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道路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道路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道路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道路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道路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PAGE1-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电话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二○○九年九月PAGEPAGE41总论1.1项目背景在“旅游西进”的大环境下,转塘镇成为旅游服务功能的中心城镇,同时随着转塘科技经济园区的开发建设,转塘镇区将进入一个较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时期。而现状镇区基础设施落后,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的建设将改善转塘镇区的道路条件及市政设施,为转塘镇区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本项目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位于转塘镇的东北部,全长427米。其中包含两条道路,分别为梦园路延伸段、原留转公路。梦园路延伸段西起西斗门路,东至留转公路,道路红线宽度24米,长约195米;留转公路西起梦园路,东至杭富路,道路红线宽度12米,全长232米。道路设计线位走向基本同现状道路,总用地面积8100m2。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桥梁,建设的标准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千米/小时。项目路线图见附图2。1.2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1.2.1大气环境根据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方案,本评价范围内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常规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1.2.2地表水环境本地块废水近期经之江路污水管排入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并最终纳入钱塘江。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钱塘江水环境功能区划见表1.2-1;项目附近内河二轻浦、上泗沿山浦、定北沿山渠为IV类水功能区,见表1.2-1。1.2.3声环境根据目前杭州市噪声功能区划分,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区。本项目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为城市支路,其中该道路中的梦园路延伸段在桩号0+130~0+155处从下部穿越绕城高速。根据《国道主干线杭州绕城公路南线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环函【1999】252号)及关于国道主干线杭州绕城公路南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浙环开建(1999)20号):“距道路50m以内执行4类区标准(即昼间70dB,夜间55dB)”。故本项目梦园路延伸段在桩号0+130~0+155处从下部穿越绕城高速两侧50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即昼间70dB,夜间55dB);本道路留转公路段东侧与杭富路(主干路)相交,因此本项目留转公路段两侧在距离杭富路50m范围内部分执行(GB3096-2008)4a类标准;本项目其余路段两侧部分根据杭州噪声功能区划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项目周边敏感点梦园路南侧的转塘直街80号居民住宅楼、庙山东村居住点、转塘后街大楼居民住宅楼、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楼由于距离绕城高速、杭富路距离在50m范围外,因此各敏感点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1.2.4生态环境根据《杭州市主城区生态环境功能规划文本》,本项目西湖上泗地区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1-10106B08),属于限制准入区。1.3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营运近期(2010年)、营运远期(2025年)。1.4主要保护对象(1)声环境的敏感点主要为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敏感点,详见表1.4-2(2)空气环境的敏感点同表1.4-2。(3)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道路跨越二轻浦河等。(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沿线地表的植被保护;临时占地范围100m2内的植被、土壤。