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算1翕力学针算题
考情综述
考点内容考情分析
考向一玻璃管一液柱模型计算题主要考察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气体压强是解
考向二活塞-汽缸模型题关键,通常分析活塞或汽缸的受力,应用平衡条件或
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因此,该模块计算题很可能加入弹
考向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实验定
簧、电子秤等受力情境。
律的综合应用
考向四气体变质量问题
解题攻略
1.思想方法
一、以气体为研究对象
1.如果气体在单个汽缸中,需明确气体的变化过程,分析清楚气体初末状态,温度、压强、体积三个物理
量和初末状态之间的关系,再依据气体实验定律列出方程。
2.如果涉及两个或多个汽缸封闭着几部分气体,并且气体之间相互关联,解答时应分别研究各部分气
体,找出它们各自遵循的规律,并写出相应的方程,最后联立求解。
二、以活塞或液柱为研究对象
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
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模型建构
一、气体压强的求法
1.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
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
•••
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I处的总压强
P=Po+pgh,Po为液面上方的压强.
例:求解下列气体压强
力平衡法:题图甲中,以高为无的液柱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甲s+pg九S=PoS,所以P甲=p0-
pgho
液片法:题图乙中,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乙S+pg八S=p()S,所以p乙=%—pg无
液片法:题图丙中,以8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丙S+pg九sin60,S=p()S,所以p丙=「()一
V3,
F~pgh
液片法:题图丁中,以4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TS=pS+pgBS,所以PT=po+0g%i。
等压面法:题图戊中,从开口端开始计算,右端大气压强为po,同种液体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同,所
以b气柱的压强pb=Po+pg仇2—加,),故a气柱的压强pa—Pb~如期=Po+pg仇2—/一期)
二、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1
巧丽4次丽♦的气体)
反斗象■{汽缸、系为、液柱等]
承矶‘初杰:P「匕、TJ
二”体实心则原态:%以
[初、末态之间发生的变化)
两类~'I
分析「[做功情况)
T热力学定律)--(吸、皮系格为
U内能变化情况)
选用规律气体的三个实舱定律、理想气体.
列方程求解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
不仅反映了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过程是等效的,而且给出了内能的变化量和做•功与热•传递之•
间的定量关系.
2.对公式AU=Q+W符号的规定
符号WQ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3.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看到与想到
1.看到“绝热过程",想到Q=0,则
2.看到“等容过程”,想到W=0,则Q=AU。
3.看到“等温过程”,想到AU=O,则W+Q=O。
四、气体变质量问题
特点巧选对象解题方法
打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
型的气体变质量问题打人的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化的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气
对象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将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气体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
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和剩余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可看作是等温膨胀过程
这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对象
灌气问题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把大容器中的剩余气体和将这类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
到多个小容器中也是一个典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看作的气体问题,用理想气体状
型的气体变质量问题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态方程求解
漏气问题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
