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年产200万个电扇底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年产200万个电扇底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年产200万个电扇底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年产200万个电扇底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年产200万个电扇底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年生产200万个电扇底座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编制日期:201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生产200万个电扇底座项目建设单位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法人代表王月朱联系人王月朱通讯地址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村东联系电话150传真--邮政编码050701建设地点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东南立项审批部门新乐市行政审批局批准文号新项目投资科(2018)155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C2929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4500绿化面积(平方米)250总投资(万元)2000其中环保资(万元)1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9.2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成立于2018年9月,是一家专门从事风扇配重块、家电配重块、交通设施(特种设备及需专项审批的除外)生产、销售的企业,拟于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东南投资2000万元建设年生产200万个电扇底座项目,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电扇底座200万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第十八大项第47小项中塑料制品制造的其他类,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便为项目的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受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委托,河北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人员经过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和综合分析,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新乐市行政审批局审批。二、工程概述1、项目名称:年生产200万个电扇底座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4、项目总投资及环保投资:本项目投资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万元,占总投资的0.55%。5、建设地点:项目位于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东南。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8°26'12.25",东经114°52'53.14"。项目厂界东侧为村中道路,隔路为闲置厂房,南侧为利永塑料厂,西侧为利发无纺布厂,北侧为道路,隔路为闲置厂房,距离项目厂界最近的敏感点为东侧35m的大道庄村,距项目生产车间最近敏感点为东侧105m的大道庄村。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6、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从事电扇底座的生产,项目设计年产量为200万个。7、建设内容及平面布置:项目租赁现有生产车间、库房及办公等用房进行建设,总建筑面积为2880m2,总占地面积为4500m2。项目大门位于厂区北侧,厂区平面布置按功能单元划分,分为办公区和生产区2大部分。办公区位于厂区北部,大门西侧为办公用房,东侧为门卫;生产区位于厂区南部,呈“凹”字型,生产车间位于厂区西南部,生产区东部及西部各有库房1座。项目建设内容见表1,平面布置情况见附图3。表1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类别各功能区名称项目内容主体工程生产车间租赁现有,建筑面积为600m2,混砖结构,用于电扇底座生产辅助工程办公用房租赁现有,1座2层,建筑面积为600m2,混砖结构,用于厂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及职工临时休息库房2座,建筑面积共计1992m2,混砖结构,用于原辅材料及成品的贮存附属用房租赁现有,1座1层,建筑面积为120m2,混砖结构8、原辅材料及能源(1)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本项目主要原辅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2。表2主要原辅料一览表类别名称单位年耗来源原(辅)材料聚氯乙烯颗粒t/a1600外购,袋装,汽运石英粉t/a3240外购,袋装,汽运能源电万kWh/a148.45杜固变电站新鲜水m3/a564大道庄村自来水管网(2)原辅材料理化性质1)聚氯乙烯简称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²;有优异的介电性能。PVC很坚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剂中,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石英粉石英粉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其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石英砂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莫氏硬度7,性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密度为2.65g/cm3,堆积密度(20-200目为1.5),其化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具有明显的异向性,不溶于酸,在160℃以上时溶于NaOH、KOH水溶液,熔点1650℃。从矿山开采出的石英石经加工后,一般粒度在120目筛上的产品称石英砂。过120目筛的产品称为石英粉。9、产品规格本项目生产的主要产品规格见表3。表3项目产品规格一览表产品名称产量单位电扇底座200万个/年10、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情况见表4。表4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位置1挤出机6台生产车间2液压机6台生产车间11、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总定员15人,年工作日300天,实行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12、公用工程(1)给水本项目供水水源由大道庄村自来水管网提供,水质及水量均能满足项目要求。项目运营期用水主要包括模具冷却水、喷淋塔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总用水量为5.8m3/d,其中循环水5m3/d,新鲜书0.8m3/d。项目设劳动定员15人,用水标准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第3部分:生活用水》(DB13/T1161.3-2016)每人每天40L进行估算,则职工生活用水量为0.6m3/d,全部为新鲜水。模具冷却水总用水量为2.1m3/d,其中循环水2m3/d,新鲜水补充水量为0.1m3/d。喷淋塔总用水量为3.1m3/d,其中循环水3m3/d,新鲜水补充水量为0.1m3/d本项目具体用水量见表5。