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1.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其他可能涉及传染病防治的场所。
二、传染病报告1.报告责任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均为传染病报告责任人。-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按照规定及时报告。2.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3.报告内容-传染病报告卡应准确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等内容。-报告内容应完整、准确、及时,不得漏报、迟报、谎报。
三、消毒隔离基本原则1.标准预防-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及时清洁消毒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等。2.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麻疹、水痘等。患者应安置在单人房间,关闭门窗,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等,必要时穿防护服。-飞沫隔离:适用于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流感、百日咳、白喉等。患者应安置在单人病房或同一病种的病房,减少患者之间的接触。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帽子、手套等,与患者近距离接触(1米以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接触隔离:适用于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患者应安置在单人病房,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时应佩戴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房时应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四、消毒隔离措施1.病房消毒隔离-病房应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每日进行湿式清扫,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患者的物品应固定使用,不得交叉使用。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其使用过的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单人房间隔离、同种病种患者可安置在同一房间等。隔离病房的门应关闭,门口应设置脚垫,放置消毒溶液,以保持湿润。-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时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等。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离开病房时应及时脱去防护用品,并进行手卫生。2.门诊消毒隔离-门诊应设立分诊台,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引导患者到相应的科室就诊。-门诊各科室应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每日进行湿式清扫,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医护人员在诊治患者时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等。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3.手术室消毒隔离-手术室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物表消毒。-手术器械、敷料等应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规范进行处理,确保手术器械和敷料的无菌状态。-手术人员应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帽子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后的手术器械和物品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手术间应进行终末消毒。4.产房消毒隔离-产房应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物表消毒。-产妇分娩前后应更换床单、被套等用品,使用后的物品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医护人员在接生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帽子等,避免交叉感染。-产房应配备必要的消毒隔离设备和用品,如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消毒剂等,确保产房的消毒隔离效果。5.重症监护室消毒隔离-重症监护室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物表消毒。-患者的各种导管、引流管等应保持通畅,定期进行更换和消毒,防止感染。-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等。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重症监护室应严格限制人员出入,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进入重症监护室的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必要时穿隔离衣。6.检验科消毒隔离-检验科应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物表消毒。-检验标本应妥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检验后的标本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检验仪器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或校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医护人员在进行检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接触患者标本后应进行手卫生,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7.供应室消毒隔离-供应室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规范,保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物表消毒。-医疗器械和物品应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消毒灭菌方法应根据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材质、性质等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妥善保存,防止再次污染。发放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确保无菌状态。-供应室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接触污染物品后应进行手卫生,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8.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和处置。-医疗废物应使用专用的包装袋、利器盒等容器进行收集,不得混装。包装袋和利器盒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医疗废物的运送应使用专用的车辆,并有防渗漏、防遗撒等措施。医疗废物应及时运送至指定的贮存地点,不得在医疗机构内长时间存放。-医疗废物的贮存应设置专门的贮存设施,并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措施。贮存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污染环境。-医疗废物应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不得自行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五、消毒方法及要求1.物理消毒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包括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不耐湿热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粉剂、油剂等。常用的方法有焚烧、烧灼、干烤等。-湿热灭菌法:利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消毒灭菌,效果比干热灭菌法好。常用的方法有压力蒸汽灭菌法、煮沸消毒法、流通蒸汽消毒法等。-紫外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进行消毒。适用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紫外线灯的功率应不低于30W,照射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消毒时应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微波消毒法: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进行消毒。适用于食品、餐具、医疗用品等的消毒。微波消毒时应注意物品的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电离辐射消毒法:利用射线的能量破坏微生物的核酸、蛋白质等,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适用于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医疗器械等的消毒灭菌。电离辐射消毒时应注意防护,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2.化学消毒法-含氯消毒剂:具有杀菌谱广、消毒效果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应现用现配,使用时应注意浓度和作用时间,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过氧化物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消毒效果好。常用的过氧化物消毒剂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过氧化物消毒剂不稳定,应低温保存,使用时应注意浓度和作用时间,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醛类消毒剂:具有杀菌谱广、消毒效果好、对物品腐蚀性小等优点。常用的醛类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等。醛类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醇类消毒剂:具有杀菌作用快、无残留、对皮肤刺激性小等优点。常用的醇类消毒剂有乙醇、异丙醇等。醇类消毒剂易燃,使用时应远离火源,避免发生火灾。-季铵盐类消毒剂:具有杀菌谱广、消毒效果好、对皮肤刺激性小等优点。常用的季铵盐类消毒剂有苯扎溴铵、氯己定等。季铵盐类消毒剂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应避免与金属物品接触。
六、消毒效果监测1.监测频率-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每月进行一次,采用平板暴露法或空气采样器法进行监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采用涂抹法进行监测。-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每月进行一次,采用卫生手消毒监测或外科手消毒监测的方法进行监测。-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批次进行监测,采用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物等方法进行监测。2.监测方法-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被监测的空气中暴露5分钟,然后置37℃培养48小时,计算菌落数。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³)=50000N/AT,其中N为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CFU),A为平板面积(cm²),T为暴露时间(分钟)。-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用无菌棉拭子蘸取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采样面积为100cm²,然后将棉拭子放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中,充分振荡后,取1.0ml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置37℃培养48小时,计算菌落数。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²)=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卫生手消毒监测时,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²,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外科手消毒监测时,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的每个手指、手掌、手背及手腕部皮肤各涂抹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²,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细菌菌落总数(CFU/cm²)=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化学指示卡监测时,将化学指示卡放在灭菌包内,经过灭菌处理后,观察指示卡颜色变化,判断灭菌效果。生物指示物监测时,将生物指示物放在灭菌包内,经过灭菌处理后,将生物指示物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细菌生长情况,判断灭菌效果。3.结果判定-空气消毒效果:细菌菌落总数≤4CFU/(5分钟·直径9cm平板)为消毒合格。-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²为消毒合格。-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卫生手消毒监测时,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²为消毒合格;外科手消毒监测时,细菌菌落总数≤5CFU/cm²为消毒合格。-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符合规定要求为消毒合格;生物指示物监测结果全部无细菌生长为灭菌合格。4.结果处理-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合格的,可继续使用原消毒方法和消毒剂。-消毒效果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并再次进行监测,直至消毒效果合格为止。
七、培训与考核1.培训内容-传染病消毒隔离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消毒隔离原则和方法。-各类消毒设备和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消毒效果监测的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2.培训对象-全体医护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3.培训方式-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自学。-开展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考核-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传染病消毒隔离知识、消毒操作技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考核方式可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等多种形式。-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进行补考或再次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八、监督与检查1.监督检查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对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监督检查内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病房、门诊、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检验科、供应室等科室的消毒隔离情况。-消毒方法及要求的执行情况,包括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的使用情况。-消毒效果监测的开展情况,包括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结果判定等。-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医疗废物的管理情况。3.监督检查方式-定期检查:医院感染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占地协议书范例
- 二零二五版买卖房子委托书范例
- 二零二五版宿舍租借合同范例
- 一嗨租车保险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租用学校场地协议书范例参考
- 餐饮营运值班管理制度
- 课程管理制度评审标准
- 集团之间资金管理制度
- 辣条公司车间管理制度
- 公司装卸组管理制度
- 供应室护理安全管理课件
- 汽车租赁服务投标方案
-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
- 物业服务费用收支情况明细表
- 梅克尔憩室护理查房课件
- 六年级数学下册《连等式》专项练习
- 办公室防火制度
- 无锡诺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及销售放射性药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计算机视觉40例从入门到深度学习OpenCV Python
- 铁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
- 07FK02 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