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间题,可用理想
问题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题型训练
考向一玻璃管一液柱模型
1.(2024•洛阳一榭如图所示,将一内径处处相同,导热良好的“T”形细玻璃管以“卜”的姿势放在水平
面上,使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使竖直细管垂直水平面,管中用水银封闭着/、8两部分理想气体,
。为轻质密闭活塞,各部分长度如图所示。现缓慢推动活塞,将水平管中水银恰好全部推进竖直管
中,水银未从上端管口溢出,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设外界温度不变。求:
(1)水平管中水银恰好全部被推进竖直管中时,气体A的压强;
(2)将水平管中水银全部推进竖直管的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
5cm41.25cm
2.(2024•顺庆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开口竖直向上的固定气缸右侧连一“U”形管气压计,在距气缸底
部1.22处有一个卡环,一质量为小的活塞可以在气缸内卡环以上部分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在气缸内
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为或时,活塞静止在距气缸底部为1.5/处,已知大气压强恒为四,气缸横
截面积为s,不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现缓慢降低缸内气体的温度,求:
(1)当活塞缸接触卡环时,气体的温度Z;
(2)当气压计两管水银面相平时,气体的温度T
3.(2024-博望区校级模拟)如图,粗细均匀的L形导热细玻璃管固定在竖直面内,竖直部分AB顶端封
闭,长为55cm,通过水银柱在管内封闭一段长为30cm的理想气体,水平部分BC左端开口,管内的水
银柱总长为30cm,水银柱左侧面到。端的距离为20cm,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两,环境温度为
300Ko
(1)若温度缓慢升高,发现水银柱左侧面向左移动的距离为10cm,求此时环境温度;
(2)若保持(1)中环境温度不变,将玻璃管。端用活塞封闭,并缓慢向右推动活塞,当AB中水银柱回
到初始高度时,求此时竖直管内气体的压强。
4.(2024-嘉兴模拟)如图所示,自重为G的玻璃管竖直悬挂在力传感器下方,其上端封闭,下端没入水银
槽中。一段水银柱将管中气体分成上下两部分,下方气体和水银交界面与管外水银面齐平。已知力
传感器示数为L1G,外界大气压为”,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水银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玻璃
管壁厚度,求:
(1)管内上方气体压强P;
(2)管内水银柱高度九;
(3)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则下方气体与水银交界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上方
气体碰撞单位面积管壁的平均撞击力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噌喃
ai
/i
考向二活塞一汽缸模型
5.(2024«浙江一模)在一个电梯的轿厢中,一质量10kg,内部横截面积S=lOOcm?的气缸由一个质
量小=10kg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如图甲),气缸静置在轿厢底部,气柱高度
期=16cmo若用绳子连接活塞将气缸悬挂在电梯的顶部(如图乙),电梯以加速度a=2m/s?匀加速上
升。已知大气压强%=1.0xl()5pa,轿厢内温度不变,气缸导热性能良好且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
擦。
(1)在加速状态下,待气柱稳定时,与初始时相比,封闭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单位体积内的分
子数;(两空均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求图甲静止状态下,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加;
(3)求图乙加速状态下,气柱的最终高度入2。
I
6.(2024•观山湖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长筒型导热薄壁注射器内有长度为2=33cm的空气,将
注射器竖直放在水银槽中,注射器底部与水银面平齐,现向上缓慢拉动活塞,直到注射器内吸入高度
h=10cm的水银为止。此过程中水银槽中的液面高度可视为不变。已知大气压强3=76cm两,筒
内横截面积为So,环境温度不变,筒内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忽略注射器前端突出部分的体积,注射器
筒足够长。求:
(1)吸入水银后注射器筒内空气柱的长度心;
(2)此过程中筒内活塞上升的高度。
7.(2024•南昌模拟)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开口向上的导热气缸,内壁光滑,现用横截面积
为S的圆形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活塞距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往活塞上缓
慢加细沙,直至活塞下降?时停止加细沙。该过程环境温度或保持不变,大气压强为的,重力加速
