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6分)1.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转位后形成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对接完成后,认为梦天实验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为()A.天和核心舱 B.梦天实验舱 C.地面指挥中心 D.太阳2.小明使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应为()A.18.5mm B.18.50cm C.18.5cm D.185mm3.如图所示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附近,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又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为()A.固体、固体 B.气体、气体C.气体、固体 D.固体、气体4.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如图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乐曲、音域宽广。“音域宽广”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变化范围大 B.音色多样C.音调高 D.音调变化范围大5.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铁路工人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导轨探伤 B.医生通过B型超声波诊断仪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排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方位的6.上物理课时,我们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A.-20℃ B.0℃ C.23℃ D.80℃7.如图所示,正在研究员手心中熔化的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金属——镓。它在铝土矿中的锌化合物中被发现。镓在25℃的恒温容器中存储时呈固态,它的熔点可能是()A.-117℃ B.30℃ C.100℃ D.42℃8.同学们在家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时,认真观察厨房里的物理现象,总结出了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锅盖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B.用电饭锅煮饭时,饭煮好了锅里的水减少了,这是升华现象C.把一块新鲜肉放入冰箱冷冻几天后取出,发现它表面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食物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9.圭表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如图),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通过观察记录正午时表在圭上影子的长度变化就能判断节气。下列光现象与其原理不同的是()A.手影游戏 B.日食形成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10.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将登月探测车从地球表面运送到月球表面 B.正在工作中的洒水车C.熔浆凝结成岩石 D.将铁块制成同体积铁钉11.祝融号火星车采用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就是新型气凝胶。这种气凝胶很轻,隔热性能好,在探测器“落”与“巡”两项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很轻反映了这种材料()A速度小 B.密度小 C.质量小 D.体积小12.煮饺子时,水沸腾后人们通常会往锅里加入半碗冷水,使其停止沸腾,当水再次沸腾后再加冷水……反复几次之后饺子就煮熟了。用纵轴表示水温,横轴表示加热时间,下列图像中能大致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如图为宇航员叶光富在太空演奏葫芦丝时的情景,人们只听声音就能根据________分辨出这是用葫芦丝演奏的,葫芦丝发出声音的频率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B超的频率。在夜深人静时,悠扬的音乐声对人们来说是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14.夏天,柏油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得柏油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泡茶的时候盖上杯盖,过一会打开盖子,会看到盖子上有水滴落下,这是因为杯中的热水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而产生的。(后面两空均填物态变化)15.如图,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通过三棱镜时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红光要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最早发现该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_,红外线在_________位置(选填“①”、“②”或“③”)。16.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水相当于___________,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作用而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_____(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17.夜晚,当河边上的灯光亮起时,河水上实景与河中“倒影”交相辉映,河岸上一路灯距水面3m,则该路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_m;若河水上涨0.2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_m。18.有一金属块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如果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放在冰柜里的玻璃瓶装汽水,结冰后会把玻璃瓶胀破,这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_________,体积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提示:作图请用尺。)19.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O点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窗户P,请作出反射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四、探究与实验:(21题7分,22题8分,23题7分,共22分)2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装有少量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①试管、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2)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碎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4)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凝固点是__________℃,冰的融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分钟,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5)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冰熔化时,继续吸热,__________保持不变。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甲所示位置时,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f=10cm。(1)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2)图甲中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是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当蜡烛在30cm处时,光屏应在________cm处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4)图甲中保持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左移,应在透镜和蜡烛之间加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若图甲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_________cm刻度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6)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像偏离了光屏中央,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条件下,使像重新回到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调节;(7)当蜡烛移动到小于一倍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此时眼睛在___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通过透镜观察,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23.物理小组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将平衡螺母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2)将蜡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___g;(3)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再用细针压着蜡块,使蜡块浸没在水中,两次量筒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蜡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kg/m3。五、计算题:(24题6分,25题8分,共14分)24.如图甲所示,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嫦娥六号探测器经过约25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此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2)如图乙所示,展开太阳翼的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上的“工作照”通过电磁波送回地球(已知电磁波在真空和大气层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工作照”从月球传回地球需要的时间为几秒?(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5.“物理社团”课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用天平(带有砝码)测出一个玻璃瓶的容积?同学们经过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想出了许多办法,下面是其中一种方案和测量数据:①用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为300g;②在玻璃瓶中装满水,再用天平测出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750g。