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蛇防治预案手册 景区酒店室外公区防虫害管理手册_第1页
防蛇防治预案手册 景区酒店室外公区防虫害管理手册_第2页
防蛇防治预案手册 景区酒店室外公区防虫害管理手册_第3页
防蛇防治预案手册 景区酒店室外公区防虫害管理手册_第4页
防蛇防治预案手册 景区酒店室外公区防虫害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区酒店防虫蛇害

防蛇防治预案手册

目录

一、蛇的生活习性

二、蛇类攻击条件

三、蛇毒分类

四、如何预防蛇的伤害

五、防蛇物理处理方法

六、蛇毒的分辨

七、被蛇咬后的初步处理方法

八、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组织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⑵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3.预防和预警

4.信息报告程序

5.应急处置、

6.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九、人员(客人或员工)毒蛇咬伤中毒应急预案

一、目的

二、范围

二、预案程序

(一)防护知识宣传,利用广播宣传预防措施,规劝游

(二)紧急救护措施,实施紧急抢救方法,药物准备。

1、毒蛇咬伤处理方法

2、毒蜂蛰伤处理方法

(1)中毒症状

(2)处理原则

(3)中毒预防

3、毒蝎子处理方法:

(1)中毒症状

(2)处理原则

四,紧急护送

五、实施阶段

一、蛇的生活习性

1、温度: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35摄氏才出来活动。

2、蛇的活动季节:炎热的夏季。在南方通常5/0月分是蛇伤发病高期。

3、蛇类活动的时间段: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4、活动的天气: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

过后的时间段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5、蛇喜欢的活动场所:潮湿的草丛、林间及灌木丛旦、鱼塘、水沟边上、石头

堆阴凉的底部、阴凉的小洞。

二、蛇类攻击条件

蛇是近视眼,除眼镜蛇外,一般不会攻击人类。只有我们过分接近蛇体或无意

踩到蛇体才会咬人。蛇只会直着看东西,耳朵没有鼓膜,属于聋子。只会用舌头来

辨别天敌和觅食。

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

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

蛇咬伤。

三、蛇毒分类

1、血液性蛇毒:主要破坏血液循坏系统。主要特征被咬伤后,伤口明显,有淤

血或流血不止。不分严重皮肤会起泡。伤口感到非常疼痛。可能发烧。

蛇的特征:一般大三角头,小颈部特征。

如烙铁头、蜂蛇等。

蛇毒分类

2、神经性蛇毒:主要破坏神经系统,麻痹呼吸系统。

被这类蛇咬伤后危险很大,伤口不明显,可能不会红肿。会造成神经呼吸衰弱

死亡。

蛇的特征:小头细尾

如: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眼镜蛇

总结下血循毒、神经毒、混合毒三种不同毒素类型的症状如下:

A.血循毒症状

局部表现:蛇伤后伤口红肿热痛,并延伤肢向近心端蔓延,伴有皮下出血,水

肿或局部肌肉组织溃烂,坏死及局部淋巴结肿痛。

全身表现:发热,恶寒,心悸,烦躁,可出现鼻蒯,尿血,便血,呕血,皮下

出血和瘀斑,重者颅内出血,少尿或无尿,由于出血和溶血反应致贫血,黄疸,更

严重者发生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B.神经毒症状

神经毒类蛇咬伤后0.5…6小时内出现,局部伤口无明显红肿疼痛,只是有麻木

感,故患者容易忽视,容易危及生命。初期表现头晕眼花、汗出、心悸、咽喉痛或

有异物感,睁眼、张口、伸舌困难,视物模糊、眼险下垂、四肢乏力,严重时出现

惊厥、四肢瘫痪、呼吸麻痹及衰竭而死亡。

C.混合毒症状

神经毒及血循毒症状兼而有之,乂根据地方不同蛇毒有偏重,如一曲眼镜蛇偏

重于血循毒,而眼镜王蛇虾偏重于神经毒.

