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新高考模考好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汉高专任萧何关中事。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鲍生谓何日:“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
孙昆第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吕后用萧何计诛韩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
百人。诸君皆贺,召平独吊。日:“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
被矢石之难,而益封君置卫,非以宠君也,以今者淮阴①新反,有疑君心。愿君
让封勿受,悉以家财佐军。”何从之,上悦。
其秋繇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日:“为上在军,拊循勉百
姓,悉取所有佐军,如陈缔②时。”客又说何日:“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
国,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尚复孳孳得民和上所
为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贯贷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
何从其计。上还,百姓遮道诉相国,上乃大悦。
(节选自《智囊•术智部》)
材料二: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决大
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
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
当大难之冲,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③者,谁
乎?已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已为难首,择其至
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
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④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注]①淮阴:淮阴侯韩信。②陈新:汉十年造反,遭汉高祖平叛。③七国之
难:汉景帝即位后,采用御史大夫晁错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提议,
从而引发了诸侯国的叛乱。④重:难。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
案标号涂黑。
得百姓A心十余年矣B尚复孳孳得民C和D上所为E数问君F畏君G倾动关中。
【参考答案】BDF
【解析】句意:十多年来深得民心,现在还在勤勉不懈地为百姓谋福。皇上
之所以多次派使者慰问相国,就是担心相国在关中谋反。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吊,文中指忧虑,与《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中“吊”词义不
相同。
B、被,文中指遭受,与《促织》“闻妻言,如被冰雪”中“被”词义相同。
C、“乃为自全之计”与《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两句中“乃”词义相同。
D、“欲求非常之功”与《鸿门宴》“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两句中“非常”
用法不相同。
【参考答案】B
【解析】A、正确。忧虑/慰问。句意:唯独召平向萧何表示忧虑之意。/孤身
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B、“词义相同”错误。遭受/覆盖。句意:
没有遭受战场上的急难。/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覆盖上冰雪一样;C、正确。
均解释为“竟然”。句意:竟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
D、正确。非同寻常的/意外的变故。句意:如果想要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是
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与项羽在京、索一带相持不下时,屡次派遣使者慰劳镇守关中的萧何,
鲍生认为是因君王对属臣心存疑虑。
B、粽布叛变,高祖御驾亲征,萧何像陈猫叛乱时一样,在后方强购百姓的田
地,贬损自己的声望,使得高祖安心。
C、苏轼认为大禹治水,事先就预料到工程有决堤等可怕祸患发生,所以他能
从容治理,体现出超绝的才能和意志。
D、苏轼认为七国力量强大,晁错却突然想削弱他们,导致他们叛乱;即使没
有袁盎进谗言,晁错也会遭杀身之祸。
【参考答案】B
【解析】“萧何像陈辅叛乱时一样”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可知,萧何准备
采取上次皇上讨伐陈缔叛变时的相同做法,即在后方鼓励人民捐献财物支援前
方;可后被人劝说,为了保全性命,故意低价强购百姓的田地,从而贬损自己的
声望,使皇上安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今者淮阴新反,有疑君心。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财佐军。
(2)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
【参考答案】
(1)因为现在淮阴侯的谋反刚被平息(或“因为现在淮阴侯刚刚谋反”),(所
以皇上)也怀疑相国的忠心。我建议相国恳辞封赏不受,并把家中财产全部捐出
充作军费。
(2)按情理来说(从情理上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
又难于反对他的建议。
【解析】