度为g。求:
(1)停止加细沙后,气缸内气体压强大小;
(2)缓慢改变环境温度,使轻质活塞回到初始位置处,若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则气缸内
封闭的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
初始位置
,,T
H
8.(2024•开福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的汽缸的4、B两处设有限制装置,横截面积为S=
1.0x10-3^2,活塞的质量为巾=2kg,厚度不计。使活塞只能在之间运动,B下方汽缸的容积
5
为%=1.0x10-37n3,入、8之间的容积为0.2%,外界大气压强p0=1.0x10Pao开始时活塞停在8
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加=0.90°,温度为27七,现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直至167(。不计活塞与缸之间
的摩擦,取0℃为273K。求:
(1)活塞刚离开B处时气体的温度;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
(3)在图乙中画出整个过程中的p—V图线。
图(甲)图(乙)
考向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定律的综合应用
9.(2024•天河区三模)导热容器内用轻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关闭阀门并松开钉销,将容器沉
入湖底时活塞到水面的距离H=40m,气体的体积弘=1.0巾3,压强为好,温度为方。用钉销将活塞锁
定后,将容器缓慢提出水面,当气体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时其压强变为此=5.5xl0・5Pa。已知水面
52
上温度为T=297K,水的密度为p水=1.0x103kg/m3,大气压强为po=l.Ox10Pa,^g=10m/s»活
塞与容器的摩擦力及活塞重力不计。
(1)求压强加和温度7];
(2)在水面上足够长时间后,撤去钉销(活塞未脱离容器),重新稳定后,气体对外界做功为用,求从撤
去钉销到重新稳定这一过程气体与外界传递的热量Q。
-jjH:
聿阀门■:
10.(2024•青秀区校级模拟)制作水火箭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常见项目之一。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水火
箭在充气与喷水过程中气体的热学规律,把水火箭的塑料容器竖直固定,其中A、C分别是塑料容器
的充气口、喷水口,B是气压计,如图3)所示。在室温环境下,容器内装入一定质量的水,封闭体积
为Vo的一定气体,气体压强此时为4”。
(1)打开喷水口阀门,喷出一部分水后关闭阀门,容器内气体从状态及变化到状态N,其压强p与体积
V的变化关系如图(6)中实线所示,已知气体在状态N时的体积为玄,压强为pi,求气体在状态N与状
态7Wr时的热力学温度之比。
(2)图0)中虚线是容器内气体在绝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条件下压强p与体积V的变化关系
图线,试判断气体在图(b)中沿实线从7到N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列表达式说明理由)
(3)若容器内体积为坏、压强为4p0的气体是在塑料容器内原有压强为p0,体积为坏的封闭空气中向
内缓慢充气而形成的(不计容器的容积变化)。设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充入的气体在该室温
环境下压强为%时的体积。
11.(2024•镇海区校级一模)某款智能手机可以直接显示手机所处环境的压强和温度,某科创小组想利用
智能手机的这种功能测量一形状不规则又易溶于水的物体密度,他们自制了“测量筒”,测量筒由上端
开口的隔热性良好且可电加热的圆柱形气缸和横截面积为$=0.20山2的隔热轻质活塞组成。具体操
作如下:
5
第一步:如图甲所示,将手机放入测量筒,放上活塞,手机稳定显示压强P1=1.013x10Pa;
5
第二步:如图乙所示,在活塞上轻放待测物体,稳定后,手机显示压强p2=1.015x10Pa;
第三步:如图丙所示,把待测物体也放入气缸里,再放上活塞,待手机稳定显示温度7]=270K时,测得
活塞到汽缸底部高度h=0.50m»然后开启电热丝加热一段时间,待手机稳定显示温度T2=310K时,
测得活塞上升了A%=0.05m。(封闭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忽略一切摩擦,待测物体的体积始终不变,
不计电热丝和手机的体积)。求: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图甲图乙图丙
(1)第二步中,筒内气体在放上待测物前后的两种稳定状态进行比较,放上待测物后筒内气体分子的
平均速率(填“增大”、“减小”、“不变”),气体的内能(填“增加”、“减少”、“不变”):
(2)待测物体的质量;
(3)待测物体的体积。
12.(2024•南宁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0kg、面积为8.0cm2的绝热活塞将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
的直立圆筒型绝热气缸中,活塞可沿气缸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某时刻活塞静止于人位置,气缸内气
体的内能d=100人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直到活塞到达位置缸内气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
