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共5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保藏古籍版本的兰台洞库,详细听取《四库全书》版本源流、保护收藏等介绍,叮嘱工作人员:“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走出兰台洞库,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版本馆的建成和管理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建设版本馆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摘编自《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材料二:问:汤先生,在《儒藏》的编纂过程中,你们采取了怎样的工作方式,积累了怎样的实践经验?答:我们主持的这部《儒藏》,基本上沿袭了中国的传统分类法,即四部分类的传统,也就是按照经、史、子、集的框架进行架构。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儒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相当丰富,版本质量也相当不错,可以给编纂提供60%~70%的版本。同时,我们也同国内外其他的图书、藏书机构保持着相当好的关系,为版本和目录的选定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其次,我们的编纂坚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在依托北京大学现有学术资源的基础上,跟国内外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团队合作,形成一种强强联合的模式。再者,我们有着相当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从体系的设计、版本的选定,再到校勘、审定,都要反复讨论、数次修订。问:汤先生,我们知道您的梦想就是希望让《儒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请您谈谈《儒藏》编纂的意义。答:编纂《儒藏》,一个方面可以很好地保存历史文献,古代曾有大型的丛书编纂,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虽然有一些已经散佚了,但是,三代典籍通过它们更多地保存了下来,我们今天进行整理,还要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它们;另一个方面是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保存下来,这是更重要的方面;再一方面是希望做成儒学经典的范本。此外,《儒藏》还将搜集未收入上述各书的儒家著述文献,使我们拥有一部比较完备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的总汇。这不仅可以使我们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儒家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是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使全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以利用中国文化资料检证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摘编自汤一介《传承中华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就〈儒藏〉编纂答〈河北学刊〉主编提问》)材料三:《永乐大典》11095册,22937卷,约3.7亿字。永乐皇帝制定的目标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这部书的规模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的,《不列頬百科全书》说它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从这个角度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丰碑。《永乐大典》被毁坏主要发生在明末清初和清末庚子事变的战乱。残卷散在世界各地,经过几代人的调查搜集,学术界的统计为现存422册827卷,按册数计约3.8%,按卷数计约3.6%,均不到4%。《永乐大典》的用途有三:一是庞大的资料库,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大信息库;二是它保存了数量相当大的已经失传的书;三是校勘功能,如鄙道元《水经注》,明代还有刻本和抄本流传,清代戴震发现《大典》本来自宋本,而完整的宋刻本已不见了,于是利用《大典》本校勘明代的版本,订正了许多错误,基本恢复了原貌。但迄今为止,利用《大典》从事科学研究,发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蕴,在方法上还停留在类似于渔民“撤网式”的不够科学的阶段。没有采用科学的“拉网式”,没有竭泽而渔,不知道《大典》存卷400多册这个家底是什么样的。这显然是无法得到系统而科学的成果的,当然也就无法发挥《大典》存卷作为中国文化宝藏的全部功能。我们的办法,将是把《永乐大典》存卷按照引用的书籍逐条切分开,让这些古书的片段各归其书,按《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排序、整理,形成《永乐大典存卷分书重编》本。整理的第一步是确定《大典》引用的这部书存不存世。如果存世,就找到这部书的早期版本,最好是宋元明版本进行全面校勘,有不同之处,写成校勘记,供专家们参考。如果不存世了,就看前人有没有辑本,有辑本的,把辑本仔细对一遍,文字不同或者漏辑的,写成校勘记,供学者参考。至于没有传本的,就形成我们的新辑本。至于史料库作用,我们拿出一册《永乐大典》做了试验(卷7889、7890)。我们逐条切分出书名、篇名、人名、地名、官名,做成专题索引,发现这一册中有索引条目1572条,那么422册的话,就有663384条,这是我们打开这个《大典》史料库的钥匙。(摘编自杜泽逊在专题会上的发言《〈永乐大典〉综合整理校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收藏和保护历代《四库全书》的版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建设国家版本馆的目的。B.《儒藏》的编纂,不仅选用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架构,而且有赖于北京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C.