(5)经初步调查,沿线未涉及有保护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沿线未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表1.4-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对象方位距离(米)影响因子保护级别水环境二轻浦:道路跨越二轻浦河道上游100m,下游至与上泗沿山浦交界断面(下游360m),总长460m项目跨越,桩号0+160~0+166废水IV类梦园路延伸段红线两侧各188m、留转路红线两侧各194m范围大气梦园路延伸段红线两侧各188m、留转路红线两侧各194m范围废气二级梦园路延伸段红线两侧各188m、留转路红线两侧各194m范围内敏感点见表1.8-1废气二级声环境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敏感点见表1.8-1噪声2类生态环境植被、土壤道路红线两侧各280m范围;临时占地范围100m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表1.4-2道路周边现状及规划敏感点概况一览表方位敏感点名称桩号基本情况离道路红线最近距离(m)敏感点规模现状梦园路路南转塘直街80号居民住宅楼0+95~0+1105层楼房,其中一、二层商铺2033户/120人路南转塘后街大楼居民住宅楼0+110~0+1505层楼房,其中一层为商铺11248户/168人留转公路路北0+170~0+2325,距离住院楼最近40m总床位100张路北庙山东村居住点0+140~0+2323层楼房3032户/112人规划留转公路路北0+170~0+2325,距离住院楼最近40m总床位约100张2工程概况本项目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位于转塘镇的东北部,全长427米。其中包含两条道路,分别为梦园路延伸段、原留转公路。梦园路延伸段西起西斗门路,东至留转公路,道路红线宽度24米,长约195米;留转公路西起梦园路,东至杭富路,道路红线宽度12米,全长232米。2.1道路工程1、项目名称: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道路工程项目2、项目建设地点:其中包含两条道路,分别为梦园路延伸段、原留转公路。梦园路延伸段西起西斗门路,东至留转公路,道路红线宽度24米,长约195米;留转公路西起梦园路,东至杭富路,道路红线宽度12米,全长232米。道路设计线位走向基本同现状道路,总用地面积8100m2。3、项目建设单位: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中心4、道路类别和等级:城市支路;5、设计车速:行车速度为30km/h;6、设计标准轴载:BZZ-100;7、主要技术指标本工程建设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项目远期建设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1。表2.1-1项目建设主要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梦园路留转公路公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设计速度(km/h)3030车道数42机非混合车道宽度(m)19(下穿绕城高速处16m)8人行道宽度(m)2×2.52×2道路红线宽度(m)2412路面设计载荷BZZ-100BZZ-100桥梁结构/单跨简支梁桥桥梁设计载荷城-B级汽车载荷桥面设计2m人行道+8m机非混行车道+2m人行道2.2排水工程1、雨水工程梦园路延伸段收集北侧地块及道路雨水,排入梦园路南侧二轻浦内,汇水面积2.42公顷;留转公路收集路面雨水排入北侧二轻浦,汇水面积1.15公顷。2、排水工程(1)道路周边已建污水管道梦园路D300干管、留泗路D400干管,杭富路D800干管。(2)污水收集系统:梦园路收集北侧地块的污水、建污水管道排入留转公路设计污水管道;留转公路收集中医院污水和北侧地块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排入杭富路已建污水管道。(3)管位布置a、梦园路延伸段(24.0米断面)管位:污水管位于中心线以北2.5米;b、梦园路延伸段(24.0米断面二)管位:污水管位于中心线以北4.0米;c、留转公路(12.0米断面)管位:污水管位于中心线以南1.0米。2.3管线综合本工程涉及到的其他管线有给水、电力、通信、燃气和远期污水压力管等5种,各管位安排如下:1、梦园路延伸段(24.0米断面)管位:给水位于中心线以南4.0米,燃气位于中心线以北5.0米,电力位于中心线以南11.0米,通信位于中心线以北11.0米。2、梦园路延伸段(24.0米断面二)管位:给水位于中心线以南4.0米,燃气位于中心线以北7.5米,电力位于中心线以南11.0米,通信位于中心线以北11.0米。3、留转公路(12.0米断面)管位:给水位于中心线以北2.5米,燃气位于中心线以南2.5米,电力位于中心线以北5.0米,通信位于中心线以南5.0米,远期污水压力管位于中心线以南7.0米。2.4占用土地及拆迁情况项目占地包括农用地222m2,建设用地7878m2(老路面积6013m2,商铺拆迁占地面积409m2,其余空地1456m2)。工程全线总填方量约为1044.25m3,总挖方量约为968.28m3,还有土石方75.97m3需采购。2.5交通量预测根据《杭州市梦园路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设计平均交通流量见表2.1-2。同时根据该可研报告,预测设计年限道路高峰小时交通流量为梦园路678辆/h,留转公路632辆/h。汽车车型分为大、中、小三种。本工程为城市支路,主要服务于道路两侧住宅和金融商业区。根据《杭州市梦园路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路段特征车型比为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36∶2∶1。3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环境现状结论3.1.1社会环境现状本项目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工程位于西湖区转塘镇东北侧。转塘镇现辖18个社区,10个行政村。2007年实现工农业产值20.4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9.58亿元,农业产值0.9亿元;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047元。转塘镇农业主要发展以畜禽、渔类、蔬菜、花卉为主,工业以发展矿山、建材、机械设备、服装工业为主(2002年12月底已关停矿山、建材等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薄弱,仅交通运输业有一定的发展,商业服务、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发展滞后。