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数版2025年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是打开世界的两种方式,且
读且行且思,方能收获精神的丰盈与生命的成长。八年级将举行主题为“赏自然
之美•悟情感哲思”的研学活动,邀你一起参与。
诗文之美经典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诗文之美】默写。(10分)
⑴一切景语皆情语。","(《兼葭》)
描绘了芦苇茂盛、露水成霜的景象;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描绘了移目巴楚、风烟迷蒙
的风光;孟浩然的“,"(《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表现了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气势。
(2)同样是劳动,《式微》中“,”
两句,反复吟咏,强调了日落天黑仍然辛苦劳作之苦;陶渊明《桃花源记》
中“,,悉如外人”,则描写
了社会平等、人人劳作的快乐场景。
2.【经典之美】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13分)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
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
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
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
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
也足可xiao愁解闷...
歌谣可分为铁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
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
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
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花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
1
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
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
字数的均齐,用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
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
初的写的诗了。
(节选自《经典常谈》)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xiao()愁阳)歌琴蛇()蕾1()脚
⑵阅读《经典常谈》,我们可以根据兴趣或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比如对汉字文
化感兴趣,可阅读其中的《》;读《辞赋第十一》,我们可以了解到
(人物)的代表作品《》的相关知识。(3分)
⑶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重叠”在《关雎》或《兼葭》中的表达作用。(3分)
(4)下列关于《诗经》的相关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到了儒家这里,孔子用“思无邪”一句话概括《诗三百》的道理。
B.孔子采取断章取义之法,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C.《诗经》成为儒家四书之一,主要作教化之作用。
D.《诗经》“六义”,即所谓风、雅、颂、赋、比、兴。
3.八年级(1)班开展以“大美安徽,行走江淮”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请你参
与。(12分)
(1)活动期间,班委会拟邀请学校团委书记李老师于3月21日给大家作“文化旅
游”专题讲座,安排宣传委员李华同学提前一周打电话预约。请根据情境将对
话内容补充完整。(2分)
李华:李老师,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的李华。
2
李老师:李华同学,你好!
李华:李老师,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①,
请问您方便吗?
李老师:没有问题,我会作好安排,准时参加。
李华:②!
(2)下面是李华同学在活动上跟大家宣讲的行程中的注意事项,请你帮助修改。(6
分)
团队行动一定要有整体观念。[甲]请听从领队老师和导游的安排、勿参
加危险活动。晚上如需离开营地观光,[乙]请在取得老师同意后结伴,并牢
