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_第1页
2024年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_第2页
2024年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_第3页
2024年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_第4页
2024年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编写组项目经理:张宇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组长:李代程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贡献专家:周天宇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王元月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彭飞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张盾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乔丹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毛隆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徐龙云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刘燕新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朱明玮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马青云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刘葵 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有限公季伟光 北京三快云计算有限公司谷曙媚 北京三快云计算有限公司张剑 北京三快云计算有限公王建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李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吕岱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马长明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目录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的及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替柴发电作数据心备用电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用电政策降低据中用电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储产市场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储能场整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球储市场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我储市场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储能场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新储市场模进步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储产业向元化向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储市产业将会加善 错误!未定义书签。政支力度会续增强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数中心能解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数据中心锂电储能解决方案的构成和技术难点错误!未定义书签。()数中心能解决案的术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压侧储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压侧储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中心能解决案的价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四、数中心能应可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政策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本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收测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绿色碳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数中心能系关键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安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防和防爆 错误!未定义书签。隔和充过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热控防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绝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选型认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设计安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急处和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效率性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能转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充电率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运维效率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耐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寿命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稳定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抵环境素能强 错误!未定义书签。()兼容性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电适应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载适应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扩展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可维性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化面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量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电温度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期检和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环性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数中心能应发展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加大术研发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优化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加政策导 错误!未定义书签。()推动标化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加产业链合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提升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拓展用场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前 言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一、术语和定义自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石油产品不接近外界火源而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易燃液体:闪点不大于93℃的液体。1危险类别标准危险说明1闪点小于23℃且初沸点不大于35℃极易燃液体和蒸汽2闪点小于23℃且初沸点大于3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3闪点不小于23℃且不大于60℃易燃液体和蒸汽4闪点大于60℃且不大于93℃可燃液体7部分:易燃液体》GB30000.7-2013;2022年应急管理部办公厅修改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中柴油的类别,将柴3”。储罐:储存易燃和可燃液体的设备。地上储罐:在地面以上,露天建设的立式储罐和卧式储罐的统称。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埋地卧式储罐: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储罐。持续功率(COP,Continuouspower):在商定的运行条件下并1(周期内的允许平均功率输出PPP应不大于PRP70%。)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2数据中心功率(DCP,Datacentrepower):在无限制运行时间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二、柴油的性质GB50174-2017设置12小时的用油量。作为支图3柴油(一)柴油的制取柴油的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密度等性质均与柴油馏分制取工艺相关。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10~22)混合原油蒸馏,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类操作:原油在蒸馏塔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初馏点)200℃(180℃)之间的轻馏分称为汽油馏分(也称轻油或石脑油馏分),200℃(180℃)~350℃之间的中间馏分称为煤350350~500350℃的油(二)柴油的特性燃烧性柴油燃烧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工作。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10015。将这两种化GB252-20155-2055,-35-5045。蒸发性柴油的蒸发性主要用馏程和闭口闪点来评定。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馏程50%回收温度1:该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轻质组分越多,蒸发性越好,使柴油机易于启动。9095%回收温度:该温5-05539%95355365℃。闪点中-2055℃。流动性柴油的流动性主要由粘度、凝点、冷滤点来表示。粘度0.001~0.002110%、50%、9010010%50%90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同时对喷油嘴等部件的润滑性能变差,增大磨损。201.8~8.0mm2/s,在这个范围内,既能保证柴油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有较38℃(100℉)以上时,温度每上升6℃(10℉)1%保护,保护温度为66~71℃(150~160℉)。凝点、冷滤点在规定条件下柴油不能通过滤网的最高温度,叫柴油的冷滤点。各牌号柴油的实际使用温度范围就是按冷滤点来划分的。《普通柴油》规定柴油标号对应的凝点和冷滤点见表2。表2各标号柴油凝点和冷滤点项目质量指标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凝点/℃ 不高于50-10-20-35-50冷滤点/℃不高于84-5-14-29-44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数据中心选用柴油标号应考虑使用条件下的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避免因环境温度较低造成柴油流动性降低。安定性10%蒸余物残炭和总不溶物表示,同3.5。危险特性2022年应急管理部办公厅修改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3蒸发性蒸发性是轻质油品在储运中最重要的危险特性之一。它与油品的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燃烧性120210-3560℃,火灾危60~120闪点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以易燃液体闪点温度作为划分生产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的标准之一。表3火灾危险性分类与液体闪点对照表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丙液体闪点<28℃28~60≥60在第3.1.1条的条文解释中说明“国产16种规格的柴油闪点大多数为60℃~90℃(其中仅“-35号”柴油为50℃)”。燃点自燃点燃点。表4柴油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单位:℃)油品名称闪点燃点自燃点柴油>55一般比闪点高1~20300~330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爆炸性带电性1m0pS/m103pS/m时,起电性能好,产生静电荷多,但因导电率高,电荷极易泄漏,很难积聚带电。我国生产的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电导率多在易于产生、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1~10pS/m4.5m/s膨胀性0.00090.09%1000L柴油的109L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SO2SO3,遇水形成亚硫酸和硫酸而腐蚀机械,而SO2和SO3酸度腐蚀试验是评定油品对一种或几种金属的腐蚀作用的一种定性流动性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渠)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三、柴油发电机组燃油系统((一)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构成与作用((二)燃油供给与调速系统的系统形式简单燃油系统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图4简单柴油系统原理图输油泵从日用油箱吸出柴油,经柴油滤清器滤除柴油中的杂质,送入喷油器。输油泵配置有安全阀,定速运行。高压共轨燃油系统高压共轨电喷技术是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油的输送和燃油喷射时间。图5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原理图图6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三)关键部件喷油器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喷油泵

