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B》寒假作业(含答案)_第1页
202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B》寒假作业(含答案)_第2页
202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B》寒假作业(含答案)_第3页
202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B》寒假作业(含答案)_第4页
202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B》寒假作业(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物态变化B——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寒假作业

1.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冒“白气”B.冬天早晨,车玻璃上出现一层白霜

C.冬天,晾在外面的冰冻的衣服变干D.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

2.碎玻璃可以回收再利用,降低能源消耗。经过熔化和重塑后的玻璃可用于重新生产。下列

图象能描述玻璃熔化的过程的是()

3.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5min,开始熔化

B.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没有吸收热量

D.该物质的熔点是80℃,是晶体

4.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一一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晌,过响听雨响”一一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一一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D.“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5.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熔点为45℃,凝固点低于45℃

B.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在DE段物质处于固态

C.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凝固过程也持续了3min

D.在段和ER段,该物质都处于固液共存态,都在吸收热量

6.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从图中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冰

B.该物质是非晶体

C.第17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D.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不变

7.如图为某同学用小瓶、橡皮塞、水、玻璃管自制的温度计,

说法正确的是()

A.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水柱下降

B.制作温度计时,玻璃管越粗越好

C.瓶子应当尽量使用不容易传热的材料

D.该温度计在设计时应用了转换法

8.(多选)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

子里有剩饭、剩菜,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

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关于简

易冰箱制冷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A.纱布有较好的吸水性,可以增大水的蒸发面积

B.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C.水蒸发时吸热,可以使食物的温度降低

D.提高水的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9.(多选)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

环。下列关于地球的水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阳光照在海面上,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以后,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形成了

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中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

雹降落到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

成雪花飘落大地

10.(多选)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甲、乙两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

A.甲比乙先开始凝固,甲和乙在t5时刻同时凝固完成

B.实验中选用的甲和乙物质是不同种物质

C.在。时亥U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为液态,在与时亥U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为固液共存态

D.当温度刚降低到《时,甲已经完全凝固,而乙则刚开始凝固

1L根据你的实验经历,沸腾时水里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其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情形。我们知道,液体沸腾的条

件有两个,一是温度条件:达到沸点;二是热量条件:继续吸

热,二者缺一不可。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

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

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

沸腾。

12.图甲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由图乙可知海波熔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选填“升

高”“保持不变”或“降低”)。5c段对应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的熔点是℃,

可选用(选填“实验室温度计”或“体温计”)进行测量。

Y

5o5o

4o4O

星辰之上的中国超级“净化器”

航天员要在空间站长期工作,他们喝的水从哪里来?

据专家介绍,我国空间站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三部分:其一,航天员和货运飞船上行时携

带的水;另外的两部分水,来自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环控生保系统”启动后,一方面冷

凝水系统会把收集起来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经净化系统净化后,存入饮水储存箱;另一方面

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储技术,从尿液中取得蒸储水,这些水经电解系统电解后得到氢

气(H?),氢气(H?)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再生水,再生水经水净化

系统深度净化后,也存入饮水储存箱。尿处理系统能够从6L的尿液中提取出5L的蒸储水。

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度为2.5L/h.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在空间站中长期作业的航天员

饮用、清洁、制氧等需求。

(1)尿处理系统采用技术,从尿液中取得蒸储水。冷凝水系统中将水蒸气凝结成水,

这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若萨巴蒂尔反应器以最大产水速度产水,3h可生产出_____L再生水。

(3)“环控生保系统”实现了水资源重复利用,这项新技术还可以在生活中用到的方面有:

.(写出一例即可)

14.如图甲所示,北方冬天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熔

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

(1)实验中,如图乙安装器材过程中,应先调节(选填"A”或"B”)的位置;

(2)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A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体,在第7min时,处于态,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

图中B图像,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图丁中

的图像C,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_____o

15.爱生活,爱厨房:厨房里不仅有妈妈的味道,还有热学知识呢。

①观察厨房里的物态变化,仿照例子说出一种现象及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例如:夏天,小丽同学从冰箱的冷藏室里拿出一瓶水,不一会儿,她发现瓶壁变湿了,瓶壁

