两句是与“亲贤臣。(5)本题考查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根据甲诗“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遭时艰难,未获全功,命垂旦夕”可知,随刘备驱驰二十余年,可见他具有鞠躬尽瘁;根据乙文“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优劣得所”“愿陛下亲之信之,可计日而待也”可知,体现了他忠心耿耿;根据丙文“臣身在外,别无调度,悉仰于官,以长尺寸”“臣死之日,外有盈财”可知,没有任何私心。(6)本题考查文言诗文的比较阅读。乙文和丙文分别节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和《自表后主》,都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悉以咨之,优劣得所”“愿陛下亲之信之,可计日而待也”“伏愿陛下清心寡欲,达孝道于先君,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对刘备遗志的忠诚及对后主刘禅的劝诫、鞠躬尽瘁的心境,情感充满责任感与忧患意识。甲诗则由杜甫所作,“遗庙丹青落,描写山之空寂,回首往事一切皆空,不复卧南阳”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境遇和心情,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一生为国尽忠的不朽精神的缅怀和敬仰,表达了杜甫对此的遗憾之情。答案:(1)①痛心、遗憾。②亲自。③辞别。④都。(2)C(3)①因此我深为感奋激发,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②我死的时候,不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这会辜负陛下的。(4)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职尽责。(或一心为国家着想,对自己没有任何私心)(6)乙文和丙文都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表达了对后主刘禅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劝勉之情,它主要是讴歌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叹惋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7.(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为推动能源低碳化和绿色发展,当前,能源转型变革正在全球兴起,向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过渡。我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有删改)[材料二][材料三]2023上海国际车展库容庞大,1000多家国内外汽车厂商务展,累计有1500辆整车集体亮相。本次车展中,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各领风骚。从出口数据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抢占市场。2022年,同比增长55%,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2万辆,占汽车由口总量的33%。中国汽车企业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新赛道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为什么中国新能源车有如此足的发展底气?笔者认为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二,智能化为新能源汽车成能。未来汽车产业将会向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化、车网协同化、共享化和轻量化发展。为了抢占先机,自动驾驶技术更是备受市场关注。如果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上半场”,那么智能网联将是决胜“下半场”的关键。目前,4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如果将“聪明的车”搭配“智慧的路”,科研创新领域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确保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稳定。从整车来看,去年累计销售186.35万辆;从动力电池方面来看,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不过,在汽车芯片方面,一辆汽车大约需使用1000多颗芯片,而图内汽车芯片的自给串却是个位数。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公司的汽车芯片展台明显增多,释放出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强链补链的信号。在新能源时代,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摘自“新华网”证券日报2023﹣04﹣23)[材料四]燃油车VS新能源车使用成本燃油车使用成本高①加油约8元/升,每次加油支出:400元(假设油箱为50升一次)②三油、三滤、发动机保养,每次约500元;每年保养支出:1000元(保养周期为5000公里)③车船税、购置税……购税约支出:9850元新能源车使用成本低①充电约0.5元/度,每次充电支出:7元(假设为170km续航,仅需14度电)②三电保养每次约120元;每年保养支出:120元③新能源车免购置税,购税支出:0元使用体验①上牌难部分城市指标紧缺,一个本地牌照通常很难觅得②操控难传统燃油车更具操控感,对于新手来说并不友好③配置传统加装智能系统并不普及,且昂贵①绿牌不限号在市区行驶完全不会限行,也没有上牌困难的问题②上手快新能源车操作对新手友好,尤其部分迷你车型③智能驾驶完善配备自动泊车、智能驾驶等功能,对新手极其友好按需购买①搭油车无棋续航更适合长途远行和远距离出行②补给方便城市加油站设施完善③市场成熟悉可选择车型较多,技术成熟①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实际续航会比标准续航更短(车上用电设备同时需要消耗电量)②需要充电桩对用户的居住环境有一定需求③可选择性较少市场还未饱和,可选择车型少预算需要根据需求调整(1)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B.