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1 T 520-2024 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_第1页
DB1301 T 520-2024 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_第2页
DB1301 T 520-2024 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_第3页
DB1301 T 520-2024 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_第4页
DB1301 T 520-2024 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2024-06-28发布2024-07-27实施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要求 15执法人员仪态 16现场行政执法 37监督与改进 6附录A(规范性)执法人员常服着装图示 7附录B(规范性)执法人员执勤服着装图示 8附录C(规范性)执法人员夏装着装图示 附录D(规范性)执法人员冬季防寒服着装图示 附录E(规范性)执法人员帽子着装图示 附录F(规范性)执法人员党徽佩戴图示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家庄市鹿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家庄市长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家庄市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家庄市新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家庄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家庄市栾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钢、刘程、王海龙、杨国旺、高春涛、张文利、杜彦霞、戴志忠。本文件为首次发布。1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总体要求、执法人员仪态、现场行政执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队伍和执法人员的行为管理。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其直属单位、派出机构签订劳动合同,辅助从事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行政执法administrativelawenforcement行政主体依照行政执法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具体事件进行处理并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行政法律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或履行国际条约是所采取的具体办法和步骤,是为了保证行政法规的有效执行,而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体的行政行为。执法人员lawenforcementofficials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中履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职责的人员。4总体要求执法人员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时,应着装统一、仪表整洁、语言文明、举止得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做到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文明规范,积极树立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应配套穿着,上身着常服上衣,下身穿配套制式裤子(见图A.1),内着配套制式衬衣,衬衣下摆扎于裤内,扎制式腰带,系制式领带(见图A.2),佩戴硬肩章、臂章、硬胸徽、硬胸号(见图A.3),穿制式或相同款式的黑色皮鞋。冬季着常服,宜内着深色V领毛衣(见图A.4)。胸徽佩戴于右侧,胸号佩戴于左侧,领带结应推到并保持在顶端,内着毛衣时,领带应置于毛衣内(见图A.5)。2应配套穿着,上身着执勤服上衣,下身穿配套制式裤子,宜内着配套制式衬衣、不系领带(见图B.1),可根据不同季节需要,内着深色中领圆领长袖衫、半袖衫、毛衣(见图B.2);佩戴套式肩章、臂章、软胸徽、软胸号(见图B.3);穿制式或相同款式的黑色皮鞋、皮凉鞋(见图B.4)。执勤服上衣拉链自领口下拉不应超过10cm(见图B.5)。夏季着装时,应穿配套制式裤子或裙子,着长袖衬衣时下摆扎于裤内,着短袖衬衣时下摆不扎于裤内(见图C.1);扎制式腰带,不系领带(见图C.2),佩戴软肩章、臂章、软胸徽、软胸号(见图C.3);穿制式或相同款式的黑色皮鞋、皮凉鞋。上衣除第一粒扣子外,其余扣子均应系紧(见图C.4)。5.1.4冬季防寒服冬季着防寒服时,应穿配套制式裤子件(见图D.1),内着配套制式衬衣(见图D.2)(可根据实际情况内着深色中领圆领衫、毛衣);系制式领带,佩戴套式肩章、臂章、软胸徽、软胸号(见图D.3);穿制式或相同款式的黑色皮鞋、棉皮鞋(见图D.4)。防寒服拉链自领口下拉不应超过10cm(见图D.5)。5.1.5.1佩戴制式帽时,男性执法人员大檐帽的帽檐饰带应保持水平,前缘与眉同高,佩戴大号帽徽(见图E.1);女性执法人员的帽檐前缘应略向上倾,佩戴小号帽徽(见图E.2)。5.1.5.2立姿脱帽时,将帽取下置于左小臂,使帽顶向上、帽徽朝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或者帽墙前端中央处,小臂略成水平(见图E.3)。5.1.5.3坐姿脱帽时,将帽取下置于桌面前沿左侧,使帽顶向上、帽徽朝前(见图E.4),也可以置于桌斗内;面前无桌时,将帽取下置于左小臂,使帽顶向上、帽徽朝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或者帽墙前端中央处,左手背放于左腿上(见图E.5)。5.1.5.4开展执法活动或参加正式场合活动时,执法人员应当佩戴制式帽,单位另有统一规定要求的除外。坐姿脱帽后,单位应对帽子的放置做出统一规定。