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页(共34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苏教新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生态系统综合题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4秋•南宁期末)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牧民为了防止狼群袭击牛羊,组织大规模的捕狼活动,但随后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和牛羊争夺牧草,加速草场退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上的动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写成:阳光→草→兔→狼 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狼被大量猎杀可能导致草场退化,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2.(2024秋•禅城区期末)如图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图中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3.(2024秋•章丘区校级期末)如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生物种类ABCDEDDT浓度(毫克)80.90.006560.07A.C→E→B→A→D B.E→D→C→B→A C.C→A→B→D→E D.A→B→C→D→E4.(2024秋•洛宁县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植物 B.动物 C.腐生细菌、真菌 D.水分5.(2024秋•洛宁县期末)2024年8月19日“世界摄影日”,我们有幸欣赏到来自航天员叶光富通过空间站舷窗拍摄的绝美地球照,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如此美丽,森林、草原、海洋、湖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分布于此,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片海洋中的所有鱼类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可能收到破坏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6.(2024秋•西安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B.雨水的腐蚀作用 C.动物的取食作用 D.植物的吸收作用7.(2024秋•青白江区期末)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A.大气圈 B.地球村 C.生物圈 D.岩石圈8.(2024秋•无锡期末)长广溪湿地公园是我市有名的湿地公园,有喜鹊、麻雀、白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还生活着藻类、睡莲、鲢鱼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天上飞的喜鹊和水中游的鲢鱼都是消费者 B.“藻类→鲢鱼→白鹭→微生物”构成该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 C.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弱9.(2024秋•钢城区期末)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是指落下的花瓣。以下对这个诗句中涉及的生物学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存在着物质循环的现象 B.细菌和真菌等参与了“化作春泥”的过程 C.“落红”中的能量又流回了植物 D.“春泥”中的部分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和利用10.(2024秋•如皋市期末)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若草受到重金属污染,则鹰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 C.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麻雀→鹰 D.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会对该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11.(2024秋•南通期末)“月宫一号”是我国研制的密闭“微型生物圈”。2017~2018年,8名志愿者分批在“月宫一号”中生活了370天,对人类实现地球外生存有重要的科研意义。下列关于“月宫一号”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含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B.栽培的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因为生物种类偏少,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比生物圈要弱 D.说明人类已经研制出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生态系统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2.(2023秋•庆云县期末)“月宫一号”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空间生命科学与生命及保障技术中心主持修建。“月宫一号”将为人类移居月球做准备,密闭的“月宫一号”中种植粮食、水果和蔬菜,来满足实验人员的全部气体、水和食物的需要。该研究于2014年5月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密闭实验持续了105天,使我国此项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1)“月宫一号”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可以看做一个。实验人员可以在“月宫一号”里面长时间的生存,是因为其具备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即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2)“月宫一号”的核心是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该项技术要求系统内的氧气、水和食物在系统内通过生物技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3)“月宫一号”的植物舱内种植了大豆,小麦、胡萝卜、番茄、草莓等植物,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番茄开花时间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a.选取三株具备开花能力的番茄植株,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表环境中培养。b.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请回答:分组平均温度光照条件其他培养条件甲26℃光照充足完全相同且满足番茄生长发育需要乙10℃光照充足丙26℃光照不足①生物兴趣小组选择的番茄植株应该是品种、大小、成熟度相同具备开花能力的番茄植株,目的是。②本实验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若选择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温度。如果甲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秋•平阴县期末)为确定大明湖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研究者分析了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成分,结果如表所示;图1是整个湖泊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生理过程。图2是其中某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成分水蚤小球藻、硅藻脊尾白虾水蚤鳙鱼水蚤、脊尾白虾(1)在表1中的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表中列出的部分外,还包括图1中的[]。图1中的成分A包含表中的。(2)碳以的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填序号)。(3)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此湖泊受到废旧电池污染,则表中5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如果污染严重,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所以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4)根据图2,流经该食物链的总能量为千焦,能量流动的特点是。14.(2024秋•章丘区校级期末)2024年2月2日,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济西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旨在呼吁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修复。图一为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的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三表示图二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生态系统中还可以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所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轮虫、蚊子幼虫、水、阳光等影响水稻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统称为。(2)图二所示食物网中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图三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丁对应图二中的生物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主要通过(填一种生理过程)使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植物固定的能量值为a,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效率为10%,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10b+c(填=、>、<)。15.