记营地名称及地址、电话。
旅游途中有时会经过陡坡、湖泊等景点,请结伴绕道而行,千万不能冒险前
往。[丙]不要追逐打闹,以免防止发生意外。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⑶下面是“中国旅游日”的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
“旅”字及传统的印章艺术。请描述变形的“旅”字所展现的画面及其寓意。
(4分)
中国空艮游日
3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2分)
【人文之美】古老的民俗延续千年,时光流转,不变的是人们寄寓其中的美好祈
愿。小文和小语邀请你一起探寻民俗背后的人与事。
闹花灯
曹环琴
①“这班灯观过了身,那厢又来一班灯,观长的,是龙灯;观短的,狮子
灯……”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在《夫妻观灯》中的经典唱段,唱出了故乡闹花
灯的欢快场景,也是当地元宵佳节的必演节目。
②记忆里,村里人几乎都会哼唱这段折子戏,而且,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花灯。
③父亲是一名电力技师,他制作的花灯,在村里堪称一绝。
④农历小年前后,父亲便在老屋后面的竹林,伐一株细长的毛竹。将主干和
枝丫切成小段,放入水中浸泡片刻,取出,拿出小刀子,像变戏法似的,翻花舞
袖,一段段竹子,瞬间,飞出无数条扁平和细长的竹簌,那是制作花灯的骨架。
⑤花灯编制中,姐弟五个常围着父亲,手里拿着制作花灯的红纸、浆糊等,
兴奋地打转。父亲微笑着,依次接过我们手中的材料,询问想栗哪种花灯。于是,
在叽叽喳喳声中,一盏盏苹果、鲤鱼、龙等造型的花灯,陆续呈现在我们面前,
点亮了童年的星空,羡煞了全村孩童。
⑥幼时,花灯是蜡烛芯,遇到大风偶尔会熄灭,正一片欢腾时,会有些沮丧。
后来条件改善了,父亲凭借所学的电工知识将灯芯换成了小电珠,并装上了电池。
轻轻一推,风再大,摇曳的灯火也不会熄灭。
⑦各式的花灯,在元宵节闪亮登场,又把年味推向极致。
⑧与现在举办的大型灯会不同,民间灯会是游动的,花灯队伍在各村广场轮
4
流演出,将欢乐洒向每一个角落。
⑨主角是村里花灯队,每村出一支队伍,主打龙灯和狮子灯。闹花灯时动静
相宜,部分人高举莲花灯、八宝灯、鲤鱼灯等向四周散开,中间则是青壮年托举
龙灯和狮子灯起舞。几支队伍或同台竞技,或依次表演。中间休息时,戏班又登
台亮相,黄梅戏名段《夫妻观灯》从不缺席。各色的花灯,在人潮中穿梭;欢快
的歌声,在灯海里起伏。
⑩配角自然是家家户户自制的花灯。如同献宝,又似参赛,每家都拿出引以
为傲的花灯。
⑪而我们家的花灯队伍,是村里一道最靓的风景。四姊妹着清一色的服饰:
绿色的灯笼裤,印花的红褂子,都是母亲用棉布亲手缝制。而且,四人都梳着两
个精致的发辫,扎着父亲从城里买的红绸条。长长的红飘带,造型各异的花灯,
在人群中欢呼雀跃,到哪里都是焦点。而年幼的幺弟,身着母亲缝制的棉布劲装,
两腿架在父亲双肩,手里提着父亲特制的袖珍花灯,一直憨憨地笑。
⑫整个夜晚,人声鼎沸,锣鼓喧嚣,花灯主力和散户配角交相呼应,你方唱
罢我登场,重现了“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盛况。
⑬转瞬离开故乡已多年,旧时闹花灯的场景,已是清浅岁月里的一道流光。
去年正月十五,家族微信群里一张大红灯笼的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留学海
外的一个亲戚发的。高悬的大红灯笼,莫不是旧时穿越的某个花灯?也许,老祖
宗的有些东西,必定是刻入骨血的,不论时空。
(选自《新安晚报》2024年2月9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由严凤英在《夫妻观灯》中的经典唱段,自然引出故乡闹花灯
的话题。
B.文章略写了父亲制作花灯的场景,详细描写了家乡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
场面。
C.从第⑪段“母亲用棉布亲手缝制”“父亲从城里买的红绸条”的细节,
可见浓浓的亲情。
D.文章第⑫段引用古诗词形容故乡元宵节闹花灯的盛况,使得文章富有浓
厚的文学色彩。
5
5.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父亲的形象。(4分)
6.文章在描绘家乡闹花灯的场景时,写主角的方法与写配角的有什么不同?(4
分)
7.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下面句子。(5分)
父亲微笑着,依次接过我们手中的材料,询问想要哪种花灯。
8.文章第⑬段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6分)
6
[二](17分)
【生态之美】安徽努力提升生态含“绿”量,绘出美丽新画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今年3月21日是第12个国际森林日,2024年的主题是“森林与创新:创
新型解决方案,创造更美新世界”。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造林数量与质量并重,持续开展造林绿化,不
