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辽阳市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翡翠(fěi)

榛子(zhēn)

焖饭(mèn)

掺和(cān)B.骡马(luó)

娴熟(xián)

唾沫(tuò)

僧人(sēng)C.敦厚(dūn)

机杼(zhù)

正月(zhèng)

獠牙(liáo)D.演绎(yí)

栖息(qī)

脱缰(jiāng)

万象更新(gēng)2.下列文学作品与相关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星期五”B.《骑鹅旅行记》——尼尔斯、蜥蜴比尔C.《爱丽丝漫游奇境》——白兔先生、公爵夫人D.《汤姆•索亚历险记》——波莉姨妈、乔埃•哈波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每年四月洛阳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牡丹。B.2020年10月14日火星“冲日”,天文爱好者们目不转睛地观测着这一天文奇观。C.这位老人终于在临终前,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真是死得其所了。D.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参演这部儿童电影的小演员们表现非常优秀。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表示引用”的一项是()A.荷兰有“欧洲花园”的美誉。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C.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D.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父不在,乃呼儿

乃破琴绝弦B.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C.故园无此声见

两小儿辩斗,问其故D.为设果,果有杨梅

为是其智弗若与二、书写6.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美观)货

抗免

搁三、填空题7.用“续”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搬到岸上。(2)膝盖虽然摔破了,很疼,但我并没有放弃,学骑自行车。(3)阴雨连绵的坏天气,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4)最近,我看了几场篮球赛。8.先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填序号)A.听君一席话,。B.,近山识鸟音。C.路遥知马力,。D.读书须用意,。(1)“”这句话教育我,要想让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有内涵和价值,在读书的时候就必须用心。(2)研讨会上,爸爸和一位老教授虽然只交谈了十几分钟,但是获益匪浅,爸爸不禁对老教授说:“”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向您讨教。四、修改病句9.老师那亲切的话语和和蔼的笑脸时时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五、句子训练10.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加上标点,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这苹果不大好吃。①②六、书写11.默写《石灰吟》)(要写明朝代和作者)七、选择题12.下列句子中“等闲”的意思与“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等闲”的意思相同的是(填序号)A.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八、填空题13.中国古人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如:《石灰吟》中作者的志向是“,”。14.给下句填上句。(1),莫把无时当有时。(2),忠言逆耳利于行。九、语言表达15.口语交际与运用。班里准备开展一次“了解传统节日”的调查活动,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完成练习。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面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1)资料中涉及的节日的名称是。(2)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人物)而设立的。(3)请你说说在你的家乡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70字左右)十、现代文阅读16.课内阅读。为人民服务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③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④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⑤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①或:②于:(2)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44年9月8日在追悼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3)说说你对文中司马迁说的那句话的理解。(4)文中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5)司马迁是中国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6)用“因为……所以……”造句。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早上起来,就计划这一天该做些什么,到晚上躺在床上,好像什么也没有做。记得幼年作文,总爱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从哪里找来这些词句,似懂非懂地照抄。箭也好,梭也好,在小小心灵里,今天就是昨天,今夜就是昨夜,只是同一个白昼,同一个夜晚,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了,去了又来了,直到鬓边有了白发,才蓦然惊觉光阴果真似箭如梭,去了永不再来。于是,问自己:过去几十年,我究竟做了些什么?这一生肯定要交白卷了。8月中,在美国一小镇,拜访一位84岁的老学者,在他那狭窄的厨房里,我向他倾诉了内心的困扰。他说:“你应该抓紧现在和未来的日子。”我说:“是的,我在尽力。但是,我已浪费了几十年。”他摇摇头:“达尔文说他贪睡,把时间浪费了,却写了《物种起源》;奥本海默说他锄地拔草把时间浪费了,后来成为‘原子弹之父’;海明威说他打猎、钓鱼,把时间浪费了,终于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说她为了家务和孩子忙,浪费了时间,也能发现镭元素,而又把孩子教养成科学家。”我大喊:“这些人都是人才!我只是个平凡人,愚蠢的平凡人。”“你有权评定你是个愚蠢的平凡人,我的意思是提醒你,只要有确定的目标,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都不会妨碍思考和研究,甚至有助于思考和研究,他们自以为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并没有浪费。”“但是,我年纪大了。”“我70岁那年,拟定一个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研究计划,当时,和一位30岁的年轻朋友谈到这个计划,他笑了笑,我知道他为什么笑,在他看来,70岁的老人,时日已不多,还能做些什么,10年过去,我的工作如期完成,仍然在实验室忙着。”