四、如何预防蛇的伤害

1、加强所有涉及野外作业人员日常的防蛇安全教育及毒蛇伤应急处置演练,时

刻保持警惕。

2、落实好野外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工作,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穿上高腰鞋、

长裤,必要时绷紧裤脚;进入从林时,头戴斗签或草帽;携带足量、有效的急救蛇

药,做到有备无患。

3、每次野外作业坚持做到打草惊蛇,在行进途中可用树棍等不断打击地面、草

丛、树干,所谓打草惊蛇,以利于虫蛇回避(蛇对于从地面传来的震动很敏感,但

听觉十分迟钝,不能接受空气传导来的声波,高声说话对驱蛇无效).发现毒蛇后的

第一时间通知其他人员,并绕行或确定毒蛇游走后,方可继续前行或作业,以确保

人员安全。

4、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

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

下坡跑。

5、如果蛇已被惊动并且立起前身准备攻击时,大家不要惊慌,要原地不动,慢

慢地用身上的东西抛向别处以将蛇的注意点引开,随后,要削增支的长棍火之,要

么避开。

6、将“雄黄蒜泥丸”藏于衣裤口袋中(蛇嗅觉灵敏,喜腥味而恶芳香气味,身上

带有芳香浓郁气味的药物可以驱蛇。

7、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当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

或无意踩到蛇体时,蛇才咬人。如果遇到蛇,若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

它,尤其不要振动周边地面、植物,最好等它逃适,或者等人来救援。

8、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份是蛇伤

高发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

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9、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

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被

毒蛇咬伤。

10、应尽量避免在草丛中活动或休息,若须在草从树木中活动,最好是穿高帮

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裙口。

五、防蛇物理处理方法

1、撒雄黄粉:野外防蛇最有效的是雄黄。如果是在户外作.业:可以用布把雄黄

粉与大蒜泥3、撒硫磺粉

2、种植物:有一-种叫(蛇灭门》又俗称望江南、野决明、野扁豆、金豆子、狗

屎豆、头晕草、胃痛菜、金花豹子、凤凰草,凤仙花。

3、在周围洗脸盆装上水,吸烟剩下的烟蒂泡泡在里面,然后用这种水在房前屋

后画上封闭的圈,蛇就不敢进来了。

六、蛇毒的分辨

1、判断蛇是否毒蛇,从牙痕上判断,一般情况下为两个牙痕是有毒的蛇,一排

牙痕的为无毒蛇。

2、毒蛇性毒蛇症状: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无力,流口水,恶心等。

3、出血性蛇毒症状:伤口灼痛,肿胀,伤口周围有水泡,紫斑,淤斑,抽筋等。

七、被蛇咬后的初步处理方法

I、将伤口处尽量放低,不要运动,以免蛇毒扩散加速。

2、在伤口上方5-10厘米用布带处扎紧,把伤口切成十字形,将伤口用净水/盐

水/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清洗干净后,每隔10分钟左右,将布带放松2-3分钟。

3、应避免剧烈走动或活动,保持受伤部位下垂,相对固定。如条件许可应由他

人运送,运送伤员到医院的路上,伤员应尽量少活动,减少血液的循环并注意保暖。

4、冲洗:蛇毒在1-3分钟内是不会蔓延,这时挤出或冲洗伤口,可以有效排除

大部分蛇毒。立即用双氧水、0.1%高铳酸钾、盐水或冷开水、肥皂或尿冲洗,最好

将伤肢置于4〜7c冰水中(冷水内放入冰块),在伤处周围放置碎冰维持24小时,

亦可喷氯乙烷(降温时注意全身保暖)。切记: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5、尽早就医,如蛇已被打死,应一起带往医院.

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我项目部所承揽的二级公路工程地处山岭之间,树林茂

密,当地经常有毒蛇出没,主要的毒蛇有眼镜蛇、珊瑚眼睛蛇、

竹叶青、金环蛇、银环蛇、两头蛇、蝮蛇等。该地区毒蛇毒性

很大,一般在两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既可导致丧命。我部

施工人员特别是测量人员以及分包队伍在作业过程时常遇到

毒蛇,危害比较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放毒蛇咬伤应急处置要坚持“提高警惕,预防为主,正确

处理,科学医治”的原则。首先要教育所有野外作业人员要保

持高度警惕,认真做好个体防护工作,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药品,

上山养成打草惊蛇的习惯,一旦发生意外,要懂的如何在第一

时间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迅速和相关方取得联系,在有效时

间内得到科学的诊断和医治v

3.组织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王扬辉

成员:肖先明、李丁祥、李小梅、阮慧红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组长为第•责任人,全面负责防毒蛇咬伤的专项应急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组织制

定应急预案以及毒蛇咬伤应急工作的具体指挥,和放毒蛇咬伤具体措施的落实以及

应急救援中的具体部署;负责对外协调联系以及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个组员按

照各部门职责协助上级落实好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加强本部门人员及分包单位

人员的安全教育,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分部人员以及相关施工队伍实施紧急抢救

工作。

3.预防和预警

该工作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方面加强所有野外作业人员日常的防蛇安全教育,时刻

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落实好野外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工作,配备防护鞋、防护服、