《永乐大典》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百科全书,但因战乱现存不到4%,已经失去了资料库功能。D.要发挥《永乐大典》的全部功能,我们既要“撤网式”研究,也要“拉网式”研究,实现竭泽而渔。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典籍的保护密切相关。B.《水经注》的校勘表明,只有充分利用不同版本相互印证,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散佚典籍的原貌。C.今人整理《永乐大典》时,按其所引书籍逐条切分并各归其书,可见明代的分类方式较为落后。D.汤一介和杜泽逊在谈话中多次提及“我们”,因为他们都十分重视团队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的作用。3.下列对三则材料文体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是纪实报道,记录重大事件,叙述与议论交替,真实客观。B.材料二是访谈,受访者根据采访者的问题来直接回答,针对性强。C.材料三是发言稿,通过数据和事例介绍了工作的进展,具体详实。D.材料二和材料三,专业术语使用较多,内容学术性强,逻辑严谨。4.《儒藏》编纂和《永乐大典》整理,这两种“修文”的路径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和分析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结合选项内容,筛选文本信息进行比较。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观点,根据选项内容筛选信息,进行比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文体的能力。结合文章标题和文本特色、文本内容,判断文体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的能力。按照材料要求筛选、整合信息,尽量采用“摘录法”概括内容。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能力。分析句子结构特点,找到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从文章中筛选相关信息佐证。【解答】(1)A.“收藏和保护历代《四库全书》的版本”错,根据“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可知建设国家版本馆目的是收藏、保护自古以来的典籍资料,传承未中断的文明,并非仅针对《四库全书》版本;
B.与材料二内容相符,正确;
C.“但因战乱现存不到4%,已经失去了资料库功能”错,据“当然也就无法发挥《大典》存卷作为中国文化宝藏的全部功能”可知,《永乐大典》虽因战乱现存不到4%,但依然有资料库功能;
D.“既要‘撒网式’研究”错,据“在方法上还停留在类似于渔民‘撒网式’的不够科学的阶段”,可知应摒弃“撒网式”研究,采用科学的“拉网式”研究。
故选:B。
(2)C.“可见明代的分类方式较为落后”错。结合“按《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排序、整理”和“永乐皇帝制定的目标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可知。
故选:C。
(3)A.“与议论交替”错。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保藏古籍版本的兰台洞库,详细听取《四库全书》版本源流、保护收藏等介绍,叮嘱工作人员:“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可知材料一只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行,属于叙述的表达方式,没有议论。
故选:A。
(4)根据“我们主持的这部《儒藏》,基本上沿袭了中国的传统分类法,即四部分类的传统,也就是按照经、史、子、集的框架进行架构。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儒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相当丰富,版本质量也相当不错,可以给编纂提供60%~70%的版本。同时,我们也同国内外其他的图书、藏书机构保持着相当好的关系,为版本和目录的选定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其次,我们的编纂坚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在依托北京大学现有学术资源的基础上,跟国内外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团队合作,形成一种强强联合的模式。再者,我们有着相当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从体系的设计、版本的选定,再到校勘、审定,都要反复讨论、数次修订”,概括:《儒藏》编纂,沿袭四部分类传统架构,依托北大及国内外藏书机构资源,以开放姿态与学术团队合作,严谨审慎地进行体系设计、版本选定、校勘审定等工作。
根据“将是把《永乐大典》存卷按照引用的书籍逐条切分开,让这些古书的片段各归其书,按《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排序、整理,形成《永乐大典存卷分书重编》本。整理的第一步是确定《大典》引用的这部书存不存世。如果存世,就找到这部书的早期版本,最好是宋元明版本进行全面校勘,有不同之处,写成校勘记,供专家们参考。如果不存世了,就看前人有没有辑本,有辑本的,把辑本仔细对一遍,文字不同或者漏辑的,写成校勘记,供学者参考。至于没有传本的,就形成我们的新辑本”,“至于史料库作用,我们拿出一册《永乐大典》做了试验(卷7889、7890)。我们逐条切分出书名、篇名、人名、地名、官名,做成专题索引,发现这一册中有索引条目1572条,那么422册的话,就有663384条,这是我们打开这个《大典》史料库的钥匙”,概括为:《永乐大典》整理,将存卷按引用书籍切分、归书,依《四库全书》分类法排序整理,先确定所引书是否存世,再分别采取校勘、核对辑本或形成新辑本等方式,还通过制作专题索引发挥史料库作用。
(5)根据“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从意愿和能力两方面理解。
