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管理制度_第1页
中药管理制度_第2页
中药管理制度_第3页
中药管理制度_第4页
中药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管理制度一、总则1.目的为加强中药管理,保障中药质量,规范中药采购、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煎煮、销售等环节的操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房、中药制剂室、中药库以及中药饮片经营企业等涉及中药业务的部门和单位。3.依据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

二、人员管理1.人员资质从事中药采购、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煎煮、炮制等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岗位技能证书,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中药饮片调配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备中药调剂员资格证书;中药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中药煎药技能。直接从事中药饮片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中药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鼓励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进展,促进知识更新。3.人员考核建立人员考核制度,定期对中药从业人员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等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进行培训、调整岗位或辞退处理。

三、采购管理1.供应商选择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进行评估和审核,选择合法、诚信、质量可靠的供应商。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确保所采购的中药符合质量标准。2.采购计划根据临床需求、库存情况等制定中药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合理、准确,避免盲目采购和积压。采购计划需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确保采购行为的合规性。3.采购流程采购人员按照采购计划向供应商发送采购订单,明确采购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等内容。供应商按照订单要求组织发货,采购人员负责跟踪货物运输情况,确保货物按时、安全到达。货物到达后,采购人员应及时通知验收人员进行验收。

四、验收管理1.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应具备中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验收标准和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中药的质量状况。2.验收依据以国家药品标准、地方炮制规范、合同约定的质量条款等为验收依据。3.验收内容对中药的名称、产地、采收季节、炮制方法、规格、数量、包装等进行核对,确保与采购订单一致。检查中药的外观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质地、气味等,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对中药进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确保中药的内在质量符合要求。检查中药的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破损、渗漏、污染等情况。验收进口中药时,应检查其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材批件、检验报告书等相关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4.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做好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验收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产地、供应商、验收结果等,验收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5.不合格处理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中药,应及时填写不合格药品记录,并将不合格药品隔离存放,防止与合格药品混淆。对不合格中药进行标识,注明不合格原因、处理措施等信息。及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联系,协商处理不合格药品的退换货等事宜,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储存管理1.储存设施中药库应具备与储存规模相适应的仓储设施,包括常温库、阴凉库、冷库等,仓库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湿度应符合储存要求。配备必要的货架、货柜、地垫、温湿度监测设备、防虫防鼠设施等,确保中药储存安全。2.分区分类储存按照中药的性质、功效、储存条件等进行分区分类储存,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分别存放,避免相互混淆。对易串味、易霉变、易虫蛀、易挥发的中药应单独存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按照药品的批号、有效期等进行堆码,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3.库存养护定期对库存中药进行检查和养护,检查内容包括药品的外观性状、包装、质量状况、温湿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药品。对重点养护品种,如名贵中药、易霉变虫蛀中药等,应增加检查频次和养护措施。做好库存养护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养护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养护情况等,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4.库存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账、物、卡相符。盘点周期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每年进行一次年终盘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和审批手续。

六、养护管理1.养护人员职责养护人员负责对库存中药进行日常养护检查,指导并监督储存人员正确储存和养护中药,及时处理养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养护方法清洁养护:保持中药库及储存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扫仓库,清除灰尘、杂物等,防止污染药品。密封养护:对易挥发、易氧化的中药采用密封包装或密封容器储存,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防止变质。除湿养护:根据仓库湿度情况,采取通风、除湿机等措施降低湿度,防止中药受潮霉变。防虫养护:采用防虫网、驱虫剂、清洁卫生等措施防止害虫滋生,对已生虫的中药,应根据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除虫方法。冷藏养护:对需要冷藏保存的中药,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要求进行储存,确保药品质量。3.养护记录养护人员应做好养护记录,记录养护时间、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养护方法、养护结果等信息,养护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保存期限与库存养护记录相同。

七、调配管理1.调配人员资质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中药调配操作规程,严格遵守调配制度。2.调配前准备调配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等,保持个人卫生。检查调配台、衡器、量具等设备是否正常,清洁调配区域,准备好所需的中药饮片和调配工具。3.调配流程收方:认真审查处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医师签名等,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计价: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对处方进行计价。调配:根据处方要求,准确称量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调配顺序进行,先称取质地坚硬、分量重的饮片,后称取质地疏松、分量轻的饮片,对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取,以免覆盖前药。同时,应注意饮片的洁净度,不得夹带杂质。核对:调配完成后,应由专人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处方与调配的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质量等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签字。4.特殊中药调配对毒性中药、麻醉中药等特殊管理的中药,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配,实行双人核对制度。调配毒性中药时,应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按规定剂量调配,不得随意更改剂量,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2年备查。调配麻醉中药时,应严格遵守麻醉药品管理规定,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处方保存3年备查。5.调配记录调配人员应做好调配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调配日期、处方编号、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数量、调配人员签名等,调配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八、煎煮管理1.煎药人员资质煎药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中药煎药操作规程,掌握煎药技能。2.煎药设备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煎药设备,如煎药机、常压煎药锅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煎药设备应具备自动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功能,能够保证煎药质量。3.煎药流程核对处方: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认真核对处方与药品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签字。浸泡:将中药饮片放入容器中,加适量水浸泡,浸泡时间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剂量而定,一般为2060分钟。煎煮: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剂量,选择合适的煎药方法和时间。一般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宜用武火快速煎煮1015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60分钟。每剂药一般煎煮23次,将每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后分服。过滤:煎好的药液应及时过滤,去除药渣,确保药液澄清。包装:将过滤后的药液装入密封袋中,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煎出日期等信息。4.特殊中药煎煮先煎:矿物、贝壳类、质地坚硬的药物,如石膏、龙骨、牡蛎等,应先煎306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应在其他药物煎好前510分钟放入。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如蒲黄、葶苈子、海金沙等,应装入纱布袋中包煎,以免药液混浊。另煎: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应另煎取汁,兑入其他药液中服用。烊化:胶质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应烊化后兑入其他药液中服用。冲服:一些贵重细料药、芳香药及某些易溶解的药物,如麝香、牛黄、三七粉、蜂蜜等,应冲服。5.煎药记录煎药人员应做好煎药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煎药日期、处方编号、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剂量、煎药方法、时间、煎出量、包装情况等,煎药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九、销售管理1.销售资质中药饮片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中药房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和方式销售中药。2.销售流程顾客购买中药时,销售人员应热情接待,询问顾客病情、用药史等信息,为顾客提供合理的用药指导。销售人员应根据顾客需求,准确调配中药饮片或提供中成药,并告知顾客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对处方调配的中药,应严格按照处方管理规定进行销售,审核处方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认无误后签字销售。销售中药时,应开具合法有效的销售凭证,销售凭证应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厂商、销售日期等信息,销售凭证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3.售后服务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对顾客反馈的中药质量问题、用药效果等进行及时处理和跟踪。对因中药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应积极与顾客沟通协商,按照相关规定妥善解决,维护企业信誉。

十、监督检查1.内部监督医院内部应建立健全中药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定期对中药采购、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煎煮、销售等环节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