未来汽车产业将会向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化等方向发展,未来中国将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C.从出口数据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抢占市场,2022年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D.在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更应在“智”“电”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发力,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2)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新能源购车指南目录,请你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补充相应条目。新舵源汽车购车指南目录一、(根据[材料一]速行填写):新能源发展背景二、新能源市场现状三、(根据[材料四]进行填写):新能源优势和劣势四、新能獬车型分类五、客户信息河青表(3)[材料二]两张图表,你觉得放入《新能源汽车购车指南》中哪个部分合适?简述理由。(4)小文妈妈想买一辆新能源汽车,请你根据她填写的《客户信息调查表》帮助她分析,她是否适合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客户信息调查表姓名:小文妈妈性别:女年龄:43驾龄:1年内家庭住址:金华市金东区联系电话是否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向:是√否□您是否了解新能源汽车:比较了解□听说过√不了解□您购买汽车的预算:5万以下□5万﹣10万√10万﹣20万□20万以上□您购买汽车最关注的四个方面:价格√品牌□续航□质保√使用成本√智能性√操控性□售后服务□您家里是否有燃油车:是否□√您家小区能否安装充电桩:是√否□【解答】(1)ACD.正确;B.有误,结合材料二第二段中“目前,4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中国已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故选:B。(2)第一空,结合材料一“为推动能源低碳化和绿色发展,能源转型变革正在全球兴起,向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过渡,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的内容可概括为:新能源发展背景,结合材料四“燃油车VS新能源车”和图表中优劣对比的内容可概括为:新能源优势和劣势。(3)材料二中的图表是关于2013年—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2023年4月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比亚迪超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总和,迎来历史性时刻,与《购车指南》的第二部分内容相符合。所以将【材料二】的图表放入《购车指南》的第二部分比较合适。(4)结合材料四审读题干内容可知,小文妈妈对价格。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方面符合她的预算范围(7万﹣10万),每次充电支出仅为7元,且免购置税。此外,符合她对智能性的需求,小文妈妈是新手上路,考虑到市区内行驶不会限行,且新能源汽车对新手来说上手更快。最后,但小文妈妈不经常需要跑长途,她家里也可以安装充电桩。综上所述,她适合购买新能源汽车。答案:(1)B(2)新能源发展背景新能源优势和劣势(3)二该部分介绍了新能源市场现状。(4)适合。①首先、使用成本和品牌等方面比较关注。②其次,说明其日常行驶需求不大。③最后,也方便日常充电使用。8.(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棵被描写的树东西①它就站在那儿,站在谷里屯风声呼呼的坳口,年龄两百多岁,要两人张开手臂才能合抱,高一百多米,离村的人最后离开它。②小时候我到邻村读小学,每天都从它身边经过。由于那时的心思主要用在如何才能吃饱穿暖,所以我甚至我们,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枫树,只是体积大一点而已。平时我没在意它,才会想如果用它来做柴火,一家人至少可以烧上一年吧。当然,就会躲到它的下面避免衣服被淋湿。冬天,它的黄叶落满一地,心头忽然有了看电影的感觉,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③第一次长久地注视它,是父母到公社去交公粮迟迟不归。一大早,他们就挑着粮食走出村庄,我便担心起来,担心他们遇到麻烦回不来。太阳离落下去的地方越来越近,盼望他们快点从枫树下闪出来。可是直看到太阳落山,直看到枫树的枝干糊成一片④第二次长久地注视它,是我高考之后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那年夏天,我在县城参加完高考后,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如雨的日子里,心里总是隐隐腾起一丢丢希望。那时姐夫在大队做文书,只要在大队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就会提前飞奔而来。于是,第一次知道“把坳口望矮”是什么滋味,第一次晓得一个人跟一棵树可以望出伟大的友谊。我记住了它的粗枝,我才接到姐夫带回来的录取通知书。那份迟来的通知书,仿佛是为了腾出时间,了解它。⑤那年九月,我离开村庄到更远的地方上学。走过大枫树时我像被谁拽了一下,忽然回头,它的两根主枝丫像巨人的手臂那样张开,树冠撑得更大,仿佛那边是柔美,这边是刚健。透过它的枝丫可以看见村庄零零星星的房屋,那就是:“走着走着,他感到前方的吸力渐渐变弱,忍不住一回头。全村人都在朝他挥手,他们的手像风里翻飞的树叶。而他的家孤独地站在村头,仿佛快要被吹哭了。”也是从我回望的那一刻起,它在我心目中不再是一棵普通的只能用于做柴火的树⑥21岁那年,我到布柳河畔的平腊村做基层工作。站在浪花翻滚的河岸,我抬头朝家的方向望去。