3.1.2生态环境现状1、土壤类型项目所在地地貌属太湖水网平原亚区,在全新世中、晚期由太湖水携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势平坦,表层为冲击、冲-湖积褐黄、灰黄、灰色轻亚粘土、亚粘土、粉砂、细砂及亚粘土层组成。根据勘探孔揭露,场地是一套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层。按地基土时代成因、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差异,将场地内地基土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第(2)层:粉质粘土,第(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第(4)层:粉质粘土,第(5)层:含粘性土碎石。2、植被类型项目占地包括农用地222m2,建设用地7878m2(老路面积6013m2,商铺拆迁占地面积409m2,其余空地1456m2)。根据现场调查,建设用地为混凝土路面,农用地公交转塘站西侧,以前主要种植以水稻、蔬菜类为主,目前已成为荒地,植被以次生低矮灌木与草地为主。3、野生动、植物概况本工程地块基本上属于经长期改造的人工生态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频繁,据现场踏勘和走访相关部门得知,工程地块主要为一些蛇、青蛙、鸟类等小型动物,未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同时沿线也未涉及挂牌的古树名木。4、土地利用现状本工程位于转塘镇区东北侧,工程征用地总面积8100m2,为平原地带,附近没有山丘。项目占地包括农用地222m2,建设用地7878m2(老路面积6013m2,商铺拆迁占地面积409m2,其余空地1456m2)。根据现场调查,建设用地现状均为混凝土路面,农用地位于公交转塘站西侧,以前主要种植以蔬菜、豆类为主,目前已成为荒地,植被以次生低矮灌木与草地为主。项目所在地及其附近也无鱼塘、水塘等。工程平面大都与其他道路平交,遇到河流的情况用桥梁的方式处理,本工程主要跨越拟开挖贯通的二轻浦河。3.1.3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环评收集了杭州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7月23~28日在珊瑚沙社区大气环境常规监测资料,监测项目:SO2、NO2、PM10,其中SO2、NO2为小时监测值范围,PM10为日均值。结果统计见表5.1-1。由表5.1-1表明珊瑚沙社区附近大气环境SO2、NO2、PM10指标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项目附近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本次环评收集了杭州环境监测站2008年8月13~16日对云栖附近CO监测资料。监测结果见报告据监测结果,CO浓度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3.1.4水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本项目周边内河、钱塘江附近断面水质情况,主要收集了杭州环境监测站于对二轻浦方家路断面水质及对钱塘江九溪水厂断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由报告表6.1-1及6.1-2可知道:二轻浦监测点处除PH值达标外,其他指标DO、NH3-N、CODMn、总磷均超标。钱塘江九溪水厂断面处DO超标外,其他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水标准。综上可知,本项目附近二轻浦方家路断面水质已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钱塘江九溪水厂附近断面水质达不到(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主要是由于目前项目周边道路污水管网尚未铺设到位,周边居民、商业企业团体单位生活污水均直接排入内河,导致内河水质超标。3.1.5声环境现状为了解本工程沿线声环境质量现状,本单位委托杭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09年9月02日、9月14日对环境本底噪声进行现状监测。由表7.1-1的监测结果可见,道路沿线的声环境昼夜均有一定程度超标及周边敏感点有部分超标。超标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1、目前老路路况与通行状况均较差;2、受项目附近绕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影响;3、受目前项目周围公园整治工程机械设备噪声影响;4、受项目周围小商品市场等各类商铺社会生活噪声影响。3.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2.1社会环境影响1、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1)对地下管线的影响根据本工程规划,结合本次工程,将同步实施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力工程、燃气工程和通信工程管线等在地下的施工,在工程设计与实施中必须与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对于燃气工程,管线应按安全规程设计防燃、防爆应急标志和装置。(2)对现有交通、居民生活、公用设施出入口影响。根据道路周边现状情况,目前道路两侧主要为商铺、居民楼、医院和转塘公交站。因此,施工单位若不合理规划安排,本项目建设将可能对周边居民出入造成不便,对医院出入口、转塘公交站、居民出入口造成一定程度堵塞。因此项目施工期间必须合理规划,合理分段施工,施工材料及土石方应指定堆放在加油站附近的空地上或转塘公交站西北侧空地上;施工材料运输应尽量避开07~10时及16~19时的交通高峰时段,则不会对周边路网交通产生压力。2、营运期社会经济环境影响(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转塘镇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道路网建设规划。