断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森林面积由10年前的31.2亿亩,增加到现在
的34.6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21.63%,提高到现在的24.02%;森林蓄
积量由10年前的151.37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94.93亿立方米。目前,全国
森林植被生物量达218.86亿吨,全国林草植被总碳储量达114.43亿吨。
③我国通过持续大规模国土绿化,近20年来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
增绿化面积。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
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中国绿”为世界添色》,光明网2024年3月210)
材料二:
①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栗的一环。
②一棵成熟的树每年可以拦截超过15000升水,被称为“绿色水库”;每一
公顷林地每天能吸收L000公斤二氧化碳,放出730公斤氧气,可以说是我们
的“净化器”。
③一棵树可以是数百种昆虫、真菌、苔葬、哺乳动物和植物的家,也是许多
野生生物的良好栖息地,没有森林,这些生物就无法生存。
④森林有巨大的蒸腾作用,平均一棵树在一个夏天要蒸腾2000公升的水,
因此林地的空气湿度比没有林地高出15—25%,降水量也有增加。在城市中,树
木可以使整体温度降低多达八摄氏度,让城市变得更舒适。
(摘编自《世界森林日守护“地球之肺”一起“森”呼吸》,央广网2024年3
月210)
材料三:
①在森林里,每一棵树都是固碳高手,它们彼此之间受光照、温度、水分、
7
养分、生长空间和自身生态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了
错落有致的森林分层现象,层与层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
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主要树种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
数(或总断面积或蓄积量)65%(含)以下的森林,我们称为“混交林”。在城市人
工林中,还有一种森林主要是由单一树种组成的,我们称之为“纯林”。
③每一个树种的固碳能力各有不同,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也各有差异。
6
(
爵纯林
、
联
4
机
官
)
<2
«
«
画
0
(摘编自《世界森林日,
年3月21日)
材料四:
3月20日,是今年的春分节气。明媚春季,一派生机。2021年9月,《人民
日报》推出科普栏目”把自然讲给你听”。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这个栏目陪伴
读者走过了两年多的时光,如今已经刊发了100期。在这100期里,我们有幸与
读者一同探索自然的奥秘,感受我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澎湃动力。
“把自然讲给你听”栏目100期文本高频词
(摘自《与自然对话探科普之趣》,《人民日报》2024年3月20日)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
A.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造林数量与质量并重,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保持
“双增长”。
B.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3.14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
的国家之一。
C.森林有巨大的蒸腾作用,在城市中,树木可以使整体温度降低,让城市
变得更舒适。
D.在森林里树木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森林分层现象,层与层之间相互依赖
又相互影响。
10.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1.在H市准备新建一座森林公园,到底如何去优化组合树种,两位同学展开
如下对话。请你结合材料三图表,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4分)
小林:新建森林公园时,我认为栗去培育纯林,速生纯林就像是“短跑型选
手“,在生长早期O
小森:是的,但从长远来看,不能仅仅栽种培育纯林,阔叶混交林像是“长
跑型选手”,对森林公园整个生命周期来说,阔叶混交林
o因此,我们可以将“短跑型选手”和“长跑型选
手”组合好,争取跑赢这场“固碳马拉松”。
小林、小森:(击掌)好主意!让我们共同期待森林公园早日建成!