表5项目用水量估算表序号用水项目总用水量(m3/d)新鲜水(m3/d)循环水(m3/d)备注1职工生活用水0.60.6040L/人·d,按15人计2模具冷却水2.10.12--3喷淋塔用水3.10.13--合计5.80.85--(2)排水项目模具冷却水及喷淋塔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产生的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废水产生量为0.48m3/d。盥洗废水经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处理达绿化用水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其余生活污水排入厂区防渗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项目设置60m3防渗蓄水池一座,用于冬季储存回用水。冬季回用水产生量按4个月计算,回用水量为0.48m³/天×120天=57.6m³,蓄水池设计容积为60m3,满足冬季储水需求,储存的回用水用于来年春、夏两季厂区绿化。项目给排水平衡图见图1。职工生活职工生活经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处理达绿化用水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其余废水排入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0.48模具冷却水新鲜水0.7损失蒸发0.1循环水量2喷淋塔用水0.1蒸发0.1循环水量3图1给排水水量平衡图单位:m3/d(3)供电项目供电由杜固变电站提供,厂区内设315KVA变压器一台,可满足本项目用电需求。项目年用电量为148.45万kWh。(4)供热项目生产过程用热采用电加热方式,办公采用分体空调取暖。13、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有关规定,该项目未被列入鼓励、限制和淘汰类目录中,属于允许类;项目不属于《河北省新增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目录》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项目亦不属于《石家庄市产业发展鼓励和禁限指导意见(2017-2019年)》中规定的禁限制项目;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于2018年10月19日取得了新乐市行政审批局《年生产200万个电扇底座项目》的备案信息。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环保部文件《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提出: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选址位于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村东工业区,符合园区规划。项目选址不涉及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及现状监测,项目区域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非甲烷总烃均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有一定环境容量;本项目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均采取了严格的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本项目废气经治理后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造成冲击影响,项目废水不外排,固体废物均采取了妥善的处置措施,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采取上述措施后能满足环境质量标准,不会对环境质量底线产生冲击;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本项目所在区域现有企业从投产至今没有发生过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多发等情况;本项目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满足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及计划,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保护部环环评[2016]150号文的要求。14、选址可行性分析项目位于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东南。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8°26'12.25",东经114°52'53.14"。项目厂界东侧为村中道路,隔路为闲置厂房,南侧为利永塑料厂,西侧为利发无纺布厂,北侧为道路,隔路为闲置厂房,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侧35m的大道庄村。新乐市国土资源局已出具相关意见证明项目选址符合新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村委会对项目出具相关意见证明选址符合园区规划要求;项目运营期各工序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文物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等特殊环境敏感点,故本项目选址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新乐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8°16′~38°30′,东经114°30′~114°55′。北距首都北京246km,南距省会石家庄37km,东与定州接壤,西与行唐县为邻,南靠藁城市、正定县,北接曲阳县,东南与无极县相连,属于华北平原中南部。项目位于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东南。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8°26'12.25",东经114°52'53.14"。项目厂界东侧为村中道路,隔路为闲置厂房,南侧为利永塑料厂,西侧为利发无纺布厂,北侧为道路,隔路为闲置厂房,距离项目厂界最近的敏感点为东侧35m的大道庄村,距项目生产车间最近敏感点为东侧105m的大道庄村。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2、地形地貌新乐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地形起伏不大,自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约为63米,自然坡降千分之一。该地区为滹沱河山前洪水冲积造成的倾斜平原,河沙冲积扇亚区,地质结构从西北向东南,由砂、砾石、卵石逐渐过渡到亚砂石、亚粘土。3、气候特征新乐市属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秋两季短,冬夏两季长。春季受蒙古大陆性气团影响,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升温快,形成干旱天气;夏季受海洋性气团及太行山地形影响,初夏气候干燥,气温较高,盛夏天气闷热,潮湿多雨,7~8月为汛期,有时出现大暴雨天气;秋季多高压控制,天高气爽,晴朗少云,温湿度适中,但降温快,气候凉爽短促,降水偏少;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型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少雨雪。(1)日照:新乐市日照充足,年日照2014.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5.5%,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284.6小时,1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06.2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32.1kcal/cm2,5月份最多为16.5kcal/cm2,12月份最少为6.3kcal/cm2。(2)气温:新乐市年平均气温12.2℃,年内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26.5℃,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4.1℃。(3)降水:新乐市年平均降水量468.9mm,夏季平均降水量282.1mm,占年降水量的65.8%。日最大降水量280.3mm,四季降水差异较大,以冬季最少。