是完善转塘地区城市组网,减少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单位出行的城市道路。(2)社会环境正效益分析:本项目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工程为周边的商业金融区及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提高该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完善该区块与周边其他道路的连接,完善路网结构,缓解其他相关道路的交通压力。本项目的建设为转塘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之一,实现转塘镇区与东侧之江旅游度假区的连接,进一步为转塘镇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发遇。同时,本项目道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道路周边两侧的土地增值潜力,为转塘镇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3)社会环境负效益分析:①结合本次工程,将同步实施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力工程、燃气工程和通信工程管线等在地下的施工,在工程设计与实施中必须与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尽量减少负面影响②根据道路周边现状情况,目前道路两侧主要为商铺、居民楼、医院和转塘公交站。因此项目施工期间必须合理规划,合理分段施工,施工材料及土石方应指定堆放在加油站附近的空地上或转塘公交站西北侧空地上;施工材料运输应尽量避开07~10时及16~19时的交通高峰时段,则不会对周边路网交通产生压力。③本项目主要跨越河流为拟开挖贯通的二轻浦,二轻浦河流以排涝为主要功能,无通航功能。河流河宽6m,河底标高约4.0~5.5m。本工程拟在跨越河流处设单跨简支梁桥,桥墩不占用河道水面,确保行洪通畅,因此不会对其功能产生影响。3.2.2生态环境影响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植被的影响本工程部分位于转塘镇区东北侧,项目所在地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农用地以前主要种植以蔬菜、豆类为主,目前已成为荒地,植被以次生低矮灌木与草地为主。根据调查,沿线未发现有古树名木等重要绿化植被。对于项目所在地现状植被,工程建设时,难以避免会遭到破坏,应在结合景观建设时即加以绿化补偿。此外,对施工临时用地,待施工完毕后应恢复原地表层,并进行绿化等地表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道路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工程、临时占地、施工材料水泥、石灰、矿粉等堆置和洒落都会破坏土壤结构及土壤微生物的理化性质,从而降低土壤肥力。施工过程中应重视表层土壤的保存,剥离的表层土事前保存、事后恢复使用,就本工程而言可用于道路两侧人行道的绿化种植及临时占地的地表层恢复。对于剥离的表土层应有专门场地予以临时堆置和保存,为防止雨季水土流失影响,在表土层堆场四周应采取填土草包围护,并设排水沟。另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保存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对于水泥、石灰、矿粉应有指定地点进行存放,并采取密封存放,存放点地面应硬化处理,硬化处理前应剥离表层土壤,按上述表层土壤保存方法存放。施工结束后应除去硬化路面,将保存的地表土壤回填,并恢复初始地表植被。对堆置点附近可能被污染的土壤应进行改良,恢复其肥力。总之,建设单位应该明确道路征地红线范围及临时借地边界,尤其应重视保存表层土壤,以减少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河道的影响本工程留转公路段在拟开挖贯通的二轻浦河流上设置简支梁桥一座。根据工程进度,河流开挖贯通在先,本道路建设及桥梁建设在后,因此本工程道路施工期可能对该二轻浦河流产生一定影响。二轻浦河以排涝为主要功能,无通航功能。现有二轻浦水体中仅有少量鱼类及昆虫类,水生植物品种较少;根据水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结果表明,河流现状水质均超出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对二轻浦河的水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物质等堆放不当,随水流入水体,污染水体,并进一步对河流水生生态产生影响。建设单位应在施工期合理堆放施工物质;则本工程对水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工程建设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根据实地踏勘和调查,工程沿线一般不存在濒危或重要野生动植物,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带来明显的影响。·其他本工程业主在分包工程签订购买石料合同时,应选择合法开采单位。2、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将占地约8100m2,且为永久性占用。项目占地包括农用地222m2,建设用地7878m2。根据现场调查,建设用地现状均为混凝土硬路面,农用地目前为荒地,植被以次生低矮灌木与草地为主。道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要破坏现有植被,造成现有自然景观的改变。但项目及其周边无名贵珍稀植被,且建成后将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上进行绿化生态补偿,因此对植被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由于裸露的路面形成的一条“热浪带”,将造成道路局部小气候恶化。