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专用检查项(选项)一级目录二级目录隐患代码客观描述隐患负面表述隐患整改标准参考依据隐患整改标准图片隐患类别隐患等级判定标准监管部门(主管部门)是否违法(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1、基础管理AZ1801011、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向安监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未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未向安监部门备案第十条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建设项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并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制度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022、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企业未取得许可证或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第七条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且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予以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七条证照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033、安全设施由取得施工资质的单位施工安全设施由未取得施工资质的单位施工第十八条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证照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044、办理登记手续未办理登记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章证照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055、变更登记事宜应在相关时间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企业发生变更登记事宜,未在相关时间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章证照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066、对新入职从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未对新入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第十二条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二条制度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1、基础管理AZ1801077、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八条人员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088、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详细、准确记录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二十二条制度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099、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测等;建立安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未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测等;未建立安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八十八号)第三十六条制度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1010、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未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第四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八十八号)第四十条制度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1111、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第四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八十八号)第四十一条制度管理重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1、基础管理AZ18011313、在危险性较大的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13、未在危险性较大的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八十八号)第三十五条标志标线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AZ18011414、消防安全标志应设在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醒目的位置14、安全标志被杂物遮挡6.1消防安全标志应设在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醒目的位置。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得有妨碍公共视读的障碍物。《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第6.1条消防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11515、建筑的耐火等级应符合要求15、建筑的耐火等级不符合要求参见3.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3.2条消防重大《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35181-2017)第7.9.1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11616、正确设置安全标识16、安全标识设置不正确5.12在下列区域应相应地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当心火灾――易燃物”、“当心火灾――氧化物”和“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等标志:a.具有甲、乙、丙类火灾危险的生产厂区、厂房等的入口处或防火区内;b.具有甲、乙、丙类火灾危险的仓库的入口处或防火区内;c.具有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等的防火区内;d.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区内;e.民用建筑中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存放、使用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的商店、作坊、储藏间内及其附近;f.甲、乙、丙类液体及其他化学危险物品的运输工具上;g.森林和矿山等防火区内。《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第5.12条标志标线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2.办公、休息场所AZ1802011、根据规范要求设置办公室、休息室位置办公室、休息室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3.3.5、3.3.9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办公室、休息室等严禁设置在甲、乙类仓库内,也不应贴邻。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丁类仓库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3.3.5条、第3.3.9条消防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2022、员工宿舍不得设置在厂房、仓库内员工宿舍设置在厂房、仓库内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消防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是3、总体布置AZ1803011、设在山坡或山脚的工厂,应采取防止山洪、泥石流等措施1、设在山坡或山脚的工厂,未采取防止山洪、泥石流等措施。3.0.13山区建厂,当厂址位于山坡或山脚处时,应采取防止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的加固措施,应对山坡的稳定性等作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报告。《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3.0.13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3022、山区建厂应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2、未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3、总体布置AZ1803033、江、河、湖、海水域严禁作为废料场3、废料场污染水体4.6.4、4.6.5江、河、湖、海水域严禁作为废料场。