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研究13000字(论文)》_第1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研究13000字(论文)》_第2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研究13000字(论文)》_第3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研究13000字(论文)》_第4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研究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研究-以工业类企业为例 摘要工业企业是国之基础,国之命脉,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二〇三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在中国工业4.0转型升级、政府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传统优势工业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一批批战略新兴工业产业也逐渐崭露头角,吸引着市场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在股票市场中,上市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对其他因素更容易被一般投资者获取和利用。上市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报表等在整体上反映了企业的盈利、偿债、发展和运营能力,能帮助投资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上市企业经营状况。目前,研究上市企业会计信息对股价变化影响的文献已有不少,但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没有过多关注这一影响关系在不同行业的表现,对目前阶段的工业行业企业研究不足。本文以2016-2018年工业行业代表上市企业为样本,从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盈利、偿债、运营和发展能力出发,研究十五个会计指标对股价变化的影响关系。发现:会计信息和股价的变动是有关的,但目前阶段我国工业行业上市企业会计信息对股价的解释能力不高。股价的波动受到企业盈利、偿债和发展能力的显著影响,而运营能力对股价的变化影响不显著。其中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三项指标对股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净利润增长率指标对股价的影响是负向的。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对股价的影响作用最强。本文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对股价变动的关系,为了解当前阶段工业行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在中国股票市场内的传递效率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丰富了会计信息影响股价变动在不同行业的研究,并提出相关股市投资建议。关键词:工业行业;会计信息;股票价格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1研究背景 21.1.2研究意义 21.3相关概念界定 31.3.1股票价格 31.3.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3第2章文献综述 42.1文献综述 42.1.1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密切相关 42.1.2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不密切相关 52.2文献评述 4第3章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73.1理论基础 73.1.1有效市场理论 73.1.2决策有用观理论 73.1.3计价模型观理论 83.2研究假设 9第4章研究设计 114.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14.1.1样本选取 114.1.2数据来源 114.2变量定义 114.2.1因变量 114.2.2自变量 114.2.3控制变量 114.3模型设定 14第5章实证分析 155.1描述性统计分析 155.2相关性分析 165.3回归分析 185.3.1整体回归结果 185.3.2逐步回归结果 195.4稳健性检验 215.4.1加入控制变量 21第6章结论与建议 246.1结论 246.2建议 24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一个国家的经济当量大小,金融水平发展都可从国家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对资金的融通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功能,通过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对社会上闲置分散资金的收拢,最后可以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再生产。此外,证券市场还可以起到配置资源,宏观导向与调控等等作用。可以说,证券市场是一个国家的资源再配置不可或缺的中转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2015年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帷幕的拉开,到2020《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有了这些宏观层面的环境条件作为铺垫,未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动力十分充足。股票市场投资者在股市上进行的投资行为构成了资源再配置作用的基础条件,而对影响投资行为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股票价格因素。这也可以理解为股票市场的配置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一定程度上是从股票价格对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指导价值衍生而来。但是影响股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小到公司内部的微小调整,管理者的某个决定,大到宏观经济政策,政治文化等等。企业会计信息在众多因素中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我国的证券市场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诞生出来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90年和1991年上交所、深交所的设立和股票市场开市。历经了将近20年的摸爬滚打,到2021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整体投资人数规模超过1.8亿。