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历史背景和任务依据1.1.1历史背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实施通营公路规划,安排国债资金1000亿元,因此称“千亿元工程”。“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通营公路改造一五”期间通营公路建设总规模约81万公里,其中西部地区11万公里,国债资金440亿元,主要是用于县到乡公路改造,东部和中部主要是通村公路的改造。根据兵团农五师交通局于2009年4月27日电函《关于做好2010年农五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拟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的紧急通知》(师交通发电〔2009〕4号)的要求和安排,兵团农五师84团委托新疆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分院编制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84团团部-保尔德电站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实施计划,84团团部-保尔德电站公路路线总长为24.4km。该项目符合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总体要求,同时也符合农五师公路交通发展的总体规划,项目团场有一定的项目建设资金的自筹能力。它的建成,将对垦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概况见表1-1。工程概况表表1-1序号项目名称主要控制点路线长度公路等级总投资单位投资(万元)17连、8连四级1.1.2任务依据(1)兵团农五师交通局于2009年4月27日电函《关于做好2010年农五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拟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的紧急通知》(师交通发电〔2009〕4号);(2)农五师84团对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设计的委托书。1.1.3编制依据(1)交通部《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988年)并参照执行交通部1996年12月下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2)《农五师“十一五”公路交通总体规划》;(3)《农五师84团团志》。1.2研究过程及研究内容1.2.1研究过程兵团农五师84团于2009年6月3日委托我院编制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84团团部(托里)-保尔德电站公路)改造工程(以下简称“托保公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院接到委托后,就立即按照ISO9001:2000标准要求,成立了“托保公路工程项目组”,项目组成员由各专业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组成,与工程建设方(农五师交通局、84团)对农五师托保公路进行了现场勘测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依据沿线地质状况、建设条件、社会经济和交通量等调查资料,进行了建设规模和工程方案的初步论证、工程数量估算、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于2008年6月底完成了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a.公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预测;b.原有公路技术现状,交通现状及交通量发展预测;c.建设必要性的论证;d.拟建公路建设规模和标准的论证;e.影响区域社会自然环境影响和自然地理概况;f.路线方案和主要控制点;g.投资估算、经济评价;h.项目实施计划、建议。1.3.1建设理由农五师地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水土、光热资源丰富。不仅是兵团粮、棉、糖等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而且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垦区从创业、建设、发展至今,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工业体系完备,公路交通业稳步增长。虽然,近几年在道路建设上投入较多,博温公路、沙塔公路、博精公路贯穿于整个垦区,新建的通(县)团场公路已投入使用,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团场内部营、连之间的公路(通营公路)仍为简易土路,路面较窄,高低不平,路况极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有公路混合交通现象严重,沿线几乎无交通安全设施,公路总体服务水平低,给农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农村的交通状况多年一直没有得到改观,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式极不协调,影响了职工安心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改变这一落后现状,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稳定边疆、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体现与时俱进的重要方面。农五师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不仅是作为兵团一支可靠而稳定的建设力量,而且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重任,同时还担负着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的艰巨任务。在国家发展经济逐步向西转移和当地经济、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繁荣队。它的建成不仅改善了项目团场的交通现状,减轻了主干道的交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兵团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垦区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应尽快据调查统计,2008年项目区公路交通量为259辆/昼夜(小客车),货运量28.7万t,货运周转量154.3万t·km,客运量1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7.6万人次·km。以2008年客货运输量和平均交通量为基数计算,项目区通营公路货运量增长率为9.77%,客运量增长率为6.04%,到预测年2018年,交通量将达到332辆/昼夜(小客车),货运量为38.8万t,客运量15.6万人次。