当利用江、河、湖、海岸旁滩洼地堆存废料时,不得污染水体,阻塞航道,或影响河流泄洪,并应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4.6.4条、第4.6.5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3044、废料场及尾矿场的规划,应符合规定4、废料场级尾矿场的设置不符合要求4.6.2废料场及尾矿场的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位于居住区和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2.与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等的规定;3.含有有害有毒物质的废料场,应选在地下水位较低和不受地面水穿的地段,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和其他防止污染的措施;4.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料场,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在远离城镇及居住区的偏僻地段;2)应确保其地面及地下水不被污染;3)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的有关规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4.6.2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3055、平面布置应采取防止高温、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害的安全保障措施5、平面布置未采取防止高温、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害的安全保障措施5.1.7总平面布置应采取防止高温、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害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的规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5.1.7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3.总体布置AZ1803066、架空线路不应跨越可燃材料建造的屋顶及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类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贮罐区6、架空线路跨越可燃材料建造的屋顶及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类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贮罐区8.3.4架空电力线路的敷设,不应跨越用可燃材料建造的屋顶及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类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贮罐区。其布置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的有关规定。《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8.3.4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3077、可燃性、爆炸危险性及有毒性介质的管道不应穿越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装置、辅助生产及仓储设施、贮罐区等7、可燃性、爆炸危险性及有毒性介质的管道穿越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装置、辅助生产及仓储设施、贮罐区等8.1.7具有可燃性、爆炸危险性及有毒性介质的管道,不应穿越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装置、辅助生产及仓储设施、贮罐区等。《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第8.1.7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3088、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不得排放8、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3.0.9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严禁采用渗井、渗坑、废矿井或用新鲜水稀释等手段排放。《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3.0.9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4.粉体AZ1804011、粉粒状物料应采取防扬散措施粉粒状物料未采取防扬散措施3.0.12对粉粒状物料、有害物料、固体废物和废液等在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时,应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雨淋和防渗漏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3.0.12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4022、物料在破碎和筛分过程中产生粉尘的部位,应密闭并配备通风除尘装置物料在破碎和筛分过程中产生粉尘的部位,未配置通风除尘装置4.1.1物料在破碎和筛分过程中产生粉尘的部位,应密闭并配备通风除尘装置。《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1.1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4033、粉料应储存在专用的料库中,不应露天堆放粉料露天堆放4.2.4粉料应贮存在专用的料库或料仓中,不应存放在露天或棚下。《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2.4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4、粉体AZ1804044、袋装粉料拆包、倒包应设置吸尘装置袋装粉料拆包、倒包未设置吸尘装置4.2.3袋装粉料的拆包和倒包作业,应采用带吸尘装置的拆包和倒包机。《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2.3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4055、料仓进料应有泄压除尘装置,卸料点应设排风罩料仓进料未设置泄压除尘装置4.2.5料仓进料应有泄压除尘装置,卸料点应设排风罩。《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2.5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4066、落砂、清砂作业应设置除尘器落砂、清砂作业未设置除尘器落砂机等设备所产生的粉尘,应采用袋式除尘器净化。清理滚筒、喷(抛)丸清理室和喷抛联合清理室等设备所产生的粉尘,应采用袋式除尘器净化。《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3.1条、第4.3.2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4077、磨削、切削设备应设置除尘装置磨削、切削设备未设置除尘装置4.4.1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的磨削和切削设备,其除尘装置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干磨床和砂轮机应采用袋式除尘器,铸铁件切削机床可采用高效旋风除尘器;2.木工机床产生的刨花和木屑等经大块木屑收集器沉降后,应采用木工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二级除尘或木工旋风布袋一体化除尘器除尘。《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4.1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4088、冶炼设备应设置除尘净化装置冶炼设备未设置除尘净化装置4.5.1、4.5.2、4.5.3冲天炉的烟尘净化,应采用袋式除尘器;烟气应经冷却后进入除尘器,当烟气温度较低时可直接采用耐高温滤料的袋式除尘器。炼钢电弧炉的烟尘净化,应采用袋式除尘器;当排烟方式采用炉内排烟时,烟气应冷却。刚玉冶炼炉的烟尘净化,应采用袋式除尘器,并应在袋式除尘器前设火花熄灭装置。《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5.1条、第4.5.2条、第4.5.3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4、粉体AZ1804099、爆炸危险的除尘系统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爆炸危险的除尘系统未采取防爆措施有爆炸危险的粉尘,其通风除尘系统必须采取防爆措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9.6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41010、蓄电池生产及废旧蓄电池回收过程产生的含铅烟尘的净化部位,设置除尘装置、设置净化装置蓄电池生产及废旧蓄电池回收过程产生的含铅烟尘的净化部位,未设置除尘装置、未设置净化装置4.5.4蓄电池生产及废旧蓄电池回收过程产生的含铅烟尘的净化,应符合下列规定:1.产生含铅烟尘的部位应进行密闭生产;2.铅烟应采用静电除尘或袋式除尘加湿法除尘;3.铅尘应采用布袋除尘、旋风除尘或湿法除尘;4.含铅烟和铅尘的废气应采用液体吸收法进行预处理,并应根据含铅烟尘的性能、粒径、形态等,采用袋式除尘;滤袋应采用覆膜滤料或复合纤维滤料;5.当一级除尘不能达到排放标准时,应采用二级或多级净化。《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4.5.4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5.废气AZ1805011、硫酸阳极氧化、镀铬、镀锌、镀铜、镀镍、发蓝铅蓄电池的极板化成和酸洗槽等产生的酸雾,应进行净化硫酸阳极氧化、镀铬、镀锌、镀铜、镀镍、发蓝铅蓄电池的极板化成和酸洗槽等产生的酸雾,未采取净化措施5.1.1硫酸阳极氧化、镀铬、镀锌、镀铜、镀镍、发蓝铅蓄电池的极板化成和酸洗槽等产生的酸雾,应进行净化。《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5.1.1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5022、脱硫机制备应设置计量装置和脱硫机浆浓度控制装置脱硫机制备未设置计量装置和脱硫机浆浓度控制装置5.2.5脱硫剂制备与输送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脱硫剂的制备,应设置计量装置和脱硫剂浆液浓度控制装置。