(1)“以”,因为;“新”,刚刚;“让”,辞让;“悉”,全、都。
(2)“以”,按照;“固”,本来;“难”,以……为难。
14、学习小组围绕“自全之计”展开了讨论,请从萧何、晁错中任选一位人
物,结合其事迹写一则人物短评。
【参考答案】
示例:选萧何。萧何听取建议,率领子弟和君主并肩作战,辞让赏赐并以家
财充军,主动贬损声望,从而消除了皇上的疑虑,保全身家性命。萧何善听良言,
懂得进退取舍、明哲保身之智。
示例:选晁错。晁错于祸患安危中,让皇帝亲征,而自己留守,结果被忠臣
义士愤恨,被小人离间致死。晁错欲求功业却缺乏临危不惧的君子担当。
【解析】人物短评属于文学评论的一种,是指对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人物
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是非功过等进行分析评论,可以按照“引、评、析、结”
的模式进行写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汉高祖专任萧何管理关中事务。汉高祖三年,汉王与项羽在京、索一带相持
不下。汉王屡次命使者慰问镇守关中的宰相萧何,鲍生对萧何说:“今君王在战
场上奔波劳碌,之所以屡次派使者慰劳属臣,是因为君王对属臣心存疑虑啊,为
您考虑,丞相最好选派善战的子弟兵,亲自率领他们到前线和君主并肩作战。”
于是萧何采纳了鲍生的建议,汉王非常高兴。
吕后用萧何的计谋诛灭了韩信,高祖知道淮阴侯被杀的事情后,就派使臣任
命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邑民,另派士兵五百护卫兵。群臣都向萧何道贺,唯
独召平向萧何表示忧虑之意。说:“相国的灾祸从现在就栗开始啦!皇上在外率
军征战,而相国留守关中,没有遭受战场上的急难,却获赐增加封邑和护卫兵,
这并不是宠信相国,主栗是因为现在淮阴侯的谋反刚被平息,所以皇上也怀疑相
国的忠心。我建议相国恳辞封赏不受,并把家中财产全部捐出充作军费。”萧何
采纳了陈平的建议,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汉高祖十二年秋天,黑京布叛变,高祖御驾亲征。其间几次派使者回长安打探
萧何的动静,萧何对使者说:“因为皇上御驾亲征,所以我在后方鼓励人民捐献
财物支援前方,和皇上上次讨伐陈稀叛变时做法相同。"(这时)有人对萧何说:
“你灭门之日不远啦!你已经身为相国,功冠群臣,皇上没法再提升你的官职。
自从相国进入关中,十多年来深得民心,现在还在勤勉不懈地为百姓谋福。皇上
之所以多次派使者慰问相国,就是担心相国在关中谋反。相国如果想保命,不妨
低价强购百姓的田地,并且不以现金支付而以债券取代,从而贬损自己的声望。
这样皇上才会安心。”萧何又采纳了这个建议。高祖在平定黑京布之乱凯旋后,百
姓沿途拦驾上奏,控告萧何低价强购民田,高祖不由心中窃喜。
材料二: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
意志。从前大禹治水,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
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
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他们,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
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竟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
想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人是谁呢?
自己想赢得那个美名,又怎么能躲避这场患难呢?拿亲自带兵平定叛乱的极其危
险,与留守京城的极其安全相比;自己是个引发祸乱的主谋,选择最安全的事情
去做,却把最危险的事情留给皇帝去做,这就是让忠臣义士们愤怒不平的原因啊。
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
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
难的事情,但又难于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
的能够得逞。
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那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
计策。
(江苏省四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阶段联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三年秋九月,公东征布。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
月余,布将宋宪、魏续等执陈宫,举城降。太山臧霸、孙观等各聚众,布之破刘
备也,霸等悉从布。布败,获霸等,公厚纳待,遂割二州附于海以委焉。初,公
为兖州,以东平毕遛为别驾。张邈之叛【注】也,邈劫遛母弟妻子。公谢遣之,
日:“卿老母在彼,可去。”谟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
及布破,谨生得,众为逆惧,公日:“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
求也。”以为鲁相。
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睦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
屯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
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
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
属以河北事。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日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日:
“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日:“唯其才也!”