我国在证券市场上的发展与成就有目共睹,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经验教训与反思,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我们的股市仍在不成熟阶段,企业包装财务信息,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问题较为突出,投资者不能有效利用披露会计信息,盲目跟风等等问题导致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其实际水平。相较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工业体系起步要更早,从建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技术引进和消化,自主创新阶段。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正在面临“工业4.0”的转型升级,这是工业创新驱动发展带来的一个崭新的信息化、自动化时代。工业4.0带来的创新改变并不仅仅只体现在产品生产制造的流程中,同时意味着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规范化程度,企业会计财务信息记录及披露等等各方面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那么,基于上文阐述的背景,当前阶段下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对股价变化的解释力度有多大,是否仍然对我国投资者具有指导作用。企业盈利,偿债,运营和发展四方面能力中哪个方面、哪些财务指标对股票市价变化的影响更大,都是等待我们进行研究的方向。1.1.2研究意义本文从企业的盈利、偿债、运营和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以工业行业选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会计信息对股价变化的影响关系,可能存在的研究意义和带来的贡献包括以下两点:(1)文章的研究将涵盖企业经营状况四个方面能力的一共十五个财务指标对股价变化的影响作用。通过会计信息对股价变动的解释能力,可以为认识当前新阶段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在中国股票市场内的传递效率提供经验证据,帮助企业管理层和市场监管机构进行决策;(2)文章将探究具体企业经营状况中盈利、偿债、运营和发展四个方面能力哪一个对股价的变化影响最明显,哪些财务指标是股价波动的主要原因,哪些财务指标与股价波动没有显著关系。研究丰富了关于股价变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并可以提出相关股市投资建议。1.3相关概念界定1.3.1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一般可以分为股票的理论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股票的理论价格是股票在未来给其持有者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折现后得到的现值。但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和信息传递的干扰,股票的理论价格和市场价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相等的,甚至差距非常大。股票的市场价格是其在股票市场上交易的价格,包括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和二级市场的流通价格。发行价是固定的,由发行人和承销银团共同决定,而流通价就是我们俗称的股票市价,也是本文研究股票选用的价格。它可以反映一段时期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所以受到了广泛投资者的关注。进一步细分,股票市价包括了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等。其中收盘价指的是当日该股票最后一笔交易前一分钟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人们常用它来预测股市的未来走向,被投资者们共同认可和关注。本文的实证研究将基于股票的收盘价格。1.3.2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能反映出企业或者单位的经营状况,对信息使用者起指导作用,通常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者附注等形式。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有义务定期,按照规范进行年度报告的披露,年度报告中的信息可以分为会计信息和会计信息。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说,会计报表中的财务指标是最容易量化利用的,财务数据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本文的实证研究基于会计信息中的部分财务指标,并将其分别归类为企业的盈利、偿债、发展和运营能力。第2章文献综述2.1国内外文献综述证券市场是经济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产物,大约400年前世界上就已经孕育出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相较于国内成型较早。会计信息和股票价格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进行探索,但是结果会因为行业环境不同,研究对象、时点不同而结论不尽相同。通过回顾国内外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会计信息有效观,即各会计信息中的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变动密切相关。另一种则反驳了这个观点,认为会计信息财务指标与股价变化没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即会计信息无效观。2.1.2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密切相关会计学术界公认最早将实证分析方法带入会计盈余信息研究的是Ball和Brown(1968),他们在《会计利润的实证评估》一文中通过实证方法对纽交所1946至1965年内的261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中的净利润报告与股票价格联系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证实了会计盈余与股价变化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即因为超额收益和超额报酬的存在,证券市场中的股价会随着会计盈余数据的发布进行调整反映。不同于Ball和Brown,Beaver(1968)以一定时间内市场的交易量作为量化指标取代股票价格的变化,从公司发布的会计信息披露前后时间段内交易量的变化程度来体现会计信息发布对股价的影响,其得到的结论结果与前者是一致的。首先将数学模型引入会计信息和股价研究过程的是Ohlson(1995),他和Feltham在会计学术界共同提出了著名的Feltham-Ohlosn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了会计信息中的盈余数据,还囊括了企业账面情况,利润表等等,解决了之前未来盈利与股票价值关系无法预测的问题,是会计信息使用的计价模型观的重要依据,为后来的会计实证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F&O模型后来也得到了Collins和Weiss(1997)的拓展与修正。