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原卷版)_第1页
微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原卷版)_第2页
微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原卷版)_第3页
微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原卷版)_第4页
微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目录TOC\o"1-3"\h\u 1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 1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1 2考法01反应速率图像 2考法02化学平衡图像 8考法03工业生产中速率与平衡图像 11 14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考点内容考点分布化学反应速率图像2024·辽宁卷,3分;2024·安徽卷,3分;2023辽宁卷12题,3分;2023山东卷14题,4分;2022浙江1月选考19题,2分;2022湖南卷14题,4分;2022广东卷15题,4分;2022河北卷11题,4分;化学平衡图像2024·湖南卷,3分;2024·辽宁卷,3分;2023·重庆卷,3分;2023湖南卷13题,4分;2023浙江6月选考14题,3分;2022江苏卷13题,3分;2022广东卷13题,4分;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高频考点从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来看,反应速率图像与平衡移动图像综合考查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备考策略】解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看图像一看面——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量(如纵坐标是反应物百分含量,还是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确定坐标值与化学量的正变与负变关系。二看线——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斜率大小、升与降、平与陡、渐变与突变、连续与断变、转折等),同时对走势有转折变化的曲线,要分段进行分析,找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含义。例如,升高温度,v吸增加得多,v放增加得少;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突变,v逆渐变。三看点——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终点(终点是否达到平衡),转折点(转折点前后影响的主要因素不同)等;此外还有顶点、拐点、交叉点、平衡点等都要认真分析。四看辅助线——要不要作等温线、等压线,讨论单变量。五看量——一般标出具体数值的量在解题中都会用到。第二步:想规律在看清图的基础上,根据坐标x轴的变化,确定y轴的变化,结合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变化的本质原因。第三步:作判断看条件(T,p,c)eq\b\lc\{\rc\}(\a\vs4\al\co1(找图示变化→定移动方向1,原理找变化→定移动方向2))→同结果正确,不同则错。【命题预测】预计2025年高考会以新的图像、新的真实情境等为载体,主要涉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等知识,重点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一般较大。考法01反应速率图像1.速率—时间图像(v­t图像):由图像变化分析外界条件对其影响,已知反应为mA(g)+nB(g)pC(g)+qD(g)ΔH=QkJ·mol-1。(1)“渐变”类v­t图像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突然增大,v′逆逐渐增大;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t1时v′正突然减小,v′逆逐渐减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增大,v′正逐渐增大;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生成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减小,v′正逐渐减小;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生成物的浓度(2)“断点”类v­t图像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且Q>0(吸热反应)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且Q<0(放热反应)t1时v′正、v′逆均突然减小,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且Q<0(放热反应)t1时v′逆、v′正均突然减小,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且Q>0(吸热反应)(3)“平台”类v­t图像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t1时v′正、v′逆均突然减小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2.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像得出的信息①X、Y是反应物,Z是产物。②t3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X、Y并没有全部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③0~t3s时间段:Δn(X)=n1-n3mol,Δn(Y)=n2-n3mol,Δn(Z)=n2mol。(2)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计算①某物质的平均速率、转化率,如v(X)=eq\f(n1-n3,V·t3)mol·L-1·s-1;Y的转化率=eq\f(n2-n3,n2)×100%。②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1-n3)∶(n2-n3)∶n2。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C%指产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方法技巧】“先拐先平,数值大”。即曲线先出现拐点的首先达到平衡,反应速率快,以此判断温度或压强的高低。再依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分析判断反应的热效应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4.恒压(或恒温)线(α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c表示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图①,若p1>p2>p3,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ΔH<0;图②,若T1>T2,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方法技巧】“定一议二”。即把自变量(温度、压强)之一设为恒量,讨论另外两个变量的关系5.几种特殊图像(1)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下图);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ΔH<0。(2)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如下图)。L线的左上方(E点),A的百分含量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的A的百分含量,所以,E点v正>v逆;则L线的右下方(F点),v正<v逆。