驱蛇工具和急救药品等必备的防护工具,做到有被无患;再一方面每次上山作

业坚持做到打草惊蛇,发现毒蛇后的第一时间通知其他队伍,并绕行或确定毒蛇游

走后,方可继续前行或作业,以确保人员安全。

4.信息报告程序

一旦发生毒蛇咬伤事故,现场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

副组长(如果联系不上,要联系到组员)请求派车运送伤员。

5.应急处置、

1、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特别是有毒蛇出没的地方活动时,应手持木棒以便驱赶毒蛇,

并应扎紧领口、袖口、裤口,最好随身携带防蛇药品。

2、施工现场应配备急救药箱,药箱内确保有急救药品、防中暑药品、防蛇药品,由

各分部负责人员负责保管。

3、一旦被毒蛇咬伤,患者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除单独人员由现场其他人员立即通知项目部,由项目部通知当地一位医蛇的医生迅

速赶到现场进行先期的抢救和治疗,待伤员病情稍微稳定后,将伤员迅速送往医

院。

4、在等待期间现场人员要辅助伤员积极开展自救。

(1)绑扎伤肢:立即用止血带或橡胶带、随身所带绳、带等在肢体被咬伤的上方扎

紧,结扎紧度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准(成人一般将止血带压力保持在13.3Kpa);

结扎处应留一较长的活的接头,便于解开,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

血坏死,急救处理结束后,可以解除。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2)扩创处理:缠扎止血带后,可用手指直接在咬伤处挤出毒液,在紧急情况时

可用口吸允(口应无破损,以免吸允者中毒),边吸边吐,再以清水,盐水或酒漱

口。首先吸毒至少0.5-1小时,重症或肿胀未消退前,做十字形切开后再吸引,以后

可将患肢浸在2%的盐水中,自上而下用手指不断挤压20-30分钟。咬伤后超过24小

时,一般不再排毒,如伤口周围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个手指指缝之间),

下肢者穿刺八风穴(四个足趾缝之间),以排毒毒液,加速退肿。

6.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项目部应配备蛇药、蛇伤解毒片、注射液、蛇药酒及绷带等急救物品,配备应急车

辆及应急照明灯具。

员J2毒虫毒蛇咬伤中毒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做好酒店毒蛇、毒虫咬伤中毒的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毒蛇、毒虫对游客、

员工的伤害,保护广大游客及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酒店内的园区所有员工及游客或在住客人。

三、预案程序

(一)、防护知识宣传,利用广播宣传预防措施,规劝游客不要行走偏僻的小路、

杂草从生的地方及偏僻的水沟附近。游客看好自己的小孩,不要去危险地带玩耍。

1、树上“蜂窝”请勿触摸,请勿去捅。

2、在草中行走,必须仔细观察,注意草中的动态,以防

止被毒蛇及毒虫咬伤。

3、请勿在草丛中随地休息,以防意外被蛇虫咬伤。

(二)、紧急救护措施,实施紧急抢救方法,药物准备。

1、毒蛇咬伤处理方法

•中毒症状:

(1)局部症状较轻,仅有麻木感,无红、肿、痛的现象;

全身症状一旦出现,病情即趋严重。有嗜睡、四肢无力、眼睑下垂、视物不清及恶

心呕吐;病情恶化时,出现四肢瘫痪、张口及吞咽困难、进行性呼吸困难。至咬伤

后3〜6小时死亡。

(2)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

◊现场自救:一旦被毒蛇咬伤,必须镇静,不惊慌乱跑,以免加速毒素的扩散和

吸收。

令结扎:利用随身带的绳、带、手帕或撕衣服做布条,在伤口的上部捆绑紧。

令其他:有条件时用盐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无条件时用茶水、冷开水或矿泉水

冲洗伤口。如能用小刀或其他利器挑开伤口进行冲洗,并把毒血挤出来,则效果更

好。

令需要提醒:每种毒蛇毒性、毒量都不一样,所以抗蛇毒血清最好不要混用,如

果错用的话,很容易因为计量不同而产生过敏反应那是非常危险的。如被蛇咬伤,

千万记住蛇的特征,如果打死了蛇,最好带着蛇一起去医院,便于医治。

(3)处理原则:现场初步处理,并立即拨打120医疗急救中心电话,送医院抢救。

2、毒蜂蛰伤处理方法

(1)中毒症状:

令蛰伤处立即出现红肿、热痛、并有痒感。严重时出现

淤斑、变黑、坏死。

令全身症状:轻者仅有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的表现。

若被数十只以上的蜂蛰伤多处,则可能出现发热、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