意愿方面:根据“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建设版本馆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汤先生,我们知道您的梦想就是希望让《儒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古代曾有大型的丛书编纂,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概括为:中华民族有着重视文化典籍保护传承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呵护好、珍惜好文化瑰宝,传承中华文明,汤一介等学者也有让《儒藏》成为权威范本等愿望,体现了当下人们传承文化的强烈意愿。能力方面: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版本馆的建成和管理给予充分肯定”,“我们的编纂坚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在依托北京大学现有学术资源的基础上,跟国内外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团队合作,形成一种强强联合的模式”,“把《永乐大典》存卷按照引用的书籍逐条切分开,让这些古书的片段各归其书,按《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排序、整理,形成《永乐大典存卷分书重编》本”,概括:国家版本馆建成,具备收藏保护典籍资料的条件;《儒藏》编纂能依托丰富藏书和学术资源,与国内外团队合作;《永乐大典》整理能采用科学方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这些都表明现在有能力做好修文之事。盛世修文意义重大,能保存历史文献和优秀思想,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进人类文明,所以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答案:
(1)B
(2)C
(3)A
(4)《儒藏》编纂:沿袭四部分类传统架构,依托北大及国内外藏书机构资源,以开放姿态与学术团队合作,严谨审慎地进行体系设计、版本选定、校勘审定等工作。
《永乐大典》整理:将存卷按引用书籍切分、归书,依《四库全书》分类法排序整理,先确定所引书是否存世,再分别采取校勘、核对辑本或形成新辑本等方式,还通过制作专题索引发挥史料库作用。
(5)意愿方面:中华民族有着重视文化典籍保护传承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呵护好、珍惜好文化瑰宝,传承中华文明,汤一介等学者也有让《儒藏》成为权威范本等愿望,体现了当下人们传承文化的强烈意愿。
能力方面:国家版本馆建成,具备收藏保护典籍资料的条
件;《儒藏》编纂能依托丰富藏书和学术资源,与国内外团队合作;《永乐大典》整理能采用科学方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这些都表明现在有能力做好修文之事。盛世修文意义重大,能保存历史文献和优秀思想,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进人类文明,所以要把这件大事办好。(二)阅读Ⅱ(共4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平安批(节选)陈继明安顿好自己后,梦梅马上要做的事情是寄平安批,当然越快越好,目的只是报平安,不寄钱不必脸红。不过,依习惯应该至少寄银两元,取双数,图个吉利。“批一封,银二元”,童谣也是这么说的。从小就知道有一种家书,叫“平安批”,在少年梦梅的想象中,人因此分为两种,一种是寄批的,一种是等批的。后者除了在家里苦等和拜老爷,什么事也做不了。而前者,就算受尽磨难,总少不了一种独来独往的味道。对那些过番者的想象,在一个不识愁滋味的孥仔心里,像做梦一样无边无沿。那是一个无限大无限远的美好世界,那个世界名叫番畔。自己家的番批是从南洋的最远端寄来的,而邻居们收到的番批,大多来自暹罗。那些批脚进村时,会故意站在村口扯着嗓子大喊几声,收番批哟……马上就能感觉到,整个村子都在摇晃,四处传来咣当咣当的开门声和稀里哗啦的脚步声。批脚们的声音扯得很长很长,颤巍巍、热乎乎的,几乎能把村子的魂勾了出去。想不到眼看三十岁了,梦梅自己才有机会成为寄平安批的人。步入街区,恍若到了汕头,所见所闻究全是潮人世界。满耳朵的潮州话被异乡的炎热空气传来传去,连暹罗人都能说几句。街上好多家批局,在汕头都看见过同一家批局在国内的分号,那些字号平时记不得,此刻才发现它们藏在记忆的至深处。又看见了红墙朱瓦的妈祖庙,比梦梅在汕头见过的任何一座都更大,更气派。入得内来,大殿正中,是金身的妈祖。急忙跪下去,一拜,再拜,三拜,手中并没有持香,心里也没有愿想,只是把全部敬意和辛酸都存放在简单的跪拜和作揖中。起身时早已是以泪洗面。庙门外不远处有人卖猪血汤,梦梅立即连半步路都走不动了,过去用眼神要了一碗。切得不薄不厚的猪血,加上半把不软不硬的真珠花菜,只喝了半口,整个潮汕便连根拔起,鱼一样滑入喉咙,好像望穿秋水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碗猪血汤。随即看见万昌批局门口有不少人在排队,一看就知道主要是潮汕老乡,大裆裤,粗布衫,大声聊天的,蹲在地上吸水烟的,个个都松松垮垮,不把暹罗当番畔的样子。梦梅走进批局,看到只有一个人在写批。梦梅去问,老板模样的人说,写批先生病了,临时找人顶替,是生手。梦梅问,我可以帮忙吗?老板看了看梦梅,有岂敢劳驾的意味。梦梅笑着说,免润笔啦。老板也一笑,说,润笔一定要给。抬出一张桌子,直接摆在门口。砚台、笔墨、印章、批封和信纸,都准备好。寄批的人一眨眼分成两队。梦梅随即拿起笔锋有些发秃的小楷笔,抬头看向第一个人。那人说,我要给细妹寄六个鹰洋。把六枚摞在一起的鹰洋轻轻放在桌上。梦梅用记忆中的模样开始写批封:吉信烦至海邑江东汕州龙头角。老板一直立在梦梅身后,马上说,一手好字!米南宫的传人啊!甚至还用手势比画了一下用笔。写好批封,梦梅抬头看向寄批人。寄批人还没出声,眼睛先湿了:前天晚上,梦见我阿娘站在我旁边不说话,面色灰土,我从梦中惊醒,整整一天都打不起精神。最让我伤心的是,做梦的晚上,正好是先母忌展的前一日。现寄银六元给我细妹婵花,请她收到后马上去我母墓前,替我祭扫,并转告我母,儿一切安好,万勿挂念。寄批人抹完眼泪又说,我叫李广基。梦梅立即在信纸上写起来:婵花细妹:前天,即九月二十一日深夜,我梦见吾母,立而无言,亦无喜色,使我惊醒,一夜难眠,今日全无宁心。最为痛心者,有梦之夜,正是吾母忌辰之前一日也。今寄鹰洋六元,内抹四元由你家用,二元用作祭奠吾母之资,万望细妹在坟前禀知母亲,我在暹中一切安好,请勿挂念。愚兄广基丙辰九月廿三日写完三封批后,梦梅这边的队伍越来越长,目不识丁的番客宁愿多等一点时间,也要请书法更好的先生写批。那位老板,姓宋,万昌是他的名字,惠来人。等寄批人离开后,宋万昌问梦梅,请问先生在哪里高就?梦梅说,不是先生,是亡命之徒,刚下南洋没几天。宋万昌说,我看先生西装革履,器宇不凡,哪里像亡命之徒?总不是孙中山的革命党吧?梦梅有些紧张,忙说,不是不是,没那水平。宋万昌小声说,革命党不会白流血的,从丁未起义到武昌起义,动静一次比一次大。梦梅说,老兄,我真的不是革命党。宋万昌重新打量一番梦梅,说,好吧,是不是都好,我们这儿正缺一个写批先生,如果愿意屈尊,就留下吧,待遇从优。做一个写批先生?这是梦梅未想象过的,但一听就喜欢,只是好事来得太容易了,不好意思马上答应。宋万昌说,吃住免费安排,月薪八十元港币。