1.3.3建设规模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实施计划,确定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路线总长24.4km,公路等级为四级,设计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6.5m,行车道宽6m,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本路线路基平均填土高度0.55m,平均每公里土石方为3.02千m3;沥青表面处治149.4千m2;涵洞20道;公路用地共计29.28hm2。工程总投资2086.69万元,平均每公里85.52万元。1.3.4技术标准关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2。托保公路主线起点位于84团团部(托里),自南向北经过值班连,终点位于保尔德电站,主线长18.6km;支线A起点位于84团7连,终点位于84团8连,支线A长3.8km;支线B起点位于84团团部,终点位于84团皮革厂,支线B长2km。建设路线总长24.4km。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名称公路等级设计值路线总长度(km)-设计行车速度(km/h)路基宽度(m)行车道宽度(m)66一般圆曲线最小半径(m)极限圆曲线最小半径(m)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回旋线最小长度(m)平曲线最小长度(m)最大纵坡(%)9一般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竖曲线最小长度(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公路—Ⅱ级1.3.6工程环境影响a.该工程沿线范围内空气环境、声环境质量等状况良好。b.环境质量预测结果表明:公路建成后对沿线的空气环境影响不大;声环境影响较显著,但基本上可满足标准要求。预计本项目建设对沿线的土壤植被的影响不大,同时本项目新建林带及绿化设施将有利于公路两侧土壤植被的保护。c.该公路建成后所带来的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远大于修建公路所产生的负环境效益。1.3.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086.69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5.52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国家投资976万元,占总投资46.77%,其余为师、项目团场自筹,共计1110.69万元。1.3.8工期安排及项目经济评价结果本项目自2009年6月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评审论证工作,审批后即施工图设计,2010年4月开工,2010年10月竣工,总工期为7个月。该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9.63%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320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1.14大于1,其国民经济效益是好的。再从敏感性分析表中看,当投资增加或减少10%,各项指标均在规定范围之内,说明此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性,建议此项目尽早实施。1.3.9问题及建议本工程项目建设条件较好,无不良地质地段,工程设计相对简单,只是有部分路段位于山岭重丘区,暴雨洪水及积雪对路基有侵害,路线设计平纵指标取值与土石方工程量大的矛盾较为突出,是工程设计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议在下一个设计阶段对公路的线形设计进行多方案优化选择,重点研究暴雨洪水及积雪对路基的侵害,提出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综合方案。 §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1研究区域概况2.1.1项目影响区划分概况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由1条主线和2条支线组成,路线总长24.4km,位于农五师84团,通营公路是团场内部交通的重要道路,沿线连接了团场部分基层营部、连队。它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农五师垦区公路网的形成,其影响范围较大、辐射距离较远,因此在经济分析过程中划定了84团、农五师作为本项目的影响区,其中84团为直接影响区,农五师为间接影响区。2.1.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2.1.2.1农五师社会经济概况农五师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1953年创建,现有11个农牧团场,28个工、交、建、商、贸企业,有各类学校34所,职工医院13所,总人口9.97万人,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贸“五位一体”综合经营的中型企业集团。总部设在博乐市。该师所辖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总面积为31.33万公顷,可耕地面积4.59万公顷,已垦农田4.6万公顷。近年来大力发展开发了节水喷灌农业,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全师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玉米、甜菜、油葵、黑瓜籽、枸杞等,垦区东部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畜产品有牛、羊、猪、马、骆驼、奶、皮、毛等。矿产资源以石灰石、碰硝、石墨、水晶盐等最为丰富。垦区交通、通讯、电业发展迅猛,欧亚大陆桥横卧辖区东部,铁路、公路可直通欧亚各国,通讯已进入全国自动化网络,现有26座水电站,一座火力发电厂,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新建的火电厂、油脂厂、油化厂、水泥厂、肉联厂、棉纺厂均具备现代化生产规模。2.1.2.284团社会经济概况84团距博乐市8km。84团气温属温带干旱荒漠类型,光照较长,光热资源丰富,对冬春麦、玉米、豆科、油料、瓜类等多种农作物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2008年,全团总人口8500人,职工3300人,可耕地面积1.07万公顷,正播面积4800公顷;有4个工业企业,国内生产总值3712万元。该团是一个以农牧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化国营农场,现有7333公顷宜垦荒地,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水土资源急待开发。该团有著名的旅游景点“怪石沟”。