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概念:危机与应对
通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通过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2022版课标要求1单元知识结构2历史时序3大单元知识点梳理4大单元建构5中考真题演练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结束。这次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应对危机单元知识结构单元内容概述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政治:经济大危机造成巨大社会危机,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动应对经济大危机的举措课时关系梳理阶段特征1922年1929年1937年1933年1935年1931年1936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法西斯政权建立及扩张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经济大危机及调整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中国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遵义会议召开西安事变1936年1935年历史时序1939年9月1941年6月1941年12月法西斯扩张与覆灭1942年1月1日1942年7月1943年2月1944年6月1945年2月1945年5月8日1945年8月15日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反法西斯进程德国突袭波兰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投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英法对德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召开全面爆发规模扩大最大规模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重要转折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欧洲战事结束结束中国1937年平型关大捷中共七大召开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月2日1945年4月1938年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美国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主要原因:生产力提高,但工人购买力不足,导致生产过剩时间:1929年——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纽约证券交易所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国家:美国依据材料概括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史料学史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其中,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销毁大量商品。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倒进河流。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依据材料分析,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影响。材料二: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法案》,对进口商品提出高得异乎寻常的税率。此后,英国在1932年通过了《进口税法》,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引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导致世界经济混乱,国际关系恶化材料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五年左右的持续萧条。——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给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以沉重打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史料学史时间:1933年开始人物:美国总统罗斯福目的直接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根本目的: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罗斯福发表演说美国的应对——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项目具体措施影响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加强了国家对金融体系的管理和控制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有利于防止生产过剩;协调了劳资关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项目具体措施影响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秩序,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扩大了消费需求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福利国家之先河史料学史依据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示意图美国公司利润增长示意图对美国:①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大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垄断的发展阶段。——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对世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腾飞国家干预经济: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材料四: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背景目的措施手段特点异同比较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下,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缩减农业,部分地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强调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意大利德国日本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社会矛盾严重经济大危机后遭到重创时间1922年1933年1936年建立者墨索里尼希特勒广田弘毅德、意、日的应对——建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意大利德国日本概况1936年正式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影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年,德国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加入,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1940年9月,德、意、日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时间:1939年——1945年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直接原因英、法两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催化因素资本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对德国、日本等国的压制,引发了德、日等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历史原因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序幕: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逐步扩大1940年4月,德国进攻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1940年,德国在6个星期内打败法国,与此同时,意大利对法国宣战,接着,德军轰炸英国,英国军民坚持战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
“珍珠港事件”极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1941年12月8日,美国国会全票通过对日宣战,英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对日宣战。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二战,战争的范围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形势扭转: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应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的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示意图正在与敌人作战的苏军士兵
1942年,为了压制美国海军力量,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军事地位,日本决定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中途岛。美军事先了解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伺机反击。日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相关史事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深深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士气,取得扭转太平洋战争局势的胜利。走向胜利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意大利签署停战协议诺曼底登陆结束德国投降: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日本投降:1945年,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反攻,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持续时间四年零三个月六年多参战国家30多个国家60多个国家参战人口10.5亿20多亿作战区域面积400万平方千米2200万平方千米动员武装力量7000万人1.1亿人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史料学史据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性质。材料一:材料二: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世界史·现代史编》影响: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性质: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要点补充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时间参会者1943年11月1945年2月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首脑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美、英、苏三国首脑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内容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影响积极:进一步协调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对联合国的成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消极:带有大国强权主义色彩,损害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如作出有损中国主权的安排);确立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雏形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和处置日本法西斯提供了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起止时间交战双方重大事件结束性质影响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14—1918年1939—1945年同盟国、协约国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凡尔登战役德军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日本投降,轴心国战败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异同比较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大概念:危机与应对危机应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逐渐扭转了经济形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意、日组建法西斯同盟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协同作战,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外侵略扩张大单元建构中考真题演练1.(2024·山东菏泽)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运用国家政权之“刀”给这个社会“肌体”做了一次外科手术,不是结束其生命,而是促使其新生。使其新生的“外科手术”方案是()A.推行计划经济B.建立福利国家C.进行殖民扩张D.实行国家干预D2.(2024·河南)20世纪40年代初,苏联西部的工厂被迫搬迁到内陆,机器被安置在露天环境里就开始了工作;妇女们也被征召到工厂、矿场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血管头晕的个案护理
- 文化基础设施造价咨询合同
- 心理活动游戏课件
- 安装水电设施协议书
- 拍卖合同修改协议
- 文化艺术品拍卖合同
-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概述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热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教案
- 惠州标准机房建设方案
-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作战运用及启示
- 雄安新区容城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库2023
- 光伏2021施工上岗证考核答案
- 《土壤学》第7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 DL/T 5220-2021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 海南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 上海市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0篇(2003-2021)
- 煤炭送货办法实施细则(二篇)
- 中英文课外阅读:黑骏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