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古代史专题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历史学古代史专题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历史学古代史专题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历史学古代史专题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历史学古代史专题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古代史专题知识点归纳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史上的“五帝”指的是:

(1)黄帝、炎帝、蚩尤、共工、神农

(2)黄帝、炎帝、蚩尤、共工、太昊

(3)黄帝、炎帝、尧、舜、禹

(4)黄帝、炎帝、尧、舜、汤

2.下列哪个时期被称为“夏商周”?

(1)夏、商、周

(2)夏、商、春秋

(3)夏、商、战国

(4)夏、商、汉

3.春秋五霸指的是: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燕昭王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赵武灵王、燕昭王

(4)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下哪项不属于其中?

(1)推行法家思想

(2)实行郡县制

(3)修建长城

(4)推广汉字

5.下列哪个朝代被称为“三国”?

(1)魏、蜀、吴

(2)汉、魏、蜀

(3)魏、蜀、晋

(4)汉、魏、吴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3)黄帝、炎帝、尧、舜、禹

解题思路:五帝是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其中黄帝、炎帝、尧、舜、禹为五帝的代表人物。

2.答案:(1)夏、商、周

解题思路:“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商朝和周朝则分别继夏朝之后。

3.答案:(4)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

解题思路: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强大的诸侯国的君主,他们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

4.答案:(4)推广汉字

解题思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法家思想、实行郡县制、修建长城等改革措施,但推广汉字并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改革措施。

5.答案:(1)魏、蜀、吴

解题思路:“三国”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分别是魏、蜀、吴,这三个朝代在三国时期相互争霸。二、填空题1.“春秋无义战”,这句话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郡。

_______________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项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加强______。

_______________

4.东汉末年,曹操建立了______政权。

_______________

5.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指的是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的什么局面?

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解题思路: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领土和资源,频繁发动战争,其中许多战争并无正义性,因此有“春秋无义战”的说法。

2.答案:36

解题思路:秦始皇为了加强集权,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答案:集权

解题思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了统一思想,加强集权而推行的一项政策,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排斥其他学派。

4.答案:曹魏

解题思路: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政治、军事上的手段,逐渐掌握了实际权力,建立了曹魏政权,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5.答案: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解题思路:“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相对安定;“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高峰。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三、判断题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解题思路:根据历史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王朝,其建立者是大禹,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2.商朝的都城曾经迁移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盘庚迁都到殷。(√)

解题思路:商朝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水患等原因,都城多次迁移。其中,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一带)后,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并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3.西周时期,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实行分封制。(×)

解题思路:周武王是周朝的建立者,但他是在商朝末年通过牧野之战推翻商朝后建立了周朝。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但这并非由周武王创立,而是在周武王之后,周成王时期正式确立。

4.春秋时期,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燕国被称为“战国七雄”。(×)

解题思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而晋国在春秋时期是强国之一,但在战国时期已经衰落。

5.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

解题思路: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在581年夺取政权,建立了隋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四、简答题1.简述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特点。

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具体特点

政治特点:实行君主制,以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建立了早期的集权国家;

经济特点:以农业经济为主,逐渐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

社会结构:出现了等级制度,包括奴隶主、贵族和平民;

思想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了早期封建文化的雏形。

2.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具体变革

政治变革:诸侯割据,战乱频繁,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强大国家;

经济变革:铁器的普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经济逐渐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社会变革: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土地制度形成,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和地主阶级;

思想变革: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各抒己见,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简述秦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秦朝的统一具有以下特点及影响:

统一特点:秦始皇通过兼并六国,统一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政治影响:实行集权制,设立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影响:推行统一的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影响:焚书坑儒,加强文化统一,促进了文字的规范化;

军事影响:修筑长城,巩固边防,保护了国家安全。

4.简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

政治背景:汉朝灭亡后,魏、蜀、吴三国分别建立,形成割据局面;

经济背景: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民生凋敝;

思想文化背景:儒家思想为主流,三国各有特色,蜀汉重道德,魏国尚法治,吴国重礼仪。

5.简述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政治特点:隋朝短暂而强大,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形成了集权的高度发达;

经济特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

文化特点:诗词、书画、文学艺术等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唐玄宗时期被誉为“盛唐”;

军事特点:隋唐军队强大,多次对外扩张,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特点包括:君主制、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农业经济为主、等级制度和社会结构、早期封建文化的雏形。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包括:政治变革、经济变革、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

3.秦朝的统一及其影响包括:实行集权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焚书坑儒加强文化统一、修筑长城巩固边防。

4.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割据、经济破坏、民生凋敝、儒家思想为主流。

5.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包括:集权、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军队强大。

