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解题思路

依类型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

无关。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

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步骤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

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步骤2

分析化学反应的遵循的原理和本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判断。

★步骤3

通过举反例,验证各选项是否正确。

当类型二:考杳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对有多种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反应的顺序问题,按“强先弱

后”的原则来书写或判断,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氧化

性(或还原性)弱的后发生反应。一般说,氧化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氧化性

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步骤1

认真审题,首先看离子反应哪些离子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给参与反

应的离子按氧化性或还原性排队。

(1)常见物质氧化性顺序:KMnO4(H+)>CI2>浓HN03>稀HN03>浓

H2SO4>Br2>Fe3+>Cu2+>l2>H+>Fe2+。

(2)常见物质还原性顺序:Mn2+<CI-<NO2<NO<SO2<Br-<Fe2+

<Cu<l-<H2<Feo

★步骤2

离子按照“先强后弱”的原则依次反应。

(1)常见离子氧化性:Fe3+>Cu2+>H+>Fe2+

(2)常见离子还原性:l—>Fe2+>Br—

★步骤3

根据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电子转移守恒定律配平离子方

程式。

念类型三: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于复分解反应,按“以少定多”的原则来书写,即以量少的反应物(离子)

确定量多离子前面的系数。关键是要判断不足的物质是什么,以不足的

物质完全反应为根据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

式,防止出差错。

一般书写量不足的物质发生的离子反应,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

之比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而足量的物质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

质的量之比不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

★步骤1

审清题目,明确有哪些离子参加反应,哪种反应物用量不足。涉及氧化

还原的离子反应,还要根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步骤2

按照不足量的反应物离子配比书写离子方程式。

★步骤3

根据电荷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最后检查气

体、沉淀符号、反应条件等。

心类型四: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步骤1

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共存”,是“可能共

存”,还是“一定共存”。

★步骤2

挖掘隐含条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有无颜色或其他限制条件。

★步骤3

根据离子共存知识,离子之间不能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不发生络合反应,综合判断。

质类型五:考查对热化学方程式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步骤1

根据中和热定义判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0(l),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①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H20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

质生成(如生成沉淀或弱电解质),则其反应热不等于中和热。

②对于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其中和热基本上是相等的。都约为57.3

KJ/rnoL对于强酸与弱碱或弱酸与强碱的反应,中和热一般低于57.3

KJ/moL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属于吸热反应。

★步骤2

根据燃烧热定义判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

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①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

烧热的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物前系数为1的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

的化学计量数。

②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例如C-CO2,HTH2。⑴等。

★步骤3

不能通过看一个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来判断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因为

需加热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如物质的燃烧一般需要加热来引发

反应的进行,但属于放热反应,只有哪些需持续加热的反应才是吸热反

应,而那些只是通过加热来引起反应,反应开始后则无须加热的反应,

则属放热反应。

与类型六: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题

★步骤1

熟悉常见物质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数:

(1)1molH2^02、P4分别含有1molH—H键、1molO=O键、6molP—

P键;

(2)1molH2O中含有2moi0—H键;1molNH3含有3moiN-H键;

1molCH4含有4molC—H键;1molSiO2含有4molSi-O键。

★步骤2

弱电解质不能完成电离,如CH3C00H、HF等;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

子都易发生水解反应,如NH4+、Fe3十、Cu2十和CO32一、HCO3

一、CH3co0一等。

★步骤3

几类常考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求算:

(1)6HCI+KCIO3=KCI+3cI2T+3H20中,HCI中Cl的化合价为一1

价,KCI03中CI的化合价为+5价,它们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I2,CI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在CI2+H2O=HCIO+HCI中,CI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在反应中