2.2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五师国民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农五师“十一五计划”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团场增盈、职工增收”为目标,以发展精准农业和特色规模化农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项目区所在地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水土、光热资源丰富。不仅是兵团粮、棉、糖等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而且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通营公路工程项目的实施将加速项目团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将对农五师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2.3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3.1现有公路存在的问题目前拟建的通营公路多为自然形成的简易路,始建于屯垦之初,那时是开荒修路并举,开荒到哪里就把路修到哪里,路线投入运行先天不足。路线不顺畅,交通运输能力低,致使车辆滞留时间长,交通事故多发,车辆损耗较大。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路基偏低,甚至无路基,有些路段路面比两边林带还低,抵御公路病害能力差;(2).平纵指标低,弯道多,半径小,不满足安全行车条件;(3).桥涵设置不合理,孔径偏小,排水不畅;(4).路面标准低,冻胀翻浆严重,个别路段沉陷不均匀变形;(5).老路沿线基本上没有交通安全、服务、管理设施;(6).没有完善的养护机构,养护力量不足,养护机具匮乏。公路工程的建设,将会极大地改善项目团场的交通运输条件,缓解项兵团在四十多年的公路建设中成绩显著,为公路网的进一步发展区经济主干线和团场出口路的建设任务,适当安排路网改造及乡村通兵团公路交通建设计划的目标是依托新疆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初步建成兵团垦区经济主干线,加大各师的路网骨架建设力度;加快师团的路网改造,优先发展不稳定地区、扶贫团场的县、乡公路建设;团场与国省道或垦区经济主干线连接的出口路全部达二级以上的标准;完成中心客运站和配货配载中心的建设,基本实现运输、管理现代化。根据农五师“农村路网规划(2001年~2020年)”,建立起以师部为枢纽,各团团部为中心,连接国道、省道和地方干线向四周连队、工矿企业、北疆铁路沿线各站点放射的垦区公路网,使区域内交通发生根本性变化,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2.3.3本项目在垦区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五师托保公路是农五师垦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五师垦区路网的补充与完善,为农五师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的建设将解决项目团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改善职工群众的交通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将对农五师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通营公路工程的建设是垦区形成公路网的需要目前,博温公路、沙塔公路、博精公路贯穿于整个垦区,新建的通(县)团场公路已投入使用,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通营公路已成为联结团场营、连与外界交通的重要纽带,也是项目区物质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的一条捷径,它的建设使团场公路网交汇贯通,基本解决了该地区车辆绕道、费时、费油的局面,改善了交通拥挤的状况;减轻了主干公路的运输压力,形成了垦区的公路网。(2)通营公路工程的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扶持的农网改造、兵团的危旧房改造工程已实施,使连队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通营公路建设严重滞后,仍然制约着连队向小康化发展的进程。加快通营公路工程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3)通营公路工程的建设是稳定边疆、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五师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不仅是作为兵团一支可靠而稳定的建设力量,而且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重任,同时还担负着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的艰巨任务。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下,通过几代军垦战士的奋斗,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虽然,近几年国家在道路建设上投入较多,但重点都在垦区主干道上,没有涉及通营公路,通营公路现状路况仍然较差。落后的环境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不利于职工长期扎根、安心的生活、生产,因此应尽快实施通营公路工程,改善连队交通环境,促进团场的社会经济发展。综上所述,从稳定边疆、发展经济上来看,通营公路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五师托保公路是团场内部交通的重要道路,沿线连接了项目团场大部分基层营部、连队。随着垦区经济发展及人民物质需求的日益增长,从而形成项目区内交通需求不断增加的局面,增加了现有道路的交通压力,项目团场迫切要求项目的实施。3.1公路交通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为了切实准确地反映项目影响区的交通状况,项目组在收集了农五师的公路客货运量、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通营公路的特殊性,对农五师托保公路运输指标进行了调查。农五师托保公路改造工程实施计划为24.4km,位于农五师84团,选取84团进行交通分析及预测。84团场社会经济及客货运量指标见表3-1。84团社会经济及客货运量指标表表3-1人口(人)国内生(万元)(万人次)货运量(万吨)(万人次公里)货运周转量增长率3.2其它运输方式相关线路的调查与分析在项目影响区内以公路交通为主,空运及铁路运输需由拟建公路在进行项目区交通量的预测时,我们始终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作定量分析时,主要依据相项目区交通运输不完善时,二者的关系是“运量定产量”,在路网条件改善、交通状况良好时,二者的关系是“产划、计划、发展战略、咨询意见)进行比较,项目区路段车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项目区经济发展产生的车辆;二是项目区吸引的车辆。