图7喷油器负荷小时,供油量应相应地减少。对于多缸柴油机的喷油泵,还要求各缸的供油次序应符合选定的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调速器其他辅助装置柴油滤清器100~250g,5~50μm12μm的硬质粒子,对柴油机供油系油水分离器输油泵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四、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一)系统架构图8柴发供油系统图组成结构图电机组运行时使用。储油罐作为供油系统的主要储油装置通常储备12h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实现柴油的定向流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油泵的自动启停、异常报警、紧急供油切断和日用油箱卸油等功能。图9柴油发电机组供油系统图柴油发电机组供油系统图i(9)A级数据中心柴油发储油设施储油容量根据《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ANSI/TIA-942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持续功率(COP)、数据中心功率(DCP)选择柴油发电机组,机组的燃油消耗量需咨询机组供应商。当没有相关数据时,按基本功率75%100%负载率下的燃油消耗量进行计算。如果发电机组按N+X配备,则计算燃油总容量时,可按NA的要求执行。当外部供中注明,A12h),10%:5%,5%。ii因上述原因,油罐体积系数设为1.1。121800KW柴油发电机组。满载燃油消耗量采用某型发电机组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2台40m³储油罐。表5某型柴油发电机组燃油消耗量表燃油消耗常载KVA(KW)额定功率2250(1800)载荷1/41/23/4满载升/时133232336446表6某项目储油罐容量计算表主用发电机组数量满载燃油消耗量发电机组设计最大负载率设计系统燃料存储量计算总储油容积油罐体积系数油罐计算容积储油罐配置12台446L/h·台90%12h57.8m³1.163.6m³2台40m³A112h40m³8.3h8h燃油送达的供油协议条件下,此设计满足A储油装置的容积选取还应考虑国家规范对于防火间距的要求。储油罐类型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分组与布置储油罐的设置100m³50m³的储油罐。箱)0。由于埋地时油罐壳体将承受一定的外荷载,因此,设计时按外压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0.1MPa对埋地卧式油罐进行核算。2021月9(748号5年,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14K207。采用双层埋地油罐,将有效解决单层金属储罐存在的问题。根据期、施工量及施工费用。《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6.1.35mm,109Ω;109Ω的要求时,应在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式中:

A=0.04Vt (1)A——浸入油品中的金属物表面积之和(㎡);Vt——储罐容积(m³)。接管设置与埋地油罐相连通的进油管,通气管横管及回油管均坡向油罐,其坡度不小于2‰。罐底50mm~100mm45°斜管口或T150mm~200mm5‰。4m构柱)2m通气管端口设阻火透气帽,其可以阻止火源通过,保障油罐安全,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90%95%日用油箱日用油箱选用闭式油箱,避免箱内逸出的油气散发到室内。日用油箱的设计条件和作用15m3.7m储油罐高于发动机的喷油器。

图10日用油箱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日用油箱的容量38℃时,发动机60℃时,发动机可能受到损害。4h~8h规定:附设在建筑内1m³发电机组的回油方式及日用油箱温度监测1514L/h1068L/h70%8.5℃,虽然温升不高,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35℃以下后回油至日用油图11油冷却器日用油箱通常设有进油管、回油管、输油管、溢流管、泄油管、通气管、排油口、液位计。200mm,管口设挡板。油箱进油,回油管——连接发电机组的回油管。设置同进油管。输油管——向发电机组供油。管口位于油箱底部,但要高于底部沉积层。溢流管——在日用油箱进油过多时,多出的燃油通过溢流管流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1m3.5m。排油口——用于排出油箱底部沉淀物、水等。

图12安装有排油泵的日用油箱油箱的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如设置挡油坎、集油坑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或采用双层油箱等。快速接头为适应油罐车卸车接口的规格,卸油快速接头常设置DN65DN80

图13卸油接口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Y型过滤器。篮式过滤器相对YY型过滤器滤芯需要从下方抽出,对于500mm篮式过滤器的过滤面积比Y型过滤器大得多,在流体中杂质较多的情况下,一般采用篮式过滤器。图14Y型过滤器和篮式过滤器40~60目/cm2过滤网目数常见的有两种单位,美国标准为“目/英寸”,国家[(10)MeshandMicronSizesIndustrialSpecialties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卸油装置的流量计用于计量油罐车的泄油量。()图15涡轮流量计图15涡轮流量计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图16椭圆齿轮流量计 图17腰轮流量计0.2%0.5%;测量精度受流体密度、粘度、温度、压力和流态的影响较表7三种流量计流量范围表(单位:m³/h)公称直径涡轮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腰轮流量计DN8010~1008~40/10~606~60DN10020~20015~10020~100DN12525~250//DN15030~30034~190100~200表7中给出不同流量计在DN80~DN150的流量范围,涡轮流量计的流量范围最宽。供回油设施供油泵火间距详见《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齿轮泵的设置要求GB50041-2020。潜油泵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图18某型潜油泵构造图()、(18齿轮泵齿轮泵是一种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齿轮泵的性能特点如下:流量与排出压力基本无关,流量和压力有脉动,无进液、排齿轮泵在一定的排出压力之前流量和压力的关系是接近直线(齿轮泵在一般情况下都有一定的自吸能力,除第一次启动前供油泵的流量和扬程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3~4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包括储油罐至日用油箱之间的供回油管道。按照国家标准图集《数据中心工程设计与安装》18DX009,A级机房标准供油系统包括两根供油管和一根回油管。室外直埋柴油管道()表8室外直埋柴油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最小平面净距表(单位:m)其他地下管线平行交叉上水管20.25排水管1.50.25雨水管1.50.25热力管(有沟、无沟)1.50.25燃气管(低压/中压/高压)1.5/1.5/20.25柴油管-0.25电力电缆10.5(隔板或电缆穿管:0.25)通讯电缆10.25排水明沟1.50.5(明沟沟底)注:本表数据不适用于沉陷性大孔土壤地区。本表平行净距是指正常情况下使用,如地位不够时则可根据具体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情况,施工中采取特殊措施,管线间距离可适当缩小。2m表9室外直埋柴油管道与建(构)筑物最小水平距离表(单位:m)名称最小水平距离建筑物基础边3.0道路路面边1.0道路边沟边1.0围墙或篱栅1.0乔木中心1.5灌木中心1.5架空管架基础边1.0注:本表数据不适用于沉陷性大孔土壤地区。当管线埋深大于1.5m时,管线外壁至路基坡脚的净距不应小于管线埋深。0.5m;在有混凝土地面的区域,管顶埋深低于混凝0.3m;穿越道路时,穿越管段设在套管内,套管端0.6m。直埋柴油管道沟槽施工按照或参照《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GB50156-2021CJJ/T28-2014CJJ/T81-201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50025-2018、《热水管道直埋敷设》17R410。30~35式中:

�=2�+�+2� (2)�——沟底槽宽度(m);�——管道外径(m);�——两管道之间净距(m),取0.2~0.3;�——按照工作宽度(m),取0.1~0.2。200mm厚土垫层,土垫层上300mm150mm0.97GB50025-20180.5~2.0mm),砂中不应有尖角的颗粒,胸腔部分两侧应500mm处设置标志带,最200~250mm250~300mm。500mm87%87%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图19沟槽回填层20年。相关防腐规范标准包括:《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72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钢制管道外腐GB/T21447GB/T2144814K207。室外埋地敷设的柴油管道采用焊接,探伤比例为100%,质量等级二级。其他非直埋柴油管道室内储油间至柴油发电机组的供油管和回油管宜采用地沟敷设,地沟内宜填砂,地沟上面采用不燃材料封盖。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设置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防火隔断;管道井底部应设深度为300mm燃油系统附件严禁釆用能被燃油腐蚀或溶解的材料。燃油管道焊缝应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抽样比例不得低于10%,其质量不低于Ⅲ级。(三)管道水力计算管道水力计算的任务是根据介质流量和允许的压力损失确定管径,及根据管径和介质流量来验算压力损失。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供柴油系统中的压力流管道是管道内油品承受供油泵或排油泵常用数据表10管内油品经济平均流速范围表恩氏粘度°E运动粘度(mm2/s)泵吸入管线流速(m/s)泵排出管线流速(m/s)范围常取值范围常取值1~21~11.40.5~2.01.51.0~3.02.52~411.4~28.40.5~1.81.30.8~2.52.04~1028.4~740.3~1.51.20.5~2.01.5重力自流管道流速流速:0.7~1.5m/s。柴油的特性数据20℃时普通柴油的密度和运动粘度见下表:表11普通柴油的密度和运动粘度项目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2/s)下限3.02.51.8上限8.08.07.0密度(20℃)(kg/m3)下限810.0790.0上限850.0840.0不同温度油品运动粘度表:表12-20号、0号柴油的运动粘度(mm2/s)油品名称温度/℃-20-12010203040-20号轻柴油23.0014.009.406.803.993.903.100号轻柴油30.0018.0012.008.206.004.00压力流管道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流量计算通常,数据中心的柴油发电机组按N+X配置,N为设计最大运1部分:用途、定额和GB/T2820.1-2022/ISO8528-1:2018、(ESP)(DCP)75%100%对于有多台日用油箱的供柴油系统,为了加快日用油箱进油速度,按经验,供油泵的流量取燃油消耗量的3~4倍。排油泵流量需根据日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用油箱卸空时间确定,流量是日用油箱最大储油容量与卸空时间的商。管径初选根据已知的管内油品流量和选定流速,按下式计算管径:式中:

�=18.8�

(3)�——管道直径(mm);�——管道内油品的容积流量(m3/h);�——管道内油品的平均流速(m/s)。压力损失计算油品沿管道内流动总压降管道中油品流动造成的管道总压降包括直管段的摩擦阻力损失、管道组成件的局部阻力损失及管内油品的静压差三部分,其中管道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还应考虑15%的安全裕度。式中:

∆�=

�22

103��+�

+10�

(4)∆�——油品沿管道内流动总压降(Pa);�——管道内油品的平均流速(m/s);�——油品的平均密度(kg/m3);�——摩擦阻力系数;�——管道内径(mm);�——管道直线段总长度(m);Σ�——局部阻力系数的总和(m);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2、�1——管道起点和终点的标高(m)。摩擦阻力系数�和雷诺数𝑅计算管线压力降时,关键在于正确地决定摩擦阻力系数��𝑅(5)式中:

𝑅=1000��/� (5)�4.4.1.2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紊流流场。表13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表流态划分范围�=�𝑅,�层流区��≤2000�=64𝑅层流到紊流过渡区2000<𝑅<3000�=0.16𝑅0.25水力光滑区3000≤𝑅≤59.7=𝑅8 1�7�=0.3164𝑅0.25紊流混合摩擦区𝑅<𝑅≤665−765lg�=1 � 21=1.8lg6.8+� 𝑅�7.41.11粗糙区𝑅>665−765lg�=𝑅� 2�= 11.74−2lg�2式中: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Re1——由光滑区向混合区过渡的临界雷诺数;Re2——由混合区向粗糙区过渡的临界雷诺数。图20湍流时摩擦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和管壁特性的关系图供柴油系统的重力自流管道一般指柴油通过日用油箱溢油口或流量计算设定流量根据日用油箱容积和燃油排放时间设定各段管道的流量。日用油箱出流流量日用油箱的出流流量可按不可压缩流体容器孔口出流的方法计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算。�0�0根据孔口直径与孔口形心在水面下的深度H�0�0式中:

�=

=

(6)�——孔口出流流量(m3/s);�——孔口出流的流速系数,取值0.97;�——孔口出流的收缩系数,取值0.64;�——孔口流量系数,小孔口取值0.62,大孔口取值见表;�——孔口断面面积(m2);�0——日用油箱液面与地下储油罐液面的高差(m);表14圆形薄壁小孔口各项系数收缩情况μ全部不完善收缩0.70底部无收缩,侧向很小收缩0.70~0.75底部无收缩,侧向过度收缩0.66~0.70底部无收缩,侧向极小收缩0.80~0.90日用油箱放空时间�式中:

�=2�����

(7)�——日用油箱放空时间(s);�——日用油箱放空的体积(m3);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初始出流时的最大流量(m3/s)。回油/溢油管道流量管径初选1.5m/s(3)�=18.8��校验流量对于单台日用油箱的回流管道的水力计算可看为有压管道的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根据作用水头�0(高差)、管道长度�、初选的管径�、管材(管壁粗糙情况)图21自由出流示意图核算流量可按下式计算: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11+�11+��+Σ�式中:

(7)�——通过管道的流量(m3/s);�——摩擦阻力系数;�——管道内径(m);�——管道直线段总长度(m);Σ�——局部阻力系数的总和(m);�——管道断面面积(m2)�0——日用油箱与储油罐之间液位高差(m)。用此方法可以核算回油管网中每一段管道的流量并修正管径。校验阻力((四)项目案例(1000IT1000MW+100%使用新能源电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内某数据中心机房楼按照《数据中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A18台PRP1800KW216212小时用油量。436L/83.7m³92.1m³250m³11m³Ⅲ设计认证和M&O图22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内某数据中心柴油储罐区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五、保障子系统(一)土建土建形式图23现浇混凝土储油池抗浮计算