(2024秋•泉港区期末)如图是闽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过程①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2)②是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3)没有动物,闽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4)过程④是细菌和真菌为②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苏教新版七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生态系统综合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CACCACACCD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4秋•南宁期末)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牧民为了防止狼群袭击牛羊,组织大规模的捕狼活动,但随后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和牛羊争夺牧草,加速草场退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上的动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写成:阳光→草→兔→狼 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狼被大量猎杀可能导致草场退化,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狼活动,野兔因天敌减少,食物充足,大量繁殖,数量增加。并与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那么这个系统将被破坏,失去自我调节能力。【解答】解: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动植物,还包括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以及分解者(如腐生细菌和真菌)。因此,仅由动植物构成的并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食物链是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如草),而不应该包括非生物部分(如阳光)。所以,正确的食物链应该是:草→兔→狼,B错误。C.生态系统确实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难以恢复,C错误。D.狼被大量猎杀导致野兔数量激增,野兔与牛羊争夺牧草,进而加速了草场的退化。这充分说明了动物(特别是狼这样的顶级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2.(2024秋•禅城区期末)如图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图中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解答】解: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选:C。【点评】掌握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扮演的角色是解题的关键。3.(2024秋•章丘区校级期末)如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生物种类ABCDEDDT浓度(毫克)80.90.006560.07A.C→E→B→A→D B.E→D→C→B→A C.C→A→B→D→E D.A→B→C→D→E【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故食物链为:C→E→B→A→D。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生物富集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4.(2024秋•洛宁县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植物 B.动物 C.腐生细菌、真菌 D.水分【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答案】C【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据此解答。【解答】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答题。5.(2024秋•洛宁县期末)2024年8月19日“世界摄影日”,我们有幸欣赏到来自航天员叶光富通过空间站舷窗拍摄的绝美地球照,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如此美丽,森林、草原、海洋、湖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分布于此,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片海洋中的所有鱼类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可能收到破坏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解答】解:A、一片海洋中的所有鱼类,只是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只有生物部分,缺少环境,因此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错误。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个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C正确。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6.(2024秋•西安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B.雨水的腐蚀作用 C.动物的取食作用 D.植物的吸收作用【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2)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它们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从而完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7.(2024秋•青白江区期末)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A.大气圈 B.地球村 C.生物圈 D.岩石圈【考点】生物圈的范围.【专题】归纳推理;生物圈专题.【答案】C【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地球的直径长达一万多千米,而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簿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8.(2024秋•无锡期末)长广溪湿地公园是我市有名的湿地公园,有喜鹊、麻雀、白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还生活着藻类、睡莲、鲢鱼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天上飞的喜鹊和水中游的鲢鱼都是消费者 B.“藻类→鲢鱼→白鹭→微生物”构成该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 C.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弱【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解答】解:A.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喜鹊和鲢鱼都是消费者,A正确。B.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点通常是植物,箭头指向捕食者,“藻类→鲢鱼→微生物”不能成构成一条食物链,B错误。C.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不能构成湿地生态系统,C错误。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网的书写原则是解题关键。9.(2024秋•钢城区期末)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是指落下的花瓣。以下对这个诗句中涉及的生物学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存在着物质循环的现象 B.细菌和真菌等参与了“化作春泥”的过程 C.“落红”中的能量又流回了植物 D.“春泥”中的部分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据此解答。【解答】解:A、“落红”中的有机物被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或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可见,自然界中存在着物质循环的现象。A正确。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分解了“落红”,所以,细菌和真菌参与了“化作春泥”的过程。B正确。C、“落红”中的有机物被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或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只有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能量流动过程:太阳光能→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不能逆向流动,C错误。D、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无机盐,“春泥”中的部分无机盐如氮、磷、钾、硼等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和利用。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0.(2024秋•如皋市期末)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若草受到重金属污染,则鹰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 C.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麻雀→鹰 D.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会对该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2.食物链箭头指向捕食者。3.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答】解:A、图中的食物网中的三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麻雀→鹰;草→蝗虫→麻雀→鹰,A正确;B、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鹰是此食物网中最高级的消费者,若草受到重金属污染,则鹰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正确;C、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麻雀→鹰,最多的是草→鼠→鹰或草→麻雀→鹰,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量、生物富集的现象、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生物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11.