此次交通量预测的思路为:通过预测项目区未来经济的发展来预测未来的客货需求量,最后通过项目区的客、货运量来预测未来的交3.3.2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及步骤概述交通量预测的方法见下图:§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未来交通量3.4历史数据分析从项目区社会经济历年数据和社会客货运输历年数据。1999年~2008年项目区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由1999年的1917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712万元,年均增长7.62%。同期项目区客运量由1999年的7.8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13.2万人次,年均增长6.04%;货运量由1999年的12.4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28.7万吨,年均增长9.77%。机动车保有量由1999年的41辆增加到2008年的65辆,年均增长5.26%。在这段时期内,客运量增长弹性系数为1.32,货运量增长弹性系数为1.32。这种弹性系数规律基本符合同期全国、兵团的发3.5未来经济发展预测依据项目区历年总人口数,考虑到计划生育是我国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1999-2008年)期内总人口的增长(自然增长),将属于等量增长(即各年增长大致均等)型,因此人口预测选用指数模型。指数模型为Rk(t)=6836.3eo.0211t,相关系数为r=0.9798,得出年平均增长率为同时根据项目区有关政策规定及未来发展规划,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将预测年限内(2008-2018年)的人口增长率定为2.06%。2008年项目区人口总数为8500人,由此得出未来总人口定量分析模型。各预测年的预测值及平均增长率详见表3-2。各期预测人口(人)增长率2008年2013年2018年3.5.2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重点西移和历年统计资料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项目区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模型如下:考虑到随西部大开发目标的确定及农五师的近几年招商引资的大趋势,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项目区的国民经济将会有长足的发展,经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区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平均增长率确定为7.62%。2008年项目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917万元,由此得出未来国内生产总值定量分析模型,相关系数为r=0.9759。GDP(t)=213.08(t-1998)+1726.62008<t≤2018t为预测年。各时段的预测值及平均增长率详见表3-3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万元)2008年2013年2018年3.6未来运输指标预测3.6.1相关分析社会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二元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主从关系。对于项目区公路运输各指标及其有关的社会经济解释变量,采取相关分析的办法,计算相关系数,两变量(例如x、y)的相关系数计算R3.6.2模型建立(1)由相关分析结果,客、货运量指标同国内生产总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客、货运量预测采用回归法,客运量预测、货运量预测均采用对数回归。货运量预测模型见下:H=24.047InGDP(i)-170.33相关系数为r=0.9907。其中:H为货运量的预测值;GDP(i)为预测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客运量预测模型为:K=7.2781nGDP(i)-47.675相关系数为r=0.9332。其中:k为客运量预测;GDP(i)为预测年的国内生产总值。(2)由相关分析结果,客、货运周转量指标同国内生产总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客、货运周转量预测采用回归法,客、货运周转量预测均采用线性回归。货运周转量预测模型见下:HZ=0.0522GDP(i)-47.29相关系数为r=0.9912。其中:HZ为货运周转量的预测值;GDP(i)为预测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客运周转量预测模型为:KZ=0.0208GDP(i)-7.1394相关系数为r=0.9445。其中:kZ为客运周转量预测;GDP(i)为预测年的国内生产总值。3.6.3运输指标预测由以上各式计算得出未来特征年客、货运量及其平均增长率,计算得出未来特征年客、货运周转量其平均增长率,结果见表3-4。 货运量(万吨)客运量(万人次)货运周转量(万吨km)客运周转量(万人次km)3.7交通量预测根据农五师交通局、农五师货运管理处及项目区84团的统计资料分析计算,拟建公路2008年平均断面交通量折合小客车259辆/昼夜。通过调查客货运载系数分别为:货车平均吨位6吨,实载率0.7;客车平均座位4座,实载率0.7,年平均运输天数50天,修正系数为2.15。根据未来项目影响区客货运量来确定主要年份的交通生成量,采年货运量×修正系数年客运量×修正系数实载率×平均吨位数×年平均天数实载率×平均座位数×年平均天数可以计算出拟建未来道路交通量见表3-5。平均增长率交通量(辆/日)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和需求,按照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实施计划,确定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路线总长24.4km,公路等级为四级,设计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6.5m,行车道宽6m,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 lⅡ级。本路线路基平均填土高度0.55m,平均每公里土石方为3.02千m3;沥青表面处治149.4千m2;涵洞20道;公路用地共计29.28hm2。工程总投资2086.69万元,平均每公里85.52万元。规定,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公路等20km/h,路基宽6.5m,行车道宽6m。4.1.3主要工程数量表4-1单位千m2透层油千m2千m2填方桥涵被交路、三级处2被交路、四级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4.2技术标准本项目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2。