(4)风:根据新乐市近20年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冬、秋季多吹西北风,春、夏季多吹东北风。全年平均风速2.0m/s。新乐市近20年气候统计资料见表6。表6新乐市近20年气候统计资料一览表项目单位数值项目单位数值全年平均降水量mm468.9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日最大降水量mm280.3夏季主导风向--东北风全年平均气温℃12.2最大冻土深度mm600极端最高气温℃42.7最大积雪深度mm190极端最低气温℃-26.5冬季大气压力mmHg763冬季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2夏季大气压力mmHg747夏季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日照时数H2014.94、水文地质新乐市属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沙河冲积扇亚区,地质结构从西北向东南,由砂、砾石或者卵石逐渐过渡到亚砂土、亚粘土。含水层多以中粗沙、砾石为主,赋含少量细沙、粉沙或泥层。含水层地质时代属第四纪,按其特性分为四个含水组。第一含水组地板埋深在20米左右,一般可见1~2层,总厚度10~15米,含水层岩性以中粗沙及砾卵石为主,单位涌水量20~30m3/h﹒m,属浅层潜水,矿化度小于1000mg/l。第二含水组底板埋深120~140米,含水层岩性以砂砾卵石、粗砂、砾石为主,局部夹中粗沙,一般可见2~5层,厚达80~120米,单位涌水量一般100~150m3/h·m,水质良好,矿化度为200~500mg/l,为重碳酸钙型水,从水动力特征看属潜水型,局部为潜水--承压水,该水层水量丰富,水质好,是地下水主要来源。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地表水及田间回归水为垂直入渗。新乐市区地下水源地位于新乐市建成区的西北部的东安庄村以西和新乐市啤酒厂附近的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5、河流水系本项目所在区域内主要河流为木刀沟,属大清河水系。古木刀沟发源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部,从西南部进入新乐市境内,流经无极、深泽,在安国县境内与大沙河相汇入白洋淀。木刀沟新乐市段长度为35公里,在新乐市境内流经陆桥、南协神、牛家庄、靳家庄、东阳、齐同、马头铺、东庄流入藁城桥寨村后成为两市的界河,之后在苏仙庄进入无极境内,在新乐段流域面积为314平方公里。由于干旱少雨,加之上游横山岭水库的修建,木刀沟已多年断流,木刀沟新乐段上游始终无天然径流水流入新乐。目前,新乐城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由排污明渠汇集后在马头铺断面排入木刀沟,所以,木刀沟实为新乐市的排污河。污水自马头铺流经东庄、桥寨,至坚固后断流。在无极境内称之为古磁河,与目前无极境内的磁河未相连接。新乐市隶属于石家庄市,全市现有人口49.8万,辖区八镇三乡一个街道办160个行政村,全市面积52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8.3万。近几年,新乐市工业结构不断升级,已经形成了以医药化工、电子机械、食品加工为支柱,以热力发电、新型建材、工艺美术为补充的产业结构,以“新化、久乐、东方热电、卫星民爆、华宝塑机、奥星药业、高明电缆、华强药业”“九大骨干企业”和“石雕、胶合板、电热毯、印刷、食品加工、灯具、塑料、制鞋”“八大特色行业”为代表的特色工业经济,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在坚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文化事业,全市有文广新局、图书馆、影剧院、剧团等文化机构,有广播电视台1座。教育事业,全市中小学校共112所,在校生8.3万人,另有职业教育中专一所,高等本科院校一所,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两基”巩固率都达到了100%。新乐市现有两所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其中,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位于新乐市东部工业园区,是经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由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按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类型为独立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000余人。河北美术学院是河北省第一所民办高等美术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集造型艺术、设计艺术、影视艺术、美术理论研究于一体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美术高校,由全国知名画家、朦胧画派创始人甄忠义先生创办,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新乐市职教中心,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入学率达70%以上。新乐市一中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历年高考上线率达98%以上。新乐市多次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市。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常规因子PM10、PM2.5、SO2、NO2、CO、O3引用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及发布系统中新乐市区环境监测站点位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7年7月17日~2017年7月23日,由监测数据可知,监测点SO2、NO2、CO

1小时平均浓度和PM10日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2.5日平均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最大超标倍数为1.23,

PM2.5出现超标的原因为主要因为新乐市气候干燥,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持续积累所导致2、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Ⅲ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该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生态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农村生态环境,植物种类相对简单,现以农作物、灌木、荒草为主;据调查,区域内野生动物主要为常见的蛇、鼠、麻雀、青蛙、斑鸠等,家畜主要有猪、鸡、牛、羊、鸭等,项目所在区域无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分布,无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区域内无自然景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东南,本次环评对项目周围具体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场考察,区域内无重点文物、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等敏感点。根据项目性质及周围环境特征,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见表7。表7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编号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距项目的方位和距离保护标准方位距离(m)1环境空气大道庄村E3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西刘家庄村NE1240东紫烟村NW960赵庄子村NW1760十三里村SW850田村铺村SW1500东王庄村SE15802声环境大道庄村E3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地下水区域地下水《地下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区域大气环境中PM10、PM2.5、SO2、NO2、CO和O3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表1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表1中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8。