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卷(全卷五个大题,共23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试题中用到g均取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B.正常人心脏约2s跳动1次C.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2.物理学的“殿堂”是经过无数“巨人”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究构建的,他们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巨人”是()A.富兰克林 B.牛顿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B.人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音色不同C.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4.如图是小李在大理崇圣寺拍的“潭映三塔”的照片,图中三塔在潭水中倒影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5.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作打桩用的重锤6.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C.往轴承中加注润滑油 D.打羽毛球时用力握紧球拍7.2024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云南玉溪名将刘浩和搭档季博文以1分39秒48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是他们比赛的场景,关于在比赛进行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以看台的观众为参照物,刘浩是运动的B.冲线后停止划水,皮划艇依然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皮划艇具有惯性C.向后划水,皮划艇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皮划艇只受到重力8.如果一个物体只受同一直线上F1、F2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8N,F2=5N,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F的大小为()A.可能等于3N B.可能等于13N C.可能等于2N D.可能等于15N9.甲乙两车从t=0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在0~5min内甲车的速度是60km/hB.在0~5min内乙车的速度是0.5m/sC.t=10min时乙车追上甲车D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10.2016年8月13日,香港《明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研发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新型战略威慑武器,以对抗美军“萨德”反导系统。其实质是一根由钨、钛或铀金属制成的金属棒,直径30厘米、长6.1米、重量达几吨。下列情况中,它的质量不会改变的是()A.将金属棒熔化 B.从仓库运送到发射场C.金属棒上安装制导设备 D.落到地面撞击目标而变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1.小强坐在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以汽车车厢为参照物,则小强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70°,那么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_度,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_度。13.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超级材料”石墨烯,它像气球一样“轻”,金属一样“坚固”。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这里的“轻”是指___________小,(选填:“密度”或“质量”),与铁等其它大部分金属相比,体积相同的石墨烯的质量较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14.在学校足球赛中,小明用头将球顶进球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同时头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15.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57cm、17.56cm、17.57cm,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16.我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屏幕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目前市面上的防窥膜,主要都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就像生活中的百叶窗借助叶片的凹凸方向,实现采光的同时阻挡外界视线。防窥膜的技术与其相似。手机贴上防窥膜后,正在使用手机的人能够在正面90度下,清晰地观看屏幕显示内容,但左右小于特定度数,如25度、45度的侧面就无法看到屏幕的内容。手机防窥膜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___________(填写光现象);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防止屏幕正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适当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观看防窥膜可能会因为边缘的虚化和晕光而对人眼产生一定影响,如视觉疲劳、头晕等。因此,在使用防窥膜的同时,也应注意适度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4分)17.(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反射光线,请你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度数。(2)如图,神舟十八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从空中下降,O为其重心,请画出它的重力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18.小兰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1)组装器材时,应把____________(选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放在中间位置。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2)器材处于甲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与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填字母)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50cm~60cm B.60cm~70cm C.70cm~80cm(4)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光屏上没有像,需要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5)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所示)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6)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大的凸透镜后,其它元件不动,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_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7)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____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19.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中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1)如图甲所示,小明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______拉动木块。(2)小明把砝码放在木块上,再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进行实验,如图乙可所示,发现所用拉力F2>F1。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_有关。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该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____。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B.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C.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3)完成甲、乙两次实验后,在进行图丙所示的实验时,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小明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器材顺利完成实验,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20.小天的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打算测量某块金属的密度,具体操作如图所示。(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情况,应向_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天平平衡后,小组的小兵同学按图乙所示的方法称量金属块的质量,请写出其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3)小兵纠正了错误,正确操作,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所称量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4)小兵在量筒内倒入20mL水,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如图丁所示,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在______(选填“A”、“B”或“C”)处。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金属块密度是_________g/cm3;(5)小川同学带来他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的一枚金牌,想测量金牌的密度,发现金牌无法放入量筒中。同学们共同设计了如下测该金牌密度的实验方案:①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②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1的空烧杯中;③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2;④则金牌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用m、m1、m2、ρ水表示)。21.学习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小林应使橡皮筋_____________,记录此时F的大小;小林又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三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F1/NF2/NF1和F2的夹角合力F/N145θ18.7245θ28.3345θ37.8备注:θ1<θ2<θ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在不同一直线上时,合力F不等于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22.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一些餐厅、饭店等餐饮场所使用送餐机器人送餐。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自身质量为50kg,当该送餐机器人托着质量为4kg的物体送餐时,在2min内匀速直线运动180m,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08倍。求:(g取10N/kg)(1)该送餐机器人自身的重力。(未携带物体时)(2)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的速度。(3)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3.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8.9kg左右的轻量自行车(如图所示),这种轻量自行车登坡顺利而爽快,不会像一些铝合金车架,登坡时感到有一种向后拉的力量。小明利用一小块碳纤维材料测量碳纤维的密度,他测得该碳纤维材料的质量为32g,体积为20cm3。求:(1)碳纤维材料的密度。(2)若图中碳纤维自行车架的质量只有1.6×103g,求车架的体积。(3)若用锰钢材料制作图中的自行车车架,车架的质量将增大6300g,求锰钢材料的密度。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B【9题答案】【答案】BD【10题答案】【答案】AB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1题答案】【答案】①.汽车②.静止【12题答案】【答案】①.40②.30【13题答案】【答案】①.密度②.小【14题答案】【答案】①.运动状态②.相互的【15题答案】【答案】①.17.57②.1mm【16题答案】【答案】①.是②.沿直线传播③.不能④.减小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4分)【17题答案】【答案】(1)(2)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18题答案】【答案】(1)①.凸透镜②.同一高度(2)投影仪(3)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