Clubb和Naffi(2007)研究了预期、现期账面价值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三项指标与股票回报的关系。他们选取英国上世纪80年代到世纪末一共20年间的所有上市公司,并剔除金融企业之后得到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变量带入到对数线性模型中,发现选取的自变量均与股票回报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国内关于股价与会计信息的研究主要是国外理论方法在中国股市的实践研究,不同于西方市场,影响国内股价变动的因素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点。如唐东升(2012)以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销售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等13个财务指标,探究其与股价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投资者摆在首位的考虑因素。汽车制造业的会计信息与股价波动吻合情况较为良好,此外投资者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投资效益。迟丽华,董悦(2015)通过对上证所15家钢铁企业2013年会计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得到的数学模型发现了中国目前仍处于弱式有效市场环境。张馨怡(2017)通过对被其他学者忽略的商业银行进行会计信息与股价关系研究,发现了投资者每股收益能力指标仍然是投资者首要关注的对象,而其他信息能力指标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陈嘉玮(2017)以年度股价波动率为被解释变量,选取2016年至2017年上海市195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其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营业收入增长率、每股收益、流动资产周转率均对股价波动影响显著。2.1.2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不密切相关MichelleClaym.a(1987)将1976年至1980年29家平均股本收益率高于19.05%的上市公司和39家ROE低于7.09%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两者的投资收益,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美元投资额下,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呈负相关,后者获得的回报率比前者要高。Bernard和Stober(1989)研究了股票价格与经营现金流量、会计盈余的相关性,认为在短期内会计盈余指标与股票价格相关性更高,但就长期而言,两者和股价的相关性逐渐一致同时研究还发现当企业经营周期较短时,两者对于股价的影响几乎相同。国内的学者的部分探究也验证了会计信息无效的观点,俞乔(1994)指出目前我国的市场有效性较低,股价自相关问题比较明显,当前的股价会严重被过去的价格影响,表现为显著的周期异常。吴世农(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与西方成熟市场对比,我们国家的市场需要长期的发展,有效性差,仍然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的标准。郭鹏飞、杨朝军(2003)以1999年至2001年间22个来自于不同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因行业的差别带来的收入不同不会表现在股票价格的回报率上,大多数行业的会计指标和股票回报率不存在相关关系。2.2文献评述通过对这两种观点的文献进行整理可以发现:(1)关于会计信息对股价变化影响的研究结论会因为行业环境不同,研究对象、时点不同而结论不尽相同。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2)基于研究背景,我国当前阶段,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股票市场监管制度日渐完善,同时工业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工业上市公司在年度财务报表中披露的财务数据真实性应当将逐渐得到提高,但目前会计信息影响股价波动这一关系的研究没有拓展到当下的工业行业上来。该行业投资者缺乏相关的研究进行投资指导,企业管理层和监管机构也对市场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判断缺乏经验依据。第3章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3.1理论基础3.1.1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假说,是Fama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关于证券市场的理想模型理论,有效市场指的是一个所有的信息都能完整无误地反映在价格中的理想市场。要想构建一个这样的完美市场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市场上只存在理性投资者,且股票市场的每一支股票背后的企业会计信息财务状况都完全暴露在投资者的目光之下。企业预期未来的获利能力所形成的价值也被这些投资者理性地计算折现包含在现值之中;(2)任意一支股票在市场上都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不存在套利的现象,或者即便存在短暂的不平衡也能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自我调整到平衡状态;(3)当市场上信息是完全有效的时候,信息一旦发生新的变化,股价会自动依据信息变化而变化,且当信息传递开来覆盖到整个市场时,股价也正好已经趋于稳定。Fama按照信息在市场中被股票价格的反应程度将有效市场分为了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目前,学者界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处在哪一个阶段的有效仍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但根据已有的文献可以判断出我国市场的有效性在持续提高。如高鸿桢(1996)、黄济生等(2001)以及史永东等(2002)都证明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在不断增强,但是仍处于在弱式有效市场和半强式有效市场之间的中间过渡状态。3.1.2决策有用观理论随着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和完善,市场上的投资者不能仅仅只依赖于传统的历史信息进行投资,他们需要更多的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因此,未来信息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了投资者的关注对象,与此同时,市场要求进行披露的信息质量,类型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是决策有用观诞生的背景。在一个趋于完善的证券市场中,股东往往不会是集中的,公司拥有着众多的相关利益者,披露的会计信息是要为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服务的。