表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要素项目标准值标准来源环境空气SO224小时平均150µ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500µg/m3PM1024小时平均150µg/m3PM2.524小时平均75µg/m3NO224小时均值80µg/m31小时均值200µg/m3CO24小时均值4mg/m31小时均值10m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µg/m31小时均值200µg/m3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2.0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2、项目区域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区标准,见表9。表9地下水质量标准环境要素标准名称适用类别标准限值评价对象项目类别浓度限值地下水环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pH6.5-8.5评价区域内地下水环境氨氮≤0.50mg/L耗氧量≤3.0mg/L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总硬度≤450mg/L硝酸盐≤20.0mg/L亚硝酸盐≤1.00mg/L3、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0。表10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时段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60dB(A)50dB(A)污染排放标准1、废气运营期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要求;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中有机化工业排放标准及表2、表3排放限值要求。废气执行标准值见表11。表1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要素评价因子标准限值执行标准运营期颗粒物15m排气筒:排放浓度120mg/m3排放速率3.5kg/h《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标准要求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80mg/m3去除效率≥90%《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排放生产车间浓度≤4.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标准企业边界浓度≤2.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3标准2、废水项目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回用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绿化用水标准。标准值见表12。表12回用水执行标准环境要素评价因子标准限值执行标准废水pH6.0-9.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绿化用水标准COD--BOD520mg/L氨氮20mg/L总余氯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SS1000mg/L总大肠菌群3个/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mg/L3、噪声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3。表13项目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环境要素时段执行标准昼间夜间运营期60dB(A)5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4、固体废弃物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中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标准按照环保部有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排污特点,确定本项目需要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为COD、氨氮,SO2、NOx。项目环评预测量: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根据河北省环保厅文件《关于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工作的通知》(冀环总[2014]283号)的规定,除火电行业外的建设项目总量指标应依照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核定量为: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上料混合上料混合熔融挤出压型G、SG、N、SG、N图2电扇底座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聚氯乙烯石英粉图例:废气G噪声N固废S检验模具冷却水合格产品打包待售S上料混合:根据客户需求,将聚氯乙烯颗粒和石英粉按照一定比例投加到挤出机上料口中,并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进入熔融工序。熔融、挤出:物料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加热,经过(120~200℃)温度,物料由固态变为黏稠态后经挤出机挤出;压型:挤出后物料按照客户需求经液压机压块成型,即为产品。压型过程利用循环冷却水给产品降温。检验:压好的物料经人工检验后,合格产品进入打包工序,入库待售,不合格产品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分析:本项目利用现有厂房进行建设,安装新的设备,不涉及大型的土建工程。施工面积小、土方施工量小,时间较短,且在厂区内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少量的施工扬尘、冲洗废水、机械噪声和建筑垃圾。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属于无组织间歇排放的低矮面源。为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拟采取以下防护措施:遇有四级以上大风时禁止作业,并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施工地出入口设置冲洗设施,对驶出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进行全方位冲洗,车辆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对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采用封闭运输,减少沿路散落;运输车辆行驶应按规定路线进行。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盥洗废水。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可作为施工用水重复使用;施工人员盥洗废水直接泼洒抑尘。施工期间的噪声是不可避免的,选用良好的施工设备,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即可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排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应运至政府指定地点进行妥善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厂区环卫部门处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局部、短期、可恢复性的,经过上述相应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影响范围内。