1mol氯气参加反应,电子转移数为NA;类似情况还有CI2+

2Na0H=NaCI+NaCI0+H20o

&类型七:考查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步骤1

首先确定微粒是同周期元素,还是同主族元素的。

★步骤2

若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先看电子层数多少,若电子层数相同再看最外层电

子数的多少。

★步骤3

若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根据“阴上阳下”规律判断。

高考化学选择题攻略

□1.选择题主要内容

(1)化学用语,物质的分类,胶体,能量,化学与社会、生活、高科技

等;(2)阿伏加德罗常数;(3)离子方程式与化学事实的对应关系,离子共

存;(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电化学;(5)原子结构、元素周期

律、化学键;(6)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7)弱电解质的判定,电离平

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8)化学实验

的基本操作(仪器使用、物质分离和检验)、化学实验安全;(9)有机物

的结构与性质;(10)小计算。

□2.选择题的常见解题方法

(1)直选法对考查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题,可利用

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2)淘汰排除法排除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

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

除,从而获得正确答案。此法多用于单项选择题,更适合于基础较弱的

考生。

(3)比较筛选法选择题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

可以将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

选答案彼此相似的题目宜用此法。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

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4)综合分析法

对于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需要进行细致分析,严谨推

理判断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多用此法。此法更适合

于基础较强的学生。

□3.选择题解题技巧

“稳、细、活、准”“稳”就是不要慌张,不要急躁,心态要稳,避免

忙中出错。

“细”就是要“细致”,审题要细,切勿漏看条件,提倡“两遍读

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找到突

破口。

“活”就是解题时方法要灵活,面对四个选项,要扬长避短,运用适当

的方法和技巧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准”就是要准确。在选择题中涉及到“正确的是”、“不正确的

是”、“错误的是”的试题很普遍,要看准题目要求,切勿答非所问,

选准正确选项。

选项中的错误分为“知识错误”和“逻辑错误”、“表述错误”,其中

“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应肯定是错误的选项;“逻辑错

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木身的叙述虽是正确的,

但与题干要求无关,也应是错误的。

高考化学大题解题技巧

□L化学大题的命题特点

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①一般有4道大题

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

道有机推断题。

②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

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

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

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琰系,纯粹就是

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

转换的敏捷程度。

③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

第n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

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

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

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口2.化学大题的解题技巧

①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

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

干。

然后设计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了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

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技巧

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

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

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

(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

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

(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

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

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

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②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

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

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

别与绘制等。

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

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技巧

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

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

能急于求成。

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

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

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

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

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

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

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

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

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

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

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③实验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

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

择、误差分析等知识。

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

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

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a

★答题技巧

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

实验目的展开的。

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

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④有机推断类试题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

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

及推理能力。

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

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

路线等。

★答题技巧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

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

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

等角度推断。

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

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

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

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高中化学必修知识口诀,复习考试必会记忆清单!

01

分离提纯方法口诀

(1)过滤操作口诀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一贴二彳氐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解释】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这两句说明了

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

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是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

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

"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2)蒸发操作口诀皿架玻棒酒精灯,加热搅拌不放松。液体少时停加热,熄灯之后余热十。

(3)蒸播操作口诀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碎瓷用来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1.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这冷凝管。意思是说加热蒸储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

蒸憎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2.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憎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

水平线上。

3.热气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4)萃取操作口诀萃剂溶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要分清。

【解释】1.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这两句

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

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

度)。

2.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3.下放上倒要分清: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

倒出。

(5)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小结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

离(被提纯物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

02摩尔

一摩尔微粒有几多?常数"阿佛加德罗";摩尔质量是几何?分子(原子)量值单位克每摩;

一摩气体"升"多少?标况二十二点四;摩尔计算变化多,数目、质量、体积、浓度要灵活。

0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室温洗涤莫忘记,摇匀标签便告成。【解释】1.算称量

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这两句的意思说明了摩尔溶液配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

量取)、溶解、转移、定容。

2.室温洗涤莫忘记:"室温"的意思是说溶解时往往因溶解的放热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必

须冷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定容。"洗涤"的意思是指移液后,必须用蒸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

3次),并将洗涤液皆并入容量瓶中,然后再定容。

3才密匀标签便告成:"摇匀”的意思是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指手的手

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标签”的意思是说要贴好标签,

标明溶液浓度和配制的日期。

0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八步曲”

摩尔溶液处处用,配制"八步"记心中;第一计算溶质量,固算克数液毫升;二是计算称量

准,固用天平液量筒;三置溶液于烧杯,加水搅动促全溶;第四注入容量瓶,杯嘴抵棒莫乱

行;五要两洗杯内壁,①洗液全部注入瓶;第六振荡容量瓶,混合均匀要记清;七要加水近

刻度,再用滴管来定容;第八加塞再摇动,反复倒转即成功。注:①要用蒸溜水洗。

05容量瓶的使用

精确配液容量瓶,用前查洗记心中,溶解药品用烧杯,静置片刻移瓶中,转移溶液洗三遍,

溶剂一次勿加成,快到刻度滴管加,掘塞倒立再摇动.

