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测评)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架明镜B.美人之于室也,如芝兰之茂也C.夫子循循然善诱人D.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5.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6.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7.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8.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9.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10.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______思故乡B.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看尽长安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何时照我还D.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何须怨杨柳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李白的作品B.《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C.《静夜思》是杜甫的作品D.《望庐山瀑布》是白居易的作品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请简述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活用现象,并举例说明。2.请简述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用法,并举例说明。3.请简述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基本步骤。五、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①学而时习之,______。②有朋自远方来,______。③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吾日三省吾身。(3)根据文意,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①孔子认为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复习。②曾子认为人应该时刻反省自己,做到诚实守信。③孔子认为人到了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不会越过规矩。六、作文题(30分)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答案:D解析:A选项中“何用”是“何必”的意思;B选项中“之”是“的”的意思;C选项中“然”是“的样子”的意思;D选项中“独”是“独自”的意思,故选D。2.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3.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4.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5.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6.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7.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8.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9.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10.答案:C解析:A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B选项中“又”是“再”的意思;C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D选项中“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答案:低头解析:根据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此处应填“低头”。2.答案:看尽解析:根据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知,此处应填“看尽”。3.答案:何时解析:根据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知,此处应填“何时”。4.答案:何须解析:根据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可知,此处应填“何须”。5.答案:低头解析:根据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此处应填“低头”。6.答案:看尽解析:根据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知,此处应填“看尽”。7.答案:何时解析:根据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知,此处应填“何时”。8.答案:何须解析:根据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可知,此处应填“何须”。9.答案:低头解析:根据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此处应填“低头”。10.答案:何须解析:根据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可知,此处应填“何须”。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答案:错误解析:C选项中的“静夜思”是李白的作品,而不是杜甫的。2.答案:正确3.答案:正确4.答案:错误解析:D选项中的“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而不是白居易的。5.答案:正确6.答案:错误解析:C选项中的“静夜思”是李白的,而不是杜甫的。7.答案:正确8.答案:正确9.答案:错误解析:D选项中的“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而不是白居易的。10.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答案:文言文中的实词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动词名词化、数词活用等。解析:实词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要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名词动用指的是名词用作动词,如“兵”用作动词,表示“兵器”的意思;形容词动用指的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如“善”用作动词,表示“行善”的意思;动词名词化指的是动词转化为名词,如“读”转化为“读书”;数词活用指的是数词在特定语境中活用,如“三”用作副词,表示“非常”的意思。2.答案: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主要有连词、介词、助词等。解析:虚词是文言文中的辅助性词语,主要有连词、介词、助词等。连词用来连接句子成分,如“而”、“则”等;介词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如“于”、“以”等;助词用来构成疑问句、否定句、感叹句等,如“乎”、“焉”等。3.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2025年碳酸甲乙酯项目建设方案
- 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发展计划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茶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文化与翻译(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大学《D仿真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卫生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电影学院《公共建筑设备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建筑设计公司转型方案
- 2024年中国私域运营洞察白皮书
- 降低会阴侧切率的PDCA
- HSK5级 书写讲解教学课件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课件(公开课校级)
- GB/T 25283-202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 GB/T 10561-202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 学校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报告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 工程勘察服务成本要素信息(2022版)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集合中美教育精华的课程中美高中双文凭项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