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消失。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1)废气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上料工序产生的粉尘,熔融、挤出及压块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1)上料粉尘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石英粉在投加过程中会有粉尘产生,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石英粉投加过程中粉尘产生量占其原料加工量的5‰,本项目年使用石英粉3240t,则粉尘的产生量为16.2t/a。本项目在每台挤出机上料口上方各设置1个集气罩,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引入布袋除尘器,风机风量为10000m3/h,集气罩集气效率按95%计,布袋除尘器去除效率按95%计,则项目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分别为10.68mg/m3、0.1068kg/h(0.7695t/a),由于集气罩集气效率限制,未被收集的有机废气以无组织排放在车间内排放,经车间挡隔、沉降后,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0.24t/a,0.033kg/h,2)熔融、挤出及压块工序废气本项目所用原料聚氯乙烯颗粒在受热情况下,其中残存未聚合的反应单体以及从聚合物中分解出的单体可挥发至空气中,从而形成有机废气,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烃,由于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塑料原料允许的范围内,分解的单体量极少。参考《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相关资料,聚氯乙烯中游离单体产生量约占原料用量的0.08%,本项目聚氯乙烯消耗量为1600t/a,则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产生量为1.28t/a。项目熔融、挤出及压块工序年工作时间为7200h,项目在挤出机熔融、挤出工序上方及压块工序上方安装分别安装集气罩,将废气收集至喷淋塔处理后,再经1套UV光氧催化装置处理,最后通过1根15米高的排气筒排放。风机风量为10000m3/h,集气罩集气效率按95%计,喷淋塔及光氧催化设备对有机废气去除效率按90%计,则项目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分别为1.7mg/m3、0.017kg/h(0.1216t/a),《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中有机化工业有组织排放浓度标准。此外根据《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4.1.3规定,有机化工业有机废气排放口的去除效率若达不到相应的规定,须加设生产车间或生产设备的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排放标准按照表3执行,即排放浓度≤4.0由于集气罩集气效率限制,未被收集的有机废气以无组织排放在车间内排放,本项目熔融、挤出及压块工序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量为0.064t/a,0.009kg/h,非甲烷总烃排放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其他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即厂界浓度限值≤2.0mg/m3;非甲烷总烃车间口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3污染物浓度限值,即厂界浓度限值≤4.0mg/m3。(2)废水本项目运行过程中模具冷却水及喷淋塔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产生的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废水产生量为0.48m3/d,类比北方生活污水水质,污水污染物产生浓度COD320mg/L、SS220mg/L、NH3-N30mg/L。盥洗废水经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处理达绿化用水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其余生活污水排入厂区防渗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项目冬季回用水产生量为57.6m3/d,拟设置60m3防渗蓄水池一座,用于冬季储存回用水,满足冬季储水需求,储存的回用水用于来年春、夏两季厂区绿化。(3)噪声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挤出机、液压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值为70~90dB(A)。企业在设备选型过程中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并将所有设备安装在车间厂房内,采取基础减震等,另外加强车间外绿化,在厂界周围种植树木,噪声经建筑物隔声及距离衰减后,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4)固体废物本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挤出过程及压块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及不合格产品、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废气包装材料及职工生活垃圾。其中挤出过程及压块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及不合格产品约为240t/a,集中收集后外售;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产生量为14.6205t/a,集中收集,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废包装材料产生量为1.2t/a,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设劳动定员15人,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25t/a,集中收集,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别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有组织上料工序颗粒物213.75mg/m315.39t/a10.68mg/m30.7695t/a熔融、挤出及压块工序废气非甲烷总烃16.88mg/m31.216t/a1.7mg/m30.1216t/a无组织颗粒物少量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非甲烷总烃少量<2.0mg/m3水污染物职工生活CODBOD5SS氨氮320mg/L0.046t/a250mg/L0.036t/a220mg/L0.032t/a30mg/L0.004t/a0t/a固体废物生产过程废料及不合格产品240t/a集中收集后外售废包装材料1.2t/a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14.6205t/a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理职工生活生活垃圾2.25t/a噪声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挤出机、液压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值为70~90dB(A)。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无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利用现有厂房进行建设,安装新的设备,不涉及大型的土建工程。施工面积小、土方施工量小,时间较短,且在厂区内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少量的施工扬尘、冲洗废水、机械噪声和建筑垃圾。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属于无组织间歇排放的低矮面源。