06离子方程式一1

书写离子方程式,记住步骤共有四。物质易溶易电离,离子形式来表示。气体难溶难电离,

表示则以化学式。微溶反应写离子,生成却写化学式。写完左右杳守恒,原子电荷要看清。

07离子方程式一2

客观事实要遵从,书写形式分异同,生成符号要写对,质量电荷要守恒.

08离子共存溶解性口诀

(也可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拆与不拆)钾钠铁硝皆可溶,盐酸除银亚汞;硫酸不溶有钢铅,

碳酸只溶钾钠筱,溶碱只有钾钠和钢氨。【解释】钾盐、钠盐、镀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盐

酸盐里除氯化银AgCI和氯化亚汞Hg2Cl2外都溶;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钢BaSQi和硫酸

铅PbSO4;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只溶钾、钠、筱,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被盐可溶。最后说碱类,溶碱只有钾钠和钢氨。(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钢Ba(OH)2和氨水NH3H2O可溶)。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

住。(氢氧化钙微溶)

09氧化还原反应关键词联想记忆法

升失氧、降得还。【解释】化合价升高一失去电子一被氧化一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一得到

电子一被还原一是氧化剂。

10金属活动顺序表口诀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桐汞银笆金。(高中)钾钙钠镁铝镒锌、络铁镁、锡铅氢;铜

汞银笆金。

11钠与水反应

(1)芙蓉又想红【解释】浮熔游响红

(2)钠浮于水,熔成球。球儿闪亮,四处游。有"嘶儿"声,溶液红。

12苏打辨析

大苏打,小苏打,纯碱俗名叫"苏打",苏打、苏打混一沓,到底谁是真"苏打"?阿哥硫

代硫酸钠,定影“海波”就是它,化工、制革、除氯剂,它的俗名"大苏打"。阿弟酸式碳

酸钠,重碳酸钠也是它,灭火、焙粉、抑酸剂,俗名叫做“小苏打"。纯碱学名碳酸钠,它

的译名叫"苏打",纺织、造纸、洗涤剂,纯碱才是真"苏打"。化学世界三"苏打",性

质用途有异差,认清组成分子式,三个"苏打"不打架。【解释】大苏打分子式:Na2s2。3,

苏打分子式:Na2c。3,小苏打分子式:NaHCO%

13铝

典型两性元素铝,第三主族三周期,氧化薄膜质致密,保护内部不腐蚀,与酸与碱均反应,

各生铝盐放氢气,氢氧化铝,氧化铝,典型两性"三代”齐。①【解释】①"三代"指铝,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14铁

原子序数二十六,八族元素排第一;外层电子有两个,次层电子能失一;遇到强、弱氧化剂,

形成三价或亚铁;棕黄色和浅绿色,判断铁盐和亚铁;硫氢化钾作试剂,三价离子液变赤。

15氯中燃烧的特点

钠燃剧烈产白烟,铜燃有烟呈棕黄,铁燃有烟亦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磷燃氯中烟雾茫。

16氯气的制取实验

二氧化铳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盐水硫酸除杂质,吸收通入火碱中。【解释】1.二氧化

镒盐酸连,隔网热瓶氯气生。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是用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在烧瓶中隔

石棉网的方法来制取氯气[联想:'隔网加热杯和瓶〕

2.盐水硫酸除杂质:"盐水"指饱和食盐水,"杂质”指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这句的

意思是说使气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分别除掉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联想:

有时也用水除氯化氢,但水却溶解了一部分氯气,不如用饱和食盐水好。因为氯气在饱和食

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J

3.吸收通入火碱中:的意思是说多余的氯气必须通入火碱溶液中吸收掉(因为氯气有毒).