G.J.Staubus在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了决策有用观理论,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这里的信息指的投资者可以用来预测假设进行了投资行为后产生未来现金流的具体时间和数额的信息。同时他指出为了真正实现决策有用,会计披露应当重点关心的是公司所有者的剩余权益问题,也就是企业对其投资者的预期分红能力。随后G.J.Staubus在完善其决策有用观理论的过程中也解决了如何用预期现金流来对资产和负债现值计算的问题。3.1.3计价模型观理论在上个世纪,西方的学者和投资者就已经发现股票市场中的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可以对股价造成影响,并提出了在当期披露的会计基础之下估算股票的未来收益来减轻投资风险的办法,这是最初的信息观。在信息观下,会计信息作用于股价的机理是,投资者分析目前市场上的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并预测未来的会计盈余。企业的盈余状况会影响其股利分配,最后,未来的企业股利分配影响了目前的股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信息观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实际中的证券市场难以满足有效市场的条件,同时人们在信息观的时代下过多关注会计盈余信息和股价的相关问题,而忽略了股价本身如何定价的问题。因此计价模型观诞生了,它提出了一个包含有会计财务指标和股票价格的模型进而帮助人们如何更好的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对股价起到影响作用的,计价观重新把人们的关注点带到了如何确定股票实际价值上来。计价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修正的F&O模型。最开始将模型带入该模型的思想最先由Ohlson教授提出,后经Feltham和Ohlson在后续的研究论文中发展提出估值模型,并由Collins、Maydew和Weiss(1997)对Feltham和Ohlson(1995)提出的估值模型进行修正,进而得出修正的F&O模型:Pt=α0+其中EPSt代表的含义是第t年的每股收益指标,BVt是第t年的每股净资产指标。3.2研究假设决策有用观的理论认为,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要向投资者,管理层,政府等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而同时,这些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用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的行为如进行投资,调整企业战略,制定新的政策等又会对股票市场上的股价造成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对股价的波动是有影响的。而市场有效的假说认为股票的价格是能真实反映市场上所有信息的,只不过不同状态下的市场信息传递效率有所不同,目前我们在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的研究都是以市场有效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来说,企业的目的是通过其创造的利润来体现的,企业赚取利润的主要途径是其主营业务,而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状况好坏的正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中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是综合能力代表性最强的两个指标,修正的F&O模型也验证了其对股价的影响力,为盈利能力影响股价提供了证据支持。刘婷婷(2014)对不同行业下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影响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只有盈利能力因子与股价显著相关。另外,综合范伟(2016),李双(2016)和李鹏飞(2019)等学者的研究结论,偿债、发展和运营能力都分别和股价显著相关。公司的偿债、发展和运营能力越强意味着其清偿自身债务的能力越强,资金使用效率越高,公司的管理水平越出色,发展潜力越大。根据上文阐述我们可以作出假设:H1:反映工业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与股价正相关,且对股价影响作用最强。H2:反映工业行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与股价正相关。H3:反映工业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与股价正相关。H4:反映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的财务指标与股价正相关。第4章研究设计4.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4.1.1样本的选取本文是以工业企业为例探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我国对行业的划分标准是遵照MorganStanley和Standard&Poor's公司1999年联合推出的全球行业分类系统(GICS),工业是十个一级行业其中之一。深证工业指数是深交所2011年将深圳市场A股按照GICS标准划分,选取一级行业为工业的公司,以覆盖所属行业75%的市值为目标编制而成,可以较好反映深圳股票市场工业上市公司整体情况。据此本文选择分别采用2016-2018年底组成深证工业的所有样本股作为研究对象并剔除存在一个或以上变量指标存在数据缺失的企业。最后得到414个样本,其中2016年158个,2017年138个,2018年118个。4.1.2数据来源本文所有实证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本文对连续型变量进行了1%水平下的WINSORIZE处理来消除数据中存在的极端异常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4.2变量的定义与选取4.2.1因变量的选取根据之前的分析,本文采用股票的收盘价作为因变量,考虑到上市公司一般是在次年4月底进行财务报告的披露,并同时兼顾到投资者充分利用披露信息的滞后性以及下一会计期间部分披露信息如月报季报半年报等对投资者判断决策造成的非本会计期间信息影响。故选用次年4月底股市收盘价,此时的股价应已包含会计指标传递的信息。4.2.2自变量的选取个人投资者相对机构投资者更加依赖公开的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根据《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得出的调查结论,个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关注的会计信息财务指标按照需求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每股收益,市盈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报酬率,存货周转率,每股股利,每股账面价值,各项业务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总资产周转率,权益报酬率,每股面值,现金比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等(吴联生,2000)。这些指标可以归类到企业四个方面的能力:盈利,偿债,发展和运营。