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物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刘翔的跨栏动作时,可以把刘翔看成质点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做参考系其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等于位移的大小D.第4s是指3s末到5s初这段时间2.校运会400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目的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目的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C.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样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D.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4.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③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B.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C.重力就是物体对悬挂它的细绳的拉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6.下图中,光滑接触面对球或棒的弹力分析正确的是7.右图是皮带运输机的示意图,在它把货物匀速地从A运输到B(货物在皮带上不打滑)的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是A.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B.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C.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D.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ABCGθ8.如图所示,轻杆AB和CB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连接在一起,∠ABC=θ,在B点悬挂一重力大小为G的重物。关于轻杆AB和CB在ABCGθA.AB杆受到的力大小为,方向为A→BB.AB杆受到的力大小为,方向为B→AC.CB杆受到的力大小为,方向为C→BD.CB杆受到的力大小为,方向为B→Ct/sOv/m·s-142123t/sOv/m·s-14212345ⅠⅡⅢ A.第Ⅰ段与第Ⅲ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Ⅰ段的加速度大于第Ⅲ段的加速度 C.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一频闪仪每隔0.02s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小球,于是胶片上记录了小球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下图是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频闪照片示意图。由图可以判断,小球在此运动过程中ABABA.速度越来越小B.速度越来越大C.物体加速度方向由A指向BD.物体加速度方向由B指向A12.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B.A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C.当弹簧弹力为3N时,A弹簧的伸长量是3cmD.当弹簧弹力为3N时,B弹簧的伸长量是3cm13.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大小为定值)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1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C.t1时刻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1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线做出以下几个判定,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D.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三、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图116.(8分)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图2为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A、B、C、D、E都是选中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原始点没有画出。图1(1)实验中,除了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钩码若干、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打D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m/s;(3)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AABCDE678910111213cm图2(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8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选填“偏大”或“偏小”)F1=3.0NF2=4.0NF’=6.0NO17.(8分)F1=3.0NF2=4.0NF’=6.0NO(1)请你选择合适的标度,在方框中用力的图示法,作图完成该同学未完成的实验数据处理。(2)操作中,撤去F1、F2后,用一个力F'把橡皮筋的结点再次拉到相同的点(O),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四、本题共4小题,共34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8分)滑雪运动员以υ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位移x=60m。求:(1)滑雪运动员5s内的平均速度;(2)滑雪运动员的加速度;(3)滑雪运动员5s末的速度;(4)作出5s内滑雪运动员的速度(υ)-时间(t)图像。19.(8分)对于寒冷地区的居民来说,狗拉雪橇(如图1所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狗沿着水平方向拉着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在冰面上滑行,如果雪橇连同其上的物品和人所受的总重力为9.8×103N。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素如下表所示。(1)图2中,用方块代表雪橇连同其上的物品和人,试作出这个整体的受力示意图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接触面材料动摩擦因数钢-钢0.25钢-木0.40钢-冰0.02木-木0.30木-冰0.03木-皮革0.30橡胶轮胎-水泥地面0.70(2)这些狗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拉着雪橇匀速前进?图1图1图2图220.(8分)为了将陷入泥泞里的汽车拉出来,驾驶员常按图(a)所示办法用钢索和大树相连并拉紧钢索,然后在钢索的中央用垂直于钢索的侧向力F拉钢索,从而使汽车移动。图(b)是某时刻的俯视图,力F大小为400N,钢索的中点被拉过0.4m,钢索总长L=16m。问:(1)汽车在图(b)所示时刻受到的拉力大小为多少?(2)如果力F恒定不变,且钢索的伸长忽略不计,那么,从图(a)所示时刻拉至图(b)所示时刻,汽车受到的拉力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F树8m8m汽车0.4m(a)(b)21.(10分)《驾驶员守则》中,正常驾驶员刹车时的部分安全距离表格和安全距离图示如下:车速(km/h)反应距离s(m)刹车距离x(m)停车距离L(m)40101020601522.537.5表中“反应距离”是驾驶员从接受到要刹车的信息到采取刹车动作这段时间(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刹车后汽车匀减速运动的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请根据图、表及相关说明计算:(1)如果正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则反应时间为多少?(2)如果正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且路面情况相同,则刹车的加速度是多少?(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新上路的驾驶员发现前面60m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穿马路,此时他的车速为72km/h,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驾驶员慢了0.1s,请问他能在60m内停下来吗?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选(每题3分,共30分)1.D2.B3.C4.A5.D6.A7.C8.D9.C10.B二、多选(每题4分,共20分)11.AD12.BD13.BD14.BCD15.BC三、实验题(每题8分,共16分)15.(每空2分)(1)AC(2)0.225(3)0.5(4)偏小16.(6分+2分)(1)略(作出F1、F2和F'的图示各1分,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再给3分。)(2)使F'与F1、F2作用效果相同四、计算题(共34分)17.(8分)(1)12m/s(2)4m/s2(3)22m/s(4)略18.(8分)(1)略(2分)(2)N=G=9.8×103N(2分)f=μN=0.02×9.8×103N=196N(2分)F=f=μN=0.02×9.8×103N=196N(2分)19.(8分)(1)T=10F=4000N(4分)(2)变小(2分)理由是:,d变大,则F变小。(2分)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