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名称公路等级设计值路线总长度(km)一设计行车速度(km/h)路基宽度(m)行车道宽度(m)66一般圆曲线最小半径(m)极限圆曲线最小半径(m)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回旋线最小长度(m)平曲线最小长度(m)最大纵坡(%)9最小坡长(m)一般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竖曲线最小长度(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公路—Ⅱ级 5.1.1地理位置和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5.1.1.1地理位置在农五师84团。84团距博乐市12km,地理坐标为东经81°56'15"~82°15'00",北纬44°55'00"~46°07'30"。84团气温属温带干旱荒漠类型,光照较长,光热资源丰富,对冬春麦、玉米、豆5.1.1.2地形、地貌大部分为农业种植区,均以人工地貌为主。依据《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本区公路自然区划为VI(绿洲-荒漠区)区。25.1.1.3地质该段位于保尔德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分布冲沟。现状路多为砂砾石路面,路面宽度6.5m~9.0m0.70m,厚度0.2m~大于2.0m,天然密度1.55g/cm₃~1.60g/cm3,天然含水量6.0%~13.6%,液限26.7%~27.3%,塑限17.5%~18.0%,塑性指数9.2~9.3。卵石质土:呈灰黄色,干燥~稍湿,稍密;厚度巨厚,最大揭露厚度2.0m,天然密度2.09g/cms~2.14g/cm3,天然含水量1.30%~2.40%。综合确定天然路基土容许承载力130kPa,回弹模量45MPa。勘探深度2.0m内未揭露地下水,路基土干湿类型为干燥。该段填筑土易溶盐含量小于0.3%,为非盐渍土;天然路基土易溶盐含量0.346%,为弱硫酸盐渍土,土中NaSO含量0.559%,为弱盐胀性土。该段为砂砾石路面,砂砾石底基层厚度0.20m~0.30m,其下为路湿~饱和,可塑;天然路基土容许承载力值为120kPa,回弹模量为该路段土基干湿类型为干燥型。沿线地下水PH值为7.4~7.7,矿化度5.1.1.4水文地质水文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由山区至平原的5.1.1.5气象84团辖区属温带干旱荒漠类型,是典型的大陆型气候,气温变化大,夏热冬寒,春温多变,秋温下降迅速,降雨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气候干旱、光热资源丰富。84团地处准噶尔盆地西缘据博乐气象站1968~1990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5.6℃,一月份平均气温-17.0℃,七月份平均气温22.0℃,年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36.2℃,全年≥10℃积温3300℃,无霜期平均168天。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181.5mm,蒸发量1577.7mm,蒸降比为8.6:1,年最大降水量288mm,年最小降水量大冻土深度150cm。L1号料场位于84团团部以东2km处,是84团专业砂石料场,岩性为级配良好砾,粗集料中粒径大于80mm的颗粒含量占总重的0%~5.9%,63mm~80mm的颗粒含量占0%~5.3%,40mm~63mm的颗粒含量占6.2%~12.9%,40mm~20mm的颗粒含量占16.9%~19.0%,5mm~20mm的颗粒含量占28.3%~29.9%,含泥量0.3%~0.8%,针片状含量1.0%~2.0%,软弱颗粒含量1.0%~1.5%。细集料:粒径1.18mm~5mm的占总重的10.1%~13.5%,0.075mm~1.18mm占总重23.5%~27.2%,小于0.075mm占总重0.9%~1.0%;含泥量1.8%~4.3%,压碎值6.2%,磨耗率7.6%。储量大,交通便利,能满足本工程所需。料场上路桩号为2+000,运距量丰富。呈灰黄~灰色,干燥~稍湿,中密,含泥量为3.9%,不均匀系数73.3,曲率系数平均为5.6,颗粒成份以硬质岩为主,砾石磨圆较好,呈扁圆状、次圆状。砾石料击实后最大干密度为2.25g/cms,最优含水量为4.2%,回弹模量为90MPa;易溶盐含量低,小于0.30%,为非盐渍土,可作为公路路基填筑料,储量大,交通便利,能满足本工程所需。料场上路桩号为K16+000,运距为5km。TL2号土料场位于路线K5+000左侧,岩性为低液限粉土,有用层厚度5.0m,储量5.10×104ms;为低液限粉土,天然密度1.62g/cm3,天然含水量6.3%,液限25.2%,塑限22.0%,比重2.70,塑性指数11.6;最大干密度1.64g/cms,最优含水率20.3%。pH值7.6~8.7,土中SO₂-含量0.43g/Kg~2.63g/Kg,不具腐蚀性,易溶盐总量为0.460%~0.312%,为非盐渍土。料场上路桩号为K5+000,运距为5km。TL3号土料场位于路线支线AKO+000北3km处荒地,岩性为低液限粉土,呈松散状,土黄色,稍湿,储量5×104m3。土料击实后最大干密度为1.77g/cms,最优含水量为14.7%;易溶盐含量低,为0.38~0.42%,为亚硫酸盐弱盐渍土,可作为公路路基填筑料。料场上路桩号为AKO+000,平均运距为5km。5.1.2.3工程用水及用电工程用水可抽取路线附近的灌溉渠道水,水质好,无腐蚀;考虑到路线比较长,建筑物多的特点,电力供应拟采用自发电,也可与路线就近的村镇协商,从电网引电。5.1.2.4其他材料施工中所用石油沥青由克拉玛依供应,平均运距460km;钢材、水泥由博乐市购买,平均运距25km;油料及其他所需从项目团场购买,平均运距15km。本工程所需材料均可通过现有国、省、团场已有道路运输,进入工程施工区,运输条件较好,不需架设临时施工便桥。5.1.3社会环境条件5.1.3.1沿线村镇居民点农五师托保公路分布于84团,公路沿线经过村镇居民点众多,主要为各团团部和主要连队。根据国家相应等级公路的性质和功能作用,在保证路线总方向的前提下,结合当地村镇发展规划和考虑团场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处理好路线与村镇居民及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与配合的问题,为团场职工出行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5.1.3.2拆迁建筑物农五师托保公路路线大部沿原有公路布设,无拆迁的建筑物。5.1.3.3农林布置对公路选线的制约程度和土地征用难度农五师托保公路全线用地29.28hm,其中:占用原有路基11.26hm,占总面积的38.45%,占用荒地3.62hm,占总面积的12.38%,占用草地14.4hm2,占总面积的49.17%。公路用地均为农五师所属土地,由于本项目属于公益事业,团场可受益,故占用土地问题已获得农五师土地管理部门的承诺和许可,土地征用可经协商合理解决,不会对公路路线方案产生影响。5.1.3.4拟建公路与国、省道衔接状况拟建的农五师托保公路没有与国、省道衔接。5.2路线方案选择5.2.1总体布线原则在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中,曾与项目团场主管领导及农五师交通局领导多次协商,现场踏勘,对重点路线位置及交叉口位置达成共识,在不影响路线总体方案的前提下,制定出一下布线原则:a.依据路线等级标准,尽量采用较高指标;b.尽量利用原有路基,利用满足要求的构造物;c.重视环境保护,不破坏周围植被,回避居民集中区,降低污染,减少拆迁工程数量;d.尽量少占良田、林带,减少对水利设施和条田的切割;e.