示。已知大气压1.0X10,5Pa,重力加速度g取lOm/s?。已知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
的函数,气体的内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求:
(1)活塞处于/位置时气缸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和活塞处于8位置时气体的内能;
(2)从入到8,气体从电热丝吸收的总热量。
考向四气体变质量问题
13.(2024•青山湖区校级模拟)干瘪的篮球在室外温度为300K时,体积为0.9U,球内压强为疑。为了让
篮球鼓起来,将其放入温度恒为350K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鼓起来了,体积恢复原状V,此过程气
体对外做功为W,球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且球不漏气,若球内气体的内能满足U=kT(k为常量且
大于零),已知大气压强为求:
(1)恢复原状时的篮球内气体的压强;
(2)干瘪的篮球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篮球内气体吸收的热量。
14.(2024•绍兴二模)如图1所示,开口的塑料瓶下部分盛有一定质量的液体,上部分被空气占据,此时瓶
5
内空气温度为280K、压强为1.0x10Pao当瓶内空气温度从280K升高到300K时,部分空气将跑到
大气中,立即用质量为50g、横截面积为2cm2的圆柱形瓶塞密封上部分剩余的空气(图2所示),再将
瓶内空气温度恢复至280K,接着维持此温度,然后用力挤压塑料瓶使瓶塞弹出,已知大气温度恒为
280K、压强恒为1.0xl()5pa,瓶塞与瓶口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不考虑瓶内空气升温和降温过程
中塑料瓶的体积和液体的物态变化,挤压塑料瓶过程中瓶内空气温度保持不变,瓶塞体积相对于瓶内
空气体积可忽略不计。
(1)瓶塞密封的剩余空气从300K降温至280K的过程中,塑料瓶内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剩余空气向外界(选填“吸热”或“放热”)。
(2)求瓶内剩余空气的分子数目占原来空气的分子总数目比例。(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3)求瓶塞恰好被弹出时,瓶内剩余空气体积变为挤压前的几倍?(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15.(2024•龙凤区校级模拟)抽气吸盘能帮助工人快速搬运大质量岩板、瓷砖、玻璃等。某次施工时,工人
把横截面积为S=0.02m2的吸盘放在质量7n=20kg的岩板上,多次按压抽气泵抽出吸盘内空气,使
吸盘内空气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此时恰能向上提起岩板,假设吸盘内的气体为理想气体,抽气过程
中温度不变,外界大气压强为Po=1.0Xl()5pa,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lOm/s?。求:
(1)此时吸盘内气体压强;
(2)吸盘内被抽出气体质量和原来气体质量的比值。
按压轴气泉金国手柄
甲
16.(2024-黄州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水平均匀薄玻璃管(质量忽略不计)长为&=65cm,右端开口,左
端封闭并固定在竖直转轴上。静止时,用长度为L=5cm的水银柱村闭着一段长度为Li=40cm的空
气。不计一切摩擦,不考虑流速影响,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管口处压强始终为为p0=IbcmHg,重
力加速度大小g=10m/s2o
(1)当玻璃管绕竖直轴以角速度应匀速转动时,水银柱刚好没有从玻璃管中溢出,求角速度g;(结果
可用根式表示)
(2)若从管中抽出部分气体后,玻璃管绕轴仍以(1)中角速度g匀速转动,空气柱的长度仍为40cm。
求抽出气体质量与抽气前气体总质量的比值。(无需解答过程,本问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针算1翕力学针算题
考情综述
考点内容考情分析
考向一玻璃管一液柱模型计算题主要考察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气体压强是解
考向二活塞-汽缸模型题关键,通常分析活塞或汽缸的受力,应用平衡条件或
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因此,该模块计算题很可能加入弹
考向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实验定
簧、电子秤等受力情境。
律的综合应用
考向四气体变质量问题
解题攻略
1.思想方法
一、以气体为研究对象
1.如果气体在单个汽缸中,需明确气体的变化过程,分析清楚气体初末状态,温度、压强、体积三个物理
量和初末状态之间的关系,再依据气体实验定律列出方程。
2.如果涉及两个或多个汽缸封闭着几部分气体,并且气体之间相互关联,解答时应分别研究各部分气
体,找出它们各自遵循的规律,并写出相应的方程,最后联立求解。
二、以活塞或液柱为研究对象
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
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模型建构
一、气体压强的求法
1.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
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
•••
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I处的总压强
P=Po+pgh,Po为液面上方的压强.