5.1.6党徽佩戴执法人员党徽佩戴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党徽应置于胸号正上方中间位置,党徽下沿与胸号上沿之间不留空隙(见图F.1)。除党徽外不应佩戴其它标志,上级另有统一规定的除外(见图F.2)。5.1.7注意事项5.1.7.1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时,同一执法组人员的着装(含着执勤服、冬季防寒服时内着的服装)应保持一致。着执勤服(含冬季防寒服)参加上级组织的活动或会议时,由活动或会议组织单位对是否戴帽及内着服装做出统一规定。开展暗查暗访等不宜统一着装的情况除外。女性执法人员因怀孕体型明显变化的可暂不着制式服装。5.1.7.2不同制式服装不应混穿,制服与便服不应混穿,制服内着非制式服装时不应外露,着执勤服、冬季防寒服时单位统一规定穿着的圆领衫和毛衣除外。5.1.7.3制服上的标志不可混戴,不可佩戴、系挂与执法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5.1.7.4不可歪戴帽子,不可披衣、敞怀,非工作需要不可挽袖、卷裤腿。5.1.7.5着制式服装时不应穿浅色皮鞋、运动鞋、休闲鞋、布鞋、露趾凉鞋、拖鞋等,不可赤脚穿鞋。男性执法人员应配穿深色袜子,不可露脚踝。女性执法人员不可配穿色彩明艳的袜子。5.1.7.6男性执法人员不可留长发、胡须和大鬓角,不可留怪异发型,非特殊原因不宜剃光头,不可留长指甲,不可带手串。女性执法人员着制式服装时不可系扎围巾,不可化浓妆,不可留“美甲”,不3可戴耳环耳饰,不可染彩发,不可留怪异发型,留长发者不可披散发,应避免带手链、手镯、手串。执法人员不可携带单位配发的执法包以外的包具。5.1.7.7执法人员不可佩戴有色眼镜和变色眼镜,因工作需要或眼部疾病的除外。5.1.7.8非工作时间或因公需要,执法人员不应着制式服装外出,因工作延时不便返回单位换装等情况除外。不可将摘去肩章、臂章、胸徽、胸号等标志的制式服装作便装穿着。5.2姿态5.2.1站姿5.2.1.1静态时(列队等不涉及语言、行为交流的状态):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5.2.1.2动态时(进行语言、行为交流的状态):表情自然,言语文明,举止大方,身体保持正直。5.2.2坐姿5.2.2.1静态时:执法人员着裤装时,双脚分开约一脚之长;女同志着裙服时,两腿自然并拢;双手自然放在腿上或桌面上,上体保持正直。5.2.2.2动态时:表情庄重专注,言谈举止大方,上体基本保持正直。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上体正直、保持良好姿态。5.2.4执法检查与交流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人员应以科学公正、严谨规范、专业高效的形象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以文明诚恳、彼此尊重、专注负责的态度与经营主体和群众进行交流,不应有傲慢戏谑、训斥侮辱、指鼻拍桌等言行,不应使用不文明用语和行为。5.2.5注意事项5.2.5.1站姿时,不应岔腿、撇腿、弯腰、弓背、塌肩、歪脖,应避免背手、双手交叉于腹部、双臂抱于胸前。5.2.5.2坐姿时,不应瘫坐、斜坐、岔腿、抖腿、交叉腿、跷“二郎腿”和频繁“抓耳挠腮”“东张西望”。5.2.5.3行走时,不应弓腰、碎步、腆肚、后仰、摇摆、荡臂,避免背手,不应勾肩搭背、挽臂揽腰、喧哗嬉闹。5.2.5.4应遵守工作纪律,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应饮酒、吸烟。5.2.5.5执法人员在遇到行政相对人暴力抗法、语言攻击的情况时,运用合法合理的有效手段控制局面并进行自我保护,不应出现殴打、对打、对骂等不当行为。6现场行政执法6.1现场行政执法前准备在开展现场执法前,应进行报备,了解执法对象情况,准备执法证件、文书和装备。46.2开启全程录音录像6.2.1开展现场执法,执法人员应全过程使用音像记录。开启音像记录设备后,首先说明执法日期、执法事由、检查对象。使用智慧监管执法设备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检查对象基本信息的获取和对检查工作的自动留痕。6.2.2执法过程中,应当重点摄录以下内容:a)现场执法环境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检查、取证情况;b)当事人、证人、第三人等现场有关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言行举止;c)与行政执法相关的重要物品及其主要特征,以及其他证据;d)行政执法人员对有关人员、财物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e)行政执法人员现场制作、送达行政执法文书情况;f)根据实际应当记录的其他内容。6.3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在进行现场检查前,执法人员应先表明身份并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告知对方行政执法主体的名称和检查事项、检查依据、检查目的。和配合,谢谢!”6.4通知相关人员到场6.4.1现场执法时,应及时通知现场需要配合的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到场,并做到平等尊重、言语文明,不应居高临下,蛮横急躁。检查工作。”6.4.2单位负责人到现场后,需要确认身份,再次讲述来意。请予以配合,谢谢!"6.5告知相关权利义务现场执法时,执法人员应当告知被检查对象享有陈述、申辩、申请回避的权利与配合检查的义务。6.6调取相关资质材料执法人员在向被检查单位现场负责人或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时,应当说明需要了解的具体信息,要求当事人出示有关证件、材料时,应明确告知所要检查的证件名称、材料内容名称等。名称/具体资料内容等),谢谢!”56.7获取现场执法证据执法人员在获取现场执法证据时,应取得被检查单位对证据真实性的现场确认。能调取原始凭证的要尽量调取原件;调取原始凭证有困难的,可以提取复印件、影印件、抄录件,或拍摄制作足以反映原件、原物外形或内容的照片、录像,要求证据提供方核对无误后,注明与原件一致,注明出证日期、证据出处,同时签名或者盖章。使用智慧监管执法设备时,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重要执法证据的获取。明日期和出处。”6.8确认执法检查结果现场检查结束后,执法人员应当按要求填写《现场笔录》,并要求当事人在核对无误的检查笔录上签名(盖章),若当事人存在阅读障碍,需向其如实宣读。