17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实验

烧瓶干燥气密好,气体充满切记牢。挤压胶头要迅速,红色喷泉多妖烧。【解释】1、烧瓶

干燥气密好:意思是说做喷泉实验用的烧瓶一定要干燥,而且气密性要好【联想:若烧瓶不

干燥,少量的水将吸收大量的氨气或氯化氢,从而造成实验失败;若装置的气密性差,当烧

瓶内在压强迅速减小时,空气将进入烧瓶,就不能形成喷泉。】

2、气体充满切记牢:意思是说f将烧瓶中充满氨气(或氯化氢气体)。

3、挤压胶头要迅速:意思是说胶头滴管的作用是把少量的水注入烧瓶中,减小烧瓶内的压

强。所以挤压滴管的胶头要迅速这样才能使烧瓶内的压强瞬间减小从而形成美丽的喷泉。

4、红色喷泉多妖烧:意思是说氨气和氯化氢的喷泉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用氨气作喷泉实

验时,水中加的是酚猷,而用氯化氢作实验时,水中加的是石蕊,故两者都形成红色的美丽

的喷泉。

18氨气的制取实验

消灰铁盐热成氨,装置同氧心坦然。碱灰干燥下排气,管口需堵一团嗝。【解释】1.消灰彼

盐热成氨:”消灰.指消石灰。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常用消石灰和镀盐混合加热的方法来制取

氨气。

2.装置同氧心坦然:意思是说该装置与制氧气的装置雷同。

3.碱灰干燥下排气:"碱灰"指碱石灰。"碱灰干燥"的意思是说实验中干燥氨气时通常使制得

的氨气通过碱石灰干燥。"下排气”的意思是说收集氨气须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因为氨气极

易溶入水,且比空气轻)。

联想:(1)为能迅速的得到较纯的氨气,必须将导气管伸入试管的底部;(2)检验氨气是

否已经充满试管的方法是:"氨遇酚酿即变红-、"两酸遇氨冒白烟

4、管口需堵一团棉:意思是说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需要堵一团棉花

[联想:堵棉花的作用是:(1)防止氨气吸收空气中的水分;(2)增大试管中氨气的密度。

【补充】铜丝伸入硫气中,硫铁混热黑物生。【解释】将铜丝伸入热的硫蒸气中,硫粉和铁

粉混合加热都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物质(Cu2S和FeS)。

19氨氧化法制硝酸

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

要制硝酸就出来。

20硫的物理性质

黄晶脆,水两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熔点一二,沸点四四四。【解

释】密度是水的两倍。

21硫化氢的性质

无色有臭还有毒,二点六,分氢硫,还可性蓝火头,燃烧不全产生硫。【解释】1体积水溶

解2.6体积的H2s,一定条件下分解为单质氢?口硫,有还原性、可燃性,蓝色火焰。

22硫化氢的制取实验

硫化亚铁稀酸逢,启普器中气体生。橱中操作上排气,氧化性酸概不用。【解释】1•硫化亚

铁稀酸逢,启普器中气体生:"稀酸"在此指稀盐酸或稀硫酸。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

常用硫化亚铁(FeS)跟稀盐酸(HCI)或稀硫酸(H2SO4),在启普发生器中发生反应来制

取硫化氢(H2s)【联想:"关闭活塞查密性”】。

2.橱中操作上排气:■橱中操作"的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联想:

因为H2S有剧毒,空气中如果含有微量的H2S,就会使人感到头痛、头晕恶心,吸入较多的

H2s,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3.氧化性酸概不用:"氧化性酸”在此指浓硫酸(H2so4)和硝酸(HNO3)。这句的意思是

说一概不用氧化性酸与硫化亚铁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因为硫化亚铁是强还原剂,易被氧化性

酸氧化(H2S+H2so4浓=SI+SO2T+2H2。,H2S+8HNO3浓=H2SO4+8NO2+4H2O,

3H2S+2HNO3=3Sl+2NOt+4H2O)。

23硝酸性质口诀

硝酸金属铜,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