上出现的水滴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液化形成的。

再如:刚煮熟的鸡蛋从热水中取出后,表面的水很快不见了,这是因为水发生了汽化。

你的例子:______________

②以煮饺子为例。

(1)煮饺子时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饺子下锅后,妈妈说,水沸腾后仍用大火并不会使饺子更快煮熟,要改为小火,妈妈只

知道这样做,不知道原因。请尝试运用八年级物理所学习的热学知识,学以致用,对妈妈说

出理由,要妈妈感受你的成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冒“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A符合题意;

B.冬天早晨,车玻璃上出现一层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

题意;

C.冬天,晾在外面的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

题意;

D.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答案:A

解析:玻璃属于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完全熔化完,晶体熔化过程持

续15min,故A、B错误;由图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持续吸热,该物质

的熔点为80℃,是晶体,故D正确,C错误。

4.答案:D

解析: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错误。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

放热,故B错误。雨可能是高空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也可能是高空中

的水蒸气先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时熔化成水珠,凝华放热,熔化吸

热,故C错误。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正确。

5.答案:C

解析: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所以该物质的

熔点为45℃,凝固点也是45℃,故A错误。CD段物质已经全部熔化,为液态,DE段物质

还没有开始凝固,也是液态,故B错误。3c段为熔化过程,即该物质从第3min开始熔化,

到第6min熔化结束,熔化时间为3min,ER段为凝固过程,即该物质从第12min开始凝

固,到第15min凝固结束,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正确。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吸收热量:ER段是凝固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凝固过程放

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

6.答案:C

解析:AB.由图可知该物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凝固点,且低于0℃,属于晶

体,而标准气压下冰的凝固点是0℃,所以该物质不是冰,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第17min处于正在凝固的过程,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故C正确;

D.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0℃)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2℃),故冰水混合物会放热,水

会凝固放热,冰的质量将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瓶内的水受热体积膨胀,玻璃管中水柱升高,故A错误;玻璃管

越细,瓶内水体积变化相同时玻璃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越大,温度计越灵敏,故B错误;瓶

子应当尽量使用容易传热的材料,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测量温度,故C错误;该温度计在使

用的时候将温度的变化转化成了水柱高度的变化,应用了转换法,故D正确。故选D。

8.答案:ABC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

A、纱布有较好的吸水性,故A正确;

B、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C、蒸发吸热。水蒸发时吸热,故C正确;

D、提高水的温度,同时也提高了饭菜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ABCo

9.答案:AD

解析:A.阳光照在海面上,海水吸热物质状态从液态变为气态,物态变化为汽化,故A错

误,符合题意;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以后,高空气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会液化变为小水

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形成了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中

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会放出热量,物质状态从液体变为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

固,凝固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冬天,水

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会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物态变化为凝华,凝华成微小的冰

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Do

10.答案:BD

解析:AC.由图可知,甲物质在4时刻开始凝固,%时刻凝固完成,4-4固液共存;乙物质%

时刻为固态,在,2时刻开始凝固,乙时刻凝固完成,/2-右固液共存,故AC错误;

B.由图可知甲乙两物质均为晶体,且凝固点不相同,则为两种不同的物体,故B正确;

D.由图可知,甲的凝固点为看,乙的凝固点为《,当温度刚降低到《时,甲已经完全凝固,

而乙则刚开始凝固,故D正确。

故选BDo

1L答案:甲;不会

解析: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

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因此甲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

变;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不能从

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12.答案:吸热;保持不变;48;实验室温度计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lOmin熔化结束,在4~10min这段时间

内,海波持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由题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TC,示数为48℃。

常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海波的熔点是48℃,超出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可选用

实验室温度计进行测量。

13.答案:(1)蒸汽压缩蒸储;液化;(2)7.5;(3)污水处理(合理即可)

解析:(1)由材料可知,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储技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

液化现象,冷凝水系统中将气态的水蒸气转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

(2)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度为2.5L/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