处理好公路与沿线重要建筑物关系,避免互相干扰;f.避免通过不良地质路段,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工程投资;g.路线长度相差不大时,沿线受益单位最多。5.2.2路线方案比选路线的起终点和中间主要控制点确定之后,选择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路线最佳方案至关重要。根据前述公路沿线的自然气候、工程地质、社会环境影响和布线原则,路线基本上沿现有简易公路布设。现有的路线不但贯穿沿线连队,而且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检验,大部分路线较为合理,结合项目团场领导的意见,确定路线基本上沿现有简易公路布设的方案。路线较简单,不存在路线方案比选的问题。5.2.3推荐方案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托保公路主线起点位于84团团部(托里),自南向北经过值班连,终点位于保尔德电站,主线长18.6km;支线A起点位于84团7连,终点位于84团8连,支线A长3.8km;支线B起点位于84团团部,终点位于84团皮革厂,支线B长2km。建设路线总长24.4km。5.3路面设计方案5.3.1设计原则、依据路面结构设计根据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自产材料、累计当量轴次和方便施工、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依据沿线地质岩性及其力学指标,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设计,结构层的厚度应用专用沥青路面设计程序进行计算,采用设计弯沉值控制,尚需满足防冻厚度的要求。5.3.2路面结构层方案根据公路等级确定路面类型,农五师托保公路等级为四级,路面宽6m,路面横披1.5%,面层采用3cm沥青表面处治,设计年限为8年,自然区划为VI,路基为干燥型,土基回弹模量E=35Mp,累计当量轴次依据交通分析及预测为8万次。经过综合考虑,计算、拟定两种路面结构层方案,分别为方案I和方案Ⅱ,比选见表5-2。推荐方案:方案I的结构层为: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3cm(摊铺法施工)。基层:级配砾石基层厚12cm。底基层:天然砂砾底基层厚20cm。比选方案:方案Ⅱ的结构层为: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3cm(摊铺法施工)。基层:二灰砂砾基层厚12cm。底基层:天然砂砾底基层厚15cm。根据农五师托保公路的实际工程条件,从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比较,相同的路面面积,方案I比方案Ⅱ投资小,而且方案 I施工较方便。采用方案I是合理的,亦是可行的。故推荐方案I。路面结构方案比选表序号项目名称方案I(级配砾石基层)方案Ⅱ(二灰砂砾基层)1适用于等级较低的公路。适用于等级较高的公路。2天气的影响小。杂,对天气要求较高。3使用效果平整度一般,行车平稳。平整度好,行车舒适。4维修养护维修养护一般容易。维修养护较为容易。5单位投资57.73元/平方米76.55元/平方米5.4路基设计方案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6.5m,其中行车道2X3米,路肩2X0.25m。路拱横坡为1.5%。根据地形、地貌,路基土组、水文气象资料,结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当地经验,路基边坡均采用直线形边坡,坡率设置为:路堤边坡坡度采用1:1.5。项目区干旱少雨,路基自身稳定较好,在路基施工中可保留刷坡土方,不在另设防护工程。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的料场,本路线路基均采用指定料场的料进行填筑,严格控制砂砾石的级配,保证压实度,使路基顶面达到设计强度。对于路线中无路基和荒地的路段基底应清除0.3m~0.5m厚腐殖质土及杂草,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 §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岩的制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出现分异性。物,山前为洪积冲积物,平原是冰水沉积物,山地丘陵为黄土状物和和水成土,可分为亚高山草甸图、盐土、沼泽土、风沙土四个土沿线野生植物有木本、草本两大类。木本植物类有银杏、云杉、精河杨、胡杨、沙棘、沙枣、白腊、梭梭、枸杞等;草本植物类有岌岌草、芦苇、碱篷、狗尾草、苦豆子等;中草药有桑椹、红花、甘草、薄荷、车前子、大芸、黄莲等。雨、春雪融化情况下存在不同程度地水土流失。本工程建设期间,在料场开挖、推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破坏一些地表植被,从而削弱抗风蚀能力,若料场不及时回填、平整,即有可能为风蚀提供条件,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工程在施工中产生的弃土物质来源,不及时处理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a.加强水土保持的法制宣传,有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加强水土保持b.在公路沿线进行绿化,不仅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且可创造一个和谐、优美、舒适的行车环境。绿化树种可选择杨、榆、柳、白腊等,最好是林、草相结合;c.完善排水设计,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d.规划设计取土、弃土场,避免破坏现有植被和水土流失。6.1.1.3野生动物拟建公路附近的野生动物有狐狸、水老鼠、獭、刺猬、黄鼠狼、野兔、布谷鸟、猫头鹰、白鹭、喜鹊、蝙蝠、燕子、野鸭、呱呱鸡、蛇等。6.1.2社会环境农五师地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水土、光热资源丰富。不仅是兵团粮、棉、糖等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而且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该师所辖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总面积为313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4.59万公顷,已垦农田4.6万公顷。近年来大力发展开发了节水喷灌农业,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全师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玉米、甜菜、油葵、黑瓜籽、枸杞等,垦区东部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畜产品有牛、羊、猪、马、骆驼、奶、皮、毛等。矿产资源以石灰石、碰硝、石墨、水晶盐等最为丰富。垦区交通、通讯、电业发展迅猛,欧亚大陆桥横卧辖区东部,铁路、公路可直通欧亚各国,通讯已进入全国自动化网络,现有26座水电站,一座火力发电厂,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新建工业由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火电厂、油脂厂、油化厂、水泥厂、肉联厂、棉纺厂均具备现代化生产规模。