解题思路:

解题时需结合所学知识,对每个时期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注意抓住关键词汇和重要事件。如夏商周时期的君主制和农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和百家争鸣,秦朝的统一和集权制等。同时注意将历史背景与具体事件相结合,以加深对历史时期特点的理解。五、论述题1.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背景

1.2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1.3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3.1建立了集权制度

1.3.2推行法家思想,加强集权

1.3.3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3.4为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论述唐朝盛世的原因及其影响。

2.1唐朝盛世的历史背景

2.2唐朝盛世的原因

2.2.1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

2.2.2经济繁荣,商业发展

2.2.3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

2.3唐朝盛世的影响

2.3.1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

2.3.2推动了科技、文化的进步

2.3.3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3.论述宋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3.1宋朝科技成就的背景

3.2宋朝的主要科技成就

3.2.1农业技术进步

3.2.2工艺技术革新

3.2.3科学研究发展

3.3宋朝科技成就的影响

3.3.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3.2为后世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3.3.3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4.论述明朝的海外贸易及其影响。

4.1明朝海外贸易的历史背景

4.2明朝海外贸易的特点

4.2.1丝绸、瓷器等商品输出

4.2.2与亚非各国贸易往来

4.3明朝海外贸易的影响

4.3.1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4.3.2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

4.3.3丰富了人民生活

5.论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5.1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背景

5.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

5.2.1限制对外贸易

5.2.2限制外国传教士进入

5.2.3限制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

5.3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5.3.1阻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5.3.2导致了国家科技水平的落后

5.3.3加剧了与外国的矛盾和冲突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在于建立了集权制度,推行法家思想,加强了集权,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唐朝盛世的原因包括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经济繁荣、商业发展、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其影响包括提升国家国际地位、推动科技、文化进步、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3.宋朝的科技成就包括农业技术进步、工艺技术革新、科学研究发展。其影响包括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后世科技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4.明朝的海外贸易特点包括丝绸、瓷器等商品输出,与亚非各国贸易往来。其影响包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5.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内容包括限制对外贸易、限制外国传教士进入、限制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其影响包括阻碍国内经济发展、导致国家科技水平落后、加剧与外国的矛盾和冲突。

解题思路:

解题时,首先需了解题目涉及的历史背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在论述时,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结合具体案例,以严谨的语言阐述观点。六、材料分析题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等。

问题:请列举夏商周时期的三位著名思想家,并简要介绍他们的思想主张。

解题:

答案:

(1)夏商周时期的三位著名思想家分别是:孔子、墨子、老子。

(2)孔子主张仁爱、礼制,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倡导节俭,提出“天志”、“明鬼”等观点,强调“天下为公”。

(4)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强调无为而治,主张“柔弱胜刚强”。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一确定夏商周时期的三位著名思想家。针对每位思想家,结合历史背景和其著作,简要介绍他们的思想主张。整理答案,保证内容准确、简洁。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争霸,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问题:请分析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题:

答案:

(1)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a.曹操统一北方后,其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b.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

c.孙权在江东称王,建立吴国。

d.三国之间实力相当,形成鼎立局面。

(2)三国鼎立的影响:

a.形成了三国分立的政治格局,削弱了集权。

b.三国之间的战争频繁,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

c.各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

d.三国鼎立局面为后世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二确定三国鼎立的形成原因,包括曹操、刘备、孙权建立各自国家的历史背景。分析三国鼎立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整理答案,保证内容全面、准确。七、综合题1.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

解题思路:首先梳理中国古代史的分期,然后概述每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和发展趋势。

2.中国古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解题思路:分别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文化成就等方面,选取关键时期或代表性朝代进行分析。

3.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

解题思路:探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如民族融合、边疆治理等,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4.中国古代史上的对外交流及其特点

解题思路:回顾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对外交流的历史,分析其特点及对中外关系的影响。

5.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解题思路:选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如秦朝统一、隋唐盛世、宋元明清的更迭等,分析其影响和历史地位。

1.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集权制度的建立。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佛教的传播。

隋唐:繁荣与开放,科举制度的确立。

宋元:民族关系的新变化,科技文化的辉煌。

明清:封建社会的衰落,近代化的萌发。

2.中国古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政治特点:以封建专制为核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

经济特点:农业经济占主导,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文化特点: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科技成就的辉煌。

3.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

民族融合: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如汉族与蒙古族、汉族与藏族等。

边疆治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治理,如唐朝对吐蕃的统治。

特点:民族关系复杂多变,融合与冲突并存。

4.中国古代史上的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