梦梅说,只是一面之缘,你真的放心吗?宋老板笑着说,我自有识人的绝招。我所欣赏的,不是你的字,也不是你的文,透过你的字和文,我看见了你的另一样东西,你猜是什么?是德。梦梅半信半疑之际,宋老板又说,梦见吾母,立而面无喜色,使我惊醒,日无宁心,最为痛心者,有梦之夜,正是吾母忌辰之前一日也——这些话,一字一词都很真,无德之人是写不出来的。梦梅脸红了,挠头摸耳地说,我只不过是尽可能表达了寄批人的心情。宋老板连连摇头说,我知道,我太知道了,能把寄批人的心情写出来并不容易。梦梅说,多谢先生赏识,那我就先干几天试试。(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平安批”为线索,将主人公梦梅儿时的想象、对汕头的回忆与眼前遇罗的街景交织在一起,写出他复杂的情绪。B.村子里的开门声、脚步声和“批脚”们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本文运用拟声词和通感手法来描绘声音,令读者身临其境。C.寄平安批本应“越快越好”,本文却先写梦梅在寄批的路上拜妈祖庙,又写他吃猪血汤,情节上的延宕增加了故事张力。D.梦梅所写与李广基口述的内容相同,但语体不同,一文一白,反复叙述,既增添了作品的文采,又使情感表达更加饱满。7.关于文中宋万昌邀请梦梅做写批先生这个段落,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万昌怀疑梦梅是革命党的细节,写出时代背景,也揭示了潮汕人下南洋的真正原因。B.宋万昌看重梦梅的“德”,他认为只有与人为善的人,才可以写出“寄批人”的心情。C.梦梅去寄批,却意外成为写批先生,将人物“身份”巧妙转换,使故事主题更加多元。D.本段集中描写宋万昌和梦梅的对话,叙述的节奏与前文不同,配合了故事情节的发展。8.文中写潮汕老乡“不把暹罗当番畔的样子”,除了写出梦梅看到他们后的熟悉与惊讶,还有哪些意味?(4分)9.长篇小说《平安批》书写潮汕人“下南洋”的奋斗史与心灵史。节选部分之后的情节是,郑梦梅受到批局老板宋万昌的赏识,继承了批局,成长为一名爱国侨商。请结合节选部分,谈谈故事发展的合理性。(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段落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本读懂题干涉及的段落,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筛选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情节发展合理性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B.“本文运用拟声词和通感手法来描绘声音,令读者身临其境”分析错误。从“那些批脚进村时,会故意站在村口扯着嗓子大喊几声,收番批哟……马上就能感觉到,整个村子都在摇晃,四处传来咣当咣当的开门声和稀里哗啦的脚步声。批脚们的声音扯得很长很长,颤巍巍、热乎乎的,几乎能把村子的魂勾了出去”可知,“咣当咣当”“稀里哗啦”这些是拟声词,生动地描绘出村子里开门声和脚步声的特点,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当时热闹的场景。而“颤巍巍、热乎乎”是用来形容批脚声音的感觉,这里并没有运用通感手法。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但此处“颤巍巍、热乎乎”只是对声音的一种形容,并非将听觉与其他感官的感觉进行转换,所以并没有运用通感手法。
故选B。
(2)前文主要叙述梦梅在暹罗的经历,如在街区看到潮人世界、拜妈祖庙、吃猪血汤以及在批局写批等情节,叙述节奏相对平稳,侧重于描述场景和事件发展。从“等寄批人离开后,宋万昌问梦梅,请问先生在哪里高就?梦梅说,不是先生,是亡命之徒,刚下南洋没几天……”开始,集中描写了宋万昌和梦梅的对话。在这段对话中,宋万昌对梦梅的身份产生怀疑,又邀请他做写批先生,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梦梅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对话节奏紧凑,情节发展迅速,与前文平稳的叙述节奏不同。通过这段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梦梅有机会成为写批先生,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所以“本段集中描写宋万昌和梦梅的对话,叙述的节奏与前文不同,配合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D。
(3)①由“随即看见万昌批局门口有不少人在排队,一看就知道主要是潮汕老乡,大裆裤,粗布衫,大声聊天的,蹲在地上吸水烟的,个个都松松垮垮,不把暹罗当番畔的样子”可知,潮汕老乡们在万昌批局门口的状态是“松松垮垮”,“大声聊天”“蹲在地上吸水烟”,这些行为表现出他们在暹罗生活得比较自在、放松,没有把暹罗当作陌生的异乡,说明他们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较长,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心态也变得平和,不再对异乡感到紧张和不适。②从“步入街区,恍若到了汕头,所见所闻完全是潮人世界。满耳朵的潮州话被异乡的炎热空气传来传去,连暹罗人都能说几句”以及“随即看见万昌批局门口有不少人在排队,一看就知道主要是潮汕老乡,大裆裤,粗布衫,大声聊天的,蹲在地上吸水烟的,个个都松松垮垮,不把暹罗当番畔的样子”可知,梦梅在暹罗的街区看到满是潮人世界的景象,听到潮州话,看到潮汕老乡熟悉的穿着和行为习惯,这些都让他感觉仿佛回到了汕头,虽然暹罗是异乡,但因为有很多潮汕人,充满了家乡的氛围,所以让梦梅有了亲近感,而潮汕老乡“不把暹罗当番畔的样子”也进一步暗示了这种家乡氛围的存在。③从“随即看见万昌批局门口有不少人在排队,一看就知道主要是潮汕老乡,大裆裤,粗布衫,大声聊天的,蹲在地上吸水烟的,个个都松松垮垮,不把暹罗当番畔的样子”可知,潮汕人来到暹罗后,能够很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以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生活着,穿着家乡的衣服,保持着家乡的一些习惯,同时又能融入当地。他们没有因为身处异乡而感到不适或抱怨,而是随遇而安,这种状态体现了潮汕人下南洋后顽强的适应能力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即使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很好地生活下去。④从“随即看见万昌批局门口有不少人在排队,一看就知道主要是潮汕老乡,大裆裤,粗布衫,大声聊天的,蹲在地上吸水烟的,个个都松松垮垮,不把暹罗当番畔的样子”可知,潮汕老乡们穿着大裆裤、粗布衫,这些都是家乡的穿着习惯,他们在异乡仍然保留着这样的穿着,并且在交流和行为习惯上也保持着家乡的特点,如大声聊天、吸水烟等。