天哪!只一眼,浓荫如盖,仿佛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乡愁瞬间涌来我背上书包朝着它的方向拔腿就走,一会儿淹没于草坡一会儿穿行于树林,上沟下坎,一刻也不停歇。虽然多次迷路,但只要找个空地一抬头,准能看到它。只要一看到它,便又能回到正确的路上。我扑哧扑哧地走着,一刻也不想停歇,又饥又渴的我终于回到家里。不巧,父母下地干活去了。我拨开自家的窗闩,填满肚子后,留下一张字条和五块钱,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想只是因为在山下多看了它一眼⑦后来我开始写作,当需要一个村庄的名称时,我脱口而出“一棵枫”,它被我写进了小说和散文。⑧“到了秋天,树叶从树上飘落,像人的手掌拍向大地,它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地方,要等到第二年春天,它拉近了老乡间的情感距离:“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村头那棵大枫树。刘建平说我就在你们村的山下。平时我们一抬头,有次我路过时正好落雨,就躲到树下⑨就这样,它变成了一棵被我经常描写的树,变成了一棵实用的、更具审美价值和精神力量的树。是的(标志),那一定就是它。因为在这里只有想象的历史,却没有印证的实物,却没有文字的记载。唯一大一点的物件或者说久一点的实体就是它。它像挺立在村口的摄像头,既见证了村庄的历史(1)文章叙述了我四次看枫树的情景,请根据文意补全下面图片中的内容。①高考后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我每天伸长脖子遥望,期盼姐夫带来的录取通知书。②21岁到布柳河畔的平腊村做基层工作,我多次迷路,但只要一看到枫树,就能找到正确的路。③依依不舍(2)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A文中第②段最后一句“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这里的“浪漫”如何理解?请简要回答。B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作者为什么认为枫树能够成为家乡的logo(标志)?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你的理解。(4)同样是写树的文章,其写法各有异同。请你结合阅读本文的体会,以及学习《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等课文的经验【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和概括。①结合“第二次长久地注视它,是我高考之后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我在县城参加完高考后,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汗流如雨的日子里。那时姐夫在大队做文书。他说了,就会提前飞奔而来,每天下午我就伸长脖子遥望,记住了它的整体和局部,我才接到姐夫带回来的录取通知书,仿佛是为了腾出时间,了解它”句可知,我每天伸长脖子遥望。②结合“21岁那年,我到布柳河畔的平腊村做基层工作,我抬头朝家的方向望去!只一眼,浓荫如盖。乡愁瞬间涌来。我背上书包朝着它的方向拔腿就走,上沟下坎,一刻也不停歇,但只要找个空地一抬头。只要一看到它,便又能回到正确的路上,一刻也不想停歇。三个多小时。不巧。我拨开自家的窗闩,填满肚子后,又拔腿回程,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我竟要来回走三十多公里的山路”句可知,我多次迷路,就能找到正确的路。③那年九月,“我”去远方上学。文章中描述了“我”离开村庄到更远的地方上学,作者像被谁拽了一下,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端详它,它的两根主枝丫像巨人的手臂那样张开,比从村庄看它时显得更为粗犷有力,这边是刚健,看得见站在家门口挥手送别我的亲人,那就是:“走着走着,身后的吸力却越来越大。全村人都在朝他挥手。而他的家孤独地站在村头,仿佛快要被吹哭了,它在我心目中不再是一棵普通的只能用于做柴火的树。这段描述表明,情感上是依依不舍的。枫树成为了“我”对家乡的牵挂和思念的象征。这种情感是深沉的、怀念和希望等多重内涵。(3)本题考查赏析词句。A文中第②段最后一句“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这里的“浪漫”是指在艰苦的劳动中,火盆冒出的浓烟让作者联想到电影里的火车头。这种感觉是在平凡生活中意外获得的。它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感悟,也能从大自然中找到一丝温柔和浪漫的情怀。B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我背上书包朝着它的方向拔腿就走,一会儿淹没于草坡一会儿穿行于树林,爬山越岭,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离开家乡到更远的地方上学时。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人的渴望。通过这样的描写,以及成长过程中对树木的情感变迁。(4)本题考查开放性阅读。枫树历史悠久,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和变迁,粗壮高耸,离村的人最后离开它,记录了村庄的过去和现在。文章描述了枫树在村民生活中的多种用途、避雨等,成为作者心中的一道风景。枫树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文章中多次提到作者与枫树的情感联系、长大后果断回家乡。枫树成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的象征、顽强拼搏的精神,枫树作为家乡的标志性物体,更因为它是家乡人民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象征,枫树能够成为家乡的logo(标志)。(5)本题考查探究性阅读。关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在文章中,枫树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棵树。例如,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阅读时,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