考向01考查速率—时间图像【例1】(2024·辽宁抚顺·模拟)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考向02考查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例2】(2024·河南洛阳·模拟)100℃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加入1.6mol·L-1的Q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Q(g)M(g)。其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的时间段内,v(Q)=0.02mol·L-1·s-1B.a、b两时刻生成Q的速率:v(a)<v(b)C.用Q浓度变化值表示的ab、bc两个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v(ab)>v(bc)=0D.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将0.2mol·L-1氦气与Q混合,则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少于60s考向03考查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时间图像【例3】(2024·湖北孝感·模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aA(g)+B(g)cC(g)的平衡的变化图像如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像反应Ⅰ中,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在图像反应Ⅰ中,若p1>p2,则此反应的ΔS>0C.在图像反应Ⅱ中,说明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在图像反应Ⅲ中,若T1>T2,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点1】(2024·山东济南·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Δ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A.t0~t1B.t1~t2C.t2~t3D.t3~t4E.t4~t5F.t5~t6(2)判断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加催化剂F.充入氮气t1时刻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__。(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A.t0~t1B.t2~t3C.t3~t4D.t5~t6(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对点2】(2024·安徽铜陵·模拟)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xA(g)+2B(s)yC(g)ΔH<0。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2)根据图示可确定x∶y=________。(3)0~10min容器内压强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推测第10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第16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①减压②增大A的浓度③增大C的量④升温⑤降温⑥加催化剂(5)若平衡Ⅰ的平衡常数为K1,平衡Ⅱ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_____K2(填“>”“=”或“<”)。【对点3】(2024·广东中山·模拟)SO2的催化氧化是硫酸工业中的重要反应:2SO2(g)+O2(g)2SO3(g)ΔH<0,图中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代表压强B.L2>L1C.Ka=KbD.若c点的温度或压强分别为L2、X1,则c点v(SO2)正>v(SO2)逆考法02化学平衡图像对于反应mA(g)+nB(g)pC(g)+qD(g),m+n>p+q,且ΔH>0。1.转化率-时间图像【方法技巧】甲表示压强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对于气体反应物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气体生成物化学计量数之和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乙表示温度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对于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丙表示催化剂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2.转化率(或质量分数)与(压强或温度)图像(1)恒压线图像(2)恒温线图像【方法技巧】图3中,当温度相等(任意一条等温线)时,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当压强相等时,在图3中作直线,与两条等温线交于两点,这两点自下而上为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化学平衡中的其他图像(1)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ΔH<0。(2)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L线的左上方(E点),A的百分含量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中A的百分含量,所以E点满足v正>v逆;同理L线的右下方(F点)满足v正<v逆。考向01考查转化率(或含量)-时间图像【例1】(2024·福建龙岩·模拟)含氮化合物是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合成尿素[CO(NH2)2]的反应为2NH3(g)+CO2(g)H2O(l)+CO(NH2)2(s)ΔH=-134kJ/mol。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4∶1充入NH3和CO2,保持温度不变,测得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A点的逆反应速率B点的正反应速率(填“>”“<”或“=”)。(2)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下同)。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NH3的消耗速率和C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D.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3)工业上合成尿素时,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将尿素及时分离出去D.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缩小容器体积)【思维建模】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四步骤考向02考查转化率与(压强或温度)图像【例2】(2024·浙江温州·模拟)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L-1CO2、0.1mol·L-1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ΔH<0B.压强:p4>p3>p2>p1C.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1.64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v逆【对点1】(2024·重庆·三模)工业制氢,反应Ⅰ:

,反应Ⅱ:

。维持T℃、560kPa不变,向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0mol和10mol,、C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分别对应如图甲、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始时,的分压B.50min后反应到达平衡,平均反应速率可表达为为2.24kPa/minC.保持温度不变,若增大压强,的转化率变化曲线将是丙D.保持压强不变,若降低温度,CO的转化率变化曲线将是戊【对点2】(2024·江苏无锡·模拟)恒压下,NO和O2在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在相同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由于测定时间较短,反应未达到平衡C.从X→Y过程中,平衡逆向移动,O2的质量减少D.380℃下,c平衡(O2)=5.0×10-4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考法03工业生产中速率与平衡图像1.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条件原则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过慢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对二者影响的矛盾性从原料利用率分析增加廉价易得原料,提高高价难得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从催化剂的使用活性分析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2.平衡类问题需考虑的几个方面(1)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2)原料的循环利用。(3)产物的污染处理。(4)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5)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6)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考向01考查转化率—选择性图像【例1】(2024·湖南娄底·模拟)NH3与O2作用分别生成N2、NO、N2O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工业尾气中的NH3可通过催化氧化为N2除去。将一定比例NH3、O2和N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NH3的转化率、N2的选择性[2n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NH3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其他条件不变,在175~300℃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出口处氮气、氮氧化物的量均不断增大C.催化氧化除去尾气中的NH3应选择反应温度高于250℃D.高效除去尾气中的NH3,需研发低温下NH3转化率高和N2选择性高的催化剂考向02考查转化率—投料比图像【例2】(2024·河北廊坊·模拟)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CO2(g)+6H2(g)C2H5OH(g)+3H2O(g)ΔH。在某压强下起始时按不同氢碳比eq\f(n(H2),n(CO2))投料(如图中曲线①②③),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氢碳比:①<②<③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可提高CO2的转化率D.若起始CO2的浓度为2mol·L-1、H2为4mol·L-1,在图中曲线③氢碳比条件下进行,则4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1.7【思维建模】(1)改变投料比相当于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而自身的转化率降低。(2)当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各组分的平衡转化率相同,平衡时产物的体积分数最大。【对点1】(2024·山西忻州·模拟)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mL·min-1)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410~440℃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升高B.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C.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D.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对点2】(2024·黑龙江鸡西·模拟)反应Si(s)+3HCl(g)SiHCl3(g)+H2(g)ΔH是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重要中间过程。一定压强下,起始投入原料eq\f(n(HCl),n(Si))的值和温度与SiHCl3的平衡产率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B.M、N点SiHCl3的分压:M>NC.eq\f(n(HCl),n(Si))的值越大SiHCl3平衡产率越高D.M、N点的逆反应速率:vM>vN1.(2024·河北衡水·模拟预测)储氢合金M的吸放氢反应式为:xH2(g)+2M(s)2M-Hx(s),现将100gM置于恒容容器中,通入氢气并维持容器内压强恒定,在不同温度下M的最大吸氢量与氢气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强越小,温度对最大吸氢量的影响越大B.若到达P点的时间为3min,则吸氢速率v=0.35g/minC.在相同条件下,若氢气中含有氩气,则最大吸氢量减小D.若到达N点所用时间小于P点,则吸氢速率v(N)<v(P)2.(2024·重庆·二模)研究发现燃煤脱硫过程中生成的与在密闭体系中将发生如下反应:Ⅰ.

Ⅱ.

已知图为反应Ⅰ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现维持温度为,往某2L刚性密闭反应器中投入足量的和,经小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此时体系压强为原来的1.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用生石灰固硫的反应为

,则B.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能降低反应体系中的生成量C.反应体系中CO的消耗速率为D.3.(2024·浙江衢州·模拟预测)通过反应I:4HCl(g)+O2(g)=2Cl2(g)+2H2O(g)可将有机氯化工业的副产品HC1转化为Cl2.在0.2MPa、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2条件下,不同温度时HC1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向反应体系中加入CuCl2,能加快反应速率。反应II:2CuCl2(s)+O2(g)=2CuO(s)+2Cl2(g)

ΔH=125.6kJ·mol−1反应III:CuO(s)+2HCl(g)=CuCl2(s)+H2O(g)

ΔH=-120.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的ΔH=5.6kJ·mol−1B.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均能提高反应I中HCl的平衡转化率C.0.2MPa、50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CuCl2,延长反应时间,能使HCl转化率从X点的值升至Y点的值D.在0.2MPa、500℃条件下,若起始<2,充分反应,HCl的转化率可能达到Y点的值4.(2024·北京·模拟预测)金属铁(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铁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转化为,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铁。转化为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在1000℃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ⅰ)直接氯化:

(ⅱ)碳氯化:

在,将、C、以物质的量比1∶2.2∶2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为吸热反应B.反应的C.随温度升高,1400℃时在平衡混合物中的比例下降,主要原因是碳氯化反应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反应程度降低D.综合考虑反应速率和平衡,进行碳氯化反应合适的生产温度为1000~1200℃之间5.(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用一碘甲烷热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反应有:反应I:反应Ⅱ:反应Ⅲ: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曲线X表示的物质的量分数C.以前,温度对反应Ⅱ的影响是物质的量分数变化的主要因素D.的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6.(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丙烷催化脱氢制备丙烯的主要反应为反应1

反应2

反应3

在时,将与的混合气体[]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反应管,测得的转化率、的收率[]与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②表示的收率B.其他条件相同,630℃时生成的物质的量比580℃时的多C.中混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D.升高温度对反应2和反应3的影响比对反应1的影响更显著7.(2024·北京海淀·三模)“丁烯裂解法”是一种重要的丙烯生产法,生产过程中会有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发生的反应为:主反应:;副反应:。测得上述两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T)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0℃~400℃范围内,温度升高,压强减小,丙烯的平衡产率提高B.主副反应的正反应方向均为吸热过程C.450℃时,主反应的催化剂活性最好D.将乙烯分离出去有助于增大丙烯的平衡产率8.(2024·湖南·二模)已知制备的反应为,保持总压强不变,向反应器充入一定量和,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温度不变)、温度倒数(投料比不变)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达平衡后充入氩气,平衡不移动B.曲线①代表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关系C.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D.若当投料比为2、温度为时平衡转化率为,则体积分数为9.(2024·江苏苏州·二模)利用和CO反应生成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I