这表明潮汕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对家乡文化有着强烈的坚守,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轻易放弃家乡的生活习惯和风貌,体现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4)①从“梦梅随即拿起笔锋有些发秃的小楷笔,抬头看向第一个人……老板一直立在梦梅身后,马上说,一手好字!米南宫的传人啊!甚至还用手势比画了一下用笔”以及“梦见吾母,立而面无喜色,使我惊醒,日无宁心,最为痛心者,有梦之夜,正是吾母忌辰之前一日也——这些话,一字一词都很真,无德之人是写不出来的。梦梅说,我只不过是尽可能表达了寄批人的心情”可知,梦梅能写得一手好字,得到了宋万昌老板的称赞,同时他在为寄批人写批时,能够精准地表达出寄批人如李广基的心情,将其对母亲的思念和关心等情感通过文字很好地呈现出来。这种书写能力和对情感的表达能力,让他具备了做写批先生的能力,而做写批先生是他在批局发展的基础,也为他以后继承批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从“梦梅立即在信纸上写起来:婵花细妹:前天,即九月二十一日深夜,我梦见吾母,立而无言,亦无喜色,使我惊醒,一夜难眠,今日全无宁心。最为痛心者,有梦之夜,正是吾母忌辰之前一日也。今寄鹰洋六元,内抹四元由你家用,二元用作祭奠吾母之资,万望细妹在坟前禀知母亲,我在暹中一切安好,请勿挂念。愚兄广基丙辰九月廿三日”以及“梦梅说,我只不过是尽可能表达了寄批人的心情”可知,梦梅在为寄批人写批时,非常认真,努力地将寄批人的心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对寄批人的事情很用心。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体现了他为人真诚,善良重情的品德。而宋万昌也正是通过梦梅写的批文,看到了他的这种品德,认为“无德之人是写不出来的”,从而赏识梦梅,这种赏识为梦梅继承批局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所以梦梅的品德是他继承批局的重要因素。③从“宋万昌说,我看先生西装革履,器宇不凡,哪里像亡命之徒?总不是孙中山的革命党吧?……宋万昌小声说,革命党不会白流血的,从丁未起义到武昌起义,动静一次比一次大。……宋万昌重新打量一番梦梅,说,好吧,是不是都好,我们这儿正缺一个写批先生,如果愿意屈尊,就留下吧,待遇从优。……宋老板笑着说,我自有识人的绝招。我所欣赏的,不是你的字,也不是你的文,透过你的字和文,我看见了你的另一样东西,你猜是什么?是德。……梦梅说,多谢先生赏识,那我就先干几天试试”可知,宋万昌通过与梦梅的接触和对他写批文的观察,赏识梦梅的品德,并且批局当时正缺少写批先生,所以愿意给梦梅提供一个机会,让他留下来工作,还承诺待遇从优,愿意培养他。有了宋万昌的赏识和批局这个平台,梦梅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够在批局中不断成长,从而为他成长为爱国侨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④从“宋万昌小声说,革命党不会白流血的,从丁未起义到武昌起义,动静一次比一次大”以及梦梅身处潮汕人下南洋的大环境中可知,当时革命党活动频繁,从丁未起义到武昌起义,影响力逐渐增大,梦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可能受到革命党爱国思想的影响,从而有了成长为爱国侨商的思想基础。同时,潮汕人下南洋本身就具有顽强的奋斗精神,他们在异乡努力拼搏,适应环境,这种奋斗精神也会促使梦梅不断成长。梦梅从一个刚下南洋的人,到有机会成为写批先生,再到有可能继承批局,正是在这种奋斗精神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所以时代背景和潮汕人的奋斗精神为梦梅成长为爱国侨商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
答案:
(1)B
(2)D
(3)①表现潮汕老乡在暹罗生活久了,已习惯这里,心态平和。②暗示暹罗虽为异乡,但因潮汕人多,有家乡氛围,让梦梅有亲近感。③体现潮汕人下南洋后顽强的适应能力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④表达出潮汕人对家乡文化的坚守,身在异乡仍保留家乡生活习惯和风貌。
(4)①梦梅有能力,能写一手好字,且能精准表达寄批人心情,有做写批先生的能力,为继承批局打下基础。②梦梅有品德,从他认真为寄批人写批,能看出他为人真诚,善良重情,得到宋万昌赏识,是继承批局的重要因素。③宋万昌赏识梦梅,认为他有德,且批局正缺人,愿意培养他,这为梦梅成长为爱国侨商提供了机会和平台。④时代背景下,革命党活动让梦梅可能受影响,有成长为爱国侨商的思想基础,且潮汕人下南洋的奋斗精神,促使他不断成长。(三)阅读Ⅲ(共5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绛命后稷:“食为政首。”禹制土田,万国作义。殷周之盛,要在安民。《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神农憔悴,尧瘦瘦,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仲长子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敦煌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茨充为杜阳令,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民情懒,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充教民益种桑,并蚕,织履。今江南知桑蚕织履,皆充之教也。王丹家累千金,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饮食劝勉之。其惰懒者独不见劳务自耻不能致丹其后无不力思者聚落以至殷寡。盖以庸人之性,率之则自力,纵之则情懒耳。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乎?《孝经》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汉文帝曰:“朕为天下守财矣,安敢妄用哉?”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夫财货之生,既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率之又不笃。嗟乎!穷窘之来,所由有渐。故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七十二里而用有余。天非独为汤雨菽粟也。”盖言用之以节。