6.9开展现场抽样工作检查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样、勘验、鉴定的,应通知当事人到场并向被检查对象说明情况。抽查的检验样品应当按照标价或市场价付费购买。查(勘验、鉴定)结果将在XX个工作日内告知,6.10实施当场行政处罚6.10.1检查过程中,发现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并可适用于简易程序作出处罚决定的,应当告知违法事实、理由、依据、处罚内容以及法定权利。当事人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执法人员应记入笔录。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位)可以自接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XXX政府或XXX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6个月内向XXX法院提起行政诉讼。”6.10.2符合当场处罚要求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同时向当事人出具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专用票据。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6.11采取现场强制措施在检查过程中,如有证据证明被检查对象存在违法情形并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违法事实、理由、依据、拟采取的强制措施、实施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救济途径。6《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XX人民政府或XX市场监管局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6个月内向XX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6.12.1行政执法过程过程中,制作的对外文书(包括:《询问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通知书》《检验结果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等)均应送达当事人。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时,应使用送达回证。宜采取直接送达的方式。示例:“你好,这是《询问通知书》,为调查了解你单位XXX情况,依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你(单位)电话联系XX同志。”6.12.2直接送达文书无法实现的,可通过邮寄送达、委托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进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要求受送达人签署送达地址确认书,送达至受送达人确认的地址,即视为送达。受送达人送达地址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及时告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原地址送达,视为依法送达。6.13.1执法人员应当依法开展询问调查。询问调查可在检查现场进行,也可在本局询问室进行。询问应当个别进行。询问前应针对询问调查事由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询问调查前执法人员应先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并清楚地告知对方行政执法主体的名称,同时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和申请回避的权利。记录所产生的音像资料将作为视听资料证据。依照法律规定,你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如果你认为调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依法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请问你听清楚了吗?你是否申请回避?”6.13.2询问应当制作笔录并交被询问人核对,经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在笔录上逐页签名、盖章予以确认;若当事人存在阅读障碍,需向其如实宣读。示例:“以上是本次询问情况的记录,请核对。与你果有遗漏或错误,你可以补正。”6.14现场行政执法后处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做好案件后处理和事后监管各项工7.1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职责,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全程监督和管理。7.2应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公正公平。7.3定期开展案件评查工作,对执法案件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升执法质7.4应主动公开执法信息,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建立反馈渠道,鼓励和保护社会群众参与监督执法行为。7(规范性)执法人员常服着装图示常服全身见图A.1,常服衬衣、腰带、领带细节见图A.2,常服佩饰见图A.3,常服内着毛衣样式见图A.4,常服胸徽、胸号佩戴,内着毛衣领带细节见图A.5。图A.1常服全身图图A.2常服衬衣、腰带、领带细节图图A.3常服佩饰图图A.4常服内着毛衣样式图图A.5常服胸徽、胸号佩戴,内着毛衣时领带细节图8(规范性)执法人员执勤服着装图示执勤服全身见图B.1,执勤服内着衣物样式见图B.2,执勤服佩饰见图B.3,执勤服配套鞋样式见图B.4,执勤服领口细节见图B.5。图B.1执勤服全身图图B.2执勤服内着衣物样式图图B.3执勤服佩饰图图B.4执勤服配套鞋样式图9(规范性)执法人员夏装着装图示夏装全身见图C.1,夏装腰带、短袖上衣见图C.2,夏装佩饰见图C.3,夏装上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