请你完成下列计算:(1)求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水的密度:1.0×103kg/m3)(2)若用这个玻璃瓶装酒精,最多能装多少千克?(酒精的密度:0.8×103kg/m3)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6分)1.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转位后形成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对接完成后,认为梦天实验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为()A.天和核心舱 B.梦天实验舱 C.地面指挥中心 D.太阳【答案】A【解析】【详解】对接完成后,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此时,如果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之间的位置关系就不再发生变化,所以,对接完成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静止的。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以地面指挥中心、太阳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与地面指挥中心、太阳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地面指挥中心、太阳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小明使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应为()A.18.5mm B.18.50cm C.18.5cm D.185mm【答案】B【解析】【详解】刻度尺的读数需要估读,已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则读数时应估读到1mm的下一位,若以cm为单位,则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如图所示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附近,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又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为()A.固体、固体 B.气体、气体C.气体、固体 D.固体、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戴骨传导蓝牙耳机时,耳机声是通过题骨等骨骼传到听觉神经的,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此方式被称为骨传导,该过程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听到的周围环境的声音就是通过空气(即气体)传播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如图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乐曲、音域宽广。“音域宽广”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变化范围大 B.音色多样C.音调高 D.音调变化范围大【答案】D【解析】【详解】音域是指发出声音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因此编钟的音域宽广指的是音调变化范围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铁路工人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导轨探伤 B.医生通过B型超声波诊断仪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排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方位的【答案】C【解析】【详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导轨探伤,是利用声音传播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B型超声波诊断仪给病人诊病,利用声音传播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方位的,是利用声音传播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上物理课时,我们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A.-20℃ B.0℃ C.23℃ D.80℃【答案】C【解析】【详解】室内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18~25℃,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如图所示,正在研究员手心中熔化的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金属——镓。它在铝土矿中的锌化合物中被发现。镓在25℃的恒温容器中存储时呈固态,它的熔点可能是()A.-117℃ B.30℃ C.100℃ D.42℃【答案】B【解析】【详解】镓在25℃的恒温容器存储时呈固态,说明镓的熔点高于25°C,镓可以在研究员手心中熔化,说明它的熔点接近手掌的温度,而手掌的温度约为36°C,所以镓的熔点可能是30°C,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同学们在家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探索厨房中物态变化问题”时,认真观察厨房里的物理现象,总结出了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锅盖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B.用电饭锅煮饭时,饭煮好了锅里的水减少了,这是升华现象C.把一块新鲜肉放入冰箱冷冻几天后取出,发现它表面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食物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答案】C【解析】【详解】A.锅盖上方的“白气”是锅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B.用电饭锅煮饭时,饭煮好了锅里的水减少了,这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C.把一块新鲜肉放入冰箱冷冻几天后取出,发现它表面有霜,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D.食物油的沸点一般在200℃以上,比水的沸点高,因此食物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故D错误。故选C。9.圭表是我国古代天文仪器(如图),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通过观察记录正午时表在圭上影子的长度变化就能判断节气。下列光现象与其原理不同的是()A.手影游戏 B.日食形成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观察记录圭表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可确定季节变化,影子的形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手影游戏、日食形成、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将登月探测车从地球表面运送到月球表面 B.正在工作中的洒水车C.熔浆凝结成岩石 D.将铁块制成同体积的铁钉【答案】B【解析】【详解】A.物体的质量与位置无关,将登月探测车从地球表面运送到月球表面后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正在工作中的洒水车,存水不断减小,质量减小,故B符合题意;C.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熔浆凝结成岩石后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将铁块制成同体积的铁钉后质量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祝融号火星车采用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就是新型气凝胶。这种气凝胶很轻,隔热性能好,在探测器“落”与“巡”两项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很轻反映了这种材料()A.速度小 B.密度小 C.质量小 D.体积小【答案】B【解析】【详解】“很轻”指的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相同体积物体,这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质量很小,说明这种材料的密度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煮饺子时,水沸腾后人们通常会往锅里加入半碗冷水,使其停止沸腾,当水再次沸腾后再加冷水……反复几次之后饺子就煮熟了。用纵轴表示水温,横轴表示加热时间,下列图像中能大致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煮饺子时,水沸腾后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人们通常会往锅里加入半碗冷水,使其停止沸腾,温度会直接下降,随着加热,水的温度又会逐渐升高,然后又会沸腾,且沸腾时的温度相同,如此反复几次,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如图为宇航员叶光富在太空演奏葫芦丝时的情景,人们只听声音就能根据________分辨出这是用葫芦丝演奏的,葫芦丝发出声音的频率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B超的频率。在夜深人静时,悠扬的音乐声对人们来说是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答案】①.音色②.低于③.噪声【解析】【详解】[1]不同物体振动发声,其音色一般不同,所以根据音色能分辨葫芦丝的声音。[2]B超的频率高于可听声的频率,而葫芦丝发出的声音是可听声,所以低于B超的频率。[3]在夜深人静时,悠扬的音乐声,干扰人们的休息,是噪声。14.夏天,柏油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得柏油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泡茶的时候盖上杯盖,过一会打开盖子,会看到盖子上有水滴落下,这是因为杯中的热水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而产生的。(后面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答案】①非晶体②.汽化③.液化【解析】【详解】[1]晶体熔化时有熔点,熔化时为固液共存态;非晶体熔化时没有熔点,熔化时会变得越来越软,最后变为液体,所以,柏油是非晶体。[2][3]当热水被倒入杯中时,水会蒸发变成高温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的杯盖时,会放热液化成小水珠,这些水珠最终会附着在杯盖内侧,当打开杯盖时,会看到盖子上有水滴落下,因此小水滴是由杯中的热水先汽化后液化而产生的。15.如图,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通过三棱镜时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红光要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最早发现该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_,红外线在_________位置(选填“①”、“②”或“③”)。【答案】①.色散②.大③.牛顿④.①【解析】【详解】[1][2][3][4]牛顿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其中三棱镜对红光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红光在光屏最上方,紫光在光屏最下方,在红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所以红外线在①区域,紫外线在③区域。16.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_____,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作用而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_____(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答案】①.