道路两侧种植绿树可以相应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建设可促进沿线地块规划和转塘镇区单元总体规划的实施,加快沿线区块开发改建的程度和经济发展,促进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从而间接地造成城镇景观代替自然景观的巨变,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变成了城市生态环境。·道路两侧实现雨污分流,沿线地区生活及工业污水截污后集中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有利于内河水环境的改善。3.2.3空气环境影响1、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①车辆行驶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行驶道路扬尘的最有效手段。如果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少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②堆场扬尘:道路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③材料拌合扬尘:根据道路施工灰土拌合现场的扬尘监测资料作类比分析,当采用路拌工艺施工时,路边50m处TSP小时浓度小于1.0mg/m3。因此,本工程灰土拌合场地应尽可能设置在距环境敏感点在50m以上,以避免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直接影响。④沥青烟气对环境的影响:沥青铺浇路面时所产生的烟气,其污染物影响距离一般在50m之内,影响时间较短,一般在30min内。因此,当公路建设工地靠近北侧医院及周边居民住宅时,沥青铺浇时应避免风向针对这些环境敏感点的时段,以免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本工程的施工单位不单独设立沥青拌合站,建议由杭州沥青拌合厂统一提供沥青拌合材料,降低对环境影响。2、营运期空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显示,距离梦园路、留转公路段道路红线5m以外的CO、NO2落地浓度预测值、叠加值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项目周边现状、规划敏感点医院距离道路红线最近为5m,居民住宅距离道路红线最近20m,也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因此设计年限本项目梦园路(西斗门路~杭富路)工程道路交通尾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2.4水环境影响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物质流失影响和路基开挖及施工路面养护水。本工程建设主要跨越一条河道:拟开挖贯通的二轻浦。桥梁采用单跨简支梁桥,由于建设过程中不需要在水体中钻孔桩灌注,因此本工程桥梁施工基本不会产生水环境影响。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营运期水污染因素主要为地面径流。根据同类型道路地面径流废水监测结果,降雨初期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均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降雨初期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在1h后基本接近Ⅲ类水质标准。由此,本报告认为如果能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保持路面清洁,则道路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较大影响。本项目桥梁经过二轻浦河,为IV类水功能区,功能为排涝性河流,往东汇入定北沿山渠、上泗沿山浦,并最终汇入钱塘江周浦至复兴大桥断面。由于项目道路为城市支路,设计车流量较小,车型以小型车为主,因此在对路面进行定期清扫,保持路面清洁的情况下,路面径流汇入河流后对钱塘江水源保护区水环境影响较小。3.2.5声环境影响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本项目建设期的多数施工阶段,昼间机械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在50m以内,夜间机械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较远,一般可以影响100m以远的范围。因此施工期噪声对梦园路南侧的转塘直街80号居民住宅楼、留转公路北侧的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庙山东村居住点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减少对周边现状、规划敏感点的噪声影响,本评价要求道路在施工期间落实以防噪措施,减少施工期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根据预测结果,本工程道路交通在严格限速在30km/h,并限制各类车型比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36∶2∶1)的前提下,本项目道路建设不影响目前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4污染防治及建议本项目道路建设营运期、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别见表4.1-1,4.1-2。表4.3-1道路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类别污染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在道路两旁人行道上种植人行树池,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补偿。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执行《杭州市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办法》,加强进城车辆的管理,积极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对进城汽车尾气的排放实行例行监测,超标车辆禁止上路。