(1)盈利能力是企业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投资者在面对企业会计信息时首要重点关注的能力,企业进行盈利的过程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本文选择使用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润率这五个数据作为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2)偿债能力反映的是站在长远角度来看企业是否能够保持运转的能力,如若企业创造的价值和赚取的利润远低于其所背负的债务,那该企业也难以长期经营下去。本文选择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这三个数据作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3)营运能力不同于盈利能力,其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个时间段的财务周转情况,进一步可以判断出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和大致运营状况。本文选择使用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这三项数据来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4)股票价格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给持有者带来预期的回报收益,因此企业的发展能力是其股价的影响因素之一,投资者可以对企业发展能力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做出预测判断。本文选用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作为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综上,本文分别从企业盈利,偿债,营运,发展能力中一共选取了十五个财务指标作为因变量。4.2.3控制变量的选取考虑到工业行业囊括的二级行业较多,另外将选取的工业企业按照证监会2012版行业分类标准进行进一步分类,设置年份虚拟变量和行业虚拟变量。为了得到会计信息财务指标整体对股价变动的解释能力,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参考王福胜,周文娟(2007)以及梁玉,张瑞彬(2019)等学者的做法,本文的研究未选取其他控制变量。具体的指标情况以及定义或计算方法如表4.1所示。表4.1变量定义及计算表变量类型变量名称变量标识变量定义被解释变量股票价格Y次年4月底收盘价解释变量每股收益X1净利益/总股本每股净资产X2股东权益/总股本每股经营现金流量X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总股本总资产收益率X4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X5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流动比率X6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X7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X8负债总额/总资产固定资产增长率X9本期净增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总资产增长率X10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净利润增长率X11本年净增净利润/上年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增长率X12本年净增所有者权益/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存货周转率X13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固定资产周转率X14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周转率X15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控制变量年份YEAR是当年取1,否则取0行业INDUS参照2012版证监会行业分类指引分类4.3研究模型的构建考虑到选取的数据包含有会计期间,会计信息指标,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是非平衡面板数据,所以我们根据表,在修正的F&O模型的基础之上,参考之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延展并设计如下4.1模型:Yit=α0+第5章实证分析5.1描述性统计分析表5.1展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结果我们可以首先看出:选择的512家样本工业上市企业中,次年会计信息披露后月底每股股票收盘价的平均值为13.124元,其中最大值为46.840元,最小值为2.920元,标准差为8.530。这一结果体现出了样本企业之间的股票价格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情况。从经营管理状况的四个方面能力来看。代表盈利能力的5个会计指标平均值均为正数,这一点说明了样本工业行业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整体情况表现为较为良好。其中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小值都为负值,说明存在有部分出现亏损情况的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这一会计指标的最小值为1.206,说明样本中不存在出现资不抵债等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这类公司往往不具备有投资价值。在偿债能力分析中,我们一般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的理想数值为2,速动比率的理想数值为1,资产负债率的理想数值为0.4-0.6。样本上市公司的这三项指标的平均值为1.999,1.605和0.463。反映出样本工业企业总体流动性不错,对速动资产的利用较为合理,且没有过多的存货等速动资产面临难以变现问题,资产与负债结构较为科学。代表发展能力的4项指标中,只有净利润增长率的平均值为负,其值为-0.416,最小值为-29.168,表明选取的样本工业企业中有少数企业净利润数据波动巨大,我们应当考虑存在企业管理层调整利润的可能。在运营能力分析中,我们一般可以这样认为,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越高,则其对存货的利用效率越高,现金,应收账款等的转换越快。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样本上市公司中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的平均值分为20.164,14.099,表明整体运营能力较好。表5.1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名称观测值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次年股价51213.1248.3502.92046.840每股收益5120.3840.544-1.0182.991每股净资产5124.8282.8831.20617.556每股经营现金流量5120.2080.763-2.2372.896总资产收益率5120.0400.054-0.1690.198净资产收益率5120.0690.124-0.6250.310流动比率5121.9991.3240.6728.224速动比率5121.6051.2090.4267.327资产负债5120.4630.1990.0880.905固定资产增长率5120.2340.550-0.3373.229总资产增长率5120.2300.341-0.2591.800净利润增长率512-0.4163.901-29.1685.774所有者权益增长率5120.1950.392-0.4791.947存货周转率51220.16471.0180.301484.975固定资产周转率51214.09944.5480.305351.431总资产周转率5120.5230.3530.0682.1525.2相关性检验分析我们对因变量与股价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5.2所示。