6.1.3大气、噪声环境现状6.1.3.1大气环境农五师托保公路所经过的区域大部分为荒地和农业种植区,评价区内工矿企业较少,大气污染主要为汽车尾气,废气排放量较小,空气受污染程度较轻。公路现有噪声源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受其影响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路线所经过的人口较密集的项目团场的连队和村舍。其他路段绝大部分为空旷荒地或农田。新、改建公路沿线的声环境现状质6.2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6.2.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2.1.1工程占地对土壤植被影响(1)永久性占地拟建的农五师托保公路全线用地29.28hm,其中:占用原有路基11.26hm₂,占总面积的38.45%,占用荒地3.62hm₂,占总面积的12.38%,占用草地14.4hm,占总面积的49.17%。工程新占用土地面积很少,工程实施对农、林业损失较少,以上永久占地损失可同农五师土地管理部门协商补偿解决。本工程临时占地包括取土料场,施工临时便道、施工材料堆放以及其它临时设施占地等,这些临时性占地均位于荒地中,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随着施工结束,应注意对料场的平整和人工绿化工作,自然植被可得以恢复。6.2.1.2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工程区为带状分布,工程实施后对评价区现有动物的栖息环境没有多大改变,它们仍可在原地繁衍生息,影响甚微。6.2.1.3公路建设引起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期间,在料场开挖、推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破坏一些地表植被,从而削弱抗风蚀能力,若料场不及时回填、平整,即有可能为风蚀提供条件,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工程在施工中产生的弃土、弃渣也为风蚀提供了物质来源,不及时处理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来看,这种水土流失仅限于轻度侵蚀。6.2.2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本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条件,行车距离及时间将缩短,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交通事故,将大大加速团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对早日实现小康有着重大作用。本公路的建设对增加农五师综合实力,保进兵、地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3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6.3.1路线方案的对策在公路选线设计时合理采用技术标准,用适宜的平、纵指标,避免设置急弯、陡坡;选线多利用老路,少占现状荒地;取土设计应充分利用现状的土包、料场及渠道挖方等,以减少本公路建设对周围地貌的破坏;采用适宜的路基填筑高度,以减少占地面积。6.3.2水土保持方案a.根据公路沿线具体情况,严格划定取土料场,料场选择严禁占用耕地,同时要避开生长较好的荒漠植被区;b.施工期必须有计划地在规划范围区取土;c.加强施工人员水土保持教育,限定施工机械行驶路线,严禁肆意乱压碾、任意破坏周围植被;d.施工结束后,应立即根据具体情况对取土场加以平整处理。6.3.3绿化恢复植被对策在公路两侧能进行绿化的地方种植林带是公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对减少大气污染,降低噪音,调节公路两侧的小气候,增强公路两侧的排水、防风及美化环境都至关重要。6.3.4其他对策a.施工噪声防治措施:为了使公路沿线团部、个别居民点有一个良好的夜间休息环境,对敏感区域内建议自当日20时至次日8时停止施工,并合理安排此段的施工期。b.施工扬尘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生态的影响,尽可能采用洒水降尘方法。 §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1投资估算7.1.1工程概况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路线全长24.4km,四级公路。路基宽6.50米,路面宽6.00米。路面为3cm厚沥青表面处治。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本次工程估算主要工程数量为:建设长度24.4km,平均每公里土石方为3.017千ms;沥青表面处治149.4千m;涵洞20道;平面交叉12处;公路用地29.28hm2。工程总投资2086.69万元,平均每公里投资85.52万元。7.1.2投资估算7.1.2.1估算编制依据(1)交通部交工发[1992]65号通知公布的《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概算定额》。(2)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通知公布的《公路基本建设(3)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2号通知公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预算、概算编制办法》。(4)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0号通知公布的《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5)新疆公路工程估算编制若干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新交综[2008]2号通知公布的《新疆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补充规定》。(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工程定额站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乌鲁木齐地区公路工程材料供应价格表》。(7)本工程建设地点为博乐境内,海拔高度2000米以下,人工工资按32元/工日。钢筋由石河子市采购,水泥农五师水泥厂采购,石油沥青由克拉玛依采购,汽、柴油由当地加油站采购,砂石料从当地专业料场采购。7.1.2.2估算总投资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为2086.69万元,平均每公里投资85.52万元,人工54982工日,钢材10t,原木11ms,锯材6ms,水泥277t,石油沥青946t。7.2资金筹措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国家投资976万元,占总投资46.77%,其余为师、项目团场自筹,共计1110.69万元。 §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路线全长24.4km,根据工程项目区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材料来源、交通运输等条件,结合资金筹措,材料供应,施工技术力量等因素,综合分析工期、质量、造价等要求,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项目区地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冻胀时间在12月至次年3月初,这一气候特征对施工有一定影响;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基较湿的路段,施工前应先作好排水处理;公路沿线处在农业灌区之中,灌排渠道较多,桥涵工程量大;线路多,比较分散,工程量大,工期短,必须加强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组织,选好施工队伍。8.2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及资金情况,确定施工方案。1.路基土石方填筑,由正规施工企业(有建造相应等级公路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项目团场可以组织自己人力、机械进行土方拉运,师可给予适当的补助。路基填筑要达到相应的设计质量。2.路面工程及建筑物工程,应实施招标,选择具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路面工程施工所需机械为:推土机、挖掘机、自卸汽车、拖拉机、压路机、振动碾、养脚碾、平地机、沥青洒布车等专业设备。沿线桥涵及设施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8.3施工组织该公路路线较长,工程量较大,比较适宜机械化施工。为确保工程按质、按期顺利完成,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工作。项目实施严格按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理管理制”为中心内容的五大制度。项目实施前,应通过招标、投标形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信誉好、施工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施工任务,并根据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施工强度,一个团场选择一家施工单位承担通营公路施工任务,以确保工程按期顺利完工;工程施工中,监理单位对施工的每道工序应认真检测,严格控制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项目法人对工程管理负全责,处理好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公路建成后成为造福于垦区人民的康庄大道。8.4保通方案本工程公路等级低,项目团场内部机耕道分布较多,车辆可通过团场的机耕便道、通(县)团场公路临时绕行,故不另外设计。8.5招标方案8.5.1编制的依据(1)《招投标法》(2)国家计委2001年9号令(3)新兵办发[2001]55号文件(4)国家及自治区有关招标法规8.5.2招标范围本工程的招标范围是通营公路的工程监理、部分建筑及安装工程、设备购置等。按一个标段划分。8.5.3招标的组织形式招标的组织形式有自行招标和委托招标。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建设方采用委托招标。8.5.4招标的方式招标的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由于工程规模较大,项目区技术信息落后,采用公开招标。8.5.5不采用招标方式根据国家计委2001年9号令第五条,勘察设计可以不采用招标方式,直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设计。通营公路工程招标基本情况表分类招标范围不采用式部分全部自行公开(万元)√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8.6建设工期及实施计划根据当地建设条件,结合资金筹措和施工技术力量,初步拟定本工程施工期为7个月,即2010年4月~2010年10月。总工期为7个月。施工计划安排是: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至2010年10月交付使用。路基土石方利用团场农用机具,配合专用机具进行施工,路面面层采用摊铺法施工。2010年4月至2010年6月15日完成全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及桥涵施工,历时2.5个月,2010年6月15日至7月整修路基,完成路面面层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历时1.5个月。2010年8月至9月完成路面面层铺筑,历时2个月,2010年10月完成沿线设施施工任务,历时1个月,工程总计耗时7个月。工程施工以先易后难,分段施工等方式进行作业,以确保按期完工。工程完工后,需通过检查验收后移交业主,投入正常运行。 §兵团农五师2010年度通乡(营)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9.1项目概况参数选择与确定9.1.1项目的地位和作用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路线全长24.4km,四级公路。路基宽6.50米,路面宽6.00米。路面为3cm厚沥青表面处治。该公路建成后,加速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对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9.1.2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条件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路线全长24.4km,为满足当地交通量不断增长的需要,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对该公路进行设计。9.1.3施工工期安排该项目施工期2010年4月-2010年10月完成路基工程、桥涵工程、路面工程和沿线交通设施等全部工程。9.1.4计算期计算期包括本公路的建设期和建设后的运行期,建设期1年,计算期为21年,基准点定在建设期的年初。9.1.5评价方法a.评价依据(1)《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人民交通出版社);(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该道路没有营业收入,故不作财务评价,只针对公路修建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评价。b.评价参数;社会折现率8%、影子汇率1.08、贸易费用率6%、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1、货物运输影子价格换算系数为1.26。主要材料影子价格根据规范计算而得,项目残值取工程费用的50%,以负值计入工程费用。c.交通量测算农五师托保公路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