反应II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和CO发生上述反应,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一定,平衡时CO和的转化率、和的产率及随起始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的产率,的选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增大,的选择性一直在减小B.曲线d表示的产率随的变化C.,反应达平衡时,的选择性为D.当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I、II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10.(2024·辽宁松原·模拟预测)某工业废气中含有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目前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光解法,原理为。保持温度和压强(100kPa)不变,将硫化氢和氩气按照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1、1∶1、1∶4、1∶9、1∶19混合,测得光解过程中硫化氢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表示硫化氢和氩气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的曲线为④B.温度、压强不变,通过添加硫化氢可提高硫化氢的平衡转化率C.其他条件不变,若将原恒压容器改为恒容容器,起始压强为100kPa,则平衡时的百分含量将减小D.起始反应速率的大小顺序:⑤>③11.(2024·辽宁丹东·二模)乙烷裂解制乙烯的主反应为:,副反应为:。分别在和时,向同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平衡时和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60%,与的体积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Y表示时平衡体系中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B.,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近似为26.7%C.为提高产率,实际生产中可使用主反应的选择性催化剂D.为提高乙烯的产率,实际生产中应尽可能降低压强促进平衡正移12.(2024·北京通州·一模)以煤和水蒸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CO、、)的体系发生的主要反应为:①②③在一定压强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组成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温利于反应③逆向进行B.由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结果变化可知,C.欲制得甲烷含量高的高热值燃气应在低温下进行D.向制备合成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CaO更有利于增大的体积分数13.(2024·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利用甲醇(CH3OH)和甲苯(Tol)发生甲基化反应可以获得对二甲苯(p-X)、间二甲苯(m-X)和邻二甲苯(o-X),反应过程中还有乙烯生成,涉及的反应有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反应IV

研究发现,在密闭容器中,101kPa、,平衡时甲苯的转化率、反应I的选择性及反应IV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IV的平衡常数先增大后减小C.在400~600K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基本不变D.800K下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保持不变14.(2024·广西贵港·模拟预测)中国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催化还原的主要反应有:①

向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进行上述反应。的平衡产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②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自发进行B.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则反应①和②均达到平衡状态C.任意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D.平衡时随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15.(2024·河北保定·三模)一定条件下,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容器容积)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X和Y,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Q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和容器容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p+q B.c(P):b>2aC.压强:2p(b)<p(c) D.平衡常数:1.(2024·湖南卷)恒压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如下反应:主反应:

副反应:

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两种含碳产物的分布分数随投料比x(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料比x代表B.曲线c代表乙酸的分布分数C.,D.L、M、N三点的平衡常数:2.(2024·辽宁卷)异山梨醇是一种由生物质制备的高附加值化学品,时其制备过程及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后异山梨醇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时,反应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②C.平均速率(异山梨醇)D.反应②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3.(2024·安徽卷)室温下,为探究纳米铁去除水样中的影响因素,测得不同条件下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实验序号水样体积/纳米铁质量/水样初始①5086②5026③50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0~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B.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D.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样初始越小,的去除效果越好4.(2024·山东卷)逆水气变换反应:。一定压力下,按,物质的量之比投料,,温度时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温度时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温度下达平衡时反应速率的比值:C.温度不变,仅改变体系初始压力,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变D.温度下,改变初始投料比例,可使平衡时各组分摩尔分数与温度时相同5.(2023·重庆卷)逆水煤气变换体系中存在以下两个反应:反应Ⅰ:反应Ⅱ:在恒容条件下,按投料比进行反应,平衡时含碳物质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的,反应Ⅱ的B.点反应Ⅰ的平衡常数C.点的压强是的3倍D.若按投料,则曲线之间交点位置不变6.(2023·湖南卷,13)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4和一定量的H2O,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CH4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1<x2B.反应速率:v正b<vc正C.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D.反应温度为T1,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7.(2023·辽宁卷,12)一定条件下,酸性KMO4溶液与H2C2O4发生反应,Mn(Ⅱ)起催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价态含粒子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Ⅲ)不能氧化H2C2O4B.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该条件下,(Ⅱ)和(Ⅶ)不能大量共存D.总反应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8.(2023·山东卷,14)一定条件下,化合物E和TFAA合成H的反应路径如下:

已知反应初始E的浓度为0.10mol∙L-1,TFAA的浓度为0.08mol∙L-1,部分物种的浓度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