今采招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脸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节选自贾思勰《齐民要术·序》)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惰懒者独不见A劳B各自耻C不能致丹D其后E无不力F田者G聚落H以至殷富。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师说》中“句读之不知”的“之”用法不同。B.釜,与成语“破釜沉舟”中的“釜”都是一种量器,容量比下句中的“钟”小。C.率,率领,引领,与《六国论》中“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率”意思不同。D.鄙,有浅薄之意,与《陈情表》中“矜悯愚诚”的“愚”都是用以自称的谦词。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命令大臣教授百姓农时的有关知识,仲长子强调要趁春天来临、甘霖普降的时机开始耕作,体现了古人对农时的重视。B.皇甫隆教会敦煌百姓制作耧和犁,茨充让桂阳百姓种桑养蚕,秋收之时王丹让有能力的人多干农活,他们都造福了一方。C.《孝经》提出的赡养父母的方式,汉文帝不滥用天下财富的观念,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持家之道也适用于国家的治理。D.贾思勰从古代经传及民间歌谣中广泛搜集资料,并向经验丰富的人请教,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最终编著成《齐民要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2)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14.《齐民要术》编著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序言节选部分简要概括。(5分)【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句意:那些懒惰的人(因不劳作)无法获得犒赏或酬劳,他们因无法完成农耕任务(或贡献成果)而感到羞耻。此后所有人(包括曾经的惰懒者)都全力投入耕作,村落因此逐渐富裕繁荣。
“其惰懒者独不见劳”表意完整,“劳”后应断开;“各自耻不能致丹”,“不能致丹”是“耻”的内容,“丹”后断开;“其后无不力田者”表达完整意思,“者”后断开。
故选BDG。
(2)B.有误,“破釜沉舟”中“釜”是锅,不是量器。句意:对懒惰者仅给予一釜(的粮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故选B。
(3)B.“秋收之时王丹让有能力的人多干农活”有误,原文表述为“王丹家累千金,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饮食劝勉之”。王丹是在秋收后犒劳收获多的人,激励大家努力劳作,不是让有能力的人多干农活。
故选B。
(4)①不用:不思考;治:指治理好;赡:指财物丰足;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句,应是“未闻之也”。译文:四肢不劳动,心思不思考,却想把事情治理好、财物丰足的,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事。
②丁宁:叮嘱;周至:周到详尽;指斥:指出并斥责。译文:所以我详细周密地说明,就像是提着他们的耳朵(叮嘱他们),每件事都具体指出并斥责,不崇尚浮夸的言辞。
(5)①文中说到“敦煌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茨充为桂阳令,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民惰懒,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充教民益种桑,养蚕,织履”。搜集整理农业知识,介绍从耕种到农产品加工等各环节技术,如介绍耧犁使用、种桑养蚕等,为百姓农业生产提供指导。②文中说到“夫财货之生,既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率之又不笃。嗟乎!穷窘之来,所由有渐”。所以可以倡导勤劳节俭,反对懒惰奢侈。③文中说到“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强调治国治家之道相通,持家之道亦适用于国家治理。④文中说到“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家童提供农业生产的指导。
答案:
(1)BDG
(2)B
(3)B
(4)①四肢不劳动,心思不思考,却想把事情治理好、财物丰足的,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事。
②所以我详细周密地说明,就像是提着他们的耳朵(叮嘱他们),每件事都具体指出并斥责,不崇尚浮夸的言辞。
(5)《齐民要术》编著的目的:向百姓普及农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倡导勤劳节俭,反对懒惰奢侈。强调治国治家之道相通,持家之道亦适用于国家治理。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家童提供农业生产的指导。(四)阅读Ⅳ(共2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奉和袭美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①陆龟蒙曾见凌风上赤霄,尽将华藻赴嘉招。城连虎踞山图丽,路入龙编②海舶遥。江客渔歌冲白荇,野禽人语映红蕉。庭中必有君迁树,莫向空台望汉朝。【注】①袭美:即诗人好友皮日休。南海:泛指岭南地区。②龙编: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河内东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表明皮日休曾写诗寄给远在南海的二位同年,诗人应邀唱和,写下此诗。B.首联以“曾”领起,追忆当年友人及第时的满腔豪情与文采风流,呼应标题。C.末句中的“汉”借指唐代,与“征蓬出汉塞”一样都使用了以汉代唐的写法。D.本诗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16.据史料,陆龟蒙并没有到过岭南,却以想象描绘了“南海”的景象,其诗如“画本”,颇有画面感,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赏析。(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通读诗歌,注意字词句的理解,结合标题、作者、注释和题目综合分析诗歌内容和手法特点。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描写的能力。理解字词句,分析意象的特点,分析写景的手法。【解答】(1)D.“虚实结合”错,本诗基本全部是虚写,首联回想友人当日科举盛况,后三联则是想象友人在岭南的生活场景。故选:D。