(2024秋•南通期末)“月宫一号”是我国研制的密闭“微型生物圈”。2017~2018年,8名志愿者分批在“月宫一号”中生活了370天,对人类实现地球外生存有重要的科研意义。下列关于“月宫一号”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含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B.栽培的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因为生物种类偏少,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比生物圈要弱 D.说明人类已经研制出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专题】生态学思想;生态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解答】解:A、月宫一号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属于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B、生产者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故栽培的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正确。C、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故因为月宫一号生物种类偏少,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比生物圈要弱,C正确。D、月宫一号仅对人类实现地球外生存有重要的科研意义,不能说明人类已经研制出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2.(2023秋•庆云县期末)“月宫一号”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空间生命科学与生命及保障技术中心主持修建。“月宫一号”将为人类移居月球做准备,密闭的“月宫一号”中种植粮食、水果和蔬菜,来满足实验人员的全部气体、水和食物的需要。该研究于2014年5月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密闭实验持续了105天,使我国此项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1)“月宫一号”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实验人员可以在“月宫一号”里面长时间的生存,是因为其具备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2)“月宫一号”的核心是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该项技术要求系统内的氧气、水和食物在系统内通过生物技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周而复始(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3)“月宫一号”的植物舱内种植了大豆,小麦、胡萝卜、番茄、草莓等植物,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番茄开花时间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a.选取三株具备开花能力的番茄植株,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表环境中培养。b.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请回答:分组平均温度光照条件其他培养条件甲26℃光照充足完全相同且满足番茄生长发育需要乙10℃光照充足丙26℃光照不足①生物兴趣小组选择的番茄植株应该是品种、大小、成熟度相同具备开花能力的番茄植株,目的是保控制单一变量。②本实验可以形成2组对照实验,若选择甲、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温度。如果甲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环境温度对番茄开花时间有影响。【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生态系统的概念.【专题】实验步骤设计与评价;对照实验思想;生态系统专题.【答案】(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周而复始(循环流动);(3)①保控制单一变量;②2;甲、乙;环境温度对番茄开花时间有影响。【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1)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月宫一号”具备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可见,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3)①探究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因此,选择的番茄植株应该是品种、大小、成熟度相同具备开花能力的番茄植株,目的是保控制单一变量。②由表格可知,甲和乙对照,变量是温度;甲和丙对照,变量是光照。可见,本实验可以形成2组对照实验。若选择甲、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温度。如果甲先开花,则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环境温度对番茄开花时间有影响。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2)周而复始(循环流动);(3)保证实验的唯一变量;2;甲、乙;环境温度对番茄开花时间有影响。【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秋•平阴县期末)为确定大明湖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研究者分析了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成分,结果如表所示;图1是整个湖泊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生理过程。图2是其中某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成分水蚤小球藻、硅藻脊尾白虾水蚤鳙鱼水蚤、脊尾白虾(1)在表1中的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表中列出的部分外,还包括图1中的[D]分解者。图1中的成分A包含表中的小球藻、硅藻。(2)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②③④⑤(填序号)。(3)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此湖泊受到废旧电池污染,则表中5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鳙鱼;如果污染严重,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4)根据图2,流经该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250千焦,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过程示意图;生态学思想;生态系统专题.【答案】(1)4;D分解者;小球藻、硅藻。(2)有机物;②③④⑤;(3)鳙鱼;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1250;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分析】图1中:A表示生产者,B和C表示消费者,D表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④表示呼吸作用,⑤表示分解作用。【解答】解:(1)由表格可知,表格中的食物链有:小球藻→水蚤→脊尾白虾→鳙鱼、小球藻→水蚤→鳙鱼、硅藻→水蚤→脊尾白虾→鳙鱼、硅藻→水蚤→鳙鱼。故在表1中的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真菌)组成。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表1中列出的部分外,还包括图2中的D分解者。图2中的成分A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包含表1中的小球藻、硅藻。(2)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消费者通过食物关系直接或间接从生产者获取有机物。故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能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故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②③④⑤。(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若此湖泊受到废旧电池污染,则表1中5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鳙鱼。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如果污染严重,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在食物链中,能量输入的起始点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约10%~20%经食物链传至下一营养级。故根据图2,流经该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75+875+58+30+112=1250(千焦),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答案为:(1)4;D分解者;小球藻、硅藻。(2)有机物;②③④⑤;(3)鳙鱼;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1250;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点评】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生物富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24秋•章丘区校级期末)2024年2月2日,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济西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旨在呼吁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修复。图一为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的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三表示图二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生态系统中还可以补充的生物成分是消费者。