他挺了挺胸,笑了。“你那位年轻朋友呢?”我问。“不再年轻,已是中年啦!”“对他来说,这10年应该是黄金年龄,想必有很不错的纪录。”“没有,他承认过去的10年是空白的,真正的空白。”“为什么?”“依旧熙熙攘攘、推推挤挤地生活,1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一番话,如当头一棒,我呆了。17.读第1自然段,找出两个描写时间过得飞快的词语,并谈谈你的看法。18.你敬佩文中的老人吗?为什么?19.从达尔文、奥本海默、海明威、居里夫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20.下面关于达尔文、奥本海默、海明威、居里夫人这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达尔文是英国人,他的《物种起源》是现代生物学的开山之作。B.海明威是美国人,他写的《老人与海》《复活》被称为世界名著。C.奥本海默是美国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他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D.居里夫人祖籍波兰,居里夫人的丈夫和女儿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21.写出一两条你积累的珍惜时间的名言。十一、书面表达22.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中或许有书香相伴,或许有琴声相随;成长中我们拥有浓浓的亲情,也会收获真挚的友情;成长过程中有欢乐,也有痛苦……请以“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条理清楚,语言通顺。(3)内容具体,感情真挚。(4)字数不少于450字。《辽宁省辽阳市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12答案BBCBAD1.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A.掺和(cān)——(chān);C.正月(zhèng)——(zhēng);D.演绎(yí)——(yì)。故选B。2.B【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理解。B.蜥蜴比尔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故选B。3.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C.“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多用于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这位老人临终前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用“死得其所”不恰当,应该使用“落叶归根”。故选C。4.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引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强调指出;④表示讽刺或否定。A.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B.文中的双引号表示引用。C.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D.文中的双引号表示强调指出。故选B。5.A【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B.之:奕秋的教导/代指认真学习的那个人;C.故:故乡/缘故、缘由;D.为:给/难道;故选A。6.【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解答本题,首先认真拼读,明确要写的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正确。书写时注意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做到工整、规范和美观。本题书写时要注意“摊、筝、抵、裸、媚、耽”容易写错。7.陆续继续持续连续【详解】本题考查组词和词语搭配。用“续”组成合适的词语,如:陆续、连续、继续、断续、持续等。(1)结合语境可知,鲁滨逊是在进行一种连续性的搬运动作,且“续”字与动作相关的常见搭配中,因此,第一个空应填“陆续”。“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地进行,符合鲁滨逊可能分批、分次搬运物品的情境。(2)结合语境可知,强调的是尽管遇到了困难和疼痛,但“我”仍然坚持学习骑自行车的行为。所以,第二个空应填“继续”。“继续”表示(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地进行,与句意相符。(3)对于“阴雨连绵的坏天气,________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这句话,描述的是天气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使得人感到不适。因此,第三个空应填“持续”。“持续”表示延续不断,与“半个月”这一时间段搭配恰当,表达了天气状况长时间未变的状态。(4)在“最近,我________看了几场篮球赛。”这个句子中,强调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对看篮球赛这一活动的连续性或重复性的参与。因此第四个空填“连续”更为贴切。“连续”在一般语境下也常被用于描述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的活动,且在此句中更能体现对篮球赛的持续关注和参与。8.胜读十年书近水知鱼性日久见人心一字值千金DA【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默写与理解运用。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听到对方的一番话,比自己读十年书还有用,强调了他人话语的重要性和启发作用。

书写时注意“胜”的正确书写。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声音,比喻要了解事物的本质,就要深入实际,近距离观察。

C.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强调读书要认真、用心。

(1)题目说“这句话教育我,要想让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有内涵和价值,在读书的时候就必须用心”,这明显是在强调读书用心的重要性,与D句“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意思相符,故选D。

(2)爸爸和老教授交谈十几分钟就感觉收获很大,就像听到了非常有价值、有启发的话,如同“胜读十年书”,A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符合这种情境,故选A。

9.老师那和蔼的笑脸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详解】本题考查修改语病。该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话语”不能“浮现在眼前”,应删去“亲切的话语和”。修改后:老师那和蔼的笑脸时时浮现在我眼前。10.这苹果不大,好吃。这苹果,不大好吃。【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对于例句,有以下几种加标点的方式:一、强调苹果不大但是好吃,在“大”后面加逗号,即:这苹果不大,好吃。二、强调苹果不好吃,在“苹果”后面加逗号,即:这苹果,不大好吃。三、强调疑问,苹果是否好吃,在句子后面加问号,即:这苹果不大好吃?在例句中加上标点,表达其中的两种意思即可。11.