图24直埋式底板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施工次序500mm(二)电气配电系统1)油泵供电方案故障或检方案二:每台供、排油泵的电源均单独设置一台双电源切换油泵控制柜供电方案方案一:油泵控制柜的电源引自同一台双电源切换配电箱,双电源切换配电箱上级电源为一路市电一路U电或双路U电,考虑ATS故障或检修的情况,可在配电箱进线端设置外部维修旁路;方案二:油泵控制柜的电源均单独设置一台双电源切换配电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箱,双电源切换配电箱上级电源为一路市电一路U电或双路U电(ATS也可由油泵控制柜自带)。防雷接地系统16mm²。在柴油卸油点附近,设置接地端子板供汽车油罐防静电接地用。(三)控制功能介绍系统架构控制柜设备面应有指示灯、掷位开关、液位显示等设备。柜内线缆需进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2UPS的双路供电。双电源切换装置应选用双直流供电模块或STS。控制器硬件部分CPU,且需双机热备以保障在一台控制故障的BACnet/IP32M内存进行外部数据的存储。控制器应直接支持4-20mA和2-10vDC软件部分控制器的软件应是独立的,不依赖上位系统运行。软件应能支持各种基础控制算法,且具备累计时间计次功能。传感器传感器宜选用油位传感器,如选择液位传感器需在计算时扣除水的部分。控制系统配置+电子、+、流量计、电子紧急切断阀、漏油检测设备、声光报警器、供/排油泵控制逻辑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日用油箱进行液位控制:10%当液位到达高高液位,现场声光报警及控制中心报警,提醒运维人员;当液位达到高液位时,关闭对应日用油箱的供油电磁阀;油箱底部设置漏油探测报警。当检测到漏油,关闭对应日用油箱的电磁阀。室外油罐的液位控制:10%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当室外油罐的液位达到低液位,柴油控制系统和现场声光提醒油量过少应向此储油罐补充柴油。当室外油罐的液位达到高液位,现场声光报警及控制中心报警,应停止向此储油罐补充柴油。当室外油罐的液位达到高高液位现场声光报警及控制中心报警。当室外油罐的液位恢复至低液位以上300mm(可调),此油罐的供油泵恢复可用状态,并可按逻辑程序投入运行。室外供油泵的控制:,当A路/BA路/B路供油如果A/B,自动开启B/A30min(可调)根AB1ABAB,;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员现场检查。事故和消防联动:2图25某项目供油系统逻辑控制流程图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四)通风36次。机械通风装置,每小时换气不应小于6次/h,储油间设置在地下室时,每小时换气不应小于12次/h。储油间事故排风换气不应小于12次/h;计算换气量时,如房间高度大于4m,可按4m计算;0.3m。(五)消防《石油库设计规范》将石油库按储罐计算总容量划分为6个等级。数据中心储油罐容量通常小于1000m3,属于五级石油库。表15石油库的等级划分等级石油库储罐计算总容量TV(m3)特级1200000≤TV≤3600000一级100000≤TV<1200000二级30000≤TV<100000三级10000≤TV<30000四级1000≤TV<10000五级TV<1000属于丙A605540℃时,可视为丙A)。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表16石油库储存液化烃、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特征或液体闪点Ft(℃)甲A15℃时的蒸汽压力大于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B甲A类意外,Ft<28乙A28≤Ft<45B45≤Ft<60丙A60≤Ft≤120BFt>120闪点低于60℃但不低于55℃的轻柴油,其储运设施的操作温度低于或等于40℃时,可视为丙A类液体。储油罐的防火间距国家规范关于防火间距的要求:表17丙类液体储罐(区)和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m)类别一个罐区的总容量V(m³)建筑物室外变、配电站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民用建筑裙房、其他建筑5≤V<2504012152024丙类液体250≤V<10005015202528(区1000≤V<500060202530325000≤V<25000702530404050m3,总200m350%。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表18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m)类别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或设置充氮保护设备的储罐卧式储罐地上式半地下式地下式丙类液体储罐单罐容量V(m³)不限0.4D不限不限-≥0.8mD为相邻较大立式储罐的直径(m),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与短边之和的一半。两排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m。柴油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范规定: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组内储罐的单罐容量和总容量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表19丙类液体储罐分组布置的最大容量类别单罐最大容量(m³)一组罐最大容量(m³)丙类液体5003000储罐组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组内储罐的形式和总容量折算为相同类别的标准单罐。总容量不大于15m³的丙类液体储罐,当直埋于厂房外墙外,且面向储罐一面4.0m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详细规定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灭火设施覆土卧式油罐和储存丙B类油品的覆土立式油罐,可不设泡沫灭火系统,但需要配置灭火毯、灭火沙等消防器材。