图二所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轮虫、蚊子幼虫、水、阳光等影响水稻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2)图二所示食物网中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图三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丁对应图二中的生物是鲶鱼、青蛙;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填一种生理过程)使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植物固定的能量值为a,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效率为10%,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10b+c(填=、>、<)。【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答案】(1)消费者;环境因素;(2)捕食和竞争;鲶鱼、青蛙;自我调节;(3)呼吸作用;二氧化碳;(4)太阳能;>。【分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解答】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图一所示人工湿地构成示意图中,水生植物是生产者,多种微生物是分解者,所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消费者。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图二中,水蚤捕食轮虫,二者存在捕食关系;轮虫和水蚤都以水生植物为食,二者存在竞争关系。所以,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少;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能越多。所以,图二中鱼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那条,即水生植物→水蚤→鱼。食物链中愈向食物链后端的生物获得的能量愈少,所以其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也愈少。因此图三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丁位于第四营养级,可对应图二中“水生植物→轮虫→水蚤→鲶鱼”中的鲶鱼、“水生植物→水蚤→划蝽→青蛙”中的青蛙、“水生植物→蚊子幼虫→划蝽→青蛙”中的青蛙。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生态系统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的,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体固定,通过呼吸作用由生物进入无机环境。(4)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即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因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值大于全部消费者、分解者所利用的总值,即a>10b+c。故答案为:(1)消费者;环境因素;(2)捕食和竞争;鲶鱼、青蛙;自我调节;(3)呼吸作用;二氧化碳;(4)太阳能;>。【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等是解题的关键。15.(2024秋•泉港区期末)如图是闽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过程①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2)②是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3)没有动物,闽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4)过程④是细菌和真菌为②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1)√;(2)√;(3)×;(4)√。【分析】图中①分解作用、②生产者、③动物遗传被细菌和真菌分解、④水、无机盐等。【解答】解:(1)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①分解作用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故题干说法正确;(2)②是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故题干说法正确;(3)没有动物,闽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腐生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还能进行。故题干说法正确;(4)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被植物的根所吸收,因此,过程④是细菌和真菌为②提供水分和无机盐,故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2)√;(3)×;(4)√。【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1.生态系统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命题的方向】该考点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概念的认识,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例: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大兴安岭林区B.黄河中的鲤鱼C.昆明湖中的生物D.草原上的羊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A、大兴安岭林区,即包括了大兴安岭林区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B、黄河中的鲤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昆明湖中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草原上的羊,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解题思路点拔】生态系统的概念主要把握两点,一个是一定的空间,再一个就是生物与环境.平时遇到的较难的关于生态系统概念的试题中,就是依据概念来判断给出的实例是否属于生态系统.例如:海洋里的所有的鱼,属不属于生态系统?有的同学可能想海洋这么个大地方,一定会是生态系统吧,结果回答错误.海洋里的所有的鱼只属于生物部分中的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和分解者,也没有非生物部分(环境),所以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的.再如:一块小菜地,属不属于生态系统?可能有的同学会认为菜地太小了,不会是生态系统吧.其实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主要看它符合不符合它的概念.一块小菜地,里面既有各种动物,又有分解者细菌、真菌,还有生产者植物,并且还包括这块菜地里的土壤、温度、水分、空气等这些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它是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的,所以属于生态系统.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判断一个实例是否属于生态系统,一个是看有没有生物部分,另一个是看包括不包括环境因素.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知识点的认识】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以下图示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概念图来表示:【命题的方向】该考点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概念、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及运用。除了选择、填空等题型,还可以联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实际生活实践例子考查一些综合性的题目。生态学问题是热点问题,中考或会考时常用命题点,同学们要重点掌握。例: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据此答题。解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故选:C点评:解此题从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入手。【解题思路点拔】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我们平时做题时会遇到这样题: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属不属于生态系统?很显然该题忽略了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当然不属于生态系统了。再比如:给出个草原上的生物图示,图中有草、兔子、蛇、老鹰,问这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前面知识点里的概念图解,我们可以看出,图示中只画出了生产者:草,消费者:兔子、蛇、老鹰,没有画出消费者:细菌、真菌;另外也没有画出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等,所以该图示要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话,还缺少分解者及非生物部分。3.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知识点的认识】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它们表面上看似不相干,实际上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相互影响的;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靠这种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命题的方向】本部分内容重点考查一些基础性知识,题型较简单,主要考查生物圈中较几种大的生态系统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关系的理解.例: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解答: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该选项符合题意.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解题思路点拔】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对教材中介绍的7种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特点、作用要熟记.