《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5.2.5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5033、每台工业锅炉或窑炉,应配置一套脱硫装置吸收系统合用一套脱硫装置5.2.6吸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台工业锅炉或窑炉,应配置一套脱硫装置。《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5.2.6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5.废气AZ1805044、工业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系统,不应设烟气旁路烟气系统设烟气旁路5.2.8工业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系统,不应设烟气旁路。《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5.2.8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5055、热力燃烧法净化沥青烟时,应采取安全措施热力燃烧法净化沥青烟时,未采取安全措施5.5.3用热力燃烧法净化沥青烟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利用燃烧释放的热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5.5.3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5066、静电除雾装置净化沥青烟气,应采取防沥青固化的措施静电除雾装置净化沥青烟气,未采取防沥青固化的措施5.5.4采用静电除雾装置净化沥青烟气时,应采取防止沥青固化的措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5.5.4条电气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5077、产生油雾的机床应设置油雾净化装置产生油雾的机床未设置油雾净化装置5.6.1、5.6.2产生油雾的机床,应配置油雾净化装置。当车间有多台产生油雾的机床时,应设置可循环净化房间空气的油雾净化装置。《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5.6.1条、5.6.2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6.废水AZ1806011、液压传动、发动机试验和油料输送设备的专用油管沟应设置集油坑及收油装置液压传动、发动机试验和油料输送设备的专用油管沟未设置集油坑及收油装置6.2.1液压传动、发动机试验和油料输送设备的专用油管沟,应在沟底最低处设置集油坑及收油装置,管沟积水应除油后排入厂区排水系统。《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6.2.1条机械设备一般否AZ1806022、油库、净油站、油料加工场所和使用油量较大的生产设备等应设置专业的集油设施油库、净油站、油料加工场所和使用油量较大的生产设备等未设置专业的集油设施6.2.2油库、净油站、油料加工场所和使用油量较大的生产设备,其周围应有专用的集油设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6.2.2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6033、设置隔油池和浮油回收设施未设置隔油池和浮油回收设施6.2.3发动机试验、空气压缩机和热处理等产生的含油废水,应就近设置隔油池和浮油回收设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6.2.3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6、废水AZ1806044、乳化液废水,应进行除渣、破乳、除油和水质净化处理乳化液废水未经出来排放6.3.5乳化液废水,应进行除渣、破乳、除油和水质净化处理。《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6.3.5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6055、发生炉煤气洗涤的废水应采取防止焦油、悬浮物等积聚的措施发生炉煤气洗涤的废水未采取防止焦油、悬浮物等积聚的措施6.8.1发生炉煤气洗涤废水应经凝聚、沉淀、除油和冷却处理后封闭循环使用,并应采取防止焦油和悬浮物等积累的措施。煤气站的各种水封用水,应封闭循环使用。《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6.8.1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6066、绝缘材料生产废水,应按水质设计排放和废水处理系统绝缘材料含有废水未设置除油设施6.9.2绝缘材料生产废水,应按水质设计排放和废水处理系统。高浓度含酚废水,宜设置专用系统进行回收处理或预处理。精制油、油漆生产车间和地下库等废水,应设置除油设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6.9.2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7、噪声AZ180701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设备采取噪声控制措施设备未采取噪声控制措施7.1.1工厂设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有关规定,对下列场所或噪声源采取噪声控制措施:1、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水压机车间、冲压车间、金属结构车间、木工车间和钢球车间等生产车间;2、空气、氧气等气体压缩站、煤气站、冷冻站、锅炉房、风机房、柴油发电机房、试验站及各类高噪声产品实验室等站房及实验室;3、 试验场、冷却塔、除尘风机、落锤、机动车辆和火车等其他噪声源。《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7.1.1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7022、管道穿过高噪声的车间时应采取密封隔声措施管道穿过高噪声的车间时未采取密封隔声措施7.2.4管道穿过高噪声的车间、站房和试验室围护结构时,其四周的缝隙,应作密封隔声处理。《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7.2.4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7、噪声AZ1807033、设备隔声罩和隔声间应设置消声功能的通风散热装置设备隔声罩和隔声间未设置消声功能的通风散热装置7.2.5设备隔声罩和隔声间,应设置具有消声功能的通风散热或通风换气装置。《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7.2.5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7044、设备应安装消声器,隔声设施需符合要求设备未安装消声器或隔声设施不符合要求7.4.5、7.4.6、7.4.7鼓风机和引风机,应安装进风和出风消声器。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隔声罩采取金属结构时,墙板应采用隔吸声结构,并应采用隔声检修门和观察窗。气体压缩机,应在机组进和排气管路上安装消声器或消声坑。输气管道应进行阻尼隔声处理,在气体放空装置上应安装消声器。柴油发电机房,机组应安装进、排风消声器;在机组排烟管道上应安装抗性消声器或以抗性为主的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在机房内应布置吸声体,并应采用隔声门窗。《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7.4.5条、第7.4.6条、第7.4.7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7055、产生强振动的机械,应设置隔振设施产生强振动的机械,未设置隔振设施7.4.5、7.4.6、8.0.6产生强烈振动的机器,当其振动对周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隔振措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7.4.5条、第7.4.6条、第8.0.6条作业环境一般否8、危险场所AZ1808011、酸和碱物料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滴漏和泄漏的措施酸和碱物料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未采取防止滴漏和泄漏的措施6.4.1生产工艺中采用的酸和碱物料,应采取避免运输、贮存和使用等过程中的滴漏和事故泄漏的措施。《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6.4.1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8022、危险废物应在其收集、贮存的设施场所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场所未设置危险废物标识9.0.6危险废物应在其收集、贮存的设施场所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的有关规定贮存。