例:求解下列气体压强
力平衡法:题图甲中,以高为无的液柱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甲s+pg九S=PoS,所以P甲=p0-
pgho
液片法:题图乙中,以B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乙S+pg八S=p()S,所以p乙=%—pg无
液片法:题图丙中,以8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丙S+pg九sin60,S=p()S,所以p丙=「()一
V3,
F~pgh
液片法:题图丁中,以4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PTS=pS+pgBS,所以PT=po+0g%i。
等压面法:题图戊中,从开口端开始计算,右端大气压强为po,同种液体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同,所
以b气柱的压强pb=Po+pg仇2—加,),故a气柱的压强pa—Pb~如期=Po+pg仇2—/一期)
二、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1
巧丽4次丽♦的气体)
反斗象■{汽缸、系为、液柱等]
承矶‘初杰:P「匕、TJ
二”体实心则原态:%以
[初、末态之间发生的变化)
两类~'I
分析「[做功情况)
T热力学定律)--(吸、皮系格为
U内能变化情况)
选用规律气体的三个实舱定律、理想气体.
列方程求解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
不仅反映了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过程是等效的,而且给出了内能的变化量和做•功与热•传递之•
间的定量关系.
2.对公式AU=Q+W符号的规定
符号WQ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3.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看到与想到
1.看到“绝热过程",想到Q=0,则
2.看到“等容过程”,想到W=0,则Q=AU。
3.看到“等温过程”,想到AU=O,则W+Q=O。
四、气体变质量问题
特点巧选对象解题方法
打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
型的气体变质量问题打人的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化的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气
对象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将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气体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
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和剩余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可看作是等温膨胀过程
这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对象
灌气问题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把大容器中的剩余气体和将这类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
到多个小容器中也是一个典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看作的气体问题,用理想气体状
型的气体变质量问题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态方程求解
漏气问题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
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间题,可用理想
问题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题型训练
考向一玻璃管一液柱模型
1.(2024•洛阳一榭如图所示,将一内径处处相同,导热良好的“T”形细玻璃管以“卜”的姿势放在水平
面上,使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使竖直细管垂直水平面,管中用水银封闭着/、8两部分理想气体,
。为轻质密闭活塞,各部分长度如图所示。现缓慢推动活塞,将水平管中水银恰好全部推进竖直管
中,水银未从上端管口溢出,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设外界温度不变。求:
(1)水平管中水银恰好全部被推进竖直管中时,气体A的压强;
(2)将水平管中水银全部推进竖直管的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
r
【解答】解:(1)水平管中水银恰好全部推进竖直管中时,气体4的压强pA=Po+pgh=75cmHg+
15cmHg—QQcmHg
(2)初状态,气体4的压强PA=PO~^~pgh、=75cmHg+IQcmHg=85cmHg
3
设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初状态气体4的体积VA=45Scm
3
设末状态气体4的体积为VA对气体y1由玻意耳定律得=解得—42.5Scm
末状态气体A的长度L—^-=42.5cm
气体A的长度减少量AL=(45—42⑸=2.5cm
初状态气体B的压强pB—po+pgh2—75cmHg+5cmHg—80cmHg
末状态气体B的压强pB—P+pgh3—75cmHg+[15—(5+2.5")]cmHg—82.5cmHg
初状态气体B的体积=41.25Scm2
设活塞移动的距离为c,末状态气体B的体积*'=(41.25+5-x)Scm?=(46.25-x)Scm?