凸透镜②.会聚③.虚④.远离字【解析】【详解】[1][2]装在矿泉水瓶中的水因为左右两边是球面,即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引燃干草或枯枝。[3][4]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水滴相当于凸透镜,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会看到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增大,则看到的虚像也会变大,故应远离字。17.夜晚,当河边上的灯光亮起时,河水上实景与河中“倒影”交相辉映,河岸上一路灯距水面3m,则该路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_m;若河水上涨0.2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_m。【答案】①.3②.5.6【解析】【详解】[1]路灯距水面3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其倒影距水面的距离也为3m。[2]由题知,若河水上涨0.2m,则路灯到水面的距离为2.8m,则其倒影距水面的距离为2.8m,所以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2.8m+2.8m=5.6m18.有一金属块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如果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放在冰柜里的玻璃瓶装汽水,结冰后会把玻璃瓶胀破,这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_________,体积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①.19.3②.19.3×103③.变小④.变大【解析】【详解】[1]由题可知,这种金属的密度为[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如果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3][4]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放在冰柜里的玻璃瓶装汽水,结冰后会把玻璃瓶胀破,这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小,而质量不随物质的状态改变,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可知,体积变大。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提示:作图请用尺。)19.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O点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窗户P,请作出反射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答案】【解析】【详解】从O水平通过窗户P作出反射光线,并作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而反射光线是水平向左的,由于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20°则2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答案】【解析】【详解】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四、探究与实验:(21题7分,22题8分,23题7分,共22分)2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装有少量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①试管、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2)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碎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4)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凝固点是__________℃,冰的融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分钟,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5)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冰熔化时,继续吸热,__________保持不变。【答案】(1)④②③①(2)慢(3)-2(4)①.0②.3③.固液共存(5)温度【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过程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应该选择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④②③①。【小问2详解】使用水浴法给碎冰进行加热的好处是,碎冰受热均匀,且温度升高速度比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时的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碎冰的温度。【小问3详解】图乙可知,温度计的液面在零下,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2℃。【小问4详解】[1][2][3]由图丙可知,自第2至5分钟,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为0℃,可知冰是晶体,熔化了3分钟,且该物质的凝固点是0℃,第4分钟时冰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小问5详解】通过分析图像,在冰熔化的阶段,尽管冰一直在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始终保持在0℃,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冰熔化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甲所示位置时,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f=10cm。(1)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2)图甲中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是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当蜡烛在30cm处时,光屏应在________cm处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4)图甲中保持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左移,应在透镜和蜡烛之间加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若图甲中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_________cm刻度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6)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偏离了光屏中央,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条件下,使像重新回到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调节;(7)当蜡烛移动到小于一倍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此时眼睛在___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通过透镜观察,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1)①.同一高度②.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缩小(3)70(4)凹透镜(5)23(6)下(7)光屏【解析】【小问1详解】[1][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小问2详解】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物距大于2倍焦距,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问3详解】当蜡烛在30cm处,此时物距,物距等于2倍焦距,根据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光屏应在70cm处才能得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小问4详解】图甲中保持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左移,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左侧,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在透镜和蜡烛之间加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小问5详解】若图甲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23cm刻度处,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小问6详解】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将向光屏上方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调节。【小问7详解】当蜡烛移动到小于一倍焦距时,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同侧,因此眼睛应在光屏一侧通过透镜观察,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23.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将平衡螺母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2)将蜡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________g;(3)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唤醒身体课件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三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甘肃政法大学《内儿科康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东湖学院《电算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2025届高三二模冲刺(六)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东省鄄城一中高三下学期联考押题卷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抽搐查因护理查房
- 十万个为问答知识竞赛
- 技术岗位质量培训
- 电梯电磁兼容检验技术解决方案
-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书范例
- 美容美体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运动营养学(第三版)全套课件第1-10章
- 浙江楼板粘钢加固施工方案
-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九年级数学八校联考学生素养检测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 《电力系统及其应用》课件
- 雅安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9保障性住房设计标准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和征收安置房分册
- 2025年仓储物流合作管理协议
-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英语二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