释其缚而用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日:“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
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
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
是举,吾得而用之。”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注】张邈之叛: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
背叛曹操,迎吕布为兖州牧。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
答案标号涂黑。
兖州叛A公B日C唯魏种且D不弃E孤也F及闻G种走
【参考答案】ACF
【解析】句意:兖州叛乱,曹公说:“只有魏种将来不会背叛我。”等到听
说魏种背叛逃走了。
n、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遂割二州附于海以委焉”与“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中的“委”
字含义不同。
B、“公谢遣之”中的“谢”字与“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
飞》)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C、“属以河北事”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中的“属”
字含义相同。
D、“被褐怀玉”与“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中的“被”都是通假
字且含义相同。
【参考答案】A
【解析】A、正确。托付/呈献。句意:于是分割了两个州并将其沿海之地托
付给他们。/拿着丰厚的礼物进献给楚国,表示愿意侍奉楚王;B、错误。辞谢、
辞别/告诫。句意:曹公辞谢并遣送他离开。/我栗郑重地告诫后来的人,以此为
鉴戒,千万不要忘记;C、错误。托付/类。句意:把黄河以北的事务托付给他。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D、错误。“被”通“披”,穿着/“被”通“披”,
披散。句意: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揣美玉。/屈原披散着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
一面吟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吕下邳之战,吕布亲自率军迎战曹操,曹操大破吕布,擒获了吕布的骁
将成廉。
B、当家人被张邈劫持,毕谟被曹操的理解与大度感动,但最终选择离曹投吕。
C、魏种与毕谟境遇接近,都曾离开曹操而后又被曹操活捉且被曹操委以重任。
D、同样是表达求贤若渴之意,《短歌行》较为直白,《求贤令》则更为含蓄。
【参考答案】D
【解析】“《短歌行》较为直白,《求贤令》则更为含蓄”错误,根据材料
二“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可知,《求贤令》更为直
白;《短歌行》全篇多处借用典故和比喻修辞,含蓄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可见其
更加含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湛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
(2)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参考答案】
(1)毕诺叩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曹操嘉奖他的忠心,为此感动流涕。后来
毕诺离开曹操,逃归到亲人身边。
(2)你们要帮助我显扬举用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
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解析】
(1)“顿首”,叩首;“涕”,眼泪;“亡”,逃跑。
(2)“二三子”,诸位,这里指曹操的下属们;“仄陋”,这里指地位低下
而被埋没的人才;“得”,能够。
14、材料一印证了材料二曹操《求贤令》中的哪个观点?请简要回答,并据
材料一举出两个例证。
【参考答案】印证了曹操''唯才是举”的观点,只举荐人才,不管其出身与
品德如何。
例子:①曹操擒获了吕布的手下臧霸等人,曹操接纳并厚待他们,割青、徐
二州滨海之地交付他们管理;②魏种背叛离开曹操被活捉,曹操给魏种松绑并任
用他。
【解析】
材料一通过多个具体事例充分印证了材料二曹操《求贤令》中“唯才是举”
的观点。
①根据“太山臧霸、孙观等各聚众,布之破刘备也,霸等悉从布。布败,获
霸等,公厚纳待,遂割二州附于海以委焉”可知,曹操对曾跟随吕布的臧霸等人,
不因其曾为敌忽视其才能,反而厚待并委以重任,体现了“唯才是举”;②根据
“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可知,魏种曾背叛
曹操被活捉,曹操却因其才而释其缚并任用他,充分体现了曹操“唯才是举”的
用人理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三年秋九月,曹操东征吕布。曹军进攻到下邳,吕布亲自率领驯■兵迎击。曹
操大破吕布,擒获了吕布的骁将成廉。一个多月后,吕布的部将宋宪、魏续等人
抓住了陈宫,献城投降了曹操。(之前)太山臧霸、孙观等各自聚集军队,吕布
攻破刘备后,臧霸等人全都服从了吕布。吕布被击败后,曹操接纳并厚待他们,
于是分割出青、徐二州滨海之地交付他们管理。当初,曹操为兖州牧时,任东平
毕德为别驾。张邈叛变时,劫持了毕诺的母亲、弟弟和妻儿。曹公辞谢并遣送他
离开,说道:“你老母亲在叛贼手里,你可以离去。”毕诺叩首表明自己没有二
心,曹操嘉奖他的忠心,为此感动流涕。后来毕德离开曹操,逃归到亲人身边。
等到吕布被击破后,曹操生擒毕谨,众人皆为毕德感到害怕,曹操道:“那个人
能对他的双亲孝顺,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于是任命毕
谨为鲁国国相。
四年春二月,曹操回到了昌邑。张杨的手下将领杨丑杀了张杨,睦固又杀了
杨丑,投靠了袁绍,驻扎在射犬。夏四月,(曹操)率领军队进军临河,派遣史
涣和曹仁渡过黄河去攻打。睦固派遣张杨以前的长史薛洪和河内太守缪尚留守射
犬,自己率领军队到北方迎接袁绍并向袁绍求救,与史涣、曹仁在犬城相遇。两
军交战,曹操大破袁绍,斩杀了睦固。曹操于是渡过黄河,包围了射犬。(驻扎
射犬的)薛洪和缪尚率领余部投降,被曹操分封为列侯,后驻军敖仓。任命魏种
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地区的事务都委托给他管理。当初,曹操举荐魏种作孝
廉。兖州叛乱,曹公说:“只有魏种不会背叛我。”等到听说魏种背叛逃走了,
曹操生气地说:“魏种,只栗向南不逃到越地,向北不逃到胡地,我就不会赦免
你!”攻占射犬之后,又活捉了魏种,曹公说:“只因为他是个人才啊!”(于
是)松开捆绑他的绳子而任命了他。
材料二:
建安十五年春,曹公下令说:“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
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
最迫切的时刻。如果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天
下!现在天下莫非还有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却在渭水边垂钓的人才吗?