5BA类液体储罐单罐容量不大于B2000m³B类和乙AB1000m³时,也可采用超细干粉等储罐应设消防冷却水系统。容量小于3000m³且罐壁高度小于15m的地上立式储罐以及其他储罐,可设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五级石油库的消防给水可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0.15MPa。消防给水系统应保持充水状态。严寒地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冬季可不充水。的保护用水量(指人身掩护和冷却地面及储罐附件的水量)。覆土卧式油罐的保护用水供给强度,应按同时使用不少于2支移动水枪计,且不应小于15L/s。储罐的消防冷却水供给强度应根据设计所选用的设备进行校核。2h。45s。需消防水量及消火栓保护半径确定。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且距着火罐罐壁15m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内。储罐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所设置的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60m。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寒冷地区消防水管道上设置的消火栓应有防冻、放空措施。22m3。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六、柴油储存与管理(一)柴油储存期限最佳储存期限柴油的最佳储存期限通常为6~12个月。(最长储存期限柴油的最大储存期限通常为18~24个月。影响柴油储存的因素影响柴油储存期限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柴油类型及品质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储存期限比催化柴油要长。(如储存环境环境因素对维持柴油长期储存时的质量稳定非常重要。20℃30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干燥的环境下。污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会导致油泥生成,加速柴油变质。油泥会阻塞滤清器、喷油器等部件,导致发动机出现供油不足,输出功率下降。灰尘和其它杂质颗粒物会导致发动机燃油系统精密运动部件出现磨料磨损。柴油变质的观测指标常见的柴油变质观测指标有如下几点:颜色变化沉积物及油泥增多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抽取底部柴油检查是否存在油泥及各种沉积物。水分沉积下图展示了几种典型柴油变质的样本:图31变质柴油样本维持柴油性能的技术措施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手段来维持柴油在长期储存时的性能:添加化学药剂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对柴油的定期观测无法准确且定量地反映其物理及化学性质的GB19147-2016油罐、油箱的清洁维护3~51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则,应结合油品检测结果适当缩短油罐清洁周期。(二)储油设施的管理2022年,应急管理部等十部委发布正式公告调整《危险化学品(20151674柴油1674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储油设施及区域物理安全管理油罐及罐区管理油罐区域应设置防护围栏或其它形式的有效物理分隔措施,外围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避免未授权人员随意进入。油罐区域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便于实时、无死角监控油罐区域的安全状态。是易燃、易爆物品。日用油箱及储油间管理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时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日用油箱应安装可靠的液位监测装置,实时监控油位异常变化,对可能出现的柴油泄漏及时报警,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每次巡检应做好记录,准确记录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人员培训及作业安全管理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防火意识,在储油设施区域禁止吸烟、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禁止进行明火作业等。卸油前应确认对应管路阀门已打开,核准油罐液位,卸油时需结合卸油量持续关注油位变化,避免发生冒油事故。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七、环境保护(一)防泄漏(2011-2020年年起,新建、改建和扩建地下油罐应为双层油罐,或设置防渗(如果采用埋地金属油罐或管道,防腐做法可参照国家标准图集《管道、设备防腐蚀设计与施工》14K207、《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DB11/58-2008等标准、图集执行。如条件许可,柴油供回油管道可地上敷设或设置在敞口管沟内。(二)绿色低碳绿色低碳是未来数年全社会的发展趋势,数据中心作为高用能行数据中心供柴油系统技术报告 生物柴油(征216g/KW·h。使用的柴油是石油化工制品,柴油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在中国,生物柴油有两种,第一代生物柴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更高性能的第二代生物柴油是通过加氢工艺脱除油脂中的氧和部分碳生成的烃类,其组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