我们首先关注各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除X13和X14外的会计指标都与股价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即便是在显著性水平为0.9的条件下,X13和X14这项指标也不能通过检验,且相关系数极小,与股价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两项会计指标剔除出模型,剔除后的得到模型如下5.1所示:Yit=(5.1)另外一方面,从解释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变量间都存在者显著的严格相关关系,如X1和X2,X4和X5等等,说明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从变量的选取角度来看,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存在的原因是同类能力下的会计指标的计算存在相关性,拟在回归部分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应对。具体从企业四方面的能力来看,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这四个指标与股价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0.375,0.128,0.452,0.382,且均通过p值在0.0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反映出了工业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股票价格呈正相关关系。表5.2皮尔逊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变量YX1X2X3X4X5X6X7X8X9X10X11Y1.000X10.452***1.000X20.375***0.700***1.000X30.128***0.292***0.267***1.000X40.452***0.729***0.275***0.261***1.000X50.382***0.735***0.274***0.221***0.896***1.000X60.118***0.051-0.0080.0460.280***0.097**1.000X70.123***0.081*0.0180.074*0.296***0.102**0.976***1.000X8-0.156***-0.076*-0.046-0.136***-0.386***-0.168***-0.690***-0.699***1.000X90.098**0.093**0.064-0.090**0.084*0.134***-0.004-0.0260.0541.000X100.239***0.241***0.134***-0.0430.319***0.309***-0.006-0.0370.0140.352***1.000X110.158**0.395***0.174***0.112**0.525***0.575***0.084*0.055-0.133***0.094**0.165***1.000X120.263***0.274***0.206***0.0270.357***0.365***0.094**0.081-0.168***0.315***0.784***0.205***X13-0.0030.213***0.1210.212***0.176***0.122***-0.0330.028-0.096**0.089**0.0010.059X14-0.0050.150***0.059-0.147***0.0260.049-0.058-0.0110.232***-0.009-0.0210.016X150.123***0.282***0.138***0.137***0.215***0.218***-0.092**-0.090*0.174***-0.0020.0230.126***X12X13X14X15X121.000X130.0291.000X14-0.0030.107**1.000X150.0710.093**0.359***1.000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5.3回归分析5.3.1整体回归结果分析为了更加直观具体地理解和研究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作用,我们可以依据模型5.1,通过stata软件,运用OLS回归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表5.3所示。模型的调整后R2值为0.390,会计信息对股价的解释力度不高。F值为7.418,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盈利能力指标里有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通过了1%水平下显著性的检验,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分别只有资产负债率和净利润增长率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代表运营能力三个指标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表5.3整体回归结果变量/参数系数/数值p值X1-0.6010.682X20.8670.000X3-0.5690.225X496.6350.000X5-11.8440.090X60.6600.601X7-0.9750.477X85.5050.058X90.1000.870X10-1.0770.507X11-0.1710.070X121.5020.282X150.6820.546Indus控制Year控制(常数)28.9890.000F值7.4180.000R方值0.451--调整后R方值0.390--样本数512--5.3.2逐步回归结果分析考虑到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重新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参数估计,表5.4报告了回归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R2值为0.362,会计信息对股价的解释力度不高。F值为15.080,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VIF值均低于2。新的回归方程包含了一共4个财务指标,分别是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我们可以分析出,首先,盈利指标对股价影响作用尤为突出,有两项代表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进入了方程,分别是每股净资产和总资产收益率,回归系数均为正,分别为0.818和67.892,在1%水平下显著。其中总资产收益率与股价的回归系数最高,投资者应当给予重点关注,拥有高总资产收益率的公司股票其价格往往有着更好的表现。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H1。