(2)颔联“城连虎踞山图丽,路入龙编海舶遥”,从大处着笔,虚写了岭南的地理形势和交通状况。虎踞山象征着岭南的雄伟,龙编则指通往南海的航线,这两句既展现了岭南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的遥远。
颈联“江客渔歌冲白荇,野禽人语映红蕉”,通过江上渔歌和野禽的鸣叫,细致描绘了岭南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生活。白荇和红蕉的色彩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答案:
(1)D
(2)颔联描绘了友人赴任之地城市的美丽和路途的遥远,通过“虎踞”形容山势的雄峻,以“龙编”代指南海,凸显其地理位置的偏远和海上航行的艰辛。
(2)颈联则通过江客渔歌、白荇野禽、红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南海风物图,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
译文:
曾经见到您像大鹏展翅御风而行冲上碧霄,在科场中极尽才华作出一篇锦绣文章。
遥想您所在的山城,山势连城,虎踞龙盘,一幅好景,向南遥航,直指南越。
俯瞰江海,渔人晚唱,水藻伴舞,闻得鹦鹉相语,与红色蕉叶相映成趣。
您庭院中必定有一株君迁树吧,不必沉溺迁谪之苦,莫久立空台北望思人。
赏析:
《奉和袭美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岭南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曾见凌风上赤霄,尽将华藻赴嘉招”,诗人以“凌风上赤霄”形容友人志向高远,才华横溢,而“华藻赴嘉招”则指友人以其文采被朝廷征召。这两句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暗含了对友人仕途的祝愿。
颔联“城连虎踞山图丽,路入龙编海舶遥”,从大处着笔,虚写了岭南的地理形势和交通状况。虎踞山象征着岭南的雄伟,龙编则指通往南海的航线,这两句既展现了岭南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的遥远。
颈联“江客渔歌冲白荇,野禽人语映红蕉”,通过江上渔歌和野禽的鸣叫,细致描绘了岭南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生活。白荇和红蕉的色彩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尾联“庭中必有君迁树,莫向空台望汉朝”,诗人以“君迁树”暗喻友人的贬谪,沉溺于贬谪的苦楚,而应着眼于未来。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五)名篇名句默写(共1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班会课上,老师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诫同学们学习应持之以恒,这让大家立刻联想到《谏太宗十思疏》中的“,”。(2)家庭聚会时,小明爸爸站起来祝酒:“我借杜甫《客至》中的‘,’,用一杯薄酒祝福大家。”小明接话道:“爸爸,这句诗是诗人自谦,用‘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更好吧。”(3)蛇年新春献礼视频《以武止戈》展示人民军队维护和平、保家卫国的决心,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有不少含有“戈”的诗句,如“,”。【答案】(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3)载干将兮挟弓弩,首身离兮心不惩【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重点字:寡)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重点字:缘)
(3)载干将兮挟弓弩,首身离兮心不惩(重点字:惩)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共5题,18分)在《说文解字》中,“木”是作为木本植物的专用字。在小篆中,“木”可以直接生成不同的汉字(见图表):“木”加上一笔,可以变成“本”“末”“朱”。加在下面是“本”,“本”的本义是树根,用一横标示出树根的位置。(甲)。在中间加一横是“朱”,标示出树木的主干,如果“朱”再加上木字旁,就成了“株”,它的本义为露出地面的树根部,即树桩、树干。如“①”中的“株”指的就是树桩。我们再来看“片”字,它实际上是(乙),表示是木头的一半;把“木”右面去掉一笔,就是“才”,也就是“材”的古字,树木劈开后就成为木材。此外,汉字构形中,双木为林,三木为森。在汉语中,“林”和“森”也是有区别的:林是树林,森则是树木更多、更为密集的树林,A,如杜甫歌颂诸葛亮的诗《蜀相》的名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即是此义。在《说文解字·木部》中还介绍了树木的各种功用。其中,树木最高的使用价值是用于建筑材料。由于中国古代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无论是地基、支撑,还是打板、夯墙,因而都离不开木头。所谓“建材贵直”,建筑房屋的木材以直为贵。而在种种建筑材料中,栋梁的价值和重要性仍是最高的。在房屋结构中,栋梁指的房屋的大梁,承担了整个房屋的主结构,要选用上好的木材制成。后来,我们把能够支撑起事业、能派上大用场的人,也称“②”。木材的第二种重要功用是做车轮。古代没有橡胶,车轮是以木材制成的。具体的办法就是荀子所说的“輮以为轮”,即把木头一边烤,一边掰弯,经过工匠漫长而细心的制作,最终将原本直的木材,加工成圆形的车轮。因此,做车轮的木头就需要有韧性,能够达到弯曲而且还不断的标准,这就是所谓“﹏B﹏”。18.依据图表所示,仿照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对“增笔”与“减笔”的表述,在文中甲、乙两处括号内填写句子,分别解释“末”与“片”两字的构形。(4分)19.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请在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1.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词语有两处使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22.文佳同学看到一副有趣的对联,“□森淼焱垚五行俱全,□斡骉猋灥万物祥和”,但上联和下联首字都模糊不清了,请你运用汉字构形中“重笔”的知识,帮她补写出这两字,并简要说说理由。