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医学知识解读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医学知识解读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医学知识解读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医学知识解读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医学知识解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医学知识解读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黄帝内经》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1.下列对“虚邪贼风”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邪气、贼风B.指虚弱的邪气C.指贼害人的邪气D.指虚邪和贼风2.下列对“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此,他们以美好的食物为美,任其自然地穿着,乐其所处的风俗,不羡慕别人,所以他们的民风朴素B.因此,他们以美好的食物为美,任其自然地穿着,乐其所处的风俗,不羡慕别人,所以他们的民风纯朴C.因此,他们以美好的食物为美,任其自然地穿着,乐其所处的风俗,不羡慕别人,所以他们的民风质朴D.因此,他们以美好的食物为美,任其自然地穿着,乐其所处的风俗,不羡慕别人,所以他们的民风纯洁3.下列对“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此,他们的志向闲散,欲望少,心安静而不恐惧,身体劳累而不疲倦,气顺从以顺应自然,各从自己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B.因此,他们的志向闲散,欲望少,心安静而不恐惧,身体劳累而不疲倦,气顺从以顺应自然,各从自己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C.因此,他们的志向闲散,欲望少,心安静而不恐惧,身体劳累而不疲倦,气顺从以顺应自然,各从自己的愿望,都能得到愿望D.因此,他们的志向闲散,欲望少,心安静而不恐惧,身体劳累而不疲倦,气顺从以顺应自然,各从自己的愿望,都能得到所愿(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4.下列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遵循阴阳的规律,调和术数的运用B.遵循阴阳的规律,协调术数的运用C.遵循阴阳的规律,顺应术数的运用D.遵循阴阳的规律,调和术数的运用5.下列对“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此,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健康,能够尽享天年,活到百岁才离开人世B.因此,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健康,能够尽享天年,活到百岁才去世C.因此,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健康,能够尽享天年,活到百岁才离开这个世界D.因此,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健康,能够尽享天年,活到百岁才离世三、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四、古代医学知识匹配题要求:根据下列古代医学知识,从选项中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内容。1.《黄帝内经》中提出“五藏相生相克”理论的是()A.心B.肺C.脾D.肝2.《素问》中提出“养生之道,莫贵于知本”的是()A.肺B.脾C.肝D.肾3.《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药材种类达到多少种?()A.1892种B.1898种C.1890种D.1895种4.下列哪位古代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5.《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6.《千金要方》的作者是()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7.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四诊法”?()A.望诊B.闻诊C.问诊D.观诊8.《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植物分类”概念的是()A.李时珍B.张仲景C.孙思邈D.华佗9.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五行学说”?()A.木B.火C.土D.金石10.下列哪位古代医学家提出了“辨证施治”的理论?()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五、判断题要求: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2.中医的“五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3.《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医学著作。()4.中医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5.《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集大成之作。()6.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神医”()7.《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8.中医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9.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10.《本草纲目》中的药材种类达到了1892种。()六、简答题要求: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和贡献。2.简述中医“四诊法”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3.简述《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4.简述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历程。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答案:B解析思路:根据原文“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知,“虚邪贼风”指的是虚弱的邪气。2.答案:B解析思路:根据原文“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可知,“故”表示因此,“故曰朴”表示因此说他们民风纯朴。3.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原文“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知,“故”表示因此,“尽终其天年”表示能够尽享天年。(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4.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原文“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表示遵循阴阳的规律,顺应术数的运用。5.答案:B解析思路:根据原文“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知,“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表示违背这个原则就会伤害肝脏,夏天会变成寒性病变,身体就会变得衰弱。三、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翻译:春季的三个月,这是万物生长的时候。天地间万物都开始生长,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散步,解开头发,放松身体,使自己的意志随着春天的生发之气而增长。培养生机,不要伤害它,给予而不夺取,赏赐而不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气候。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伤害肝脏,到了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的病变,身体就会变得衰弱。四、古代医学知识匹配题1.答案:D解析思路:根据《黄帝内经》的内容,可以知道“五藏相生相克”理论是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2.答案:A解析思路:根据《素问》的内容,可以知道“养生之道,莫贵于知本”是关于养生的。3.答案:A解析思路:根据《本草纲目》的内容,可以知道其中记载的药材种类达到了1892种。4.答案:A解析思路:根据历史记载,张仲景被誉为“医圣”。5.答案:A解析思路:根据《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可以知道其作者是张仲景。6.答案:C解析思路:根据《千金要方》的内容,可以知道其作者是孙思邈。7.答案:D解析思路:中医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不包括观诊。8.答案:A解析思路:根据《本草纲目》的内容,可以知道李时珍首次提出了“植物分类”概念。9.答案:D解析思路:中医的“五行学说”包括木、火、土、金、水,不包括金石。10.答案:A解析思路:根据《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可以知道张仲景提出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五、判断题1.答案:√解析思路:《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答案:√解析思路:中医的“五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答案:√解析思路:《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医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瑰宝。4.答案:√解析思路:中医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5.答案:√解析思路:《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6.答案:√解析思路: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神医”,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7.答案:√解析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