代表偿债能力指标中只有资产负债率进入了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值为3.641,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投资者在对工业行业上市公司股票进行投资选择时,会主要考察公司的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拥有良好资产负债结构的公司更受青睐。这一点验证了假设H2。发展能力中仅有净利润增长率进入了回归方程,但回归系数为负,其值为-0.232,在1%水平下显著。分析造成这一点的原因可能是,该会计指标在披露时是具有弹性的,即利润有可能是经过管理层操纵的。运营能力中没有指标进入方程,假设H4没有得到验证,分析原因可能是研究的样本不足,或样本具有特殊代表性,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普通非机构投资者仍占据市场投资者的大多数,缺乏专业深层次的分析能力。但是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运营能力仍然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其反映了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和效益。总之,相比较之下,盈利能力指标对市场投资者而言是相对来说最容易理解和更加关注的指标,这一点更进一步体现出了大多数投资者存在的短视和投机问题以及我国股票市场传递效率问题。表5.4逐步回归结果变量/参数系数/数值p值X20.8180.000X467.8920.000X83.6410.036X11-0.2320.010Indus控制Year控制(常数)8.000.000F值15.0800.000R方值0.374--调整后R方值0.362--样本数512--5.4稳健性检验为了证明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本文做了稳健性检验如下:5.4.1加入控制变量有不少文献对上市企业的总规模与股价关系进行了研究,尽管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和股价一般会呈现出负相关关系。Banz(1981)研究得出结论:上市企业总资产的增长,会造成其股票价格的降低。基于此,选择企业的资产规模Size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回归,为方便计算,使数据更加平滑,在代入回归模型时选取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选用模型5.1重新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的整体多元回归结果和逐步回归结果如表5.5,表5.6所示。根据表5.5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盈利能力中和偿债能力中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的系数仍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另外,资产总额Size的系数也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而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从表5.6报告的结果可知,资产规模Size与股价显著负相关,回归系数为-2.955,意味着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资产规模每增加百分之一,股价下降百分之2.955%,这与之前大多数文献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最后的回归方程中仍然包含了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三项指标,回归系数分别为1.151,59.009和11.515。可见,在加入资产规模这一可能影响股价的因素后的回归结果依然支持本文假设中的H1、H2。表5.5加入资产规模的整体回归结果变量/参数系数/数值p值X1-2.3130.104X21.2830.000X3-0.2590.564X490.1610.000X5-4.3910.515X60.6200.606X7-0.7800.551X814.7060.000X9-0.1920.743X10-1.3890.369X11-0.1270.158X122.1310.111X15-0.3020.781Size-2.9220.000Indus控制Year控制(常数)83.2750.000F值8.9060.000R方值0.5022--调整后R方值0.4458--样本数512--表5.6加入资产规模的逐步回归结果变量/参数系数/数值p值X21.1510.000X459.0090.000X811.5150.000Size-2.9550.000Indus控制Year控制(常数)69.7770.000F值42.1000.000R方值0.430--调整后R方值0.420--样本数512--第6章结论与建议6.1分析结论本文以工业行业内选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的盈利、偿债、运营和发展能力的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中十五个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和股价的变动是有关的,但目前阶段我国工业行业上市企业会计信息对股价的解释能力不高。股价的波动受到企业盈利、偿债和发展能力的显著影响,而运营能力对股价的变化影响不显著。其中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指标对股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净利润增长率指标对股价的影响是负向的。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对股价的影响作用最强。本文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关系,为了解当前阶段工业行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在中国股票市场内的传递效率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丰富了会计信息影响股价变动在不同行业的研究,并提出相关股市投资建议。6.2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个人投资者应当避免盲目跟风投资,保持正确、理性的态度,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加强自身对投资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也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会对实际交易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当市场处在快速涨跌的波动中时,需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冷静思考判断,保持自己的主见。另外,市场上还存在少数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一般投资者拥有更专业的分析知识和工具,能敏锐地察觉股票市场的信息变化,所以,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建议对个人投资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上市企业需要及时、准确地披露会计信息,提升管理层的管理水平。管理层在考虑自身绩效的同时,也要站在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