你们要帮助我显扬举用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
们能够任用他们。”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第二次诊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世勖尝得暴疾,方云“须灰可疗”,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勃顿首出血
泣谢。上日:“为社稷,非为卿也,何谢之有?"世勃尝侍宴,上从容谓日:“我
儿新登储贰,朕求群臣可托宫事及幼孤者,无以逾公,公往不负李密,岂负朕哉!”
世勃流涕辞谢,啮指出血。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见信如此。
二十三年,太宗寝疾,谓太子曰:“李世勖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
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
力;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勖为叠州都
督;世勃受诏,不至家而去。有顷,上崩。六月,甲戌朔,高宗即位。九月,乙
卯,以李世勃为左仆射。
它日,李世勃人见,上问之日:“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
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
遂决。许敬宗宣言于朝日:“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何
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昭仪令左右以闻。庚午,贬遂良为潭州都督。麟德初,
东封泰山,诏勃为封禅大使,乃从驾。次滑州,其姊早寡,居勃旧闾,皇后亲自
临问,赐以衣服,仍封为东平郡君。又坠马伤足,上亲降问,以所乘赐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以利为恩者,见利而无不可为。故子之能孝者,必其不以亲之田庐为恩者也;
臣之能忠者,必其不以君之爵禄为恩者也。怀利以孝于亲、忠于君,利尽而去之
若驰。利在他人,则弃君亲,背然诺,不旋踵矣。此必然也。故慈父不以利畜其
子,明君不以利饵其臣。
太宗迁李世勃为叠州都督,而敕高宗日:“汝与之无恩,我死,汝用为仆射,
以亲任之。“是已明知世勃之唯利是怀,一夺予之间相形以成恩怨其为无赖之小
人灼然见矣;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长孙无忌之勋戚可依也,褚遂
良之忠贞可托也,世勃何能为者?太宗不决而托以国政。利在高宗,则为高宗用;
利在武氏,则为武氏用。唯世勃之视利以为归,而操利以笼之,早已为世勃所窥
见,以图于利。“家事”一言,而社稷倾于武氏,所必然矣。若谓其才智有余,
任之以边陲,锢之于叠州可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材料二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夺予A之间B相形C以成恩怨D其为E无赖之小人F灼然G见矣
【参考答案】BDF
【解析】句意:在一次剥夺和给予之间,就相互对照(看出其心思),由此
形成恩恩怨怨。他是个无赖小人,这是很明显的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替、给,与《鸿门宴》“为击破沛公军”的“为”意思相同。
B、荷,蒙受,与《愚公移山》“子孙荷担者”的“荷”字意思不相同。
C、“东封泰山”的“封”与《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的“封”字意思
相同。
D、“相”与《季氏将伐颛臾》“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的“相”
用法相同。
【参考答案】C
【解析】A、正确。句意:是替国家着想,不是替你着想。/替大王打败沛公
的军队;B、正确。“荷”,蒙受/肩负,背负。句意:他就会蒙受你的恩情。/
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人;C、错误。“封”,封禅/使……成为边境。句意:(皇帝)
在东边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D、正确。“相”,
均为动词,辅佐。句意:把辅佐柔弱的继位君主的重任交给他。/辅佐季孙氏,
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把朝廷之事和太子托付给李世勃,他认为在这件事上其他大臣都不
如李世勃,王夫之认为这样很愚蠢。
B、太宗为了让李世勃感恩高宗,将他降职,嘱托高宗以后再重用他为仆射,
王夫之认为太宗早已了解李世勃为人。
C、许敬宗扬言老百姓尚能换妻,对于高宗欲立武昭仪为皇后这件事,其他人
不该随意发表言论。武昭仪身边的人把这些话报告给她。
D、王夫之认为李世勃是为利而忠于君王,利尽就会背弃。如果他才智卓绝,
把边陲重任委任给他,在叠州禁锢他即可。
【参考答案】C
【解析】“武昭仪身边的人把这些话报告给她”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
“昭仪令左右以闻”可知,武昭仪得知许敬宗的话后,让身边的人将此话讲给高
宗听。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见信如此。