从污染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2、加强道路的清扫,保持道路的整洁,遇到路面破损应及时修补,以减少道路扬尘的发生。3、做好沿线绿化工作,种植吸气降噪的行道树,并做好绿化工程的维护。4、定期喷洒路面,保持路面的整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扬尘。噪声控制措施1、设计方面采用低噪声路面,如SBS改性沥青路面;加强软基处理,减少路桥连接处因沉降引起的高差;优化线形、降低纵坡,减少爬坡噪声增量;2、加强管理,执行《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行驶的机动车辆必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必须安装完整有效的排气消声器,行车噪声要符合国家机动车允许噪声标准。加强运行管理,道路建成运行后,完善公路警示标志,设立禁鸣、禁停等标志,以提醒过往车辆必须禁止鸣笛,不随意停车;加强道路的维修保养,保持路面平整,尽可能减少路面下沉、裂缝、凹凸不平现象,减少汽车刹车、起动过程中产生的高声级,减少交通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同时严格限制车辆行驶速度30km/h;设置电子警察,对超速的车辆自动拍照后进行罚款;严格限制中型车(总车流量5%以下)、重型车辆(总车流量2%以下)比例。部分路段设置噪声自动监测仪以便及时观察噪声超标情况。3、根据项目周边现状情况,周边居民住宅敏感点均位于道路红线两侧10m外;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距离道路红线40m。在道路红线外10m内禁止建设其他噪声敏感建筑。同时根据项目周边规划用地情况,项目周边远期规划除保留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外,其余用地均规划为商业金融、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不设居民住宅、学校等其他敏感建筑。水环境保护措施1、跨越二轻浦桥梁采用单跨简支梁桥,不影响二轻浦泄洪能力,符合防洪标准;同时对沿线二轻浦河流予以贯通疏浚,对其自然形态应予保护,以保证其河道不淤、不堵、不漏,不留工程隐患。2、铺设雨污水管道,沿线截污纳管。3、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保持路面清洁,防止生活垃圾等随降水进入雨水管网,维护好雨污水管道,保持排水顺畅。4、本项目设置一座桥梁,横跨二轻浦。在桥梁发生事故时,除了损坏桥梁等构筑物、造成路段堵塞外,危险品也可能随车翻入河流中,或泄漏后流入河流中从而污染水质。故要加强本道路桥梁防护栏的设计、施工,建议加强道路沿线桥梁的防撞等级,防止车辆翻入河中。比如加高防撞栏、采用弹性好的材料及结构,或在除了桥梁外,在爬坡又遇转变处加强防撞等级等。同时,在桥梁等敏感路段设警示标志,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在大雾、梅雨、积雪天气等交通事故多发期应加强监控等。本道路在工程设计中应予以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对路面进行定期清扫,保持路面清洁。风险防范措施本工程为城市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交通建设和管理,运输危化品车辆绕道沿320国道、杭富路或其他城市主干路、次干路行驶,严禁经由本道路运输行驶。表4.3-2道路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类别污染防治措施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根据本工程规划,结合本次工程,将同步实施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力工程、燃气工程和通信工程管线等在地下的施工,在工程设计与实施中必须与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对于燃气工程,管线应按安全规程设计防燃、防爆应急标志和装置。2、项目施工期间必须合理规划,合理分段施工,施工材料及土石方应指定堆放在加油站附近的空地上或转塘公交站西北侧空地上,避免对周边交通、公用设施、居民出入口造成堵塞。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计划好施工材料运输的时间,尽量避开07~10时及16~19时的交通高峰时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管理措施: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施工期的管理措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降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注重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挖填施工尽可能安排在非雨汛期,并缩短挖填土石方的堆置时间;本工程计划利用约半年的时间完成,已大大地缩短了施工时间,由此可降低了施工期的生态影响。2、建设单位应该明确道路征地红线范围及临时借地边界,严禁对征地红线及临时借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3、对施工临时用地为裸露土壤部分,施工时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保存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并进行绿化等地表植被恢复。4、对于水泥、石灰、矿粉应有指定地点进行存放,并采取密封存放,存放点应为硬化路或经硬化处理,硬化处理前应剥离表层土壤,按上述表层土壤保存方法存放。施工结束后应除去硬化路面,将保存的地表土壤回填,并恢复初始地表植被。对堆置点附近可能被污染的土壤应进行改良,恢复其肥力。5、根据本工程土石方平衡,除了挖方量回用于填方外,还需土石方量75.97m3,本工程筑路的土石方可从杭州石材市场购买。建设单位应选择有资质、正规的石料开采供应单位。6、开挖路基时,根据地形条件,设置临时沉砂池,以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沉淀泥砂。