例如:有“地球之肾”“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各是什么生态系统?这些问题都是此部分内容考试的热点.另外要理解每个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又都是相关联,彼此影响的.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点的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所以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网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生物正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命题的方向】这部分知识是命题的热点,题型的类型也较多.主要考查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的认识,及食物链、食物网的正确写法,以及在给出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生态系统图示中,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分析:解题时从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富集作用等方面切入.解答:A、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四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该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D、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选项C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仅是生物部分,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部分.【解题思路点拔】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对食物链写法的正确认识是解题的关键.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食物网是由食物链交错形成的,对于食物网是由几条食物链组成的,是考查的热点.数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有中途停止.完整的一个食物网并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还缺少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温度、水等),及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细菌、真菌).5.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知识点的认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总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生态学上把食物链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又伴随着物质循环.如图:【命题的方向】本知识点主要结合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来考查其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特点.例: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A.能量输入B.能量输出C.能量流动D.能量交换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解答时可以从能量的输入、能量流动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能量流动过程:太阳光能→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解题思路点拔】解答本考点题目,要把握好两点:一是明确物质和能量的方向是单向性的,另一个是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可通过上面给出的图示,系统地理解本考点的知识,试着解答相关题目.如:某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草、虫、鸟和鹰,其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正确的是?通过上面图示中: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可以得出答案为:草→虫→鸟→鹰(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6.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知识点的认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使各类生物濒临灭绝。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一系列惨痛的后果。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而绝不要轻易去破坏它。维持生态平衡就是维持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保护相对稳定。应该多种树,不用化学物质及材料,少用塑料袋,合理运用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动物等等。【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的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所以题型较简单,主要考查与维持生态平衡意义相关的知识点,如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带来哪些危害,人类维护生态平衡采取了哪些措施?例: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可以从“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原因、根本目的等方面来解答。解答: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故选:D点评: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理解掌握和灵活答题。【解题思路点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人类过度的开采化石资源,破坏了环境,过度的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极端气候频发。人类对森林的滥砍乱伐,对动物的滥捕乱杀,都能对生态平衡带来破坏。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人类需要做到:第一,热爱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第二,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第三,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第四,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生产的资源”(如煤、石油、金属、矿藏等)。)掌握以上知识点,对解答此类考点的知识很有帮助。7.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知识点的认识】生物富集,指的是环境中含有无法排除的有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等)在生活於其间的生物体内沉积的现象.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相联系,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如自然界中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但以吃草为生的兔子吃了这种草,而这种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便逐渐在它体内积累.而老鹰以吃兔子为生,于是有害的化学物质便会在老鹰体内进一步积累.这样食物链对有害的化学物质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这是生物富集直观表达.污染物是否沿着食物链积累,决定于以下三个条件:即污染物在环境中必须是比较稳定的,污染物必须是生物能够吸收的,污染物是不易被生物代谢过程中所分解的.【命题的方向】本考点考查的是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的积累,题型较简单,以选择、填空较多.例: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A.水蚤、鱼B.鱼、水蚤C.藻类、鱼鹰D.鱼鹰、藻类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物富集现象.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藻类→水蚤→鱼→鱼鹰”食物链中,藻类植物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鱼鹰的级别最高,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营销产品课件
- 装修人工费变更管理合同
- 住宅装修终止合同协议
- 肿瘤科普宣传课件
- 2024深圳市中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漯河市舞阳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租赁合同
- 商品采购合同书范例
- 公共绿地养护承包合同样本
- 电仪TPM管理方案
- 风电基础施工方案
- 2021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我》教案
- 【人教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手册》四年级下册 劳动项目一 课件
- 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点试题及答案【200题】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媒生物控制技术(096)(副高级)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3年山东青岛局属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CBL联合情景模拟人文护理查房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模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LY/T 3371-2024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民政局发布的离婚协议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