为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拟采取以下防护措施:遇有四级以上大风时禁止作业,并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施工地出入口设置冲洗设施,对驶出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进行全方位冲洗,车辆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对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采用封闭运输,减少沿路散落;运输车辆行驶应按规定路线进行。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盥洗废水。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可作为施工用水重复使用;施工人员盥洗废水直接泼洒抑尘。施工期间的噪声是不可避免的,选用良好的施工设备,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即可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排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应运至政府指定地点进行妥善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厂区环卫部门处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局部、短期、可恢复性的,经过上述相应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影响范围内。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消失。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为上料工序产生的粉尘,熔融、挤出及压块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生活污水,噪声及工业固体废物等。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所推荐采用的估算模式SCREEN3,估算模式SCREEN3是一个单源高斯烟羽模式,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包括一些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在某些地区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没有此种不利气象条件,所以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某一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最大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是保守的计算结果。1)预测参数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非甲烷总烃,其主要大气污染源计算参数见表14。表14项目废气污染源源强一览表污染源污染物名称排气筒高度(m)废气量(m3/h)废气温度(K)出口内径(m)源强(kg/h)点源上料工序颗粒30.1068熔融、挤出、压块工序非甲烷总30.017面源生产过程颗粒物长、宽、高:40*15*60.033非甲烷总烃0.0092)预测结果污染物预测结果见表15。表15污染物预测结果一览表污染物来源因子最大地面浓度距离(m)最大一次地面浓度(mg/m3)最大占标率(%)点源上料工序颗粒物1730.013112.91333熔融、挤出、压块工序非甲烷总烃1730.0020870.10435面源生产过程颗粒物990.02866.35556非甲烷总烃990.00780.39由预测结果可知,上料工序颗粒物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为0.01311mg/m3、占标率为2.91333%、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为173m;熔融、挤出、压块工序非甲烷总烃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为0.002087mg/m3、占标率为0.10435%、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为173m;无组织颗粒物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为0.0286mg/m3、占标率为6.35556%、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为99m,非甲烷总烃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为0.0078mg/m3、占标率为0.39%、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为99m。污染物浓度贡献值均较小,因此项目运营后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很小。(2)防护距离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推荐模式计算拟建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表16。表16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污染物有效高度(m)面积(m2)排放源强(kg/h)计算距离(m)颗粒物66000.033厂界无超标点非甲烷总烃66000.009厂界无超标点由上表可知,无组织排放计算结果为厂界无超标点。2)卫生防护距离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要求,项目应设定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模式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计算方法》GB/T13201—91中给出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式中:Cm—标准浓度限制(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项目所在地年平均风速和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查取,具体数值取自GB/T13201—91中表5。QC—(kg/h),根据工程分析获取由于无组织排放污染物非甲烷总烃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无环境标准,为此本评价进行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时,非甲烷总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标准。生产车间颗粒物、非甲烷总烃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见表17。表17车间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项目标准mg/m3源强特征年平均风速(m/s)计算系数卫生防护距离(m)源强(kg/h)面积(m2)ABCD颗粒物0.150.0336002.07000.0211.850.8410.664非甲烷总烃20.0097000.0211.850.840.392将各参数代入式中计算结果得本项目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0.664m,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的卫生防护距离为0.392m。根据卫生防护距离取值规定,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企业,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提高一级。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计算的L值在两级之间时,取偏宽的一级。