对气体B由玻意耳定律得PB%=P'B%,代入数据得c=6.25cm。
答:(1)水平管中水银恰好全部推进竖直管中时,气体人的压强为90cmHg;
⑵活塞移动的距离为6.25cm。
2.(2024•顺庆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开口竖直向上的固定气缸右侧连一“U”形管气压计,在距气缸底
部1.2/处有一个卡环,一质量为小的活塞可以在气缸内卡环以上部分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在气缸内
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为或时,活塞静止在距气缸底部为L5Z处,已知大气压强恒为po,气缸横
截面积为s,不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现缓慢降低缸内气体的温度,求:
(1)当活塞缸接触卡环时,气体的温度3;
a)(2)当气压计两管水银面相平时,气体的温度T
【解答】解:(1)降低温度直至活塞刚接触卡环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初态:R=Po+3,U=L5Zs,T
s
-TQ
活塞刚接触卡环时:g=E,%=1.2Is,Z=?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竺—卫
-
To
T_或K_或义1.2/s
=0.8或
L弘一1.5/s
(2)从活塞接触卡环到液面相平的过程中,气体等容变化,有:
^3=^0,%=1.2Is,12=?
根据查理定律可得:
P2=P3
元一五
所以出=等=…=丁『
答:(1)当活塞缸接触卡环时,气体的温度是0.8%;
(2)当气压计两管水银面相平时,气体的温度是匚4叫$
500s+5mg
3.(2024•博望区校级模拟)如图,粗细均匀的心形导热细玻璃管固定在竖直面内,竖直部分4B顶端封
闭,长为55cm,通过水银柱在管内封闭一段长为30cm的理想气体,水平部分BC左端开口,管内的水
银柱总长为30cm,水银柱左侧面到。端的距离为20cm,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两,环境温度为
300Ko
(1)若温度缓慢升高,发现水银柱左侧面向左移动的距离为10cm,求此时环境温度;
(2)若保持(1)中环境温度不变,将玻璃管。端用活塞封闭,并缓慢向右推动活塞,当AB中水银柱回
到初始高度时,求此时竖直管内气体的压强。
【解答】解:(2)初始时刻气柱?1的压强为pi=po-25cmHg=75cmHg—25cmHg=5QcmHg,弘=30S,7]
=300K
水银柱左侧面向左移动的距离为10cm,此时有P2~Po-15cmHg=75cmHg—15cmHg—60cmHg,—
40s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兽=呼
解得T2=480K
(2)根据查理定律有
Pl_P3
解得P3—80cmHg
答:(1)此时环境温度为480K;
(2)此时竖直管内气体的压强为80cmHga
4.(2024.嘉兴模拟)如图所示,自重为G的玻璃管竖直悬挂在力传感器下方,其上端封闭,下端没入水银
槽中。一段水银柱将管中气体分成上下两部分,下方气体和水银交界面与管外水银面齐平。已知力
传感器示数为L1G,外界大气压为”,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水银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玻璃
管壁厚度,求:
(1)管内上方气体压强P;
(2)管内水银柱高度%;
(3)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则下方气体与水银交界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上方
气体碰撞单位面积管壁的平均撞击力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ZZZZZ/
Qi传感腌
【解答】解:(1)对玻璃管受力分析,受到大气向下的压力poS,竖直向下的重力G,封闭气体竖直向上的支持
力pS,测力计拉竖直向上的力F=l.lGo
由平衡条件得:p0S+G=pS+l.lG
解得:p=Po一褐~
(2)由题意可知玻璃管下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o,对水银柱受力分析,可得:
pS+pShg—p0S
G
解得:九
WpgS
(3)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管内两部分气体压强均增大,则下方气体与水银交界面将下降,上方气体碰撞单
位面积管壁的平均撞击力将增大。
答:(1)管内上方气体压强p为po—熹
(2)管内水银柱高度无为;
lUpgS
(3)下降;增大
考向二活塞一汽缸模型
5.(2024*浙江一模)在一个电梯的轿厢中,一质量河=10kg,内部横截面积S=100cm2的气缸由一个质
量巾=10kg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如图甲),气缸静置在轿厢底部,气柱高度
hi=16cmo若用绳子连接活塞将气缸悬挂在电梯的顶部(如图乙),电梯以加速度a=2m/s2匀加速上
升。已知大气压强%=1.0X105Pa,轿厢内温度不变,气缸导热性能良好且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
擦。
(1)在加速状态下,待气柱稳定时,与初始时相比,封闭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单位体积内的分