12.阅读材料一、二、三,你会选择“'把自然讲给你听'栏目100期文本高频
词”中的哪一个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6分)
9
[三](16分)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游盘山记(节选)
袁宏道①
初入得盘泉。泉莽莽②行,至是落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纤鱼数头尾
靛③可数,落花漾而过,影彻底,忽与之乱。游者乐,释衣,稍以足沁④水,忽大
呼日“奇快”,则皆跃入。没胸,稍溯而上,逾三四石,水益哗,语不得达。间
或取梨李掷以观,旋折奔舞而已。悬空石数峰,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
有神气性情者。亭负壁临绝涧,涧声上彻,与松韵答。
(有删改)
【注释】①袁宏道:明代文学家,湖北公安县人,文学思想主张“性灵说”。袁
宏道生活的时期四海升平,他先后七次上书辞官,告归后开启他一生中最为闲适
愉悦的山水之行。②莽莽:这里指泉水源源不绝。③鬣(1迅):指鱼类颔旁的鳍。
④沁(qin):往水里放。
13.请你参照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词句方法释义
往来翁刍结合语境⑴___________
皆年空游无所依课文迁移:仿佛若有光Q)___________
10
查阅字典:①临近,靠近;
亭负壁亭绝涧②到;③站在高处向下看;(3)_______(填写序号)
④面对,碰上
影彻底成语推测:响阴云霄(4)___________
1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纤鱼数头尾鬣可数
1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涧声上彻,与松韵答。
16.根据柳宗元和袁宏道写景的特点,判断下面评价中的“他”是谁,并结合选
文内容,谈谈你对“新语”的理解。(2分)
他的文深幽精洁,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
—朱自清《经典常谈》
17.你觉得袁宏道游盘山之“乐”和柳宗元游小石潭之“乐”一样吗?请结合内
容和背景分析。(3分)
三、写作(55分)
11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人生路,旅途中,每一次迈步都记录着成长的足迹。晴雨交替,山水流
转,总有那么一段路程,一片风景,触及你的心灵……
请以“旅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
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
答案
一'1.(1)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式微式微胡不归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2.⑴消tu瑟yun
(2)〈说文解字〉第一屈原楚辞
(3)示例一:《兼葭》中,诗人通过“兼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
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之根)”等句子的重复,营造出一种朦胧而
又深远的意境。这种重叠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也使得诗人对心上人的
思念和向往之情更加深沉、真挚。即选段中的“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
因此重章叠句能起到渲染气氛、深化意境、突出主题的作用,增强了诗的节
奏感,即选段中“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形成一种回环往
复的美。
示例二:在《关雎》中,重叠手法被巧妙地运用来传达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
追求。例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子
的重复,强化了诗人对淑女情感的表达。这种重叠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加鲜
明,旋律更加动人,从而更加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4)C点拨:《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儒家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并不包括《诗经》。选项表述
有误。
3.(1)①是想邀请您3月21日给大家作“文化旅游”专题讲座②谢谢您!我们
期待您的精彩讲座
(2)①应把顿号改为逗号。
②应在“结伴”后加“同行”。
③应删掉“防止”。
(3)变形的“旅”字像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
走在美妙的旅途中。寓意:文明旅游,乐享美景。
二'[一]4.B点拨:父亲制作花灯的场景也是详细描写。
5.父亲聪明能干,他制作的花灯在村里堪称一绝,能把灯芯换成小电珠,并装
13
上电池。父亲宠爱孩子,他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花灯的造型,观灯时把幺弟
架在肩上。(每点2分)
6.写主角主要是从“面”上用概述的方式,介绍花灯队伍在各村广场轮流演出
时的情况;写配角主要是从“点”上用详细描写的方式,选择“我们家的花
灯队伍”重点描绘,抓住四姊妹着清一色的服饰、提造型各异的花灯正面写,
“到哪里都是焦点”侧面写。(4分)
7.神态、动作描写。(2分)“微笑”的神态,“依次接过”和“询问”的动作,
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和对孩子的耐心与宠爱。(3分)
8.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对过去闹花灯的场景的难舍之情,对传统文化的
热爱之情。(每点2分)
[二]9.B点拨:依据材料一第③段中的“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居世
界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可知,B项中“之一”
表述有误。
10.列数字、打比方。(2分)运用具体详细的数据和生动的比喻,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用防暴设备合同范本
- 电气施工改造合同范本
- 购买私人房子合同范本
- 公司贷款走账合同范本
- 洗浴承包出租合同范本
- 租店铺合同范本
- 酒店整租合同范本
- 小支保鲜参合同范本
- 转让钢筋设备合同范本
- 餐具桌椅转让合同范本
- ICP-AES分析原始记录
- 《HSK标准教程2》第2课课件-(2)
- 【课件】3.2 DNA的结构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第五章仿生原理与创新设计ppt课件
- 枣庄防备煤矿有限公司“7.6”重大火灾事故详细分析
- 口腔科诊断证明书模板
-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吴正宪)
- 第五节 胡静-常用正颌外科手术
- 矿井开拓方案比较
- DB23-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城镇道路工程.doc
-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