(4分)【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构形与本义理解的能力。通过对相关字的构形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构造原理和本义的理解,属于语言文字运用中对汉字基础知识的考查。需要学生掌握汉字的象形、指事等造字方法以及字形演变的知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需要根据文中对相关字词的解释,准确填写与之相关的成语,涉及到对成语含义、来源和用法的掌握,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的能力。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义提示,准确地补写出合适的语句,涉及到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语言的逻辑组织以及语句之间的衔接过渡等方面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对虚词和副词的正确使用能力。需要学生辨析相关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是否恰当,这涉及到对词语含义、语法功能以及语境适应性的理解和把握,属于语言文字运用中对词语运用准确性的考查。
(5)本题考查汉字构形中“重笔”的知识以及对联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重笔”构字的规律,结合对联的对仗、语境等要求,补写出合适的字,既考查了对汉字文化的了解,又考查了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解答】(1)对于“末”:根据前文“‘木’加上一笔,可以变成‘本’‘末’‘朱’。加在下面是‘本’,‘本’的本义是树根,用一横标示出树根的位置”,以及对“末”的构形理解,甲处应填“加在上面是‘末’,‘末’的本义是树梢,用一横标示出树梢的位置”。因为“末”字是在“木”字上面加一横,代表树梢,和“本”相对。
对于“片”:根据“我们再来看‘片’字,它实际上是(乙),表示是木头的一半”以及后文“把‘木’右面去掉一笔,就是‘才’,也就是‘材’的古字,树木劈开后就成为木材”,乙处应填“‘木’从中间劈开”。因为“片”字的构形表示将“木”从中间分开,代表木头的一半。
(2)①处:根据“它的本义为露出地面的树根部,即树桩、树干”,结合成语“守株待兔”的意思是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这里“株”指树桩,所以①处应填“守株待兔”。
②处:根据“后来,我们把能够支撑起事业、能派上大用场的人,也称……”,结合“栋梁之材”的意思是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所以②处应填“栋梁之材”。
(3)A处:根据前文“在汉语中,‘林’和‘森’也是有区别的:林是树林,森则是树木更多、更为密集的树林”以及后文“如杜甫歌颂诸葛亮的诗《蜀相》的名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即是此义”,可知此处应填“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这样能承接上文对“森”的解释,引出下文对“森森”的举例说明。
B处:根据前文“做车轮的木头就需要有韧性,能够达到弯曲而且还不断的标准”,结合成语“曲而不折”的意思是弯曲但不会折断,所以B处应填“曲而不折”。
(4)“无论是地基、支撑,还是打板、夯墙,因而都离不开木头”中,“因而”使用错误,“无论是地基、支撑,还是打板、夯墙”和“都离不开木头”之间是因果关系,“因而”使用不当,应改为“都”。
“而在种种建筑材料中,栋梁的价值和重要性仍是最高的”中,“仍”使用错误,根据前文“树木最高的使用价值是用于建筑材料”,这里强调栋梁在建筑材料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是最高的,没有“仍然”的意思,应改为“最”。
(5)从题干所给对联“□森淼焱垚五行俱全,□羴骉猋麤万物祥和”来看,已知下联“羴骉猋麤”呈现出每个字都是由三个相同部件构成的特点,这与文中所提及的汉字构形中“重笔”的知识相契合,即通过重复某个笔画或部件来构成新字。
再看上联中“森淼焱垚”同样是遵循这种构字规律,分别由三个“木”“水”“火”“土”组成。而“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在已有的“森淼焱垚”中,“木”“水”“火”“土”已出现,所以按照“重笔”构字且结合“五行”内容,上联首字应由三个“金”组成,即“鑫”字。“鑫”字在汉语中常表示金多兴旺之意,也与对联追求吉祥美好的整体氛围相符。
下联中“羴骉猋麤”均为三重复合字,且与“万物祥和”相关联。在众多汉字中,与动物相关且符合三重复合这一“重笔”构字特点的,除了已有的“羊”(羴)、“马”(骉)、“犬”(猋)、“鹿”(麤),从动物的常见性和与“万物祥和”语境的适配度考虑,“马”字组成的“骉”较为合适。“骉”本意是众马奔腾的样子,有生机勃勃之感,能体现出万物充满活力、祥和的情境,与对联整体想要表达的美好寓意相呼应。所以下联首字填“驫”。
答案:
(1)甲处:“木”加在上面一横是“末”,“末”的本义是树梢,用一横标示出树梢的位置。乙处:
“片“字实际上是“木”字右面劈开一半而成,表示是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重症患者谵妄的管理
- 2025年淄博货运模拟考试
- 2025年驻马店货运从业资格仿真考题
- 警察爸爸讲安全
- 小升初-典型应用题
- 25年三月协议离婚房产数字遗产条款
- 2024年份8月声乐教师课后服务协议与责任划分细则
- 二零二五版委托招聘协议
- 加盟餐饮店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即征即退进项明细科目
- CJJT146-2011 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
- 臭氧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安徽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 轴承压装力计算软件
- 2024年佛山市高三二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力资源外包投标方案
- 摩托艇经营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4年浙江首考高考英语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含听力原文+作文范文)
- 住建局安全生产汇报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老年社会生活相关理论及应用
- 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