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氧化和燃烧
---灭火与火灾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了解
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了解常见的能量转化过程;科学思维:根据燃烧条件提出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
灭火措施;探究实践:通过演示实验、讨论交流等,认识灭火的措施,提
高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态度责任:体验探究和实验的快乐,明白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
系,保持学习的兴趣。复习巩固1、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中氧气有
性;2、燃烧是一种
、
、剧烈的
反应;3、
,称为着火点;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
和
;物质燃烧所需到达的最低温度氧氧化发光发热氧化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复习巩固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3-48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C在自然界里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都可导致火灾。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就要迅速采取灭火措施。讨论交流
在自然界里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都可导致火灾。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就要迅速采取灭火措施。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来灭火?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应该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只有三个条件中缺少其中一个,燃烧就会停止,故可以用于灭火。所以灭火的方法:
一是移除可燃物;二是隔绝助燃物;三是降温,使温度降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新知导入一、灭火与火灾自救1、防火和灭火:(1)防火:指预防火灾的措施和方法,以减少火灾的发生。(2)灭火:指控制和扑灭火灾的过程,最终消除火源。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2)方法:
①隔绝氧气;②温度要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注意:灭火时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使可燃物撤离燃烧区。视频:隔绝空气可灭火读图:你能说出图3-33和图3-34中分别是用什么方法灭火,及各种方法的灭火原理吗?降温: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助燃物:使可燃物与助燃物隔离。
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之一,使燃烧停止。
新知讲解灭火的方法目的(1)用水灭火(2)吹灭蜡烛(3)油锅失火倒入大量青菜降低温度(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油锅失火盖上锅盖
(3)实验台上酒精灯着火用湿布盖灭或用沙子盖灭隔绝氧气(空气)(1)森林灭火开辟隔离带(2)关闭煤气灶阀门移走可燃物3、灭火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如下表:视频:盖灭酒精灯讨论交流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油库着火应怎样灭火?当电器或电线燃烧着火时,应当如何灭火?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但在电器、油锅、燃料油、油漆、电脑、化学危险物品等火灾中,应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油库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利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沙土等进行灭火。电器或电线燃烧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等灭火。新知讲解3、火灾自救措施:
(1)提前准备:熟悉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了解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在陌生环境中,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
(2)扑灭小火:火灾时,应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确位置,如果火势较小,则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进行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无法看来,则应拨打“119”报警求助。(3)疏散逃生:如果火势扩散,应尽快通知家人和邻居设法离开现场,沿途要关上大门,以减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同时切勿乘电梯或升降机,以免停电被困。
新知讲解4、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1)泡沫灭火器: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可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2)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隔绝空气)。优点是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天然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3)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到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优点是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新知讲解(4)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注意:1)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使用灭火器,并占据上风位置;2)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3)拔下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后,压下压把喷射;4)灭火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立,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5)灭火后要防止复燃;6)灭火器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干粉。(点击图片播放)新知讲解5、如果你无法离开火灾现场,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及用湿毛巾掩盖口鼻;②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③打开窗户,在窗前呼救。注意: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讨论交流下面三幅图中都有燃烧这一化学反应,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共同点:
放出大量的热。人类利用燃烧反应放出热量来取暖、煮熟食物、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那么,其他化学反应也能放出热量吗?有没有能使反应物温度降低的化学反应呢?活动:1)将一段镁条(Mg)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稀HCl),用手触摸试管外壁。2)用研钵将约20g氢氧化钡[Ba(OH)2]晶体磨成粉末,倒入小烧杯中。在一玻璃片上洒上少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0g氯化铵[NH4Cl]晶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止片刻,提起小烧杯。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很烫手温度升高玻璃片与烧杯底粘在一起温度降低新知讲解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1)放出热量的反应:如燃料的燃烧,生石灰与水结合成氢氧化钙,镁与盐酸反应,等。(2)吸收热量的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Ba(OH)2与NH4Cl反应。2、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与其他形式的能也能相互转化,如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大小不同,有些非常细微,只有用灵敏的仪器才能检测到,化学反应中能量常表现为热、光、电等。
思考讨论放热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假如没有放热反应,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无法取暖、无法煮熟食物;
无法冶炼金属;
地球变成冰冷世界,生命无法生存;……
总之,一切生物都需要热量,没有放热反应,便没有生命,世界将一片死寂……。活动:将锌片(Zn)和碳棒组成的电路,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小灯泡发光的情况。在这个化学变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了_____能。电说明:
一定条件下,能量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讨论交流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下列现象中,化学能转化成了什么能?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热能、声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随堂练习1、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发生因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火灾地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复杂、坡陡谷深。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导致30位灭火人员不幸牺牲。下列关于火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风为可燃物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B.林下堆积的地面植被、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突变风力风向的风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D.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难,用水灭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随堂练习2、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
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
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
B随堂练习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没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随堂练习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由图乙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D.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C随堂练习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最近,小明家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通过维修师傅调节燃气灶的进风口之后,火焰变回淡蓝色。这说明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
;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工厂排污导致小孩“血铅超标”,工厂方面的辩解错在哪里?
。
充足空气(或氧气)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铅
随堂练习
(3)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
。(4)请用文字表述“火场逃生”图所示的火场逃生方法
。(答一种即可)
隔绝空气(氧气)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课堂总结1、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基本措施: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如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时,可利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盖上锅盖;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如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高压风机吹灭森林大火;吹灭蜡烛等。3、几种常见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4、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放热或吸热现象,也可表现为光、电等现象。板书设计
3.2氧化和燃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少年歌曲音乐课件
- 插画设计师课件
- 客运市场调研合同
-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 建筑工程职责分工协议
- 学前教育实践报告
- 处方点评知识培训
- 各类标准化会议接送合同
- VP气体采购合同
- 小儿急性喉炎护理
- 2025年湖北漳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农业合作社与农户种植合作协议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新版)铁路机车车辆制动钳工(高级)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25052-2010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景观绿化和室外管网施工组织方案
- 心灵游戏之一“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
- 2013矿井反风演习总结报告
- 新建物业承接查验备案表
- 炒股一招先100全集精华笔记-陈浩
- 半纤维素(春之绿树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