沉沙池可用推土机在路基旁推约0.5m深、20~30m2面积的浅坑,也可用块石、混凝土砌筑而成。在临时沉沙池出水的一侧设土工布围栏,在此拦截泥沙。7、施工过程中,开挖土石方、临时堆料及其它临时土石方堆置均需集中堆置;堆置过程中做好堆置坡度、高度的控制及位置的选择。对堆置地应采取草包填土作临时围栏、开挖水沟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量。8、施工过程中应重视表层土壤的保存,剥离的表层土事前保存、事后恢复使用,就本工程而言可用于道路人行树种植及临时占地的地表层恢复。对于剥离的表土层应有专门场地予以临时堆置和保存,为防止雨季水土流失影响,在表土层堆场四周应采取填土草包围护,并设排水沟。9、工程施工必须给予周密考虑,统筹安排,路基土石方工程应尽可能避开雨季。10、施工结束后,对于临时占地,应除去硬化路面,恢复原地表层,并进行绿化等地表植被恢复。对于道路永久占地,行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硬化路面。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执行《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相关管理要求;2、扬尘防治措施: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因平整土地、打桩、挖土、材料运输、装卸及拌合等作业过程均有扬尘产生,天气干燥时尤为严重。在道路施工靠近村庄等环境敏感点时,更应做好防尘工作,在施工场地应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5次,可以减少扬尘70%左右。本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点主要有转塘后街、转塘直街、庙山东村以及第二人民医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施工期汽车扬尘、堆场扬尘以及材料拌和扬尘会对周围现状敏感点产生一定的影响。故根据《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方法》,施工单位必须作好以下防范措施:①道路挖掘施工工地周围应当设置不低于2.1米的硬质密闭围挡;②运输车辆应当冲洗干净后出场,并保持出入口通道及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的整洁;③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堆应当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④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及时清运,若无法及时清运,应当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性密闭堆放设施进行存放或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⑤工程高处的物料、建筑垃圾、渣土等应当用容器垂直清运,禁止凌空抛掷,施工扫尾阶段清扫出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装袋扎口清运或用密闭容器清运,外架拆除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⑥易产生扬尘的天气应当暂停土方开挖、施工作业,并对工地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⑦禁止在施工现场从事消化石灰、搅拌石灰土和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施工作业;⑧从事平整场地、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等施工作业时,应当采取边施工边洒水等防止扬尘污染的作业方式。⑨施工单位在道路施工时,同步通行机动车辆的临时道路应当实施硬化,并配备洒水设备,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采取逐段施工方式的施工道路,已完工的道路部分应当保持整洁。⑩建设工程应当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经商品混凝土管理部门批准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搅拌设备应当安装除尘装置或采取有效封闭措施,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且距离应在200m以上,防止扬尘污染。⑪车辆运输砂石、土方、灰浆、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不得沿路泄漏、遗撒;⑫若在道路施工期间靠近环境现状敏感点时,更应做好防尘工作,采取更为有效的抑尘措施,增加洒水次数,新筑护堤及时压实,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现状敏感点的直接影响;⑬在施工期,筑路材料的堆放位置对下风向的敏感点产生影响,如遇上大风、雨、雪天气,材料流失也会造成空气污染,故筑路材料堆放地点选在环境敏感点下风向,距离在100m以上,遇恶劣天气则加蓬覆盖。2、沥青烟气的防治措施:根据杭州市建筑施工管理有关规定,除设有符合要求的防护装置外,不得在工地内熔融沥青,禁止在工地内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产生有害、有毒气体和烟尘的物品;因此本工程施工时应不自设沥青拌合站,路面沥青拌合材料建议由沥青拌合厂提供。噪声控制措施1、应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设备处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应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停放场地,远离居民住宅、医院等敏感点。2、施工单位应合理组织施工作业流程,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项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