根据此规定,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源与周围敏感点应有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经过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取最大值作为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因此,环评建议本项目与周围敏感点设置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厂界外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东侧35m的大道庄村,生产车间距大道庄村最近距离为105m,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为保护居民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允许新建居民点、学校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点。2、水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行过程中项目模具冷却水及喷淋塔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产生的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为0.48m3/d(144m3/a)。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SS,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320mg/L、BOD5250mg/L、SS220mg/L、氨氮30mg/L。盥洗废水经一体化设备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绿化用水标准,用于厂区绿化,其余生活污水排入厂区防渗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MBR系统(膜生物反应器)A区为兼氧区,放置填料,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O区为好氧区,放置膜组器使用PVDF膜将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活性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被处理的生活污水最后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要求。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是职工生活产生的盥洗废水,经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用水标准,即PH值=6.0-9.0、BOD5≤20mg/L、氨氮≤20mg/L、总余氯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处理规模为1m3/d,废水总量为0.48m3/d,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可处理本项目废水。项目厂区内绿化面积为250m2,绿化用水标准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第3部分:生活用水》(DB13/T1161.3-2016)0.60m3/m2·a进行估算,项目绿化用水量为150m3/a>144m3/a,可完全用于厂区绿化。此外项目设置60m3防渗蓄水池一座,用于冬季储存回用水。冬季回用水产生量按4个月计算,回用水量为0.48m³/天×120天=57.6m³,蓄水池设计容积为60m3,满足冬季储水需求,储存的回用水用于来年春、夏两季厂区绿化。因此,项目废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IV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为防止地下水污染,项目厂区地面和车间内部均做水泥防渗地面;厂区旱厕及蓄水池采取水泥硬化处理,三合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5~20cm的水泥进行硬化,使渗透系数低于10-7cm/s的防渗措施,以达到防腐防渗漏的目的。采取以上防腐防渗措施后,污染物渗入地下的量极少,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明显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在加强管理,落实本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前提下,本项目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挤出机、液压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值为70~90dB(A)。噪声源及防治措施见下表。表18噪声源及防治措施一览表序号噪声源数量(台)最大噪声级dB(A)防治措施1挤出机670低噪音设备、基础减震、厂房隔声2液压机690低噪音设备、基础减震、厂房隔声为说明项目运营过程中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本评价采用环评导则推荐的噪声叠加、衰减模式,对四周厂界噪声影响值进行评价。(1)预测模式噪声叠加模式:L1+2=10lg[10L1/10+10L2/10]式中:L1+2——被影响点所接受的总声压级,dB(A);L1、L2——分别为1、2噪声源对被影响点的噪声影响值,dB(A)。噪声衰减模式:△L=10lg[1/(4πr2)]式中:△L——噪声源强至受声点的衰减量,dB(A);r——噪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无指向性几何发散衰减模式对厂界现状监测点的影响值进行预测,预测模式如下:L(r)=L(r0)-20lg(r/r0)-△L其中:L(r)——预测点处声级,dB(A);L(r0)——声源处声级,dB(A);r——声源距离预测点处的距离,m;△L——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引起的衰减量),dB(A);(2)预测结果项目运行过程中,各预测点声级值预测结果见表19。表19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预测点项目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贡献值34.8043.2336.1927.15评价结果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表19可知,设备噪声对厂界贡献值的范围为27.15~43.25dB(A),厂界昼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的要求,通过预测表明本项目采取噪声防治措施是可行的,不会对厂区和周围声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影响。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挤出过程及压块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及不合格产品、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废气包装材料及职工生活垃圾。其中挤出过程及压块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及不合格产品约为240t/a,集中收集后外售;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量为14.6205t/a,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废包装材料产生量为1.2t/a,集中收集后外售处理;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设劳动定员15人,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25t/a,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置。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经妥善处置后,对周围环境无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合理设置区域内的固废暂时收集点,并按时及时清运,不得随意堆放。5、总量控制指标按照环保部有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排污特点,确定本项目需要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为COD、氨氮,SO2、NOx。