《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894-2013)第9.0.6条标志标线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8、危险场所AZ1808033、产生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冲洗设施或未设保护层或者未设置废水收集系统产生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的工作场所未设置冲洗设施或未设保护层或者未设置废水收集系统6.1.2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高毒物质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6.1.2条应急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8044、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应设置泄险沟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未设置泄险沟6.1.3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6.1.3条应急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8055、室内的通道应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整洁杂物堵塞室内通道3.2.9室内的通道应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整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2.9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8066、可能产生或毒物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冲洗喷淋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泄险区、风向标等可能产生或毒物的工作场所,未设置冲洗喷淋设备,未设置应急撤离通道,泄险区、风向标等6.1.7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泄险区应低位设置且有防透水层,泄漏物质和冲洗水应集中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6.1.7条标志标线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8077、化学系灼伤及皮肤黏膜吸收引起中毒的工作地点和车间应设置应急处理设施或应急救援物品化学系灼伤及皮肤黏膜吸收引起中毒的工作地点和车间未设置应急处理设施或应急救援物品8.3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黏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应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8.3条应急管理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9、危险场所AZ1809011、楼梯始级应有设置安全警示楼梯始级未设置安全警示3.2.10在楼梯始级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2.10条标志标线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9022、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事故照明、应急照明,高度低于2.5m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安全电话供电主控制室、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未设置事故照明;低于2.5m的电缆夹层、隧道等未采用安全电压供电3.2.8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主控制室、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必须设有事故照明。工作地点应配有应急照明。高度低于2.5m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安全电话供电。《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2.8条电气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9033、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应采取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未采取防护措施3.2.12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敷以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有牢固的临时围栏,并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2.12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9044、高出地面、平台1.5m,需经常操作的阀门,应设置便于操作的梯子或平台高出地面、平台1.5m,需经常操作的阀门,未设置便于操作的梯子或平台3.2.14所有高出地面、平台1.5m,需经常操作的阀门、必须设有便于操作,牢固的梯子或平台。《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2.14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9055、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装设栏杆。栏杆的高度应符合要求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未装设栏杆或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3.2.13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mm高的脚部挡板。离地高度高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应低于1200mm,如在检修起脚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并设有明显警告标志。并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装回。《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2.13条作业环境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十八)其他一般工业企业专用检查指引9、设备防护AZ1809066、电缆孔洞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电缆孔洞未采用防火材料封堵3.2.24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堵,并沿两侧一定长度涂以防火涂料或其他阻燃物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2.24条消防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9077、机械设备转动部位应设置防护装置机械设备转动部位未设置防护装置3.4.1机器的转动部分必须装用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装备,露出的端轴必须设有护盖,子啊机器设备断电隔离之前或在机器转动时,禁止从靠背轮和齿轮上取下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4.1条机械设备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09088、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未设接地3.5.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应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第3.5.1条电气一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10、仓库AZ1810011、仓库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仓库防火间距要求仓库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参考3.5仓库的防火间距《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3.5条消防重大《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35181-2017)第6.2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否AZ1810022、危险化学品仓库应经公安部门批准危险化学品仓库未经公安部门批准4.2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化学危险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化学危险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品贮存仓库。《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第4.2条仓库管理一般公安部门否AZ1810033、中间仓库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中间仓库储量超过国家标准3.3.6、3.3.7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宗贸易薪酬管理办法
- 山西重大活动管理办法
- 2025年综合类-上海住院医师麻醉科-神经内科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地产策划日常管理办法
- 岑溪林木采伐管理办法
- 2025年电建公司专业技能考试-建筑D级专工岗位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题合辑)
- 员工回扣管理办法细则
- 城市小区住宅管理办法
- 2025年环保气象安全技能考试-含硫污水汽提装置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 料质检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高压安全知识培训
- 护士长岗位胜任力培训心得
-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警察警械使用培训课件
- 燃气管道施工重点难点及安全措施
- 2025年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 空间低温润滑技术-洞察及研究
- 意式极简全案设计
- 2025年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公众参与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