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托物言志,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情操,不怕艰难、不惜牺牲、立志清白做人的高尚品质。书写时注意“锤、凿、焚、烧”的正确书写。12.D【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辨析。“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平常。A.“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意思是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等闲:轻易,随便。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意思是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等闲:轻易,随便。C.“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意思是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等闲:无端,平白无故。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等闲:平常。故选D。1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诗人通过“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达自己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14.常将有日思无日良药苦口利于病【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默写。(1)书写时注意“常、将”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药”的正确写法。15.端午节屈原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时我们会包粽子,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粽叶里,然后蒸熟。家家户户还会悬挂艾草,以驱邪避灾。此外,我们也会观看龙舟赛,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详解】(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结合“汨罗江”“粽叶式的青绿”“艾香”可知资料中涉及的节日名称是端午节。(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结合“汨罗江”“粽叶式的青绿”可知这一节日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3)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回答本题,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作答,注意语句通顺。示例:在我的家乡,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龙舟比赛。走到河岸边,就可以看到河面上有一条条龙舟飞驰而过,他们敲锣打鼓,仿佛真的是一条条巨龙在向终点冲刺。岸上的人们也纷纷为他们加油鼓劲,别提多热闹了。16.(1)有的人。比。(2)毛泽东张思德(3)人都有意思,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5)汉代史记(6)因为他刻苦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详解】(1)本题考查字的解释。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该句的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其中“或”的意思是“有的人”,“于”的意思是“比”的意思。(2)本题考查作品作者及文化常识。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毛泽东发表这一演讲,一是为了悼念张思德同志,赞扬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二是通过对张思德事迹的阐述,教育广大党员和革命战士,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不怕牺牲的崇高思想境界。(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可知,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作者引用该名言警句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人生目标,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在有限的生命中,应当追求正义、善良和为人民服务,使自己的存在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带来福祉,这样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无怨无悔,让生命的终结具有厚重的意义。(4)本题考查找中心句。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内容可知,这一自然段开篇就提出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核心观点。接下来,通过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然后分别说明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两种截然不同的死亡意义。最后以张思德同志为例,指出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其死比泰山还重,再次强调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观点。(5)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司马迁是中国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史记》是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其叙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6)本题考查写句子。“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后面接的是事情发生的原因,“所以”后面接的是由前面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因为他努力学习,所以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18.我十分敬佩。因为他告诉了我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珍惜时间,乐观地对待人生。他自己也是如此。19.做人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珍惜时间,乐观地对待人生。20.B21.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解析】17.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光阴似箭”的意思是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日月如梭”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它们的意思都是指时间快。谈的看法可围绕“珍惜时间”来写。如:科学地安排时间。要学会制定时间计划,小到每天的安排,大到一生的安排,只要切实可行,持之以恒,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18.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次结合文章去写原因。结合文中第9自然段“我70岁那年,拟定一个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研究计划,当时,和一位30岁的年轻朋友谈到这个计划,他笑了笑,我知道他为什么笑,在他看来,70岁的老人,时日已不多,还能做些什么,10年过去,我的工作如期完成,仍然在实验室忙着。”可知,老人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珍惜时间、乐观对待人生的人。故值得人敬佩。19.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结合文中第5自然段“达尔文说他贪睡,把时间浪费了,却写了《物种起源》;奥本海默说他锄地拔草把时间浪费了,后来成为‘原子弹之父’;海明威说他打猎、钓鱼,把时间浪费了,终于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说她为了家务和孩子忙,浪费了时间,也能发现镭元素,而又把孩子教养成科学家。”可知,从达尔文、奥本海默、海明威、居里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可以围绕“珍惜时间”、“治学态度严谨”方面去概括。2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达尔文出生于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生物科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是现代生物学的开山之作。B.海明威生于美国芝加哥,美国记者、作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笔锋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写的《老人与海》被称为世界名著。《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C.奥本海默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他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D.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华沙,毕业于巴黎大学,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居里夫人的丈夫和女儿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故选项A、C、D正确,B有误。21.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