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作文构思》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作文构思》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作文构思》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作文构思》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作文构思》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作文构思》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他们或英勇善战,或智慧超群,或仁爱宽厚,或坚韧不拔。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精神的象征。1.请简要概括以下人物事迹:(1)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辅佐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撰写《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关注民生疾苦,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2.请结合文本,分析以下人物品质:(1)诸葛亮:忠诚、智慧、勇敢、果断。(2)司马迁:坚韧、执着、无私、严谨。(3)杜甫:仁爱、善良、关心社会、富有同情心。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少年时期,血气尚未稳定,要戒除好色之心。B.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C.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D.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B.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C.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D.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B.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C.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D.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B.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C.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D.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四、作文要求:以“成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表达自己对成长的理解和感悟。五、文学常识1.下列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洪应明2.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曹雪芹B.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C.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D.着重表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3.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施耐庵B.描写了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C.主人公是宋江和武松D.着重表现了农民起义的精神4.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吴承恩B.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历程C.主人公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D.着重表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播5.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罗贯中B.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C.主人公是曹操、刘备、孙权D.着重表现了忠诚、仁爱、勇武的品质六、综合应用1.请简要概述以下名著的主要情节:(1)《骆驼祥子》:讲述了主人公祥子从一个勤劳、善良的青年,到被社会吞噬,最终沦为罪犯的故事。(2)《家》:以四川成都为背景,描绘了封建大家庭的衰亡和青年一代的成长历程。(3)《红高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名叫九儿的女子,在动荡年代中,勇敢地追求爱情和自由的故事。2.请分析以下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1)《骆驼祥子》:祥子、虎妞、刘四爷。(2)《家》:觉新、觉民、觉慧。(3)《红高粱》:九儿、余占鳌、小豆子。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1.简要概括以下人物事迹:(1)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辅佐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事迹的概括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到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是辅佐刘备,为国家鞠躬尽瘁。(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撰写《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事迹的概括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到司马迁的主要事迹是撰写《史记》,并在历史学上享有极高声誉。(3)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关注民生疾苦,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事迹的概括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到杜甫的主要事迹是关注民生疾苦,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2.结合文本,分析以下人物品质:(1)诸葛亮:忠诚、智慧、勇敢、果断。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品质的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到诸葛亮在辅佐刘备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忠诚、智慧、勇敢和果断的品质。(2)司马迁:坚韧、执着、无私、严谨。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品质的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到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坚韧、执着、无私和严谨的品质。(3)杜甫:仁爱、善良、关心社会、富有同情心。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品质的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到杜甫在关注民生疾苦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仁爱、善良、关心社会和富有同情心的品质。二、文言文阅读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少年时期,血气尚未稳定,要戒除好色之心。B.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C.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D.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加点词的理解能力。根据原文,“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意思是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选项D中的“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除争斗”与原文意思一致,因此不正确。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B.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C.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D.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断句能力。根据原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意思是君子有三条戒律:少年时期,血气尚未稳定,要戒除好色之心。选项C中的断句与原文一致,因此正确。三、古诗词鉴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B.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C.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D.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赏析的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到诗中描绘了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而“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表达的是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并非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因此选项C不正确。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B.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C.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D.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赏析的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以了解到诗中描绘了登高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因此选项A正确。四、作文解析:本题要求学生以“成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成长的定义: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对成长进行定义。2.成长的过程:可以从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中,选取一个或多个成长的故事,描述成长的过程。3.成长的意义:可以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角度,阐述成长的意义。4.成长的感悟: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自己对成长的感悟。五、文学常识1.下列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选项D中的洪应明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2.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选项C中的“着重表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并非《红楼梦》的主旨。3.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描写了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主人公是宋江和武松。选项C中的“着重表现了农民起义的精神”并非《水浒传》的主旨。4.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历程,主人公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选项C中的“着重表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并非《西游记》的主旨。5.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主人公是曹操、刘备、孙权。选项D中的“着重表现了忠诚、仁爱、勇武的品质”并非《三国演义》的主旨。六、综合应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