(2)故慈父不以利畜其子,明君不以利饵其臣。
【参考答案】
(1)不久李世勖大醉,太宗就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他身上,他被信任到了这
种地步。
(2)所以慈父不用利益来养育自己的孩子,明君不用利益来引诱他的臣子。
【解析】
(1)“俄而”,不久;“解”,脱下;“见”,表被动,被。
(2)“以”,用;“畜”,养育;“饵”,动词,弓|诱。
14、王夫之认为李世勃有所窥见,“以图于利”,若依此观点,材料一中有
哪些事件可以作为实证?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①得到太宗托付,李世勃拭泪辞谢,咬破指头,沾血为誓,太宗更加信任他;
②被太宗贬职,李世勃不回家立即上任,得到高宗信任,被任命为左仆射;
③高宗要立武昭仪为皇后,李世勖说是高宗家事,不必问外人,高宗重用他。
【解析】①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李世勃得到太宗重托,他“流涕辞谢,啮指出
血”以表忠心,谋取信任,从而为自己谋取利益;②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李世勖在
被太宗贬职之后,“世勖受诏,不至家而去”,没有犹豫迅速执行命令,获取了
高宗的信任,后被高宗任命为左仆射;③根据材料一第三段高宗要立武昭仪为皇
后,李世勖顺应君心,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赢得高宗的好感,更
加重用他,家人也受到封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世勖曾经突然生病,开的药方说“胡须烧成灰可以治疗”,皇上亲自剪下
胡须,为他调和药物。李世勃叩头叩到出血,哭泣着道谢。皇上说:“是替国家
着想,不是替你着想,有什么可谢的?”李世勃曾经陪侍宴会,皇上从容地对他
说:“我的儿子刚刚被立为太子,我寻求可以托付宫廷事务以及年幼孤儿的大臣,
没有人能超过你,你过去不辜负李密,难道会辜负我吗!”李世勃流着泪辞谢,
咬破手指,沾血为誓。不久喝醉了,皇上于是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他身上,他被
信任到如此地步。
二十三年,太宗生病,对太子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9788-1:2024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learn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 - Metadata for learning resources - Part 1: Framework
- 【正版授权】 ISO/IEC 29110-5-6-4:2025 EN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Life cycle profiles for very small entities (VSEs) - Part 5-6-4: Systems engineering guidelines for the generi
- 【正版授权】 IEC 61325:1995 EN-D Insulators for overhead lines with a nominal voltage above 1000 V - Ceramic or glass insulator units for d.c. systems - Definitions,test methods and acc
- 【正版授权】 IEC 61753-084-02:2025 EN-FR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Performance standard - Part 084-02: Non connectorised single-mode 980/1550 nm WWDM d
- 【正版授权】 IEC 61089:1991 FR-D Round wire concentric lay overhead electrical stranded conductors
- 【正版授权】 IEC 60665:1980 FR-D A.C. electric ventilating fans and regulator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正版授权】 IEC 60364-7-705:2006 EN-D 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7-705: 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installations or locations -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premises
- 周围性面神经麻木护理措施
- 护理进修学习成果汇报
- 青花瓷映沧海:智慧与传承的汇报
- 知识图谱-课件
- 百年战争简史
- 2023年托幼机构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3年IDSA念珠菌病指南中文翻译
- 天生为卤人生为盐 课件
- 中医护理耳穴压豆课件
- YS/T 713-2009干式变压器用铝带、箔材
- YB 4068-1991热轧环件
- 阿尔茨海默病康复课件
- 老年人常见病防治与中医养生课件
-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