根据河北省环保厅文件《关于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工作的通知》(冀环总[2014]283号)的规定,除火电行业外的建设项目总量指标应依照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表20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项目排放标准排放量(m3/d)运行时间(d/a)污染物核定量(t/a)COD--03000NH3-N--03000SO2--03000NOX--03000核算公式污染物排放量(t/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排放量(m3/d)*运行时间(d/a)/106核算结果由公式核算可知,新建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为:COD:0t/a;NH3-N:0t/a;SO2:0t/a,NOX:0t/a。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防治措施预期防治效果大气污染物上料工序颗粒物集气罩6个布袋除尘器+1根15m排气筒《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标准要求熔融、挤出及压块工序废气非甲烷总烃集气罩(共计12个)+喷淋塔+光催化氧化设备+1根15m排气筒《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排放无组织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标准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BOD5SS氨氮废水经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处理达到绿化用水标准后用于绿化,项目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后用作农肥;蓄水池用于冬季储存回用水。不外排固体废物生产过程废料及不合格产品集中收集后外售合理处置废包装材料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理职工生活生活垃圾噪声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挤出机、液压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值为70~90dB(A)。企业在设备选型过程中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并将所有设备安装在车间厂房内,采取基础减震等,另外加强车间外绿化,在厂界周围种植树木,噪声经建筑物隔声及距离衰减后,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项目对其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生产200万个电扇底座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从事电扇底座的生产,项目设计年产量为200万个。4)项目总投资及环保投资:本项目投资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万元,占总投资的0.55%。(2)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项目位于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东南。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8°26'12.25",东经114°52'53.14"。项目厂界东侧为村中道路,隔路为闲置厂房,南侧为利永塑料厂,西侧为利发无纺布厂,北侧为道路,隔路为闲置厂房,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侧35m的大道庄村。新乐市国土资源局已出具相关意见证明项目选址符合新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村委会对项目出具相关意见证明选址符合园区规划要求;项目运营期各工序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文物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等特殊环境敏感点,故本项目选址合理。(3)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有关规定,该项目未被列入鼓励、限制和淘汰类目录中,属于允许类;项目不属于《河北省新增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目录》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项目亦不属于《石家庄市产业发展鼓励和禁限指导意见(2017-2019年)》中规定的禁限制项目;新乐市宜民家电配件厂于2018年10月19日取得了新乐市行政审批局《年生产200万个电扇底座项目》的备案信息。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环保部文件《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提出: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选址位于新乐市承安镇东紫烟村村东工业区,符合园区规划。项目选址不涉及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及现状监测,项目区域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非甲烷总烃均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有一定环境容量;本项目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均采取了严格的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本项目废气经治理后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造成冲击影响,项目废水不外排,固体废物均采取了妥善的处置措施,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采取上述措施后能满足环境质量标准,不会对环境质量底线产生冲击;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本项目所在区域现有企业从投产至今没有发生过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多发等情况;本项目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满足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及计划,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保护部环环评[2016]150号文的要求。2、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水环境: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限值,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3)声环境:项目区域声环境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2类标准。3、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施工期项目利用现有厂房进行建设,本评价不再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2)运营期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上料工序产生的粉尘,熔融、挤出及压块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本项目在每台挤出机上料口上方各设置1个集气罩,废气经收集后排入布袋除尘器处理,风机风量为10000m3/h,集气罩集气效率按95%计,布袋除尘器去除效率按95%计,则项目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分别为10.68mg/m3、0.1068kg/h(0.7695t/a),由于集气罩集气效率限制,未被收集的有机废气以无组织排放在车间内排放,经车间挡隔、沉降后,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0.24t/a,0.033kg/h,项目在挤出机熔融、挤出工序上方及压块工序上方安装分别安装集气罩,将废气收集至喷淋塔处理后,再经1套UV光氧催化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