子数;(两空均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求图甲静止状态下,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3)求图乙加速状态下,气柱的最终高度生。
【解答】解:(1)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加速上升时,气缸超重,则气体内部压强减小,
气体体积变大,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小:
(2)初态静置时,由活塞平衡得
PoS+mg=piS
解得
Pi=1.1x105Pa
(3)当加速上升时,对气缸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p0S—Mg—p2S—Ma
解得
4
p2=8.8x10Pa
由气体等温变化规律
PiShi—P12sh2
解得
h2—20cm
答:(1)与初始时相比,封闭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
⑵求图甲静止状态下,气缸内气体的压强a为LIX105Pa;
(3)求图乙加速状态下,气柱的最终高度殳为20cm。
6.(2024•观山湖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个长筒型导热薄壁注射器内有长度为无=33cm的空气,将
注射器竖直放在水银槽中,注射器底部与水银面平齐,现向上缓慢拉动活塞,直到注射器内吸入高度
%=10cm的水银为止。此过程中水银槽中的液面高度可视为不变。已知大气压强加=76cm两,筒
内横截面积为1,环境温度不变,筒内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忽略注射器前端突出部分的体积,注射器
筒足够长。求:
(1)吸入水银后注射器筒内空气柱的长度〃;
(2)此过程中筒内活塞上升的高度。
【解答】解:(1)原来筒内气体
Po=76cmHg,%=S0L0
后来筒内气体
Pi~Po~Ph—76cm-10cm=66cmiIg,弘=SQL、
对于等温过程
PoVo=pM
解得
Lri=封38人r=3oo8cm
oo
(2)活塞上升的高度为
A/i=Li+h—Lo=38cm+10cm—33cm=15cm
答:(1)吸入水银后注射器筒内空气柱的长度〃为38cm;
(2)此过程中筒内活塞上升的高度为15cm。
7.(2024-南昌模拟)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开口向上的导热气缸,内壁光滑,现用横截面积
为S的圆形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活塞距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往活塞上缓
慢加细沙,直至活塞下降1时停止加细沙。该过程环境温度K保持不变,大气压强为g,重力加速
度为g。求:
(1)停止加细沙后,气缸内气体压强大小;
(2)缓慢改变环境温度,使轻质活塞回到初始位置处,若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则气缸内
封闭的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
【解答】解:(1)设稳定时汽缸内气体压强为p,根据玻意耳定律
p0SH=pS-^H
解得
4
P=”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
/\U=W+Q
又
W=-pS-^H
解得
>U=Q一±P°SH
0
答:(1)停止加细沙后,气缸内气体压强大小为日加;
(2)缓慢改变环境温度,使轻质活塞回到初始位置处,若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则气缸内封闭
的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为Q—^PoSH。
8.(2024•开福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的汽缸的人、口两处设有限制装置,横截面积为S=
1.0X10-3m2,活塞的质量为山=2kg,厚度不计。使活塞只能在之间运动,口下方汽缸的容积
5
为%=1.0x10-W,4口之间的容积为0.2%,外界大气压强po=l.Ox10Pa»开始时活塞停在B
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1=0.9%,温度为27P,现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直至167℃o不计活塞与缸之间
的摩擦,取0℃为273K。求:
(1)活塞刚离开B处时气体的温度;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
(3)在图乙中画出整个过程中的p—V图线。
图(甲)图(乙)
【解答】解:(1)活塞刚离开B处时,设气体的压强为的,气体的温度为工
5
对活塞,由平衡条件可得:p2S=p0S+mg,代入数据解得:p2=1.2X10Pa
由于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得:*=零,其中7]=(27+273)《=3007<,代入数据解得:为=
400K;
(2)当气体的温度达到(=(167+273)K=440K,假设活塞最终没有移动到4处,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仍
为P2,体积为L,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萼■,代入数据解得:故假设成立,所以
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为此=1.2x105Pa;
(3)整个过程中的0—V图如图所示:
考向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定律的综合应用
9.(2024•天河区三模)导热容器内用轻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关闭阀门并松开钉销,将容器沉
入湖底时活塞到水面的距离H=40m,气体的体积%=1.0巾3,压强为好,温度为用钉销将活塞锁
定后,将容器缓慢提出水面,当气体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时其压强变为g=5.5xl()"5Pa。已知水面
上温度为T=297K,水的密度为p水=1.0xICPkg/nR大气压强为%=1.0x105Pa,^Lg=10m/s2o活
塞与容器的摩擦力及活塞重力不计。
(1)求压强加和温度7];
(2)在水面上足够长时间后,撤去钉销(活塞未脱离容器),重新稳定后,气体对外界做功为“,求从撤
去钉销到重新稳定这一过程气体与外界传递的热量Q。
【解答】解:(1)根据题意,由压强关系有
Pi=Po+p*gH
代入数据解得:P1=5X105Pa
封闭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
初=a=P2
天一至一亍
解得
7]=270K
⑵从撤去钉销到重新稳定的整个过程,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零,即
A[7=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U=W+Q
又
w=一叫
解得
Q—W^
答:(1)压强Pi为5xl()5pa,温度z为270K。
(2)从撤去钉销到重新稳定这一过程气体与外界传递的热量Q为区。
10.(2024•青秀区校级模拟)制作水火箭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常见项目之一。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水火
箭在充气与喷水过程中气体的热学规律,把水火箭的塑料容器竖直固定,其中A、C分别是塑料容器
的充气口、喷水口,B是气压计,如图(a)所示。在室温环境下,容器内装入一定质量的水,封闭体积
为%的一定气体,气体压强此时为4P0。
(1)打开喷水口阀门,喷出一部分水后关闭阀门,容器内气体从状态河变化到状态N,其压强p与体积
V的变化关系如图⑹中实线所示,已知气体在状态N时的体积为%,压强为加,求气体在状态N与状
态”时的热力学温度之比。
(2)图(6)中虚线是容器内气体在绝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条件下压强p与体积『的变化关系
图线,试判断气体在图⑹中沿实线从河到N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列表达式说明理由)
(3)若容器内体积为■、压强为切。的气体是在塑料容器内原有压强为p。,体积为■的封闭空气中向
内缓慢充气而形成的(不计容器的容积变化)。设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充入的气体在该室温
环境下压强为防时的体积。
(解答]解:(1)容器内气体从状态”变化到状态N,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
=pM
TMTN
解得
TN_pM
TM4p()%
(2)根据p—V■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气体做功可知,从M到N的过程对外做功更多,N和N'都是从
M状态变化而来,应该相同,可得
TN>T'N
所以从河到N的过程内能减小的更少,由热力学第一定律AU=Q+W可知,从M至IV的过程绝热,内能
减小等于对外做功;从M■到N的过程对外做功更多,内能减小反而更少,则气体吸热。
(3)设充入的气体在该室温环境下压强为po时的体积为V,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PoH+p0V=4poK)
解得
卜=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册上信息技术课件
- 2025年高精度数字电流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恩替卡韦项目发展计划
- 认购地皮协议书范本
- 美业整体转让协议书范本
- 竞赛宣传课件教学
- 心理健康调适abc课件
- 就业协议书申请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热身课件
- 窗帘知识普及课件图片
- 绍兴县稽东镇水厂进水管改造及农村饮用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益生元与肠道健康》课件
- 电竞选手经纪合同协议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押题密卷(含答案)实战演练题目
- 公司无人机使用管理规定
- 《无人机飞行原理》课件升力的来源
-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2期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 2025年国家药监局直属单位公开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急性胰腺炎小讲座》课件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基于Transformer及多任务学习的电信网络诈骗识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